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区块链项目最常见的七大误区
CIO需要知道区块链的能力与限制
对区块链的关注持续走高,但是在炒作与市场行情之间仍存在巨大的鸿沟。在Gartner的 2019 CIO Agenda Survey中,收到了超过3000位各行业CIO的回答,结果显示,只有11%的CIO表示已经部署了或计划短期内开发区块链应用。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的项目都没能挺过初始试验阶段。
“根据Gartner最近的新兴技术炒作周期显示,区块链正滑向幻灭的低谷。”Gartner的高级研究员,阿德里安·莱奥说,“区块链和技术市场,仍处在早期阶段,在一些关键组件上没有行业标准,诸如产品概念,特性集合和核心需求。我们不认为在五年内会出现一个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单一平台。”
要成功运作一个区块链项目,弄清楚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很必要的。Gartner已经识别出了区块链项目中常见的7大错误,并给出了如何避免它们的建议。
第一点:没有正确理解或使用区块链技术
Gartner发现,大多数的区块链项目都自行将数据记录在分布式账本的平台上,而忽略了一些别的关键特性,如共识机制,代币,以及智能合约。
“分布式账本只是区块链的一个组件,而不是全部。鲜有组织机构使用到区块链完整特性的事实,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是否真的需要区块链。”莱奥说,“从分布式账本开始,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CIO工作的优先级应该是理清区块链作为一个整体的用例,以及推动项目演化进而应用区块链的其他组件。”
第二点:认为技术已经是生产用就绪状态
区块链市场很大,同时也主要由尝试在一些方面提供差异化的零散产品组成。有的注重保密,有的注重代币,其他的关注通用计算。对于大规模的生产用途相应的配套系统,安全和网络管理服务来说,其中的大部分产品都远未达到成熟的标准。
然而,这一切将在接下来几年发生改变。CIO们应该密切关注区块链能力的演化,并相应地调整他们的区块链项目时间表。
第三点:将协议与业务方案混淆
区块链是一项基础技术,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各种场景,从供应链管理到药物信息系统,区块链技术都有发挥的空间。然而,区块链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应用,它还需要囊括包括用户界面,业务逻辑,数据持久化和互操作机制。
“当对区块链产生混淆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假设认为基础技术与完整的解决方案相去甚远。事实上不是这样子的。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区块链作为一项协议,能在一个完整的应用中执行一些特定的任务。任何人都不应认为,一项协议能作为整个电商系统或社交网络的独立基础,”莱奥补充道。
第四点:将区块链纯粹地当作数据库或存储系统
区块链技术是设计用来提供权威的,不可变的,可信赖的事件记录,这些事件来自于动态的多个互不信任的参与方。这种设计模式,也带来了数据库管理能力的成本。
在当前的区块链表现形式中,它并未实现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作为基础的全部“CRUD”(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接口。反之,只支持“创建”和“读取”操作。“CIO们应该评估他们项目中的数据管理需求。一些情况下,常规的数据管理方案可能是更好的选项,” 莱奥说到。
第五点:认为存在互操作标准
虽然一些区块链平台厂商在谈论与其他平台的互操作性,但很难遇见互操作性,尤其是大多数的平台以及他们的基本协议还处在设计或开发阶段的时候。
各组织应该看到,厂商在讨论的时候是把互操作性作为了一种市场策略。这种方式有利于该供应商的竞争地位,但不一定能为最终用户组织带来好处。莱奥说,“千万不要选择一个预期能与几年后不同厂商的技术互操作的区块链平台”
第六点:认为智能合约技术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智能合约可能是区块链技术赋能的最强有力的一个方面。智能合约动态地执行交易。概念上,智能合约可以被当作与特定的交易记录关联的存储过程。但不像一个中心化系统中的存储过程,智能合约在一个点对点网络中的所有节点上执行,导致在可扩展性和管理上的挑战还未被完全解决。
智能合约技术还远未定型,很多的改变还无法预知。CIO们可以先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实验,但是还不应规划全方位的适配。区块链的这一方面在接下来两三年内会逐步成熟。
第七点:忽视治理问题
虽然私有链,或有许可链中的治理问题往往由区块链的所有者处理,对公链来说,则完全不同。
“对公有链的治理,如以太坊和比特币,通常是关注技术问题。人类行为或冬很少被提到。CIO们需要注意到,区块链的治理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区块链项目的成功的风险。尤其是更大的组织应该考虑加入或组成同盟,参与定义公有链的治理模式,”莱奥总结道。
Gartner的客户可以在“企业级区块链项目要避免的常见错误”了解到更多。这项研究是Gartner特性洞察研究集“区块链解密:确定其组织的适用性”。这项研究解释了区块链何时产生价值,以及捕获这一新业务的价值的关键考虑因素。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engong/p/1110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