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品类目到属性

转自:http://www.3lian.com/edu/2013/07-04/78349.html

产品经理必须是分类控,而商品管理的核心,或者说基础就是“分类”,“分类”方法的变迁是整个商品系统变迁的核心。

  文/苏杰

  你应该在淘宝上买过东西,我们来说说最常见的购物过程:

  从某个入口类页面(或广义到产品)开始,经过某种导购过程,到达需要你做交易决策的页面,之后进入交易过程。

  入口,最典型的是淘宝首页或某个活动页面,当然,对于一些资深的淘宝买家,他的入口也可能是“我的淘宝”、某个“垂直市场首页”、收藏的某个“店铺首页”,甚至是某些有SNS属性的页面,比如淘宝内部的论坛、帮派,或外部的蘑菇街、美丽说。

  然后,从这个入口到一个具体的商品详情页面,也叫商品detail页的过程,都可以视为广义的导购过程。淘宝可以根据买家是否有明确的购物需求,用不同的产品来导购。

  因此,在设计导购路径的时候,对有明确购物目标(比如说要买一双Nike鞋,连货号都知道了)的买家,提供搜索、搜索结果页;对只有模糊购物目标 (比如想买几件T恤、一个路由器)的买家,则提供类目导航、各种频道页导航;对于没有购物目标(很像线下逛街的女生,随便看看,看到好的就买)的买家,可 以提供各种促销活动信息。

  导购的过程页面,经常是一个列表,所以也叫list页。

  随着购物诉求越来越多样,近年来淘宝开始尝试通过购物的心理诉求来分类导购,比如求新、求便宜(对list页按照价格排序就是很典型的对应功能)、 求实惠、求品质、从众(按销量排序)、追星等等,或者是场景化的导购,比如对装修,可以按照水电阶段、泥瓦阶段、木工阶段、油漆阶段、软装阶段等引导买 家。这里面的学问很多,靠的是对行业和用户的理解。

  这个环节背后,还有一些买家不太能感受到的产品,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营销体系、会员体系、广告系统等,有时候出现在你面前的宝贝,可能是根据你的会员信息,通过营销或广告系统里某个强大的算法算出来的。

  接下来,你到了商品detail页,在页面上浏览各种信息,做出购买决策,可以不买,可以“立刻购买”,也可以再考虑考虑,把宝贝放进“收藏夹”或“加入购物车”,还可以通过阿里旺旺和卖家沟通。

  之后就进入交易过程,从付款到卖家发货到买家确认收货、评价。当然,还有可能存在逆向流程,比如退款、退货。

  产品经理必须是分类控

  从2003年到2013年,淘宝从零开始,发展非常快,做到了一年上万亿的规模。2012年双十一,淘宝的峰值交易额是191亿,天猫做了132亿,集市做了59亿。

  要把这些需求支撑起来,技术当然很重要,但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系统,根据需求的变化,从简单逐渐变得复杂的现实案例。接下来,我们将以淘宝上最最核心的一个对象——商品,也叫宝贝为例,来说说系统的变迁。

  我觉得,产品经理必须是分类控,恨不得把家里的各种东西都归类放进对应的盒子里,然后盒子上都贴上标签,再盒子套盒子……而商品管理的核心,或者说基础就是“分类”。

  2003年5月,淘宝刚上线的时候,只有几个商品,可以想象,很容易管,根本不需要分类,无非就是把几个商品铺开来给用户选就行了。随着商品多起来 以后,才牵扯到分类。因为我们有了很多商品以后,就需要管理,首先需要梳理清楚,分清楚才能去管,不能10亿商品一个个管,没有意义,“分类”方法的变迁 是整个商品系统变迁的核心。

  刚开始分类很简单,叫类目,类目就是一个纯粹的分类,像服装、电器、手机等这样分下去。我们拿服装来做例子,当所有商品到100多个的时候,服装有 20个,不需要再分了;到了1000个的时候,服装有400个,不分也可以,但已经不太好选了,如果40个商品一页的话,就要翻10页,用户翻页的耐心最 多就3页,第3页以后的商品,点击非常低。

  到了10000个商品的时候,你不分就傻了,是一种浪费。因为我们发现,在商品数量比较少的时候,总交易额和商品数量强烈正相关,而这里的商品数 量,是能被买家看到的有效数量。于是,当商品数越来越多,到10万、100万、1000万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把类目分得更细,但是,不可能全部平铺。想象 一下,一下子展现给买家1000个类目让他筛选,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出现了多级类目的概念,就是一棵类目树。

  可问题是:商品越来越多,类目树就会越来越深,这是问题的本质,整整困扰淘宝4年时间。

  为什么?正常的用户购物路径,从服装到男装到T恤,每一次点击,用户都会有一定比例的流失,大概超过50%,这样你可以算一 下,0.5×0.5×0.5,这样再下去就没几个用户进来了。但另一方面,商品太多,你又必须得这么分,有很多品牌,比如说杰克琼斯、美特斯邦威、耐克, 不分出来,那在T恤上找,也是很费力的。

  再者,这样分下去,我们的小二也会比较累,很乱。我们发现,除了男装,女装下面也是有T恤的,T恤下面也是有品牌的,美特斯邦威、耐克……这样的树分下去以后,交叉和重合不可避免,变成了一个很难管理的网。

  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直到2006年,淘宝才引入了“属性”的概念。这是一个革命性变化。为什么这么久?一方面,淘宝小二对业务的理解有一个过程。 商品管理的本质是分类,今天很多小二都能回答出来,但当初能够回答出来的很少;另一方面,商品数量是逐步增长的,这个问题到2006年才变成一个会死人的 问题。对产品经理来说,问题总是太多,资源总是太少,什么问题是会死人的,才优先解决。在2004、2005年,用类目分下去,还不会死人,到2006年 商品数量已经破千万了,意味着这样分下去就没办法分了。

  这个时候,淘宝有一个传奇的产品经理——一灯,提出了属性的概念,属性很好地解决了上一段提到的两个问题。与类目相比,属性更离散、更灵活,类似tag。

  品牌是一个属性,性别、颜色、尺寸、材质也是属性。属性下面会有值,即属性值,比如品牌下面有杰克琼斯、耐克、诺基亚、苹果,所以,属性的本质还是为了分类。

  其实,最早有属性的类目是食品。淘宝上卖食品,食品监管部门说食品有些标准化信息必须有,比如批文、生产日期、健字号。于是淘宝对食品类目做了十几 个属性定义,每个商品有不同的属性、不同的属性值。最早这个属性只是用来描述的,而不是用来分类的。淘宝的很多产品,都是灰度发布的,比如先用个别类目做 属性的试点就是一个例子。

  回到属性,我们讲到类目之外又有了属性,属性下面有属性值,其实有的属性值还会变成子属性。子属性是为了更好地分类,比如品牌和子品牌(或系列)。 品牌是属性,阿迪、耐克、匡威是属性值,同时阿迪又会是一个子属性,它的子属性值为“Performance系列(三条纹),Originals系列(三 叶草)和style系列(圆球型LOGO)”。如果没有子属性的概念,那又会出现没有子类目一样的情况,太多的属性值并列,导致无法筛选。

  品牌和系列,在现实中也是有从属关系的,比较适合把系列挂在品牌下面,这样一个品牌有相应的系列,另外一个品牌有另外相应的系列,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分类。所以说,属性和类目一样,也是一棵树——属性树,并且也有级数的控制。

  我们再来看看属性值的管理。大家有没有发现属性值和属性值其实是不同的?有的比较简单,属性值是离散的,比如性别只有两类——男、女,最多加上“中 性”。有的稍微复杂一点,比如手机的品牌下面有苹果、诺基亚、三星等,服装的品牌有杰克琼斯、耐克等,但小二很难列全,因为这个东西是不断变化的。还有的 更复杂一点,比如重量,它是一个连续的值,没有办法全列出来。用一个表格简单地表示一下上述三种属性值,如下表所示。

  属性值在客观上的不同,导致了产品上的一些区别,这三种从上到下,有两点值得说说。

  第一,管控的尺度是越来越松的,这比较容易理解。枚举不可输入——性别,是人都能列全,我们直接定了。枚举可输入——品牌,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品牌 不能由卖家输入,卖家发布商品的时候就可能找不到自己的品牌。这时候怎么办?大家很容易想到解决方案——增加“其他”。但这样会使得我们永远不知道某些品 牌,所以,可输入起到一个信息采集的作用,因为正常的属性值小二是不可提前预知的。系统通过用户输入的行为进行一个排序,比较重要的就跳出来,小二把它加 到可选范围里面去,这样属性值就更完善了。而不可枚举,是放开让卖家自己玩的。

  第二,分类的功能是越来越小的。一般来说不可枚举的东西,是不可以分类的,这意味着这个值是描述性的。比如说尺寸、体积、重量,这种是不可枚举的, 因为这种东西直接拿这个值做分类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有些时候可能会按区间来做分类。比如颜色,它某种程度上跟价格是一样的,因为颜色稍微变一点,就可以分 出来,但是有谁能够说出20种以上的颜色?很难,如果你把几万种颜色描述出来,那对用户没有意义。所以产品经理就在做简化的动作,我们归归类好了,比如说 红色、蓝色、灰色,再细一点,天蓝色、天青色,再加个“其他”,这样来分,把一个不可枚举的属性变成了可枚举的区间。

  有了这些属性以后,怎么跟类目搭上关系?

  首先,属性只能挂在叶子类目下面。非叶子类目其实也有对属性的需求,但那是通过另外的方式来实现的,谈到公共属性的时候,会说到这个问题。

  其次,类目和属性是有关联关系的。举个例子,对于T恤这个类目来说,品牌这个属性肯定是需要的,材质也是必须的,性别不需要,假设T恤的父类目是男 装,颜色也是需要的,尺码也是需要的……我们发现,有些属性适合放在这个类目,有些属性不适合放在这个类目,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类目 属性。这是淘宝的专有词汇,类目与属性是有关联关系的,每个类目都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那么,类目和属性怎么跟商品关联上?其实很简单,卖家发布商品的时候,先从根目录选到叶子类目,再选择这个叶子类目对应的类目属性的各种属性值。

  至此,我们对整个商品的描述很完整,也很完美,有了属性以后,我们分1亿商品都能轻松搞定。但是,接下来新出现的问题才是更严重的。

  产品经理需要解决问题,而不是优化产品

  我们继续以品牌这个属性举例。作为淘宝的小二,每个人能说出来的品牌非常有限,一般只有几十个,能说出几百个已经是行业专家了,但是整个中国乃至世 界汇集的品牌至少几万个,怎么办?让消费者怎么选?意味着品牌这个属性的属性值一定要再想办法细分。小二当然也很聪明,就搞出了“男装品牌”、“女装品 牌”、“手机品牌”等等不同的属性。

  那么,男装品牌T恤挂在男装的叶子类目T恤下面,女装品牌T恤挂在女装的叶子类目T恤下面。不同类目的运营小二因为分工的关系,各自维护各自类目的品牌属性值,这样就带来几个问题。

  第一,不同类目下都有品牌这个属性,但数据库里的ID不一致。

  第二,品牌之下的属性值不唯一。比如,男装的“耐克”在数据库里面有一个单独的值,女装的“耐克”在数据库里面又有另外一个值,属性值不归一了。这样就很乱,本来都是耐克,但是男装耐克和女装耐克是没有关系的,对前台导购来说,这是非常怪异的事情。

  第三,同样一个“阿迪达斯”,不同小二定义的格式不一样,可以是阿迪达斯、阿迪、adidas、Adidas等等。

  如果放任上述问题存在,基于品牌的管理是没办法做的,所以,我们做了“属性归一”的事情。这个事情又要分两块来看,一是历史的问题,一是将来的问题。

  先说历史问题。当时我们把某些需要归一的属性列出来,比如“品牌”,通过这个关键字找,然后看一下所有属性里面是“品牌”意思的属性,把这些属性合 并掉,并在一个ID下,再把下面的属性值也做合并,解决上述后两个问题。你可以想象,我们先要考虑“哪些属性需要做归一、哪些属性值要做归一”,然后再一 步步操作,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肉工作。

  更悲惨的是,这只能解决历史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将来。

  当我们把“品牌”人肉完了以后,截止那一刻,品牌和品牌值都是很“干净”的,而且为了避免第三个问题,对品牌值我们还做了一个规范,英文在前面,中 文在后面,然后用反斜杠隔开。但是,品牌下面的属性值还是有几万个,让小二在几万个属性值里面挑出来,他会嫌烦,所以很多小二还是“违规”操作,他可能直 接输入一个,按照自己意愿,比如说“Nokia/诺基亚”已经有了,他会直接输入一个诺基亚,然后把这个值挂到他自己的类目属性里面去。这也就是说,又有 两个诺基亚了,于是我们只能定期去清理。

  这个问题很难用产品来彻底解决,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品牌的复杂性,可能有的品牌并没有英文或者是中文。所以,我们后来用了一个看起来很傻的方案—— 整个淘宝品牌管理里面,允许品牌输入的只有唯一一位小二(截至2012年初)。现在是谁?有几个人?或者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过几年再和大家分享。从这些例 子里我们看到,在特定的场景下,一个问题不一定要用传统意义上的“开发产品功能”来解决,产品经理的责任从根本上来说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做产品。

  但,有了这个专职的小二以后,还是需要定期清理,为什么?因为由小二添加品牌是相对可以做得规范一点,但还有大量的品牌是通过枚举可输入的方式进来 的,这也是为了丰富我们的品牌库。一旦这些卖家输入的品牌下面的商品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又需要把这些品牌进行归一,整理到小二认可的品牌值里面,所以 这个清理是一个持续的动作,直到2012年还在做。

  品牌这个属性比较关键,还可能人肉做,而其他的一些属性,很多就乱着放在那里。当然,将来我们希望有产品经理能够通过系统的方式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

  (原载于《天下网商·经理人》六月刊)

时间: 2024-08-02 10:52:14

从商品类目到属性的相关文章

类目 ------ 扩展属性

一淘商品类目预测[转载]

转载: http://club.alibabatech.org/article_detail.htm?articleId=61 [导读]本文从商品类目预测的难点分析出发,衍生出一淘商品类目预测的架构以及实现,同时还对商品类目预测的进阶提出了畅想.适合想对商品类目预测有一些了解的同学阅读. 什么是一淘商品类目预测一淘商品类目预测是指计算机利用算法将外网商品分到淘宝后台类目结构中相应类目的过程. 商品类目预测业务应用点一淘网站中,那些外网(非淘宝的电商网站,如苏宁.当当等)的商品都是通过spider

属性 每秒10万吞吐 并发 架构 设计 58最核心的帖子中心服务IMC 类目服务 入口层是Java研发的,聚合层与检索层都是C语言研发的 电商系统里的SKU扩展服务

小结: 1. 海量异构数据的存储问题 如何将不同品类,异构的数据统一存储起来呢? (1)全品类通用属性统一存储: (2)单品类特有属性,品类类型与通用属性json来进行存储: 2. 入口层是Java研发的,聚合层与检索层都是C语言研发的 3. (1)数据库提供“帖子id”的正排查询需求: (2)所有非“帖子id”的个性化检索需求,统一走外置索引: 4. 定期全量重建索引 5. 为应对100亿级别数据量.几十万级别的吞吐量,业务线各种复杂的复杂检索查询,扩展性是设计重点: (1)统一的代理层,作为

电商商品中心类目体系

淘宝目前在线商品数超过 10 亿,如何精准的帮助用户找到他想要的商品呢?经过多年的探索,淘宝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类目属性体系,终于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谈谈淘宝的类目属性体系. ▍一点点历史和架构 2003 年淘宝刚上线时,商品量很少,没有分类. 后来,商品量上百,开始有了对商品进行单级分类,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一级行业类目. 等到商品上万的时候,商品的单级分类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开始有了多级分类,就是一颗类目树了.从 06 年开始引入了属性,商家按照属性模板填写属性,用户可以按照属性

电商类网站类目体系

淘宝目前在线商品数超过 10 亿,如何精准的帮助用户找到他想要的商品呢?经过多年的探索,淘宝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类目属性体系,终于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谈谈淘宝的类目属性体系. ▍一点点历史和架构 2003 年淘宝刚上线时,商品量很少,没有分类. 后来,商品量上百,开始有了对商品进行单级分类,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一级行业类目. 等到商品上万的时候,商品的单级分类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开始有了多级分类,就是一颗类目树了.从 06 年开始引入了属性,商家按照属性模板填写属性,用户可以按照属性

相关淘宝的名词解释,SPU 关键属性 销售属性 商品属性 非关键属性 SKU AppKey 等

内容摘要: 产品 淘宝标准化产品,由类目+关键属性唯一确定.如:手机类目,关键属性是品牌和型号,Nokia N95就是一个产品,nokia是品牌,N95是型号. SPU spu=standard product unit 标准化产品单元:spu相当于一个产品,可详见产品定义. 关键属性 能够确认唯一产品的 产品 淘宝标准化产品,由类目+关键属性唯一确定.如:手机类目,关键属性是品牌和型号,Nokia N95就是一个产品,nokia是品牌,N95是型号. SPUspu=standard produ

新手小白怎么应对侵权问题?亚马逊无货源,有哪些类目很容易犯错?

小编相信很多了解过亚马逊无货源的朋友们都知道亚马逊是重产品轻店铺的平台.但是对于产品被侵权的问题亚马逊是零容忍的,一旦有侵权出现,那么就要小心了,因为一经发现的话轻则产品Listing被下架重则封闭(有意者可加威mpmf22)你的店铺.同时在选品时要留意产品的外观.图案.设计.品牌等是否被侵权. 通常以下三种问题常常会发生: 1.商标侵权:未经原商家的许可,私自利用该品牌商标及LOGO: 2.版权侵权:触犯原作者的著作权,例如图片.某些经典形象等等: 3.专利侵权:外观设计专利.实用专利.发明专

海尔电商峰值系统架构设计最佳实践

多数电商平台都会经历相似的过程,流量和业绩每年以几倍至十几倍的速度增长,每年都要接受几次大规模.全方位的系统检阅,例如双11.周年庆等购物狂欢节,期间流量和订单可能是日常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产生的峰值对平台形成极其强烈的冲击,对电商平台的架构带来巨大的考验.因此,对电商平台的规划和架构工作不仅要高瞻远瞩,而且要细致入微,否则将导致平台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业务发展,细微处的失误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不仅影响业务指标的实现,还可能导致对系统进行重新架构,劳时费力又伤钱. 从2012年开始,海尔进入了网络

第五章 业务架构,5.4 智慧供应链(作者:昏河)

5.4 智慧供应链 前言 在面对天猫双11当天1207亿商品交易额(GMV)和6.57亿物流订单时,供应链作为电子商务企业运作的支柱,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协调和优化这个复杂且动态变化的供需网络,从而可以高效地支持2016年猫全球购物狂欢节呢? 1. 传统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 在2015年前,天猫供应链关注的重点是借助天猫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供应链交易过程的全程电子化.在这个阶段,天猫利用其供应链将上下游的企业和客户等进行全面的协同和交易撮合,对平台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进行监控和管理.在这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