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团队转型

敏捷团队转型背景

故事一:

以前在一个很有激情的团队中一起干一番事业。每一个人各自发挥各自的特长,将每一期项目在不加班的情况下准时上线。

后来公司在年后財务原因倒闭。团队解散后每一个人到了不同的公司。工作后都发现原来非常多公司。包含某些大公司。没有使用敏捷开发导致公司存在非常多问题,加不必要的班。效率低,代码质量不高。团队之间协调能力差,团队内部没有热情。甚至沮丧、悲观。

年后又一次在一家算比較成熟的、知名的某视频互联网公司入职后,发现公司内部问题也非常大,甚至一个迭代完毕后没有总结会议。

代码混乱。不规范。Bug非常多,甚至更改Bug效率非常低。

于是探索敏捷团队转型之路,想又一次找回当初那个团队的气势、状态。

传统方式与敏捷方式的PK

一、传统方式  VS 敏捷方式

一、传统方式

管理者:管理者努力“控制”团队

工作的表现方式:

1、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并做出具体的工作安排

2、指令性工作方式

3、监控过程

4、基于复杂规则的管理

团队成员:听从安排的独立贡献者

工作的表现方式:

1、被动等待主管下指令安排工作

2、独立工作为主、协作少

3、以文档和邮件为主要沟通方式

4、仅仅关注个体任务“做完”。不关注团队目标

5、能力相对单一,学习动力不足

二、敏捷方式

管理者:管理者努力“激发”团队

工作的表现方式:

1、通过目标来牵引团队自主工作

2、帮助团队提供资源,排除故障

3、营造团队自我管理的工作氛围

4、作为教练辅导团队进步

5、基于简单原则的原理。原则简单但必须被遵循

团队成员:团队成员是“全方位的积极參与者”

工作的表现方式:

1、共同參与计划制定和任务安排(原型评审、项目评估)

2、团队协作贯穿工作始终

3、面对面交流是基本的沟通方式

4、关注团队目标,共担责任。(传统方式中团队成员没有团队目标概念。完毕工作任务即可,

然后就闲着没事干。迭代速度太快导致也不考虑下优化代码等等的)

5、能力要求更广,主动学习适应岗位要求

故事二:

在增加工作后,发现他们更改bug效率极低,一些与測试沟通交流就能非常快解决的,他们缺少沟通意识。

像一些闪退,组员给測试打包的时候常常关闭日志功能。或打上混淆包,致使一些崩溃的bug非常难重现、以至于解决不了,禅道上Bug居高不下。原本在他们下个星期迭代会议上提出总结的几大问题,结果那个迭代会议就是产品一来屁颠的讲了一通问我们明确没,好散会。

于是我私下向组长请示,我们上个迭代开发问题挺多的,大家开个会总结总结。讨论下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组长兴致的让我讲了下,然后没有开会下文,本来是一个团队共同提高的一个会议,组长也没有这个意识去推进。

相同的曾经的老同事在新的公司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他认为组长也没有这个意识要引入敏捷开发模式,尽管工作非常闲,但年轻人都不会安于安逸,于是他找到老大提出要离职,老大问原因,朋友跟他讲了如今公司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之前公司的团队状况及工作热情生气。他们老大也认为非常震撼。于是要求挽留整改工作实施敏捷开发。

故事对照及实践总结一:敏捷开发的推进须要高层管理者引起高度的重视、认识到问题才干使开展进行

万事开头难,假设你成功说服你们高层意识到公司问题。并决心要改变,那么你就能够实施敏捷开发了

敏捷团队转型-八步曲

、思想动员:

方法:

· 1、领导动员讲话

2、敏捷松土

3、成功团队成员现身说法

4、各级主管承诺

目标:

1、上下同欲

2、跃跃欲试

3、信息满满

误区:

1、领导强压

2、走过场

二、差距分析

方法:

· 1、人力技能分析

2、代码架构差距分析

3、环境和工具分析

目标:

1、技能差距清晰化

2、代码架构差距清晰化

3、环境和工具差距清晰化

误区:

不重视,投入分析人员能力不足, 导致分析不深入。无实际指导意义

三.一、环境和工具准备

方法:

· 1、成立环境(配置库、CI环境、必要硬件),专项改进小组

2、成立工具选型和开发小组。 完毕开发环境。代码静态检查, 持续集成工具和架构评估检查工具

3、环境和工具分析

目标:

1、环境改造全然适应敏捷开发须要

2、建立与敏捷开发相适应的工详细系

误区:

1、没有投入足够能力的人,关键瓶颈没有识别出来。 实际开展的敏捷的时候,严重阻碍项目运作

三.二、敏捷实践技能准备。技术能力准备

方法:

· 1、依据能力差距。组织系统化培训,能够引入外部资源

2、交叉宣讲,检验培训效果。技术实践最好结合代码样例进行

3、项目開始执行之后继续抓紧人 员技能培养工作不放松、在工作中培养高手

4、环绕重构、 測试驱动和持续集成所 须要的更高设计和编写能力。

进行系列化的培训和研讨,强调实战演练, 并在工作中不断锤炼。能够採用一对一帮扶,

以及结对轮换等方式

目标:

1、全部的人员对敏捷核心实践 都有实际应用经验, 基本可以运用于实践开发

2、全部成员具备熟练重构,測试驱动 和持续集成等活动的关键设计和编码能力

误区:

1、由于进度或者人力原因, 准备度不足,导致初期混乱程度激增

2、仅仅注重敏捷实践的流程和实践的形式。 而忽略技术能力的跟上,有形而无实

四、确定开发过程和准备应用的实践

方法:

· 1、邀请敏捷专家,骨干,管理者參加

2、结合环境、工具、人员的准备度和 敏捷实践之间的支撑关系,

定制开发模型和应用实践

目标:

定出适合自己的实践集

误区:

1、试图将敏捷开发及其套在瀑布开发过程上,导致不得其利,反受其害

2、太过于激进,不考虑实际情况, 导致实践开展困难,质量长时间上不去  打击信心

3、过于保守,选择实践太少, 破坏实践间的系统性。导致效果不明显

4、过于理论化和完美主义, 导致定制的过程和实践不具现实可操作性

五、敏捷实践

方法:

· 1、严格依照已经定下的开发原型开展, 拿不准的实践不要盲目修改,

多请专家协助, 达成基本一致再修改不迟

2、出现故障,多讨论,多征集意见、 及早暴露问题越好,不要掩饰问题。虚假繁荣

3、领导要持续关注。排解困难。 多肯定,有好多进展及时激励

目标:

1、达成开发目标

2、团队掌握敏捷核心理念和实践 。提升团队能力和信心

误区:

1、实践出现困难就动摇。 对原因未做深度分析就轻易放弃

2、管理者信心不足。不能给团队以 坚定信心。激励太少,团队士气低落

3、太过激进,对团队成员不适宜的情形。 耐心不足。招致团队成员内心反抗。推行受阻

4、觉得敏捷是银弹能解决全部问题 ,一旦出现故障都归咎于敏捷

六、回想评估与调整改进

方法:

· 1、对实践方法进行效果评估,总结亮点固话下一次迭代

2、识别改进点给出改进方案,在下一迭代中试行

3、环境和工具分析

目标:

1、针对出现的问题形成能够改进的措施

2、发扬好的思路和方法,让团队保持信心和热情

3、环境和工具差距清晰化

误区:

1、走过场。总结不深入, 关键点遗漏或者改进措施不得力。

团队成员带着疑虑和不满进入下轮迭代

七、激励表彰

方法:

· 1、及时表彰优秀实践方法贡献者。 优秀实践运行者,

团队合作表现突出者。 牵引团队主动。积极、共享和协作,

保持团队持续的士气和信心

目标:

1、优秀者得到认可。正确导向得以确立,团队士气高昂

误区:

1、不重视激励,流于形式,树立不了标杆。牵引作用丧失

2、激励太泛滥。价值贬值,激励效果差

八、项目结束总结

方法:

1、对整个项目运作进行总结,评估总体敏捷实施效果

2、形成本产品的敏捷实施推荐模型。逐步推广应用到其它版本号

目标:

1、形成适合本产品的敏捷开发模型

2、培养出敏捷教练(非常高层次了,团队起码磨合4次迭代才是合适机会開始培养)

误区:

1、草草收场。推荐模型没有输出或质量差

2、教练没有培养出来

故事三:每一次迭代问题就越少。框架越成熟,基本上没有bug。所以自然而然的不用加班。一天 8小时。然后一起去看看电影、吃吃饭、谈谈互联网

敏捷开发中个一些概念及要点

敏捷开发-迭代会议

时间: 2024-08-29 03:57:06

敏捷团队转型的相关文章

【 腾讯敏捷转型No.4 】为什么敏捷团队不要超过15人

早期,腾讯公司的架构是比较简单的.从上至下分别是:公司--商业单元(BU)--部门--组--员工,每个部门基本上就是负责一个大的产品,每个组都是按照专业进行分工和管理,例如:产品组.终端组.后台组.设计组.运维组.质量组等等. 草拟一个项目需要在每个小组里面抽调人力,部门的总经理就需要和每个小组的组长沟通,经过沟通以后,确定了该项目需要的人力安排,然后就开始执行项目.执行项目过程中的困难,需要决策,例如:人员安排调整,产品需求变更和是否延期发布等等,都需要总经理和组长们开会协调或者私下沟通决定,

测试人员在敏捷团队中扮演的角色

对于开发模式,现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完成了从传统瀑布开发模式到敏捷开发模式的转型,这种转型相对传统的测试人员来说,不论是在角色定位还是在技能栈方面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那么测试人员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根据我平时工作的一些总结体会来说说测试人员应该发力的方向,供大家参考: 角色 1: 培训人员 在转型初期,测试人员应该针对开发人员的薄弱环节(即业务技能)进行培训和指导.由于工作任务的差别,开发人员对负责的模块业务和具体实现细节非常了解,但是对周边模块或者业务并不是非常清楚,主要体现在配置和使用方面.

回到网易8个月测试团队转型实践

转载自:http://www.uml.org.cn/Test/201707191.asp 2016年初月回到网易,进入交友事业部,更加专注于移动互联网APP研发测试领域,在将近一年来的时间里,经历了开发.测试团队的转型,下面讲述带领测试团队从挖掘痛点的转型实践. 测试团队现状 交友事业部人员朝气蓬勃,个人认为更像一个创业型的公司,初期技术资源都投入到产品功能需求开发中,对于产品质量稍作妥协,不需要太严格的过程控制和质量把控,相比开发资源而言,测试的投入资源不是那么急需. 随着用户量的上升,各种类

敏捷团队的规范与准则

敏捷团队的规范与准则 阅读目录 1.序言 2. 敏捷团队的共识 3.Worktile的使用规范 4. 计划会议的规范 5.评审会议的规范 6.代码规范 7.设计原则与规范 回到顶部 1.序言 打造一个金诚所至的敏捷团队,需要大家自发的来遵守以及完善相应的规范.大家在自我约束的前提下,彼此之间互相影响,由下而上推动团队的建设.所以规矩.准则应该是越少越好,通过良好的自我约束驱动团队的成长. 在阅读本文档之前,假设你已经了解了敏捷开发(Scrum)的相关知识,若从未接触过敏捷开发,请先查阅 <敏捷开

成熟的敏捷团队该如何看待产品(系统)的缺陷?

何不乐观的看待产品(系统)缺陷? 藉由演算法, 电脑现在可以作曲, 人脸识别, 看病, 预测某人在某个议题上的决策--等等. 所以, 可不可能开发个软件, 经由该软件中的演算法, 会自动的找出产品(系统)中的所有缺陷? 答案是--否定的, 不可能的. 因为, 要能有个软件, 能找出产品(系统)的所有的缺陷, 那就必需先要有个"无缺陷的软件". 当然, 这是永远不可能的. 所以, 缺陷永远找不完, 缺陷也就永远不可被避免.那我们应如何看待缺陷? "任何的产品(系统)上的缺陷,

敏捷团队谁负责?

中国人常说一句话:责任到人,否则就是无人负责.敏捷团队则提倡自组织团队,团队负责.那么敏捷团队是否就是无人负责?我在Linkedin的Scrum Alliance, Inc.组内提出了这个问题,下面有关此问题的一些回答: 从传统式的“命令-控制”式管理到敏捷,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转变.这个非常困难.敏捷团队中不存在“我”,或者说“小我”,而是“我们”.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Tushar Jain 巴西足球队输给了德国队,谁对此负责?那么又谁对德国队赢得冠军负责?是那个得分的队员么?

敏捷团队中测试人员的角色

Karen Greaves和Sam Laing将会在Agile Testing Days 2015上发表主旨演讲,演讲题目为"测试人员正在消亡",Agile Testing Days 2015将于11月9日至12日德国Potsdam举行.小编将会覆盖本次会议报道. 小编对二人进行了采访,关于敏捷是如何影响测试人员角色的,为了缩短测试交付周期,测试人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敏捷团队中测试人员与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敏捷团队中测试人员可以贡献的价值. 小编:我的经验是,敏捷更广泛的普及率正在

软硬件通包的产品级敏捷团队

2015.6.4,在武汉.和比自己聪明的人.一起做产品.永远是种最大的幸福. "软硬件通包的产品级敏捷团队"-- 团队不同角色的协作.建立起软硬件的核心信息,经由软硬件的核心信息,软硬件通包的产品级敏捷团队便能马上-- 分析出在新的硬件规格下,新增的业务场景为何? 在新增硬件的规格下,为提升用户的惬意度.分析出所需的架构的 Qualityof Service 为何? 架构上所需的新的技术验证点为何? 识别在新增硬件现行的进度状态下,可马上投入开发的场景为何? 架构为何? 測试场景为何?

多个敏捷团队之间的版本控制

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agile-version-control/ 多个敏捷团队之间的版本控制 如果我们有多个敏捷团队在同一个代码库上工作时,如何将彼此之间代码互相冲突的风险最小化?如何确保每个迭代结束时拥有一个干净的.可发布的软件版本?本文讲述了关于如何在敏捷的环境中与多个团队共同进行版本控制工作的实例——这正是我们在<Scrum and XP from the Trenches>中描述的公司所采纳的方式. 本文并非专为版本控制专家所写,实际上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