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之软件质量模型

软件的概念?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一部分,包括程序、数据以及与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测试的概念?
使用人工或者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楚预期的结果与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异

软件的内部质量(中间产品的静态测量)
外部质量(测试其外部属性,即代码执行时的行为)
使用质量(软件产品的使用)

外部质量:软件系统作为完整的整体运行时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的质量特征。
-测量活动:动态测试: ST

使用质量:最终用户在其真实环境中运行软件系统时,所感受到的软件各方面特性与其目标的符合程度。
测量活动:验收测试、 a、β测试

过程质量、内部质量、外部质量由软件组织内部人员评估: SQA、开发、测试。
使用质量由软件组织外部人员评估:用户。

外部和内部质量分别有6个特性:

一、功能性

1.适合性
2.准确性
3.互操作性
4.保密安全性
5.功能性的依从性

二.可靠性

1.成熟性:软件产品为避免因软件故障而导致失效的能力
2.容错性:软件产品在软件发生故障或者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3.可恢复性:软件产品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重建规定的性能级别并恢复直接影响的数据的能力

三.易用性

1.易理解
2.易操作
3.易学习
4.吸引性
5.易用性的依从性

四.效率

1.时间特性
2.资源利用率
3.效率依从性

五.可维护性

1.易分析性
2.易改变性
3.稳定性
4.可测试性
5.可维护性的依从性

六.可移植性

1.适应性
2.易安装性
3.共存性
4.易替换性
5.依从性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wlc--/p/11751769.html

时间: 2024-08-02 17:00:11

软件测试之软件质量模型的相关文章

全程软件测试之测试需求分析与计划

全程软件测试之测试需求分析与计划 在项目启动之后,就要着手软件项目的计划,包括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计划是整个开发计划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依赖于软件组织过程.项目的总体计划.质量文化和方针.在测试计划活动中,首先要确认测试目标.范围和需求,其中"测试需求分析"是关键任务,然后在测试需求基础上制定测试策略,并对测试任务.时间.资源.成本和风险等进行估算或评估. 无论何时进行估算,我们都是在预测未来,并会接受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软件项目计划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框架,不断收集信息,对不确定性进

转《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一直听朋友讲起这本书,出于琐事太多,一直没机会拜读,最近部门架构觉得我们IT部门的技术太low,就给我们挑选了一些书籍,让我们多看看... 个人的一种学习习惯吧,就做了笔记,将自己的学习理解感触写下来... 预计会分为五部分写这些学习笔记,分别是Google软件测试基础介绍.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测试经理以及附录其他部分... 快乐阅读,快乐测试,祝愿你总能发现(并修复)BUG... ----James Whittaker.Jason Arbon.J

软件质量模型

目前国际标准 ISO/IEC 25010:2011 中将软件质量分为使用质量和产品质量.在测试工作需要从使用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相关特性去测试.评价一个软件.这个模型是软件质量标准的核心,对于大部分的软件,都可以考虑从这几个方面 着手进行测评. 一.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指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产品满足明示的和隐含的需求所明确具备能力的全部固有特性(内在特性),体现了产品满足产品要求的程度(外部表现),是产品的质量属性,包括功能适用性.效率.兼容性.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功能适应

读《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有感(上)

在这个电子书漫天飞的年代,我居然仍然喜欢读纸书,喜欢一边读一遍闻书的味道,就像品尝一顿美味的大餐一样.最近得了一本<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啃了一段时间了,每次重新拿起来看就觉得里面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了,想起之前有位领导总是教导我们:“要不断总结,要累积,这样才会进步!”之前每次听这话都觉得烦,后来工作久了才知道总结有多重要,如今为了记住这本书的内容,我决定写个读后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第一部分: 第一章<微软的软件工程> 第二章<微软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第三章<

McCall的软件质量模型

McCall等认为,特性是软件质量的反映,软件属性可用做评价准则,定量化地度量软件属性可知软件质量的优劣 McCall认为软件的质量模型应该包括 产品的修正.产品的转移,产品的运行 而产品的修正又包括 可维护性.可测试性.灵活性等子特点. 产品的转移包括 可移植性.可复用性.互连性等. 产品的运行包括 正确性.可靠性.效率.可使用性和完整性

ISO 9126质量模型:软件质量模型的6大特性和27个子特性

ISO 9126质量模型:软件质量模型的6大特性和27个子特性 ISO9126软件质量模型是评价软件质量的国际标准,由6个特性和27个子特性组成,建议大家深入理解各特性.子特性的含义和区别,在测试工作需要从这6个特性和27个子特性去测试.评价一个软件.这个模型是软件质量标准的核心,对于大部分的软件,都可以考虑从这几个方面 着手进行测评. 一.功能性: 1.适合性:提供了相应的功能 2.准确性:正确(用户需要的) 3.互操作性:产品与产品之间交互数据的能力 4.保密安全性:允许经过授权的用户和系统

三.软件质量模型

三.软件质量模型 根据目前国际标准 ISO/IEC 25010:2011软件质量分为使用质量和产品质量(将ISO 9126 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合并为产品质量,改进的模型可能是倒退,因为让开发者容易忽视软件的内部质量). 软件质量是指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产品满足明示的和隐含的需求所明确具备能力的全部固有特性(内在特性),体现了产品满足产品要求的程度(外部表现),是产品的质量属性,包括功能适用性.效率.兼容性.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系统安全性(security)已经被独立出来了,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测试开发工程师

拖延了将近半年的草稿,断断续续的写完了.之前草草翻看完这本书,关注点主要在TE上,而关于SET的部分则只是浏览,最近后知后觉,又翻出了这本书,重新看了一遍,又有新收获. 就说说Google的SET是如何做的,以及个人的一些思考和收获吧,寥有慰藉... Google的测试流程可以简练的概括为:让每个工程师都注重质量.而在工作流程引入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致命的缺陷,下面简述下Google是如何解决以及其测试流程的是如何进化的. ①.测试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需要一直谨记的一点:质量是内建的,而不是外加的

小白的软件测试之路

从笔记本代工企业跳出来做软件测试到今天为止整三个月了,一个人从手工测试摸索到现在尝试自动化,做一下总结吧. 第一阶段:依照上一个测试人员的惯例在qc中写用例并执行,发现写的非常的糟糕,无体系且混乱.基本只涉及一些功能测试方面,而且书写非常混乱. 第二阶段:开始查找资料,梳理测试流程,将系统测试各方面重新组织规划,并尽量在有新测试对象时使用这个规范测试,并使用到书中讲到的一些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 第三阶段:寻找自动化测试之路(公司产品分为android端和web端,重点先放在web上),这里的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