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勒索病毒“永恒之蓝”的解决方案

关于勒索病毒“永恒之蓝”的解决方案(没什么新鲜的,就是通过注册表关闭445端口)

这两天病毒肆虐,恐怕很多同学都已经知道了。这张图片估计也有很多人比较熟了:

对于一个电脑小白,其实我们并不关心它是啥,是什么作用机理,最关心的是别落在自己头上,对么?所以,我先来教大家怎么预防这个病毒。别慌,一步一步慢慢来。这个病毒只对Windows操作系统有效,所以,如果你使用的是Linux系统或者苹果家的系统,就不用看了。苹果和安卓的手机、平板也不会中毒,WinPhone我不了解。

不幸的是,现在大多数人使用的电脑还是Windows的。所以,还是要预防一下的。以下以Win7为例来介绍,Win10方法类似,至于XP……我建议还是升级系统:

1、首先,拔掉你的网线(或者断开你的wifi)。备份一下你的重要文件。

2、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注册表是长成这个样子滴:

找到键值HKEY_LOCAL_MACHINE → SYSTEM → CurrentControlSet → services → NetBT → Parameters(其实就是点击左侧那个目录,一步一步达到最深的层次)

接下来在右边的框里,空白的位置点右键,新建一个DWORD值

给这个DWORD值取名为SMBDeviceEnabled,确定

然后在上面双击,把这个键的“数据数值”改为0(其实默认它就是0),确定。

3、注册表这部分搞定了,接下来还要修改一下服务

打开“服务”

找到Server服务:

双击,然后选择“禁用”和“停止”,确定。

其实禁用更好一些,我是因为有时候要用到网络打印机,所以改为手动,等需要的时候还需要启动起来。

4、这时候,445端口应该就已经关闭了。我们需要先重启一下电脑,最后来确认一下:

打开CMD:

输入命令“netstat -an”

重点来看TCP开头的行,第二组数据是电脑的IP地址及端口(冒号后面是端口),这里面如果端口号没有445,说明已经关闭了。如果还有,就需要查看一下注册表,里面的键值有没有创建成功,还有服务有没有真的停止。我就是操作一次停止服务并没有成功,重启了两次才成功把Server服务停止掉的。

如果还是不成功,那么只能试试其他方法了。

比如在windows防火墙里设置:

http://blog.csdn.net/dianxin113/article/details/71788106

或者在组策略中设置: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d621e8da0abd192865913f1f.html

其实各种设置方法都有几率不成功,所以,设置之后,一定要用netstat -an命令查看一下。

好了,关闭了445端口,这个病毒就传不进来了。其实,我还是要建议一下,打好各种系统补丁。跟这个病毒相关的补丁是MS17-010。由于本次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微软决定公开发布已停服的XP和部分服务器版WindowsServer2003特别安全补丁:

https://blogs.technet.microsoft.com/msrc/2017/05/12/customer-guidance-for-wannacrypt-attacks/

并且,此次事件中360公司也有应急预案,当天晚上就发布了补丁包。据说使用有效。但是我是一向不接受360的产品的,所以这个我没有试,信任360的同学用下试试看。

最后再说一下,万一有同学已经中毒了,该怎么办?很遗憾,这个无解,只能把文件删掉(建议用文件粉碎工具把病毒文件粉碎掉)。病毒采用的是RSA+DES双重加密手段,对密码学有一点点了解的同学大概能猜到,这个加密根本解不了。而且也不要想着真给黑客汇款解决,一是搞不到比特币,二是要FQ,三是我觉得对方不会守信用给你解密。360也有文件恢复工具,具体的原理据说并不是解密,而是恢复文件。病毒在把文件加密过之后,把未加密的原始文件删除了,360是用的磁盘文件恢复的手段。这种手段不是很稳定,不过可以试试看。

时间: 2025-01-12 01:36:29

关于勒索病毒“永恒之蓝”的解决方案的相关文章

勒索病毒“永恒之蓝”变种再来,该如何关闭445端口(收藏)

最近新出现一种网络病毒,很多用户深受其害,笔者也很担心会中招.但关于如何关闭445端口,自己不是很会.但幸好,贴心正义的大有人在.有人整理了保护电脑安全的几个方法步骤来共享.笔者就不客气收藏了. 以下为转载内容. 大量Windows用户文档受到永恒之蓝病毒及变种攻击.你可能突然发现文档.图片.音乐.zip甚至exe被加密,并被勒索高额赎金. 目前第一版病毒已被关闭,但随之而来的多个变种病毒开始传播,防不胜防. 有道云笔记梳理了保护电脑安全,3步快速备份文档资料的办法↓ 1. 初步防入侵 关闭44

浅析勒索病毒 WannaCry 永恒之蓝

现在是2017年5月14号晚上9点 对于勒索病毒WannaCry病毒刚刚结束了他的工作 ··· 2017 年 5 月 12 日晚间起,我国各大高校的师生陆续发现自己电脑中的文件 和程序 被加密而无法打开,弹出对话框要求支付比特币赎金后才能恢复,如若不 在规定时间内 供赎金,被加密的文件将被彻底删除. 5月13日,英国16家医院遭到网络攻击.医院内网被攻陷,电脑被锁.电话不通. 黑客索要每家医院300比特币(接近400万人民币)的赎金,否则将删除所有资料. 现在这16家机构对外联系基本中断,内部恢

“永恒之蓝”第一弹-关于防范感染勒索蠕虫病毒的紧急通知

北京时间2017年5月12日20时起,一款名为WannaCry/Wcry的勒索蠕虫病毒在全球范围开始传播.感染该病毒后的用户系统重要数据会被黑客加密,并索取一定价值的比特币后,数据才会被解密. 本文为第一时间全员群发通知邮件内容:关于防范感染勒索蠕虫病毒的紧急通知,内容如下: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 北京时间2017年5月12日20时起,一款名为WannaCry/Wcry的勒索蠕虫病毒在全球范围开始传播.感染该病毒后的用户系统重要数据会被黑客加密,并索取一定价值的比特币后,数据才会被解密.因此该病

"永恒之蓝"勒索软件病毒防范方法及措施

目前微软已发布补丁MS17-010修复了"永恒之蓝"攻击的系统漏洞,请广大师生尽快根据各自操作系统安装补丁,地址:https://technet.microsoft.com/zh-cn/library/security/MS17-010:对于XP.2003等微软已不再提供安全更新的机器,推荐使用360"NSA武器库免疫工具"检测系统是否存在漏洞,并关闭受到漏洞影响的端口,可以避免遭到勒索软件等病毒的侵害.NSA武器库免疫工具下载地址:dl.360safe.com/n

通过NSA黑客工具永恒之蓝利用SMB共享传播蠕虫病毒的通告

关于防范基于SMB文件共享传播的蠕虫病毒攻击 紧急安全预警通告        2017年05月12日   第1章  安全通告 各位: 2017年5月12日起,在国内外网络中发现爆发基于Windows网络共享协议进行攻击传播的蠕虫恶意代码,这是不法分子通过改造之前泄露的NSA黑客武器库中"永恒之蓝"攻击程序发起的网络攻击事件. 目前发现的蠕虫会扫描开放445文件共享端口的Windows机器,无需用户任何操作,只要开机上网,不法分子就能在电脑和服务器中植入执行勒索程序.远程控制木马.虚拟货

由"永恒之蓝"病毒而来的电脑科普知识

永恒之蓝病毒事件: 继英国医院被攻击,随后在刚刚过去的5月12日晚上20点左右肆虐中国高校的WannaCry勒索事件,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纷纷反映,自己的电脑遭到病毒的攻击,文档被加密,壁纸遭到篡改,并且在桌面上出现窗口,强制学生支付等价300美元的比特币到攻击者账户上. 经过各大论坛的调查,本次病毒攻击是国际性质的,在国内疑似通过校园网快速传播的Onion勒索病毒. 此次勒索事件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亮点在于,勒索病毒结合了蠕虫的方式进行传播,传播方式采用了前不久NSA被泄漏出来的MS17-010漏洞

永恒之蓝病毒事件所引发的运维安全行业新思考

一.NSA "永恒之蓝" 勒索蠕虫全球爆发 2017年5月12日爆发的 WannaCry勒索病毒肆虐了全球网络系统,引起各国企业和机构极大恐慌.而这次受害最严重的是Windows系统,自然也被锁定为怀疑对象,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该系统对于漏洞的麻木和疏漏才导致了此次勒索病毒的蔓延.作为受害者的微软却将矛头指向美国国安局(NSA)和永恒之蓝.不法分子利用永恒之蓝漏洞攻击Windows系统,造成系统锁定,从而进行勒索,否则将删除所有信息 就WannaCry勒索病毒呈现的特征而言,面对新时期网络

一个很low的验证局域网内的机器中永恒之蓝病毒的方法

局域网内高发永恒之蓝病毒,但是发现并没有进行勒索加密的迹象,仅是进行了传播,不过因为病毒会将同一个子网掩码内的所有的ip地址进行一遍arp 广播,所以造成公司局域网性能下降,以及很多服务器出现无法ping通(网关不能及时响应提交的arp申请信息),或者出现ping的延迟较高的现象.暂时解决方法如下: 使用wireshark 跟踪局域网内的流量, 主要高发的arp 广播包如下: 判断是否是病毒的方法: (1)       arp包数据非常多 (2)       给不存在的ip地址发送arp数据包

ms17-010永恒之蓝病毒复现

1       永恒之蓝漏洞复现(ms17-010) 1.1     漏洞描述: Eternalblue通过TCP端口445和139来利用SMBv1和NBT中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恶意代码会扫描开放445文件共享端口的Windows机器,无需用户任何操作,只要开机上网,不法分子就能在电脑和服务器中植入勒索软件.远程控制木马.虚拟货币挖矿机等恶意程序. 1.2     漏洞影响: 目前已知受影响的 Windows 版本包括但不限于: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