TCP之报文首部格式

  • TCP虽然是面向字节流的,但TCP传输的数据单元却是报文段;
  • 一个TCP报文段分为数据和首部两部分,而TCP的全部功能都体现在它首部中各字段的作用;
  • TCP报文段首部前20个字节是固定的,后面有4n个字节是根据需要而增加的选项(n是整数)。因此TCP首部的最小长度是20个字节。

TCP首部中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1.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各占2个字节.端口是传输层和应用层的服务接口。传输层的复用和分用功能都有要通过端口才能实现。
  2. 序号:占4个字节,序号范围是(0,2^32 - 1),共2^32(即4294967296)个序号。序号增加到2^32-1后,下一个序号就又回到0。也就是说,序号使用mod 2^32运算。TCP是面向字节流的。在一个TCP连接中传送的字节流中的每一个字节都按顺序编号。整个要传送的字节流的起始序号必须在连接建立时设置。首部中的序号字段值则是指的是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例如,一报文段的序号是301,而接待的数据共有100字节。这就表明:本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是301,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是400。显然,下一个报文段(如果还有的话)的数据序号应当从401开始,即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字段值应为401。这个字段的序号也叫“报文段序号”。
  3. 确认号:占4字节,是期望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例如,B正确收到了A发送过来的一个报文段,其序号字段值是501,而数据长度是200字节(序号501~700),这表明B正确收到了A发送的到序号700为止的数据。因此,B期望收到A的下一个数据序号是701,于是B在发送给A的确认报文段中把确认号置为701。注意,现在确认号不是501,也不是700,而是701。
    • 若确认号为N,则表明,到序号N-1为止的所有数据都已正确收到。
  1. 数据偏移(即首部长度):占4位,它指出TCP报文段的数据起始处距离TCP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这个字段实际上是指出TCP报文段的首部长度。由于首部中还有长度不确定的选项字段,因此数据偏移字段是必要的,但应注意,“数据偏移”的单位是32位字(即以4字节的字为计算单位)。由于4位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字是15,因此数据偏移的最大值是60字节,这也是TCP首部的最大字节(即选项长度不能超过40字节)。
  2. 保留:占6位,保留为今后使用,但目前应置为0。
  3. 紧急URG(URGent):占1位, 当URG=1时,表明紧急指针字段有效。它告诉系统此报文段中有紧急数据,应尽快发送(相当于高优先级的数据),而不要按原来的排队顺序来传送。例如,已经发送了很长的一个程序要在远地的主机上运行。但后来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取消该程序的运行,因此用户从键盘发出中断命令。如果不使用紧急数据,那么这两个字符将存储在接收TCP的缓存末尾。只有在所有的数据被处理完毕后这两个字符才被交付接收方的应用进程。这样做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当URG置为1时,发送应用进程就告诉发送方的TCP有紧急数据要传送。于是发送方TCP就把紧急数据插入到本报文段数据的最前面,而在紧急数据后面的数据仍然是普通数据。这时要与首部中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字段配合使用。
  4. 确认ACK(ACKnowledgment):占1位, 仅当ACK = 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当ACK = 0时确认号无效。TCP规定,在连接建立后所有的传送的报文段都必须把ACK置为1。
  5. 推送PSH(Push):占1位,当两个应用进程进行交互式的通信时,有时在一端的应用进程希望在键入一个命令后立即就能收到对方的响应。在这种情况下,TCP就可以使用推送(push)操作。这时,发送方TCP把PSH置为1,并立即创建一个报文段发送出去。接收方TCP收到PSH=1的报文段,就尽快地(即“推送”向前)交付接收应用进程。而不用再等到整个缓存都填满了后再向上交付。
  6. 复位RST(ReSet):占1位,当RST=1时,表名TCP连接中出现了严重错误(如由于主机崩溃或其他原因),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传输连接。RST置为1还用来拒绝一个非法的报文段或拒绝打开一个连接。
  7. 同步SYN(SYNchronization):占1位,在连接建立时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而ACK=0时,表明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对方若同意建立连接,则应在响应的报文段中使SYN=1和ACK=1,因此SYN置为1就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
  8. 终止FIN(FINish):占1位,用来释放一个连接。当FIN=1时,表明此报文段的发送发的数据已发送完毕,并要求释放运输连接。
  9. 窗口:占2个字节,窗口值是(0,2^16-1)之间的整数。窗口指的是发送本报文段的一方的接受窗口(而不是自己的发送窗口)。窗口值告诉对方:从本报文段首部中的确认号算起,接收方目前允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以字节为单位)。之所以要有这个限制,是因为接收方的数据缓存空间是有限的。总之,窗口值作为接收方让发送方设置其发送窗口的依据。
    • 例如,发送了一个报文段,其确认号是701,窗口字段是1000.这就是告诉对方:“从701算起,我(即发送方报文段的一方)的接收缓存空间还可接受1000个字节数据(字节序号是701~1700),你在给我发数据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 窗口字段明确指出了现在允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窗口值经常在动态变化。
  1. 检验和:占2个字节,检验和字段检验的范围包括首部和数据这两部分。和UDP用户数据报一样,在计算检验和时,要在TCP报文段的前面加上12字节的伪首部。伪首部的格式和UDP用户数据报的伪首部一样。但应把伪首部第4个字段中的17改为6(TCP的协议号是6);把第5字段中的UDP中的长度改为TCP长度。接收方收到此报文段后,仍要加上这个伪首部来计算检验和。若使用TPv6,则相应的伪首部也要改变。
  2. 紧急指针:占2个字节,紧急指针仅在URG=1时才有意义,它指出本报文段中的紧急数据的字节数(紧急数据结束后就是普通数据) 。因此,在紧急指针指出了紧急数据的末尾在报文段中的位置。当所有紧急数据都处理完时,TCP就告诉应用程序恢复到正常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窗口为0时也可以发送紧急数据。
  3. 选项:长度可变,最长可达4字节。当没有使用“选项”时,TCP的首部长度是20字节。其最大长度可根据TCP首部长度进行推算。TCP首部长度用4位表示,那么选项部分最长为:(2^4-1)*4-20=40字节。
    • MSS最大报文段长度(Maxium Segment Size):TCP最初只规定了一种选项,即最大报文段长度MSS(Maximum Segment Szie)。注意MSS这个名词含义。MSS是每一个TCP报文段中的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数据字段加上TCP首部才等于整个的TCP报文段。所以MSS并不是整个TCP报文段的最大长度,而是“TCP报文段长度减去TCP首部长度”。
    • 为什么要规定一个最大报文长度MSS呢
      • 这并不是考虑接受方的接收缓存可能存放不下TCP报文段中的数据。实际上,MSS与接收窗口值没有关系。我们知道,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至少要加上40字节的首部(TCP首部20字节和IP首部20字节,这里还没有考虑首部中的可选部分)才能组装成一个IP数据报。若选择较小的MSS长度,网络的利用率就降低。设想在极端情况下,当TCP报文段只含有1字节的数据时,在IP层传输的数据报的开销至少有40字节(包括TCP报文段的首部和IP数据报的首部)。这样,对网络的利用率就不会超过1/41。到了数据链路层还要加上一些开销。但反过来,若TCP报文段非常长,那么在IP层传输时就有可能要分解成多个短数据报片。在终点要把收到的各个短数据报片组成成原来的TCP报文段,当传输出错时还要进行重传,这些也都会使开销增大。
      • 因此,MSS应尽可能大些,只要在IP层传输时不需要分片就行。由于IP数据报所经历的路径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在这条路径上确定的不需要的分片的MSS,如果改走另一条路径就可能需要进行分片。因此最佳的MSS是很难确定的。在连接过程中,双方都把自己能够支持的MSS写入这一字段,以后就按照这个数值传输数据,两个传送方向可以有不同的MSS值。若主机未填写这一项,则MSS的默认值是536字节长。因此,所有在互联网上的主机都应该接受的报文段长度是536+20(固定首部长度)=556字节。
    • 其他选项:
      • 窗口扩大选项(Windows Scaling):是为了扩大窗口。我们知道,TCP首部中窗口字段长度是16位,因此最大的窗口大小为64K字节。虽然这对早期的网络是足够用的,但对于包含卫星信道的网络,传播时延和宽带都很大,要获得高吞吐量需要更大的窗口大小。

        • 窗口扩大选项占3字节,其中有一个字节表示移位值S。新的窗口值等于TCP首部中的窗口位数从16增大到(16+S)。移位值允许使用的最大值是14,相当于窗口最大值增大到2^(16+14)-1=2^30-1。
        • 窗口扩大选项可以在双方初始建立TCP连接时进行协商。如果连接的某一端实现了窗口扩大,当它不再需要扩大其窗口时,可发送S=0选项,使窗口大小回到16。
      • 时间戳选项(Timestamps):占10字节,其中最主要的字段是时间戳字段(4字节)和时间戳回送回答字段(4字节)。时间戳选项有以下两个概念:
        • 用来计算往返时间RTT。发送方在发送报文段时把当前时钟的时间值放入时间戳字段,接收方在确认该报文段时把时间戳字段复制到时间戳回送回答字段。因此,发送方在收到确认报文后,可以准确地计算出RTT来。
        • 用于处理TCP序号超过2^32的情况,这又称为防止序号绕回PAWS。我们知道,TCP报文段的序号只有32位,而每增加2^32个序号就会重复使用原来用过的序号。当使用高速网络时,在一次TCP连接的数据传送中序号很可能被重复使用。例如,当使用1.5Mbit/s的速度发送报文段时,序号重复要6小时以上。但若用2.5Gbit/s的速率发送报文段,则不到14秒钟序号就会重复。为了使接收方能够把新的报文段和迟到很久的报文段区分开,则可以在报文段中加上这种时间戳。
      • SACK选择确认项(Selective Acknowledgements):用来确保只重传缺少的报文段,而不是重传所有报文段。比如主机A发送报文段1、2、3,而主机B仅收到报文段1、3。那么此时就需要使用SACK选项来告诉发送方只发送丢失的数据。那么又如何指明丢失了哪些报文段呢?使用SACK需要两个功能字节。一个表示要使用SACK选项,另一个指明这个选项占用多少字节。描述丢失的报文段2,是通过描述它的左右边界报文段1、3来完成的。而这个1、3实际上是表示序列号,所以描述一个丢失的报文段需要64位即8个字节的空间。那么可以推算整个选项字段最多描述(40-2)/8=4个丢失的报文段。
      • NOP(NO-Operation):它要求选项部分中的每种选项长度必须是4字节的倍数,不足的则用NOP填充。同时也可以用来分割不同的选项字段。如窗口扩大选项和SACK之间用NOP隔开。
  1. 填充:为了使整个首部长度是4字节的整数倍。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ummyer/p/11026966.html

时间: 2024-11-08 10:34:26

TCP之报文首部格式的相关文章

TCP三次握手及TCP连接状态 TCP报文首部格式

建立TCP连接时的TCP三次握手和断开TCP连接时的4次挥手整体过程如下图: 开个玩笑 ACK: TCP协议规定,只有ACK=1时有效,连接建立后所有发送的报文ACK必须为1 SYN(SYNchronization同步):在连接建立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而ACK=0时,表明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对方若同意建立连接,则应在响应报文中使用SYN=1 ACK=1因此,SYN置1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 FIN(FINIS)即完,终结的意思,用来释放一个连接.当FIN=1时,表明此报文段发

tcp/ip--IP 协议首部格式与其配套使用的四个协议(ARP,RARP,ICMP,IGMP)

IP 数据报首部 最高位在左边,记为0 bit:最低位在右边,记为31 bit 版本: 占 4 位,指 IP 协议的版本目前的 IP 协议版本号为 4 (即 IPv4) 首部长度: 占4位,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15个单位(一个单位为 4 字节)因此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 60 字节 区分服务: 占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在旧标准中叫做服务类型,但实际上一直未被使用过.1998 年这个字段改名为区分服务.只有在使用区分服务(DiffServ)时,这个字段才起作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使用这个字段

计算机网络(8)-----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概述 TCP报文段首部的前20个字节是固定的,因此TCP首部的最小长度是20字节. 源端口和目标端口 各占2个字节,分别写入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 序列号 占4个字节,表示本报文段所发送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编号.在TCP连接中所传送的字节流的每一个字节都会按顺序编号.由于序列号由32位表示,所以每2^32个字节,就会出现序列号回绕,再次从 0 开始. 确认号 占4个字节,是期望收到对方写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若确认号=N,则表明:到序号N-1为止的所有数据都已正

TCP学习(1)--报文段首部格式

1.TCP的主要特点 (1).TCP的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2).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endpoint),是点到点之间的连接,每一个端点称为套接字(socket),套接字socket=(IP地址:端口号). (3).TCP提供可靠支付的服务: (4).TCP提供双工通信: (5).面向字节流. 2.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尽管TCP是面向字节流,但是TCP传送的数据单元却是报文段.一个TCP报文段分为首部和数据两个部分,而TCP的全部功能都体现在它首部中各字段的作用. TCP报文

TCP 首部格式

<图解TCP/IP> 6.7  TCP的首部格式 TCP中没有表示包长度和数据长度的字段.可由IP层获知TCP的包长由TCP的包长可知数据的长度. 源端口号:表示发送端端口号,字段长16位. 目标端口号:表示接收端端口号,字段长度16位. 序列号:字段长32位.序列号是指发送数据的位置.每发送一次数据,就累加一次该数据字节数的大小.序列号不会从0或1开始,而是在建立连接时由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作为其初始值,通过SYN包传给接收端主机.然后再将每转发过去的字节数累加到初始值上表示数据的位置.此外,

TCP连接之报文首部

在面试时,会经常被问到TCP报文的一些细节,可以说TCP报文是不少企业用来考察面试者对网络的掌握程度的一道题目. TCP连接作为网络传输的一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OSI七层模型的应用层HTTP就是基于TCP连接实现的. TCP连接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机制相信是每个后台开发人员耳熟能详的知识点,那么关于TCP的报文细节以及背后的原理是怎么样的呢?TCP是怎样借助报文来实现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呢?笔者通过阅读书本和加上自己的理解.通过本文,来谈谈TCP报文首部以及报文首部背后的原理. 首先

tcp协议报文和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tcp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可靠的进程到进程之间的协议.tcp提供全双工服务:即:数据可在同一时间双向传输. tcp报文段首部格式: 各字段含义: 源端口号:16位字段,为发送端进程对应的端口号 目标端口:16位字段,为接收端进程对应的端口号,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包之后根据这个字段确定将数据发送给对应程序来处理 序号:32位字段,当tcp从进程中接收到数据之后,就会把他存储在发送缓存中.并对每一个字节进行编号,形成的序列号.特点如下: 会生成一个随机数作为第一个字节的编号,成为序列号(ISN),

IP数据报首部格式

IP协议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 不可靠:尽力而为地传输,不保证IP数据报能成功到达目的地. 无连接:每一个数据报之间相互独立地进行路由选择,可不按发送顺序接收. IP首部格式例如以下: 以下就用这幅图结合Wireshark来分析个字段含义. 这次截取的是DNS数据报,它位于应用层. 首先看一下整个IP首部的内容: 相应的原始数据: 以下按字段分别进行说明. 4位版本号表示眼下的协议版本号号.这里使用的是IPv4,当然值就是4啦. 4为首部长度表示首部包括多少个4字节.相应Heade

简析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分手(TCP协议头部的格式,数据从应用层发下来,会在每一层都会加上头部信息,进行封装,然后再发送到数据接收端)good

2014-10-30 分类:理论基础 / 网络开发 阅读(4127) 评论(29) TCP是什么? 具体的关于TCP是什么,我不打算详细的说了: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想你也知道TCP的概念了,想要更深入的了解TCP的工作,我们就继续.它只是一个超级麻烦的协议,而它又是互联网的基础,也是每个程序员必备的基本功.首先来看看OSI的七层模型: 我们需要知道TCP工作在网络OSI的七层模型中的第四层——Transport层,IP在第三层——Network层,ARP在第二层——Data Link层: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