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商场如战场,鹿死谁手,世人无法预料。投资是一门学问,不是谁都可以百发百中,也不是谁都可以成为最好的“猎手”。也只能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然而,在投资界却流传着一种说法,比互联网思维更厉害的就是投行思维。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创业者有创业者的项目经,投资者有投资者的准入典,但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良性发展的创投市场。至于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关系,用翰·D·洛克菲勒的一句话来说,“建立在商业业务的友谊远比建立在友谊上的商业业务来得好”。也许也直白,但是却很现实。近日,初笋君有幸邀请“鸣仁资本”的执行董事何炯先生,关于投资理念和创业的心得体会为大家分享一些干货。
以下是采访的详细内容:
投资策略:根据大环境做具体调整
注:初笋科技,以下简称笋。鸣仁资本何炯简称何。
笋:何总能从您职业投资人的经历谈一谈目前国内投资市场的现状吗?
何: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兴起是2014年,这绝对是中国金融市场很重要的一年。我们鸣仁资本的基金原本定位是投资我们辅导挂牌的新三板符合做市要求的企业,但受2015年6-8月份A股市场暴跌,整个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也大受影响,迫使我们对新三板的投资趋于谨慎,也被迫把投资目标前移了,原来是做新三板的PE,现在前移到VC和天使阶段。我们现在大量的看早期项目,大半年的时间里看了300个左右,参加各种路演会,批量的约谈。
笋:当初是怎么开始想到做金融投资的?未来的投资方向是哪块?
何:我们算是创投行业内的新人,虽然自己有十年以上的证券行业经历,但以前主要以二级市场为主。成都另外两位主要合伙人也都是文化产业和财务公司背景,当然在北京的机构股东和一位金融业上层人士会给我们很多建议和指点。总体来说我们在本地的各方面资源还是不错的,因为创始人唐总和北京的股东在文化产业领域比较有经验和优势,我们目前主要关注文创产业的IP孵化,其他比如TMT、环保新能源、工业升级类的早期项目也在关注,创投领域的项目我们比较愿意和圈内一些伙伴机构进行合投,分散风险,同时也能集合各家机构的优势帮助项目成长,风投机构不光是提供钱,核心资源的输送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这次和成都演艺集团、华西都市报、腾讯网、成都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场“2016创客跨年音乐会”,目的就是把鸣仁资本在文创领域的专业形象树立起来,对未来做一个布局。
笋:目前鸣仁投资的总部是在北京还是成都?
何:我们的基金公司设立在北京,机构股东也在北京,但严格意义上讲算是本地公司。因为我们主要的核心合伙人以及核心的优势资源扎根在成都,辐射四川乃至西南地区,这也是目前我们的定位:做成西南地区资本市场的领先品牌。
笋:对成都现在的创业、投资圈是怎么来看待的?
何:可以说实体经济目前已经进入了寒冬,2016年可能不见得好转,2017年也许才会逐步回暖。现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可能是改革30多年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尤其是实体经济的现状非常惨淡,我们从去年到今年考察了很多企业,看到很多实体行业的老板可能开的是劳斯莱斯、宾利,但一起吃饭时,他可能会没钱买单,因为企业的现金流断了,很多资本都放在厂房、设备和土地等固定资产上,很难变现。国家经济转型时期,产业资本比较困难。
风险控制:人才是“风控”的关键
笋:怎么来看待风险的控制?
何:我更看重人的风险。所有东西都是人做出来的,除了人的因素,其他的所谓风控措施都是流程问题。
笋:投资时更看重人还是项目?
何:都要看,但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人。看对了人,项目就不会错的太远。
笋:投资的定位?
何:刚才说了,文创产业、TMT、环保新能源、传统工业升级等领域比较关注,阶段是从天使到A轮,目前主要和圈内机构一起合投。
笋:成功的项目需要具备什么?
何:借用IDG一位朋友的话说,人不对,就什么都不对了。投资人是不会去赌运气的,项目发展很重要,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因素。人品不过关,能力再强也不会去投。说白了,能力越强破坏力就会越大,到时候造成的损失也越大,身边有朋友切身经历过。一个好项目,如果创始人出了问题,什么都白搭。人品之外,主要看核心团队是否具备撬动“杠杆”的能力:一个赛道看起来很多人都在跑,但其实有些人是光脚,有些穿跑鞋,有些人骑车,有些人开车,有些人是坐飞机的比赛的。一般而言坐飞机的人轮不到我们投资,但尽量找到开车的选手相对靠谱一点。比如我去年投了一个项目:创始核心团队2005年就在阿里巴巴干,阿里上市时都拿了原始股,这帮人比我们还有钱有经验,其中一位合伙人之前一个项目也拿过IDG数百万美元的风投,属于连续创业,这样的一帮人做项目,一开始就能得到很多一线创投的关注,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成功的概率应该会比一般大学生或者普通创业者大一些,当然这也不绝对,只是概率问题而已。
投资人角度看创业:创业是艰难的事,不是风花雪月。
笋:对于大学生创业,你们会考虑投资吗?
何:对于年轻人创业之前也发表过文章,提到过几类人是不投的,其中纯粹的大学生创业是不会投的,可能会投的是连续创业者,他们有充分的行业积淀,充分的资源和能力。其实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更多人是积累人生阅历,趁着国家现在很好的政策,比如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孵化器创业导师帮助,政府补贴资金等,这降低了他们很多交学费的成本。这也要感谢国家吧,我们大学毕业那会儿就没有这样的福利,需要挤破头皮去投简历。
双创本身是值得鼓励的,也是国家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件事。但作为创业者本身是需要背负着重担去前行的,最后我们会发现真正适合创业、也能过创出业的其实是极少数人。说白了,创业者如果生活阅历还比较浅,包括一些职业经理人看到所谓“风口”跑出来的,我们一般是不会投的。
笋:你是如何来看待年轻人出来创业?
何:我之前在国金证券做职业经理人,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上面有老板顶着,但是自己当老板是完全不一样的,所有的事都归到自己身上。这个对人的成长帮助是很大的,干一年的创业所沉淀的阅历可能相当于在一个公司干5年白领,这种沉淀对创业者是最宝贵的。但刚才也说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现在的政府越来越包容,愿意放下身段和社会资本、有资源的民间资本合作,这是社会正常化的一种进步标志。对社会前进起到贡献作用的一批人更加地受到公众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不是像以前主要凭关系和位置,这个现象中国正在发生,所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要脚踏实地
笋:大学生创业和连续创业者创业各有各的优势,那么在连续创业者身上有很多资源经验,但也会出现一些大的问题,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
何:一件事情想要做成,特别是大成,完成自己的愿景目标,每件事情都是很难的。过去说一个人要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本身就是很难的事情。有才华的人很多,但成功永远都是小概率事件。
笋:您觉得现在大部分创业者出现的普遍问题是什么?
何: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很多项目,对整个经济、环境、产业、整个行业的认知跟创业者是不一样的。我们更多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创业者眼光是相对局限和单一的(尤其技术出身)。之前看的项目,发现有一些误区:
第一,自身定位方面。在某个方面精专的人和传统老板(连续创业者)容易固执,认为自己的东西没有问题,再过一点点就变成了觉得自己特牛逼。跟创业者面谈很多,后来有些就条件反射了。刚开始都是雄心壮志,说到商业模式非常有激情,我要成为我这个领域的马云,类似这样的话听了很多,现在很怕听到这样的,我刚才提到去年投的那个项目,创始人非常低调。当你真正落地去平凡的时候才可能做出一些事情,不要飘到天上。现在很多创业者有这样的问题——不落地,立了很高的规划,但离他自己的能力、资源是完全不匹配的。
我也是摔过跤的人,曾经在股票二级市场也觉得自己是个专家了,但差点在这个事上破产的。任何东西来源于认知,认知不清晰一切都白搭。“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是不足以谈人生的”。当你还在牛轰轰、打鸡血的状态时,我就知道这个人的阅历肯定是不够的。一个真正经历过沧桑的人,他会娓娓道来他要做的事情,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
第二,这块市场很大、千亿级市场,很多创业者在讲BP就这样。说白了这个市场再大,跟你自己有没有半毛钱关系?不要想象,还是要拿东西来说话,很反感拿想法来找我们的创业者。先证明自己,要有数据,你的商业模式是要有人买单的。
商业模式本身不足以成为核心竞争力
笋:创业者在路演时,有演讲和BP,这两块什么更吸引?
何: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和创业者私下面谈的,这是交流沟通的最好方式。吸引到投资者的一定不是BP,而是人。
笋:对创业者的建议?
何:不要把项目发展的一切孤注一掷到商业模式的变革突破上,一定要定位清晰,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拿到A/B/C轮死掉的也有很多。不要跟着风潮去做,要弄清楚你所的事情,是不是顾客真正需求的东西。要有随时随地自我反省的精神,自己的项目、自己的团队以及自己本人到底是不是那块料,不能自欺欺人。同时还得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开放的心态,不能封闭固执。
附:
何炯:鸣仁资本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
法律专业出身,投身证券行业十余年,参与过科伦药业、泸州老窖、银河磁体、川润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获得中国证券业协会专业等级证书,推动并辅导数十家企业成功挂牌场外市场。2015年投资“呀买网”天使轮,重点关注TMT、传统工业升级、环保新能源和文化创意产业。
鸣仁资本,西南地区专业资本机构的领先品牌,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资金、资源、资本”问题,以“上市辅导、专业投融资、金融服务”三大业务为核心,为企业解决困难、对接资本、整合资源、挖掘和创造企业价值,助力企业插上资本翅膀实现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