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池的使用十分简单,设置DB_KEEP_CACHE_SIZE的值大于0,就可以将其他对象的BUFFER_POOL参数设置为KEEP了。
ALTER TABLE T STORAGE (BUFFER_POOL KEEP);
SELECT COUNT(*) FROM T;
SELECT COUNT(*) FROM T;
从第二次才从KEEP池读取
当KEEP池满了后 新进来的表将会挤掉前面表所占的内存
对于第一个查询全部物理读比较好理解,这是由于当时KEEP池中的空间被T表占满了,隐藏这时候对T2的查询需要从物理磁盘读取。执行完这个查询,可以发现,T2表全部放入缓存中,T表的数据被替换出一部分,还有3000多个BLOCK存储在KEEP池中。但是对T的查询确全部由物理读组成,而KEEP池中的缓存没有起作用。
对于普通的DEFAULT池,Oracle使用的是最近最少使用算法,在内存中有一个类似链表的结构。当DB_CACHE填满后,Oracle会从将这个链表的最少使用端交换出去,用来存放新的数据。而且会根据新的数据的性质,选择把新的数据放到最多使用端还是最少使用端。
如果DB_CACHE满后,执行的是索引扫描,则Oracle认为需要缓存这些数据,因此会清空最少使用端的空间,存放索引扫描的缓存数据。如果是大表的全表扫描,则Oracle认为这些数据是很少需要被访问的,因此清空最少使用端的空间放入表扫描的缓存数据后,仍然放回到最少使用端。
而KEEP池没有采用这种算法,KEEP池其实是一块可用内存采用类似循环的算法进行访问。如果KEEP池里面还有剩余空间,则新的数据会首先使用剩余的空间,如果KEEP池已经存储满了,Oracle会从头开始重用KEEP池。
这就是对T表的查询导致了全部的物理读的原因。由于T2表将T表中最初部分数据替换出KEEP,导致了查询T表的时候,开头部分的数据无法找到,产生了物理读后在KEEP池中替换了T表中间部分的数据,同样的道理,读取到T表中部的时候,又把T表末尾的数据替换出去了。因此,执行完查询发现,对T表查询全部都是物理读,KEEP池缓冲中的内容没有起作用。
而且,由于T表的大小超过了KEEP池的大小,因此T表末尾部分的数据又会将开头部分的数据替换出去,因此,再次对T表查询仍然全部都是物理读。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CACHE选项没有起作用,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既然放到单独的KEEP池中,那么必然打算将这个对象缓存,因此Oracle对所有KEEP池中的对象采用了默认CACHE的方式。而忽略对象本身的CACHE和NOCACHE选项。
KEEP池虽然有很多特点与DEFAULT池有较大的区别,但是有一点却是二者是相似的:最近最常用的BLOCK最晚被替换出内存。
虽然KEEP池没有采用LRU链表的方式,但是Oracle仍然考虑了LRU的算法,KEEP池的缓存中,仍然是越常用的BLOCK保留时间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