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值聚类(K-means)和高斯混合聚类(Mixture of Gaussian Models)

K-means算法流程

给定条件:

????example set: \((x_1, y_1), (x_2, y_2), \dots, (x_N, y_N)\)

初始化:

????K个簇类的中心点坐标(用C来表示):\[(\mu_{x1}, \mu_{y1}), (\mu_{x2}, \mu_{y2}),\dots, (\mu_{xK}, \mu_{yK})\]????以及一个表示欧氏距离的阈值\(\epsilon\)

K-均值聚类步骤:

  1. 计算每个样本到每个簇类中心点的距离 \(d_{ij} = \parallel (x_i, y_i) - (\mu_{xj}, \mu_{yj}) \parallel_2^2\)
  2. 找出距离每个样本最近的集群,将该样本标为该类
  3. 更新每个簇类的中心点坐标,当中心点更新移动的距离小于阈值\(\epsilon\)或者迭代次数到达最大迭代次数时结束迭代过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iberiawind/p/9523131.html

时间: 2024-10-08 07:29:18

K均值聚类(K-means)和高斯混合聚类(Mixture of Gaussian Models)的相关文章

高斯混合聚类及EM实现

一.引言 我们谈到了用 k-means 进行聚类的方法,这次我们来说一下另一个很流行的算法: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事实上,GMM 和 k-means 很像,不过 GMM 是学习出一些概率密度函数来(所以 GMM 除了用在 clustering 上之外,还经常被用于 density estimation ),简单地说,k-means 的结果是每个数据点被 assign 到其中某一个 cluster 了,而 GMM 则给出这些数据点被 assign 到每个 clu

聚类算法:K均值、凝聚层次聚类和DBSCAN

聚类分析就仅根据在数据中发现的描述对象及其关系的信息,将数据对象分组(簇).其目标是,组内的对象相互之间是相似的,而不同组中的对象是不同的.组内相似性越大,组间差别越大,聚类就越好. 先介绍下聚类的不同类型,通常有以下几种: (1)层次的与划分的:如果允许簇具有子簇,则我们得到一个层次聚类.层次聚类是嵌套簇的集族,组织成一棵树.划分聚类简单地将数据对象划分成不重叠的子集(簇),使得每个数据对象恰在一个子集中. (2)互斥的.重叠的与模糊的:互斥的指每个对象都指派到单个簇.重叠的或是模糊聚类用来反

混合高斯模型聚类

混合高斯模型简介 混合高斯模型基于多变量正态分布.类gmdistribution通过使用EM算法来拟合数据,它基于各观测量计算各成分密度的后验概率. 高斯混合模型常用于聚类,通过选择成分最大化后验概率来完成聚类.与k-means聚类相似,高斯混合模型也使用迭代算法计算,最终收敛到局部最优.高斯混合模型在各类尺寸不同.聚类间有相关关系的的时候可能比k-means聚类更合适.使用高斯混合模型的聚类属于软聚类方法(一个观测量按概率属于各个类,而不是完全属于某个类),各点的后验概率提示了各数据点属于各个

k均值聚类

目录 一.k均值简介 二.应用简介 三.算法 四.选择合适的K 五.具体实例 一.k均值简介 K均值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对未标记的数据(即没有定义类别或组的数据)进行分类. 该算法的目标是在数据中找到由变量K标记的组.该算法迭代地工作基于所提供的特征,将每个数据点分配给K个组中的一个. 基于特征相似性对数据点进行聚类. K均值聚类算法的结果是: 1.K簇的质心,可用于标记新数据 2.训练数据的标签(每个数据点分配给一个集群) 二.应用简介 K均值聚类算法用于查找未在数据中明确标记的组.这可用于

聚类之K均值聚类和EM算法

这篇博客整理K均值聚类的内容,包括: 1.K均值聚类的原理: 2.初始类中心的选择和类别数K的确定: 3.K均值聚类和EM算法.高斯混合模型的关系. 一.K均值聚类的原理 K均值聚类(K-means)是一种基于中心的聚类算法,通过迭代,将样本分到K个类中,使得每个样本与其所属类的中心或均值的距离之和最小. 1.定义损失函数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x1, x2,..., xN},每个样本的特征维度是m维,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类别.假定K的值已经给定,那么第k个类别的中心定义为μk,k=1

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K均值聚类算法(附MATLAB版源代码)

其实一直以来也没有准备在园子里发这样的文章,相对来说,算法改进放在园子里还是会稍稍显得格格不入.但是最近邮箱收到的几封邮件让我觉得有必要通过我的博客把过去做过的东西分享出去更给更多需要的人.从论文刊登后,陆陆续续收到本科生.研究生还有博士生的来信和短信微信等,表示了对论文的兴趣以及寻求算法的效果和实现细节,所以,我也就通过邮件或者短信微信来回信,但是有时候也会忘记回复.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时间久了,我对于论文以及改进的算法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或者那天无意间把代码遗失在哪个角落,真的很难想象我还会全

机器学习--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

一.基本原理 分类是指分类器根据已标注类别的训练集,通过训练可以对未知类别的样本进行分类.分类被称为监督学习.如果训练集的样本没有标注类别,那么就需要用到聚类.聚类是把相似的样本聚成一类,这种相似性通常以距离来度量.聚类被称为无监督学习. 聚类是指根据"物以类聚"的原理,将本身没有类别的样本聚集成不同的组,这样的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叫做簇,并且对每一个这样的簇进行描述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使得属于同一个簇的样本之间应该彼此相似,而不同簇的样本应该足够不相似.与分类规则不同,进行聚类前并不知道

[机器学习][K-Means] 无监督学习之K均值聚类

有监督学习虽然高效.应用范围广,但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大量的有标签的数据集,但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大量数据都是没有明确标签的,而且对于庞大的数据集进行标注工作本身也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模式,所以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自动的挖掘数据集中各变量的关系,然后"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特征进行分类,这样的方法我们成为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 在无标签的数据集中进行分类的方法成为聚类.顾名思义,聚类就是依照某种算法将相似的样本聚在一起形成一类,而不管它的标签是什么.在聚

K均值聚类和DBSCAN介绍

K均值(K-means)聚类 问题定义:给定数据$\vec{x}_1,\vec{x}_2,\cdots,\vec{x}_n$,将它们分到不同的$K$个簇(cluster)中.定义$\vec{c}=(c_1,c_2,\cdots,c_n),\text{ }c_i\in\{1,2,\cdots,K\}$,$c_i=k$表示$\vec{x}_i$被分到了第$k$个簇中.定义$\vec{\mu}_k$为第$k$个簇的中心(centroid),$k=1,2,\cdots,K$.K-means是一种基于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