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业界的口碑很好,作者视角很大,不仅把 IT 史的时间线梳理的很好,很多见解读起来也给人颇多启发。但仔细读,还是会发现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
首先,在我个人阅读的过程中,很明显感觉到,作者评判这些科技企业时,没有做到客观中立。作者对一家公司及其行为的褒贬很大程度上基于结局的好坏。比如前两章的 AT&T 和 IBM。作者提到 1925 年 AT&T 拆分北电时用的词是“专注于美国市场”、“歪打正着”,因为结局是好的;后来提到 AT&T 第一次拆分(一分为三,从事电信服务业务的 AT&T、从事设备制造业务的朗讯和从事计算机业务的 NCR)以及朗讯分出 Avaya 和 AT&T 第二次拆分(一拆四分成长途电话、移动电话、企业服务和宽带四家公司)时,用的则是“短视”、“杀鸡取卵”、“贪婪”、“这个双输的结果,在分家的第一天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消极词汇,因为结局是坏的。AT&T 与 IBM 同样错过了以微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浪潮,前者跌落神坛,江河日下,后者却活下来了,并且活得不错。作者谈及前者,表现出来的是其没有与时俱进;提到 IBM 时的态度则是,“IBM 成功的秘诀是保守”、“2011 年,IBM 的市值终于在 20 多年后,超过了老对手微软公司,可见保守和稳妥的好处。”这显然是站在成王败寇的角度做出的评论。
其实,一家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
还有一些细节,出现了前后矛盾:
比如,在 P5 作者提到“信息论是整个现代通信的基础。”而在 P13 结束语中,作者又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通信始于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的电话和他创立的 AT&T 公司。”如果没有相关技术背景的人,可能就会产生费解。在作者的观点中,什么是现代通信?打电话就算是现代通信了?其实有一些技术背景,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前面那句话,作者想说的应该是,信息论是整个数字通信的基础;后面那句话,作者想说的应该是,远距离实时交互通信始于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的电话和他创立的 AT&T 公司。这可以在 P13 找到印证“在 AT&T 公司盛年时期,它杰出的科学家香农博士第一次量化地描述了信息,并把人类带入用信息论指导的时代。数字通信随之诞生,并且让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受益。”
在 P10 作者提到“1999 年 5 月,AT&T 移动在华尔街最好的投资公司高盛的帮助下挂牌上市,募集到现金 100 亿美元。”在接下来的一段,作者又说“分家以后,长途电话公司和移动电话公司都是残缺的公司,前者没有发展潜力,后者没有资金迅速扩张。”都募集到 100 亿美元现金了,后者还没有资金迅速扩张?这显然不是一个充分的理由。然而作者也没有给出延展性的解释。
这是一本有李开复这样级别人物为之作序的书籍,作者吴军博士也曾在 AT&T 和 Google 这样的知名企业任职,但书中还是出现了瑕疵。可见大牛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不可及。
最后摘录一些值得反思的文字:
P12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谈到上个世纪初他父亲失败的投资时讲,那时有很多很多汽车公司,大家不知道投哪个好,但是有一点投资者应该看到,马车工业要完蛋了。巴菲特为他的父亲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感到遗憾。
P16 机械革命从 200 多年前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般认为其高峰是 19 世纪末期。当时很多人认为机械可以代替一切,就如同今天不少人认为计算机可以代替一切一样。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ortunel/p/1051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