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八):通讯协议

协议种类

开发Socket程序有两种协议类型,一种是用文本描述的,类似HTTP协议,定义字符集,好处是兼容性和调试方便,缺点是解析文本会损耗一些性能;一种是用Code加结构体,定义字节顺序,好处是性能高,缺点是兼容性和调试不方便。这个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如果您的应用相对稳定,需求变化少,性能要求高,则可以使用Code加结构体的方式。如果您的应用需要不停的扩充功能,但是对性能要求不苛刻,则可以使用文本解析的方式。这两种协议有两个比较典型的应用场景,Code加结构体更多应用在中间件上,因为协议的封装都是透明的,不需要联调,而且性能要求较高;文本解析则更多应用在外部交互上,如和设备、手机通讯,需要联调,但是性能要求没那么高。

我们Demo是采用文本解析的方式,具体可以根据应用灵活选择。

定义协议有以下注意点(方便不同平台接入)。

字节顺序

不同硬件平台或操作系统下,字节顺序是不一致的,有的是高位在前,低位在后,有的则是低位在前。Windows是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每个平台下都有函数实现字节转换。TCP/IP定义的字节顺序是高位在前、低位在后,可以使用IPAddress类的

        //
        // 摘要:
        //     将整数值由网络字节顺序转换为主机字节顺序。
        //
        // 参数:
        //   network:
        //     以网络字节顺序表示的要转换的数字。
        //
        // 返回结果:
        //     以主机字节顺序表示的整数值。
        [TargetedPatchingOptOut("Performance critical to inline this type of method across NGen image boundaries")]
        public static int NetworkToHostOrder(int network);
        //
        // 摘要:
        //     将长值由网络字节顺序转换为主机字节顺序。
        //
        // 参数:
        //   network:
        //     以网络字节顺序表示的要转换的数字。
        //
        // 返回结果:
        //     以主机字节顺序表示的长值。
        [TargetedPatchingOptOut("Performance critical to inline this type of method across NGen image boundaries")]
        public static long NetworkToHostOrder(long network);
        //
        // 摘要:
        //     将短值由网络字节顺序转换为主机字节顺序。
        //
        // 参数:
        //   network:
        //     以网络字节顺序表示的要转换的数字。
        //
        // 返回结果:
        //     以主机字节顺序表示的短值。
        [TargetedPatchingOptOut("Performance critical to inline this type of method across NGen image boundaries")]
        public static short NetworkToHostOrder(short network);

来实现网络字节顺序转为本地字节顺序,反之可以调用

        //
        // 摘要:
        //     将整数值由主机字节顺序转换为网络字节顺序。
        //
        // 参数:
        //   host:
        //     以主机字节顺序表示的要转换的数字。
        //
        // 返回结果:
        //     以网络字节顺序表示的整数值。
        public static int HostToNetworkOrder(int host);
        //
        // 摘要:
        //     将长值由主机字节顺序转换为网络字节顺序。
        //
        // 参数:
        //   host:
        //     以主机字节顺序表示的要转换的数字。
        //
        // 返回结果:
        //     以网络字节顺序表示的长值。
        public static long HostToNetworkOrder(long host);
        //
        // 摘要:
        //     将短值由主机字节顺序转换为网络字节顺序。
        //
        // 参数:
        //   host:
        //     以主机字节顺序表示的要转换的数字。
        //
        // 返回结果:
        //     以网络字节顺序表示的短值。
        public static short HostToNetworkOrder(short host);

来实现本地字节顺序转为网络字节顺序。

更流行的做法是使用网络字节顺序,这样规范统一。我们这里使用Windows字节顺序,即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和网络字节顺序刚好相反。

字符集

字符集最合适的就是使用UTF-8,这个编码是免费的,对于某些不支持中文的嵌入式系统,全英文可以不需要转换就是UTF-8格式,对于跨平台具有优势。

数据包格式

Code加结构体、文本解析两种协议风格都是统一使用相同的数据包格式,即先发一个4字节的长度,后面跟着是内容,下一个也是先发一个4字节长度,接着是内容。结构体可以定义为文件流结构体,采用字节对齐。

协议样本

Active:检测连接(心跳包)

客户端->服务器 { [Request] Command=Active } 服务器->客户端 { [Response] Command= Active Code= Error Code#错误码 Message=Message#如果出错,返回错误描述信息 }

时间: 2025-01-07 04:16:10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八):通讯协议的相关文章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转)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零):代码结构说明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一):IOCP完成端口例子介绍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二):SocketAsyncEventArgs封装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三):接收.发送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四):缓存设计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五):粘包.分包.解包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六):超时Socket断开(守护线程)和心跳包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七):协议字符集

DELPHI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四):粘包、分包、解包

DELPHI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四):粘包.分包.解包 粘包 使用TCP长连接就会引入粘包的问题,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粘包可能由发送方造成,也可能由接收方造成.TCP为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包数据,造成多个数据包的粘连.如果接收进程不及时接收数据,已收到的数据就放在系统接收缓冲区,用户进程读取数据时就可能同时读到多个数据包. 粘包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制定通讯协议,由协议来规

【转】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二):SocketAsyncEventArgs封装

http://blog.csdn.net/sqldebug_fan/article/details/17557341 1.SocketAsyncEventArgs介绍 SocketAsyncEventArgs是微软提供的高性能异步Socket实现类,主要为高性能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而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在异步套接字 I/O 量非常大时发生重复的对象分配和同步.使用此类执行异步套接字操作的模式包含以下步骤:1.分配一个新的 SocketAsyncEventArgs 上下文对象,或者从应用程序池中获

C#高性能大容量SOCKET并发(二):SocketAsyncEventArgs封装

1.SocketAsyncEventArgs介绍 SocketAsyncEventArgs是微软提供的高性能异步Socket实现类,主要为高性能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而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在异步套接字 I/O 量非常大时发生重复的对象分配和同步.使用此类执行异步套接字操作的模式包含以下步骤:1.分配一个新的 SocketAsyncEventArgs 上下文对象,或者从应用程序池中获取一个空闲的此类对象.2.将该上下文对象的属性设置为要执行的操作(例如,完成回调方法.数据缓冲区.缓冲区偏移量以及要传

Websocket全讲解。跨平台的通讯协议 !!基于websocket的高并发即时通讯服务器开发。

本博文,保证不用装B的话语和太多专业的语言,保证简单易懂,只要懂JAVAEE开发的人都可以看懂. 本博文发表目的是,目前网上针对Websocket的资料太散乱,导致初学者的知识体系零零散散,学习困难加大.本博加以整理,并且实践. 所用核心技术选型: Tomcat + Spring 4.0.3 + Mongodb(高并发数据库) + SpringQueue(消息队列)+ ActiveMQ (消息队列) + Spring-data-Mongo + Servlet 3.0 +Spring-Websoc

[Golang] 从零開始写Socket Server(2): 自己定义通讯协议

在上一章我们做出来一个最基础的demo后,已经能够初步实现Server和Client之间的信息交流了~ 这一章我会介绍一下怎么在Server和Client之间实现一个简单的通讯协议.从而增强整个信息交流过程的稳定性. 在Server和client的交互过程中,有时候非常难避免出现网络波动,而在通讯质量较差的时候,Client有可能无法将信息流一次性完整发送,终于传到Server上的信息非常可能变为非常多段. 例如以下图所看到的.本来应该是分条传输的json.结果由于一些原因连接在了一起,这时候就

[Golang] 从零开始写Socket Server(2): 自定义通讯协议

在上一章我们做出来一个最基础的demo后,已经可以初步实现Server和Client之间的信息交流了~ 这一章我会介绍一下怎么在Server和Client之间实现一个简单的通讯协议,从而增强整个信息交流过程的稳定性. 在Server和client的交互过程中,有时候很难避免出现网络波动,而在通讯质量较差的时候,Client有可能无法将信息流一次性完整发送,最终传到Server上的信息很可能变为很多段. 如下图所示,本来应该是分条传输的json,结果因为一些原因连接在了一起,这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啦,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实验五:通讯协议设计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 实 验 报 告 课程: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班级:52.53 姓名:王思亓 赵阳林 学号:20135205 20135334 成绩: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5.11.24 实验密级: 预习程度: 实验时间:15:30—18:00 仪器组次: 必修/选修:必修 实验序号: 实验名称:通讯协议设计 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在ARM开发板实现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的过程.2.学习在ARM开发板上的SOCKET网络编程.3.学习Linux下的signal()函

Venus 是一个简单的、高性能、高并发能力的java 开源Remoting框架

Venus 是一个简单的.高性能.高并发能力的java 开源Remoting框架 wiki地址:http://wiki.hexnova.com/display/Venus/HOME 性能测试:http://wiki.hexnova.com/pages/viewpage.action?pageId=1507358 产品发布日志: http://wiki.hexnova.com/pages/viewrecentblogposts.action?key=Venus 1. 如何服务化 采用接口与实现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