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I2015」套娃

「JSOI2015」套娃

传送门

考虑贪心。

首先我们假设所有的套娃都互相不套。

然后我们考虑合并两个套娃 \(i\),\(j\) 假设我们把 \(i\) 套到 \(j\) 里面去,那么就可以减少 \(b_j \times out_i\) 的花费。

我们有一种 贪心策略就是说把所有套娃按 \(b\) 从大到小排序,然后每次找一个 \(out\) 最大的让它套。

我们可以这么证明正确性:

对于四个套娃 \(i, j, k, l\) ,假设 \(b_i > b_j, out_k > out_l\) 且保证 \(i, j\) 都可以套 \(k, l\) ,

那么我们只需要证 \(b_i \times out_k + b_j \times out_l \ge b_i \times out_l + b_j \times out_k\) ,根据假设,这个式子显然成立。

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刚刚的策略贪心了。

具体来说就是用一个 multiset 维护所有的 \(out\) ,然后按 \(b\) 排序,每次在 multiset 里面 lower_bound 一个最大的 \(out\) 然后把相应的代价减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 \(in_i = out_j\) ,那么 \(i\) 是不能套 \(j\) 的。

参考代码: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set>
#define rg register
#define file(x) freopen(x".in", "r", stdin), freopen(x".out", "w", stdout)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 < class T > inline void read(T& s) {
    s = 0; int f = 0; char c = getchar();
    while ('0' > c || c > '9') f |= c == '-', c = getchar();
    while ('0' <= c && c <= '9') s = s * 10 + c - 48, c = getchar();
    s = f ? -s : s;
}

typedef long long LL;
const int _ = 2e5 + 5;

int n; struct node { int in, out, b; } t[_];
inline bool cmp(const node& x, const node& y) { return x.b > y.b; }

multiset < int > s;
multiset < int > ::iterator it;

int main() {
#ifndef ONLINE_JUDGE
    file("cpp");
#endif
    read(n);
    LL ans = 0;
    for (rg int i = 1; i <= n; ++i) {
        read(t[i].out), read(t[i].in), read(t[i].b);
        ans += 1ll * t[i].b * t[i].in, s.insert(t[i].out);
    }
    sort(t + 1, t + n + 1, cmp);
    for (rg int i = 1; i <= n; ++i) {
        it = s.lower_bound(t[i].in);
        if (it != s.begin()) ans -= 1ll * t[i].b * (*--it), s.erase(it);
    }
    printf("%lld\n", ans);
    return 0;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sbzsb/p/12301962.html

时间: 2024-08-30 16:47:25

「JSOI2015」套娃的相关文章

「JSOI2015」salesman

「JSOI2015」salesman 传送门 显然我们为了使收益最大化就直接从子树中选大的就好了. 到达次数的限制就是限制了可以选的子树的数量,因为每次回溯上来都会减一次到达次数. 多种方案的判断就是看自己选中的子树中和没选的子树中是否存在两个值相等的,这样它们就可以通过互换来达到另一种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了一个值为 \(0\) 的子树就肯定可以多一种方案出来,因为这颗子树选或不选都是满足最优的. 这里有个小问题:交到BZOJ上面去它会提示你 sort 没有声明,此时需要 #include

「JSOI2015」圈地

「JSOI2015」圈地 传送门 显然是最小割. 首先对于所有房子,权值 \(> 0\) 的连边 \(s \to i\) ,权值 \(< 0\) 的连边 \(i \to t\) ,然后对于所有的墙,连两条边,连接起墙两边的房子,容量就是修墙的费用,然后直接用权值和 - 最小割就是最大收益. 参考代码: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stdio> #define rg register #define file(x) freopen(x&qu

「JSOI2015」串分割

「JSOI2015」串分割 传送门 首先我们会有一个贪心的想法:分得越均匀越好,因为长的绝对比短的大. 那么对于最均匀的情况,也就是 \(k | n\) 的情况,我们肯定是通过枚举第一次分割的位置,然后每一段长度 \(\frac{n}{k}\) 最后取最小的. 把这个思想运用到一般情况:如果分出来两段长短不一,那么长的只会比短的那个长度多 \(1\) ,再仔细想想,所有段只会有两种不同的长度 \(\lfloor \frac{n}{k} \rfloor, \lceil \frac{n}{k} \r

字符串树「JSOI2015」

[题目描述] 萌萌买了一颗字符串树的种子,春天种下去以后夏天就能长出一棵很大的字符串树.字符串树很奇特,树枝上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符串,看上去很复杂的样子. 字符串树本质上还是一棵树,即N个节点N-1条边的连通无向无环图,节点从1到N编号.与普通的树不同的是,树上的每条边都对应了一个字符串.萌萌和JYY在树下玩的时候,萌萌决定考一考JYY.每次萌萌都写出一个字符串S和两个节点U,V,需要JYY立即回答U和V之间的最短路径(即,之间边数最少的路径.由于给定的是一棵树,这样的路径是唯一的)上有多少个字

「模板」 树套树

「模板」 树套树 <题目链接> 线段树套 SBT. 有生以来写过的最长代码. 虽然能过,但我删除 SBT 点的时候没回收内存!写了就 RE! 先放上来吧,回收内存调出来了再修改qwq.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limits> #include <cstdio> using std::max; using std::min; const int MAXN=50010; int n,m; class SegmentTree

「luogu3380」【模板】二逼平衡树(树套树)

「luogu3380」[模板]二逼平衡树(树套树) 传送门 我写的树套树--线段树套平衡树. 线段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棵 \(\text{FHQ Treap}\) ,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平衡树的基本操作以及线段树上区间信息可合并的性质来实现了,具体细节看代码都懂. 参考代码: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stdio> #define rg register #define file(x) freo

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是何关系?---来自知乎

知乎用户,互联网 244 人赞同 在我读数据挖掘方向研究生的时候:如果要描述数据量非常大,我们用Massive Data(海量数据)如果要描述数据非常多样,我们用Heterogeneous Data(异构数据)如果要描述数据既多样,又量大,我们用Massive Heterogeneous Data(海量异构数据)--如果要申请基金忽悠一笔钱,我们用Big Data(大数据) 编辑于 2014-02-2817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举报作者保留权利 刘知远,NLPer 4 人赞同 我觉得 大数据

技术人员应对「考核」的一些思考

来这个公司实习已经半年多了,在年前经历了一次年终考核,最终对我的工作的评级是 C(及格-符合当前职位的工作),让我不禁思考自己在项目中的一些工作的问题,为什么我是C?是我做的不够好吗?或者说在哪里做的不够好? 从考核流程来看,基本上是 CTO 与 Team Leader 对团队成员的「年终总结与次年工作计划」进行Rank,个人狭义的认为「考核」的主要支持材料就是这个总结了. 他山之石 其他公司是怎么考核的呢?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刚入行,只能通过搜索了解,在网上了解到有以下几种:发精品博客.发论文

「2014-5-31」Z-Stack - Modification of Zigbee Device Object for better network access management

写一份赏心悦目的工程文档,是很困难的事情.若想写得完善,不仅得用对工具(use the right tools),注重文笔,还得投入大把时间,真心是一件难度颇高的事情.但,若是真写好了,也是善莫大焉:既可让人明白「为何如此设计」,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能剥离一些琐碎的细节,让更多没那么多时间与精力.或者背景知识不足的朋友,对核心方法和思路,多一点理解,即,给人提供一种「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抽丝剥茧」的可能性. 机缘巧合,俺今天就决定抛砖引玉,写一篇不那么好的工程文档.也期望对本文话题感兴趣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