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上了一个星期的课,也算慢慢适应了这种紧张的学习节奏。现在来总结下第二章所学的内容:
第二章主要是讲java的基础语法,他主要由这几个方面构成:常量,变量,数据类型,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表达式,注释以及语句等构成。
数据类型是java控制内存的关键元素,java通过数据类型声明来对变量或者常量进行内存空间的分配,并将其标注好名称(即标识符)。不同的数据类型,所分配的空间大小都不一样:整型中byte,short,int,long所对应的空间大小分别为1,2,4,8个字节;浮点型中float,double分别为4个和8个字节;字符型char为2个字节;boolean型未知;引用数据类型以string为代表所占用的空间最大。不同数字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小空间的往大空间的可以自动转换,大转小则要用强转符号“(数据类型)”。
变量的声明格式为: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值;常量声明时则需要在数据类型前面加上关键字final。变量声明后可以对其值进行改变,但常量一旦声明无法改变。
关键字是java中自带的系统预定义好的一些单词,这些单词在我们定义标识符时不能使用。
java中的语句是由关键字加一个或多个表达式按照一定的语法构成的,每个语句后面都要以“;”结尾。
而表达式则是由标识符加运算符等按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
java中有很多的运算符,其中一些跟数学中的运算符类似,如+-*/(加减乘除),%为取模运算符(取余数);++为自加一运算符,--为自减一运算符,如果这两个符号放在标识符前面的话,在做运算前要先加减一,如果放在后面的话就先做运算再加减一。关系运算符就是比较运算符,判断符号两边大小,返回值是布尔型,如>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于,!=不等于;逻辑运算符的返回值也是布尔型,有短路逻辑与(&&)两边都要为真才为真,短路逻辑或(||)一边为真就为真,不短路逻辑与(&)两边都要为真才为真,不短路逻辑或(|)一边为真另一边为假才为真,逻辑非(!)取反。接着还有位运算符&位与,|位或,^位异或,~位非,和移位运算符<<左移,>>右移,>>>右移补零,这两种运算符都是以二进制数来进行运算的。最后还有条件运算符(三目运算符,即有三个表达式的运算符),它的格式为: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计算机会判断表达式1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返回表达式2的值,否则返回表达式3的值。
最后就是注释了,注释是不会被java编译的内容,用作说明java文档内容及语句的含义的,它有三种表示方法,//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和 /** * * */文档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