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时鲜(Running)资讯(ZSSURE):浅析医疗行业核心资源“医生”的存量与增量

背景:

昨日聆听了欢乐口腔创始人孙延老师关于口腔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经验分享,活动主题是“民营医疗行业路在何方?”。新医改政策中,一系列的新提法给了民营医院、医疗机构很大的发展空间——“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本博针对分享会中孙老师的部分观点进行点评,供大家交流学习。

“民营医疗机构路在何方”分享会:

讲座的人都喜欢抛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抓住听众的心,以期引出后续的话题。今天孙老师提到了他安贞医院(应该没记错的话)的一个博士师弟的工资条上的数字是30,这足够震撼吧。“医生在35岁之前是很苦的,诊断不是你下,药不是你开,手术不是你做,但活是你做,而你却没有灰色收入。”——这是分享会上孙老师给出的一个爆点。这也正是欢乐口腔当初发现的商机,他们的核心价值是:从公立医院挖医生的速度快,做跑马圈人的活。

医疗核心资源:‘好’医生

谈到这里可能又要扯到医疗行业的关键,即医生资源。 北京慢点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http://www.vcbeat.net/9254.html)刘越认为当前的互联网医疗市场火热的主要还只是“存量”市场,也就是说当前医疗行业的变革还仅仅处在把已有的各种医疗资源IT化,比如通过O2O的手段优化挂号、买药等,而医生是医疗系统的核心和稀缺资源这个状况并没有改变,现有的变革只是在寻求更好地利用医生的时间、优化医生资源,实际上还并未触及到“增量”市场,简而言之,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帮助人们管理健康这方面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医生资源稀缺,各方都在挖医生,这一局势伴随着“自由执业或者说多点执业”的放开,变得愈加激烈。自由执业是医生资源的市场化,好医生在市场上是有价的,而且价格很高,美中宜和甚至愿意花100万乃至1000万很北大口腔抢好医生。即使市场化开始后你觉得能够解决“增量”问题?

“存量”与“增量”:

关于“增量”和“存量”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中国医生数量总数应该是够的,按照人均比例应该不错。近期发布的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给出了官方数据,中国执业(助理)医师约279.5万,其中全科医生仅14.6万人。按照这个数字,中国千人口有2个医生。WHO在2000年提出要实现全球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人的目标。美国社会学家英克斯尔提出的社会现代化标准中,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25人。可是问题是,这个数字能够满足需求社会需求,数字才有意义。

天天说存量不够而转而却搞自由执业和多点执业,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好医生”的数量是有限的,好医生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例如会上孙总提到北大口腔正畸科主任一年的门诊量大约是500例,因为大多数时间还需要去带研究生。姑且不去讨论这个数字的可靠性,按照这个数字来算,“好医生”数量*500/年=总门诊数量/年。假设这其中没有回诊的,也就是说一年的病人数量已经固定了。至于是一直待在体制内,还是多点执业(走穴),都无关紧要。从主观能动性性上来讲自由执业和医生市场化后医生的身价提升可能会催生其看诊的效率,甚至可能加长门诊时间,但是这两方面的增长都有限,因此还是解决不了存量有限的问题。因此靠自由执业,靠医生市场化,靠高利润来吸引核心医生,挖掘医生潜能对医疗市场来说换汤不换药,就像马克思所言资本家也会随着社会进步更换剥削方式,众多民营机构和互联网公司打着自由执业的旗号招兵买马的无非就是换了更高明的剥削方式而已。

转过来再谈一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自由竞争,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不存在完全的自由市场。目前深处体制内的医生(尤其是其他垄断行业,如石油,电力等能源行业)深谙体制内的游戏规则,知道如何捧着铁饭碗吃一生,至少这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稳定的未来。保险起见他们也更愿意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主动去接受市场的挑战,去提升医生行业的价值,从而自己可以坐收渔利。走出体制你玩的是梦想,用的是技能,跟民工一样,“你用手术刀,他用瓦刀”,仅此而已。而在体制内,倘若熬出头换来的不单单是金钱,还有社会地位,这跟我们的文化有关,衣锦还乡原意指的是:古时候做官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体制内的好处就是能够做官,或者说评职称。因此还会有大把大把的医生愿意留在体制内,尤其是名医,依然没有增量的可能。

因此我想说的是总量足够,医生存量也够用,只是好医生不足。要想找到增量重点应该是挖掘年轻医生,自由执业吸引的重点放在年轻医生身上——他们思维活跃,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愿受体制束缚;他们有自己的创业梦。目前的各方都在争抢优质医生的目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未来医疗事业未做出推动作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无利不起早也无可厚非,但是放到医疗行业可能就比较危险。医疗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行业,更是利益与道德的博弈。扯远了,言归正传,继续聊分享会的重点。

国内外医生培养体制的不同:

或许是意识到了光靠快速挖体制墙角,抢夺现有名医,终究解决不了存量有限问题,欢乐口腔也开始投资做培训,前些时间投资了深圳口腔医学院,孙总认为做医学院有四大功能:临床医学,临床教学,医学科研,科研转化。借助于现有快速挖掘出的优质医生资源,改变以往以文章论水平的模式,采用国外的临床培养模式,期望获得更多优质的医生资源,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存量问题的途径。

口腔行业的机遇:

  • 政策红利,随着自由执业和多点执业的推进,使得挖掘优质医生更合理,医生的积极性也越高。
  • 人力资源红利,医生资源市场化后,更利于医生的合理流动,尤其是多点执业后更是一个机遇。
  • 市场的红利,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在口腔上的花费,国内的增长潜力巨大,有近百倍的增长空间。
  • 移动医疗红利,随着移动医疗的快速发展,对医疗行业的颠覆也将到来。互联网主要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帮患者找到合适的医生,帮医生实现自身价值。

自由执业环境下医生个人品牌与机构品牌:

这是与会者提出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蛮值得思考的。未来自由执业环境下,医生个人品牌自然更具有分量。医生行业是一门手艺活,是靠自己的口碑来吸引患者,而不是医院。这才应该是良性发展的一个结果,而国内现状却是大多民众根据医院名气和医生职称来选择,却很少关心医生的水平,因为现行体制下以职称论实力。

总之,目前各种资本都在紧盯着医疗行业,李光斗老师在《拆墙》一书中说过当所有人都在盯着一个行业的时候那么就很危险了。“所有人”里面很多人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看似自己找到了人生腾飞发展的契机,其实却是一个盲目的追随者。有时候静下心来回想一下,每次参加交流会或者讲座,站在台上的永远都是那波人——名校教授、政府高官、企业高管,坐在台下的永远是整天忙忙碌碌期望追求更高发展的——忙流。更不幸的是自己也只众多“忙流”中的一员。身边的同学、亲友,朋友圈、QQ群里的好友,各个都能跟你扯几句医疗改革和移动医疗,出身工科的我自认为对市场的敏锐度不够,有些时候不懂自己到底是一名跟风者还是一名旁观者。虽然从事的是医疗IT行业,但是当全民侃医疗的时候为什么我会有一种心虚的感觉?细想起来可能这正是我长达20多年学习经历留下的烙印吧,每当跟别人谈起一个idea的时候,总会因为自己不懂得其中所有的技术环节而担忧和懊恼,总会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吾辈还需继续努力,Keep
running……

作者:[email protected]

时间:2015-01-25

时间: 2024-12-26 20:03:12

医疗时鲜(Running)资讯(ZSSURE):浅析医疗行业核心资源“医生”的存量与增量的相关文章

医疗时鲜(Running)资讯(ZSSURE):谈谈“reMed,重构医疗生态”大会

背景: 帝都难得一遇的晴空万里,为一大早辗转多次参加中国传媒的"reMed--重构医疗生态"大会带来了好心情.正如会中大多数观众和主持人所调侃的,跟互联网和医疗毫无关联的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了一场让大家为之一振的互联网医疗盛会,每次听会总会有所收获,此次会议解决了之前心中的诸多疑惑,有肯定也有否定. 会议议程丰富,信息量大,深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时刻刻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提取出感兴趣的部分(ROI).同样的样本数据库,提取结果却因人而异.作为传统医疗信息从业者,一直从自己的角度

医疗时鲜(Running)资讯(ZSSURE):医疗创业者,路在何方?

背景: 近两周没有发表医疗时鲜资讯相关博文,究其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个人工作上有些忙,并未积极参加线下的讨论会.沙龙等等:第二个,经过了2014热炒的医疗元年后,2015似乎平淡了许多.这也是我本人愿意看到了,只有踏实做事才是王道,或许在经历了去年资本追捧后,各家创业公司目前都在加紧项目开发,希望能够有所成效,以期在未来更大的资本市场中受到追捧.翻看了一下闲暇零碎时间段记录的印象笔记,还是有一些资讯的,挑一些重点简单的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时鲜咨询: 信息孤岛 一直以来医院与医院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医疗时鲜(Running)资讯(ZSSURE):移动医疗不算事儿

背景 最近在看Dr.2的书<移动医疗那点事儿>,所以此次博文就厚颜无耻的叫做"移动医疗不算事儿".新的一年,新的积累与进步,继续关注医疗行业的最新动态.此次主要介绍吐槽一下关于"自由执业"和"电子病例"的新闻.Running-- 自由执业 在<移动医疗那点事儿>中,Dr.2开篇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医生会出来自由执业?刚毕业的孩子会出来自由执业么?",其观点认为:会从体制内出来的医生通常都是一些在临床业

医疗时鲜(Running)资讯(ZSSURE):新一年医疗创新何去何从?

背景: 春节过后,医疗时鲜资讯系列继续.备受瞩目的移动医疗元年2014已过,诸多概念也被炒的热火朝天,有时候真担心2015怎么办?又会闹出什么动静?或许互联网就是这样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受追捧的是什么.无论参加线下沙龙,还是浏览网络资讯,个人认为被资本看好的元年却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能真正打动患者或医生的产品出来.但我坚信,只要踏出一步,路就在前方,新的一年里继续关注医疗行业最新资讯,希望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想要的-- 医疗新媒体: 博文中的资讯大多都是来源于医疗新媒体,诸如动脉网.村

医疗时鲜(Running)资讯(ZSSURE):互联网医疗,路在何方?

背景: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新的互联网经济概念,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组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从最早的电商.在线旅游.餐饮,到如今的出行,滴滴.快的.Uber,日常交通出行正在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未来的蓝图大到不敢想象.待一切缓和后,终将如网上购物般稀松平常,在经历了一波烧钱流过后,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也已逐渐趋于平衡态,低价已不再是吸引用户的利器,大多再向整个产业链渗透,

医疗时鲜资讯:医疗行业未来的变革(续前篇)

背景: 上周参加完展会后,有感而发,将以往自己所阅读的或者了解的关于目前医疗行业的部分时鲜资讯进行了总结分析.尤其是文末猜测了未来可能会发生变革的几大方向,最近在健康界等医疗热门媒体中又发现了与自己想法类似的文章,此处就不强调谁资浅资厚,不争论谁先谁后,仅就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继续啰嗦几句. 医疗变革: 全科医生培训: 深圳商报的吴江[1]在"'家庭医生'服务实至名归还差什么?"一文中提到了家庭医生服务的概念.文中也提到了,在国外"'全科医生'其实就是'家庭医生'&quo

医疗时鲜资讯:医疗领域入口的划分

背景: 医疗时鲜资讯系列的出发点是整理和摘录医疗行业的最新资讯,当然不可能只摘录,那我一个人怎能比得上健康界.HC3I--这两个是我有勇气写该系列博文的支撑.近期拜读了医库软件董事长Dr.2的系列文章,深受启发遂决定修改一下该系列博文的角度:以一个医疗设备相关软件开发从业人员的角度来观察医疗行业,从"医院.医生.患者.设备"四个大的方向来整理相关资讯,发表自己的些许感想. 医疗领域的划分(医院.医生.患者.设备): 翻出前段时间博文的一个老图,如下所示.当初画该图的出发点源于"

医疗时鲜资讯:关注新医改动态

背景: 中国医疗行业正在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时下诸如"多点执业"."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网络医疗"."移动医疗"等词汇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常常被推送到各大网站的头条,因此本系列博文主要负责摘录相关的资讯,文后或许会有感而发而牢骚几句,谨记:本人仅仅是凑凑热闹而已-- 时鲜资讯: (一)国家政策文件 最近国家卫计委在医疗及相关领域发布的文件可谓不胜枚举,这足以说明新医改的紧迫性,以及政府改革的力度.文

医疗时鲜资讯:谈谈“医学影像诊断&amp;熟人医患关系”

背景: 作为传统厂商,从入职到现在总算看到了公司试图转型的苗头,近期正在筹划一个在现有终端基础上的牙科影像分享和诊断平台,敬请期待. 这半年来好久没有记录相关的医疗资讯了,2014互联网医疗元年刚过,无论是投资方还是创业者都冷静了许多,私底下开始加紧谋划新产品.在大众胃口被调起来后,真正能够笼络和留住用户的是产品的体验.所以上半年的资讯略显平淡. 近几天看到了关于"影像结果低符合率"和"Dr.2关于'熟人医患'"的相关文章,还是有写点东西的冲动,遂整理成文,详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