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视图绘制

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16330267

任何一个视图都不可能凭空突然出现在屏幕上,它们都是要经过非常科学的绘制流程后才能显示出来的。每一个视图的绘制过程都必须经历三个最主要的阶段,即onMeasure()、onLayout()和onDraw(),下面我们逐个对这三个阶段展开进行探讨。

onMeasure()用于测量视图大小

onLayout()用于确定视图位置

onDraw()用于绘制视图

一. onMeasure()

measure是测量的意思,那么onMeasure()方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测量视图的大小的

View系统的绘制流程会从ViewRoot的performTraversals()方法中开始,在其内部调用View的measure()方法。measure()方法接收两个参数,widthMeasureSpec和heightMeasureSpec,这两个值分别用于确定视图的宽度和高度的规格和大小。

MeasureSpec的值由specSize和specMode共同组成的,其中specSize记录的是大小,specMode记录的是规格。specMode一共有三种类型,如下所示:

1. EXACTLY

表示父视图希望子视图的大小应该是由specSize的值来决定的,系统默认会按照这个规则来设置子视图的大小,开发人员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成任意的大小。

2. AT_MOST

表示子视图最多只能是specSize中指定的大小,开发人员应该尽可能小得去设置这个视图,并且保证不会超过specSize。系统默认会按照这个规则来设置子视图的大小,开发人员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成任意的大小。

3. UNSPECIFIED

表示开发人员可以将视图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成任意的大小,没有任何限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不太会用到。

那么你可能会有疑问了,widthMeasureSpec和heightMeasureSpec这两个值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通常情况下,这两个值都是由父视图经过计算后传递给子视图的,说明父视图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子视图的大小。但是最外层的根视图,它的widthMeasureSpec和heightMeasureSpec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这就需要去分析ViewRoot中的源码了,观察performTraversals()方法可以发现如下代码:

childWidthMeasureSpec = getRootMeasureSpec(desiredWindowWidth, lp.width);
childHeightMeasureSpec = getRootMeasureSpec(desiredWindowHeight, lp.height);  

可以看到,这里调用了getRootMeasureSpec()方法去获取widthMeasureSpec和heightMeasureSpec的值,注意方法中传入的参数,其中lp.width和lp.height在创建ViewGroup实例的时候就被赋值了,它们都等于MATCH_PARENT。然后看下getRootMeasureSpec()方法中的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int getRootMeasureSpec(int windowSize, int rootDimension) {
    int measureSpec;
    switch (rootDimension) {
    case ViewGroup.LayoutParams.MATCH_PARENT:
        measureSpec = MeasureSpec.makeMeasureSpec(windowSize, MeasureSpec.EXACTLY);
        break;
    case ViewGroup.LayoutParams.WRAP_CONTENT:
        measureSpec = MeasureSpec.makeMeasureSpec(windowSize, MeasureSpec.AT_MOST);
        break;
    default:
        measureSpec = MeasureSpec.makeMeasureSpec(rootDimension, MeasureSpec.EXACTLY);
        break;
    }
    return measureSpec;
}  

可以看到,这里使用了MeasureSpec.makeMeasureSpec()方法来组装一个MeasureSpec,当rootDimension参数等于MATCH_PARENT的时候,MeasureSpec的specMode就等于EXACTLY,当rootDimension等于WRAP_CONTENT的时候,MeasureSpec的specMode就等于AT_MOST。并且MATCH_PARENT和WRAP_CONTENT时的specSize都是等于windowSize的,也就意味着根视图总是会充满全屏的。

接下来看View里的measure方法:

注意观察,measure()这个方法是final的,因此我们无法在子类中去重写这个方法,说明Android是不允许我们改变View的measure框架的。其中调用了onMeasure()方法,这里才是真正去测量并设置View大小的地方,默认会调用getDefaultSize()方法来获取视图的大小,如下所示:

public static int getDefaultSize(int size, int measureSpec) {
    int result = size;
    int specMode = MeasureSpec.getMode(measureSpec);
    int specSize = MeasureSpec.getSize(measureSpec);
    switch (specMode) {
    case MeasureSpec.UNSPECIFIED:
        result = size;
        break;
    case MeasureSpec.AT_MOST:
    case MeasureSpec.EXACTLY:
        result = specSize;
        break;
    }
    return result;
}  

这里传入的measureSpec是一直从measure()方法中传递过来的。然后调用MeasureSpec.getMode()方法可以解析出specMode,调用MeasureSpec.getSize()方法可以解析出specSize。接下来进行判断,如果specMode等于AT_MOST或EXACTLY就返回specSize,这也是系统默认的行为。之后会在onMeasure()方法中调用setMeasuredDimension()方法来设定测量出的大小,这样一次measure过程就结束了。

由上面我们可以知道:

MeasureSpec是父视图传递给子视图的布局要求。每个MeasureSpec代表了一组宽度和高度的要求。一个MeasureSpec由大小和模式组成。

一个View的measure:

performTraversals() ->

private int getRootMeasureSpec(int windowSize, int rootDimension) ->      //得到根视图的MeasureSpec

public final void measure(int widthMeasureSpec, int heightMeasureSpec)->   //其中参数为父视图传递下来的

onMeasure() -> public static int getDefaultSize(int size, int measureSpec)     //设置视图大小

当然,一个界面的展示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次的measure,因为一个布局中一般都会包含多个子视图,每个视图都需要经历一次measure过程。ViewGroup中定义了一个measureChildren()方法来去测量子视图的大小,如下所示:

protected void measureChildren(int widthMeasureSpec, int heightMeasureSpec) {
    final int size = mChildrenCount;
    final View[] children = mChildren;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final View child = children[i];
        if ((child.mViewFlags & VISIBILITY_MASK) != GONE) {
            measureChild(child, widthMeasureSpec, heightMeasureSpec);
        }
    }
} 

这里首先会去遍历当前布局下的所有子视图,然后逐个调用measureChild()方法来测量相应子视图的大小,如下所示:

protected void measureChild(View child, int parentWidthMeasureSpec,
        int parentHeightMeasureSpec) {
    final LayoutParams lp = child.getLayoutParams();
    final int childWidthMeasureSpec = getChildMeasureSpec(parentWidthMeasureSpec,
            mPaddingLeft + mPaddingRight, lp.width);
    final int childHeightMeasureSpec = getChildMeasureSpec(parentHeightMeasureSpec,
            mPaddingTop + mPaddingBottom, lp.height);
    child.measure(childWidthMeasureSpec, childHeightMeasureSpec);
}  

可以看到,在第4行和第6行分别调用了getChildMeasureSpec()方法来去计算子视图的MeasureSpec,计算的依据就是布局文件中定义的MATCH_PARENT、WRAP_CONTENT等值,这个方法的内部细节就不再贴出。然后在第8行调用子视图的measure()方法,并把计算出的MeasureSpec传递进去,之后的流程就和前面所介绍的一样了。

当然,onMeasure()方法是可以重写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想使用系统默认的测量方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定制,比如:

public class MyView extends View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Measure(int widthMeasureSpec, int heightMeasureSpec) {
        setMeasuredDimension(200, 200);
    }  

}  

这样的话就把View默认的测量流程覆盖掉了,不管在布局文件中定义MyView这个视图的大小是多少,最终在界面上显示的大小都将会是200*200。

需要注意的是,在setMeasuredDimension()方法调用之后,我们才能使用getMeasuredWidth()和getMeasuredHeight()来获取视图测量出的宽高,以此之前调用这两个方法得到的值都会是0。

由此可见,视图大小的控制是由父视图、布局文件、以及视图本身共同完成的,父视图会提供给子视图参考的大小,而开发人员可以在XML文件中指定视图的大小,然后视图本身会对最终的大小进行拍板。

到此为止,我们就把视图绘制流程的第一阶段分析完了。

二. onLayout()

measure过程结束后,视图的大小就已经测量好了,接下来就是layout的过程了。正如其名字所描述的一样,这个方法是用于给视图进行布局的,也就是确定视图的位置。ViewRoot的performTraversals()方法会在measure结束后继续执行,并调用View的layout()方法来执行此过程,如下所示:

host.layout(0, 0, host.mMeasuredWidth, host.mMeasuredHeight);  

layout()方法接收四个参数,分别代表着左、上、右、下的坐标,当然这个坐标是相对于当前视图的父视图而言的。可以看到,这里还把刚才测量出的宽度和高度传到了layout()方法中。那么我们来看下layout()方法中的代码是什么样的吧,如下所示:

public void layout(int l, int t, int r, int b) {
    int oldL = mLeft;
    int oldT = mTop;
    int oldB = mBottom;
    int oldR = mRight;
    boolean changed = setFrame(l, t, r, b);
    if (changed || (mPrivateFlags & LAYOUT_REQUIRED) == LAYOUT_REQUIRED) {
        if (ViewDebug.TRACE_HIERARCHY) {
            ViewDebug.trace(this, ViewDebug.HierarchyTraceType.ON_LAYOUT);
        }
        onLayout(changed, l, t, r, b);
        mPrivateFlags &= ~LAYOUT_REQUIRED;
        if (mOnLayoutChangeListeners != null) {
            ArrayList<OnLayoutChangeListener> listenersCopy =
                    (ArrayList<OnLayoutChangeListener>) mOnLayoutChangeListeners.clone();
            int numListeners = listenersCopy.size();
            for (int i = 0; i < numListeners; ++i) {
                listenersCopy.get(i).onLayoutChange(this, l, t, r, b, oldL, oldT, oldR, oldB);
            }
        }
    }
    mPrivateFlags &= ~FORCE_LAYOUT;
}  

在layout()方法中,首先会调用setFrame()方法来判断视图的大小是否发生过变化,以确定有没有必要对当前的视图进行重绘,同时还会在这里把传递过来的四个参数分别赋值给mLeft、mTop、mRight和mBottom这几个变量。接下来会在第11行调用onLayout()方法,正如onMeasure()方法中的默认行为一样,也许你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onLayout()方法中的默认行为是什么样的了。进入onLayout()方法,咦?怎么这是个空方法,一行代码都没有?!

没错,View中的onLayout()方法就是一个空方法,因为onLayout()过程是为了确定视图在布局中所在的位置,而这个操作应该是由布局来完成的,即父视图决定子视图的显示位置。既然如此,我们来看下ViewGroup中的onLayout()方法是怎么写的吧,代码如下:

@Override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onLayout(boolean changed, int l, int t, int r, int b);  

可以看到,ViewGroup中的onLayout()方法竟然是一个抽象方法,这就意味着所有ViewGroup的子类都必须重写这个方法。没错,像LinearLayout、RelativeLayout等布局,都是重写了这个方法,然后在内部按照各自的规则对子视图进行布局的

时间: 2024-10-07 19:28:02

Android-视图绘制的相关文章

Android视图绘制流程完全解析,带你一步步深入了解View(二)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16330267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带着大家一起剖析了一下LayoutInflater的工作原理,可以算是对View进行深入了解的第一步吧.那么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对View进行深入探究,看一看它的绘制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我的上一篇文章,可以先去阅读 Android LayoutInflater原理分析,带你一步步深入了解View(一) . 相 信每个Android

(转)Android视图绘制流程完全解析,带你一步步深入了解View(二)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16330267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带着大家一起剖析了一下LayoutInflater的工作原理,可以算是对View进行深入了解的第一步吧.那么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对View进行深入探究,看一看它的绘制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我的上一篇文章,可以先去阅读 Android LayoutInflater原理分析,带你一步步深入了解View(一) . 相信每个Android程

1.Android 视图及View绘制分析笔记之setContentView

自从1983年第一台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问世以来,几乎所有的PC操作系统都支持可视化操作,Android也不例外.对于所有Android Developer来说,我们接触最多的控件就是View.通常,我们使用自定义View,需要了解最多的除了事件分发,就是View的绘制过程.然而关于View的绘制,涉及到的知识点纷繁复杂,这么多的代码知识,要梳理起来,肯定是先要找个头.那么平常我们用的最多的方法是哪个方法呢?当然是setContentView()! setContentView 首先我们直接在

Android视图的绘制流程(下)——View的Layout与Draw过程

综述 在上篇文章中Android视图的绘制流程(上)--View的测量对View的Measure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在View的绘制的整个过程中,在对View的大小进行测量以后,便开始确定View的位置并且将其绘制到屏幕上.也就是View的Layout与Draw过程.那么就来看一下是如何实现这两个过程的. View的Layout过程 上文提到View的绘制流程是从ViewRoot的performTraversals方法开始,那么在View完成测量以后,在performTraversals方

Android View绘制机制

------------------------------------------------------------------------------ GitHub:lightSky    微博:    light_sky, 即时分享最新技术,欢迎关注 ------------------------------------------------------------------------------ 前言 该篇文章来自一个开源项目android-open-project-analy

android视图概述

android视图概述 一.简介 数据和控件分开的作用: 便于引用 便于修改:修改的时候直接改一次数据就可以了

Android视图框架

Android视图框架 Android的UI系统是android应用系统框架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 1. Android视图系统.层次关系 Android应用设计和Web应用设计类似,也分前端和后端设计.Android的核心要素和四大组件属于后端设计部分,UI设计属于前端设计.前端设计决定了用户体验的好坏,后端设计则决定了功能的完备和应用的安全.稳定. 对Android的UI设计来说,用到的最重要的两个类是:View和ViewGroup.它们决定着展示给用户的外观界面的形状.下面介绍下Andro

Android UI 绘制过程浅析(五)自定义View

前言 这已经是Android UI 绘制过程浅析系列文章的第五篇了,不出意外的话也是最后一篇.再次声明一下,这一系列文章,是我在拜读了csdn大牛郭霖的博客文章<带你一步步深入了解View>后进行的实践. 前面依次了解了inflate的过程,以及绘制View的三个步骤:measure, layout, draw.这一次来亲身实践一下,通过自定义View来加深对这几个过程的理解. 自定义View的分类 根据实现方式,自定义View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自绘控件.View的绘制代码(onDraw

Android 图表绘制 achartengine 示例解析

作者 : 韩曙亮 转载请注明出处 : http://blog.csdn.net/shulianghan/article/details/38420197 一. AChartEngine 简介 1. 项目地址 AChartEngine 简介 : AChartEngine 是 Android 平台的图表开发库, 能绘制 折线图, 饼图, 气泡图, 柱状图, 散点图, 面积图等统计图表; 最新版本 : 1.1.0 版本; AChartEngine 地址 : https://code.google.co

【转】Android Shape绘制虚线在手机端查看是实线的问题

Android share绘制虚线在手机上显示实线问题 原文博客链接:http://wv1124.iteye.com/blog/2187204 博客分类: Android 可以说这是一个Bug, 据说在4.0以上机器会出现,我测试是android 4.4.2 Xml代码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hape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