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与机会

《恐慌与机会》

(2011-06-22 22:55:14)     转载▼

延益:在股市里,记忆力好不见得是优势,得看他记住什么要素。股市中,对点的记忆力不太重要,如: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发生什么事情,这些要素其实无所谓。重要的是记忆线索,如:什么原因导致什么后果、什么特征引发什么现象、什么行业、什么战略、什么逻辑、什么效果等等。这类正确的线索记得越多,则嗅觉会越敏锐。

有些人炒股10年,仍原地踏步,可惜了时间。我想,大概他记错了东西。在脑子里塞满了“点”是无法获得任何智慧的。犹如学校考历史题目,记得越多,噪音越多,考10年历史题目,他还是个未入史学界的小学生。正确的“线索”有点像物理原理,真正的原理就这么几条,弄懂了就入门了。习题做多做少,其实不是关键。

所以,“经验”这东西很奇怪的,它不是一门线性增长的技能。特别是投资经验,它不一定会随着投资经历增长而增长。有朋友问延益“股龄”?嘿嘿,不好意思说。它是优势也是劣势,既体现了延益的经历,也体现了延益的愚昧。所以,是秘密。不过,延益正尽力追赶着自己的股龄,让它名副其实。

延益:《恐慌与机会》(史蒂芬.韦恩斯著)是旧书复读,看看最近的行情,看看朋友的心情,觉得挺适看这本书的,所以拿出来翻翻。

此书在序言中就写到“如果发现本书中的某些内容对您来说已经耳熟能详,还请您给予谅解”。嘿嘿,果然如此。老实说,这本书废话不少,罗列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案例也写得马马虎虎,建议更是缺少独创性。一句话:罗嗦降低了品质。但对于恐慌的分析,书中不乏精彩的总结。若把这本书浓缩成50页的小册子,我想会有价值得多。

1,2008年一项针对6000家美国基金公司调查,46%的基金经理在自己掌管的股票基金中没有一分钱投入;65%的经理没有投资自己管理的债券型基金;70%的经理没有投资自己管理的平准基金。那些新兴市场中基金经理们少得可怜的行业经验,似乎比上述数据更加让人失望。中国共同基金经理行业经验只有1.7年。

2,把本书的观点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股票市场的恐慌期是最好的赚钱机会,因为市场总会反应过度,之后,又总是会自己纠正自己。

1929年的大萧条提供的经验:如果只是守着危机之前购买的股票不动,那么要等25年后才能解套。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好建议。

3,促成股市繁荣的因素

  •   新趋势、新时尚或者新科技的出现激发了新的投资热情。
  •  上涨的股价营造了乐观的气氛,造成了对股价的进一步上涨的预期。
  •  经济起飞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  缺乏约束的过于自由的市场管制,造成新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的资本市场。
  •  为满足投资者需求,大量增发股票。
  •  新推出的衍生品为交易量的上升提供的巨大空间。
  •  股价上涨的速度远超过债权价格上涨的速度。
  •  从政府到个人都在谈论股票。
  •  受到市场强劲的表现鼓舞,基金经理变得更加大胆,对前景更加乐观。
  •  新闻中对于股市赚钱神话的描述吸引了大批新股民入市。
  •  基金经理和专业投资者通过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来努力维持高利润率。

4,造成市场恐慌的原因

  •  市场上升过程出现的第一丝忧虑。
  •  新闻引起了对于那些“时髦”公司(他们曾为市场繁荣推波助澜)盈利能力的忧虑。
  •  公司未能实现飞速发展。
  •  股价开始下跌。
  •  银行催收贷款,给那些以保证金或其它杠杆方式投资股市的人带来了压力,从而促进股票的抛售。
  •  市场在寻求政府支持,以及投资者在向专家或者其他人咨询下一步该如何做,屡屡受挫,从而造成股价继续下跌。
  •  丑闻和欺诈方面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使市场的恐惧进一步加深。
  •  有关宏观经济、公司盈利等方面的负面消息集中发布。
  •  恐惧来袭并自我放大。

5,识别信号

  •  公司的负债水平比较高。
  •  利息率比较高。
  •  银行贷款迅猛增加。
  •  高得离谱的市盈率。
  •  兼并收购活动突然变得非常多。
  •  新股大规模上市发行。
  •  股价方面的新闻从报纸深处被提到头版,或者成为新闻广播的头条。
  •  有关新时代和新规则的言论开始泛滥。
  •  股票经纪公司和投资银行不断扩大规模。
  •  金融机构挥霍无度。
  •  股市市值的增长远超过其所在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6,恐慌类型

假恐慌:由那些对于股市或者上市公司业绩没有实质影响的事件所造成的恐慌。

自发的或者经济景气周期结束造成的恐慌:此恐慌也被称为泡沫破裂恐慌。

传染性恐慌:在某种程度上,任何恐慌都有传染性,但是此种类型的恐慌纯粹是由于被传染所致,而不是起于突发事件或者事故。

真恐慌:此类恐慌由经济衰退、公司业绩快速下滑等实质性利空消息激发,是投资者产生忧虑的合理理由。

7,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

第一阶段

经济周期开始于某种对经济系统的冲击,这种冲击往往会给至少一个经济部门带来重要的发展机会。这可能是一次外部冲击,比如一场战争,或者一个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的事件,比如铁路发展或互联网兴起。

第二阶段

该阶段开始于经济繁荣,然后随着银行的信贷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繁荣的动力增强(弗里德曼的重要观点)。

第三阶段

随着手中现金持有量不断增多,一种被亚当斯密称作“过度交易”的情况随即出现。“过度交易”指的是这样一些事件,比如由于期望未来价格上升而进行的大量投机交易,或者通过保证金买入投机资产而导致高杠杆的融资等。

第四阶段

通过进行投机交易获取可观利润的消息瞬间传遍整个市场。金德尔伯格说,很多人在看到别人致富后也会模仿,或者至少会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转而行动起来也去寻求致富之路。这个,每个人都会在对财富的憧憬下效仿前人,股市泡沫因此产生。这时,即便以前根本没有考虑过投资股票的人,也会义无反顾的冲进股市。

第五阶段

当股票的新闻登上了非财经类报纸首页的时候,真正的危险恐怕就要到来了。在20世纪90年代股市繁荣最高点,一幅共同基金的图片赫然登上《花花公子》杂志封面,预示了危机的爆发。当股市的报道取代了那些衣衫朦胧的美女,登上杂志显著位置时,如果不是逻辑除了问题,那一定是真的要出事了。

第六阶段

大量非专业投资者的出现,不仅扰乱了股市秩序,并且导致大量新股的发行。在流动性过剩的资金背景下,新股纷纷涌出来,以股市当前高企的价格疯狂融资。同时,衍生品交易也出了交易高潮,那些经验丰富的老练投资者会对衍生品喜爱有加。衍生品交易本质上是杠杆交易,这无疑提高了市场的投机性。

第七阶段

随着泡沫的不断膨胀,股市越来越脱离其所代表的真实资产价值。

第八阶段

诈骗、违规以及其他不合理的实践开始出现。即便这些没有引发恐慌,至少这也是种先兆了。

第九阶段

事态发展到这个阶段,机智的投资者应该意识到退出了。而新手还摸不到头脑,还会继续停留。随着投资者持续撤出,让不断上涨的股市开始刹车,价格上升出现反复。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变现的趋势就不可逆转。股价进一步下跌,抵押品损失增加,银行催收贷款更加频繁。

第十阶段

此时,市场的颓势开始全部展现。即便那些铁杆做多的投资者也意识到大势已去。在这种情况下,当还有部分投资者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大部分已经开始全力撤退了。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某种代表性的事件为投资画上句号,比如出现某家银行的倒闭,或者某个诈骗败露。

第十一阶段

银行破产和丑闻的出现会加速资金撤离,并增大了投资者对资产的延误。即便是那些易于忘记苦恼的人,也很难彻底忘却他们的钱如何从高资产变得一文不值。

随着恐慌持续蔓延,某些机会随之诞生。由于价格不断探底,重新做多的市场动能又重新出现。

(这两段是最精彩的章节)

时间: 2024-08-24 23:20:46

恐慌与机会的相关文章

「微信小程序」有哪些冲击与机会?

昨天晚上相信大家的朋友圈被「微信小程序」刷屏了,这影响力赶上了国务院出台新政策一样,足以说明微信在中国的影响力之大.然后今天公号后台一大堆人问我怎么看这件事,不少人很忧虑,仿佛自己将要失业一样.好吧,满足你们,今天我来说下我的看法. 什么是微信小程序? 起初是公众号「小道消息」曝出微信推出很早就传言的「应用号」,不过是叫「小程序」.一时间被疯传,因为很多人错过了公众号一波红利,这次再也不愿错过「微信小程序」的机会了,所以这一次超级敏感,那么我先说下什么是小程序吧. 微信官方是这么解释的: 我们提

二三线城市正在兴起小程序浪潮对创业者来说是机会吗?

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是在去年1月9日,在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打磨.优化后,当下小程序早已成为全新商业力量.鉴于腾讯对小程序的重视.小程序本身的特性等,热钱.创业者等都流向小程序浩浩荡荡的创业之旅中. 相信业内人士对当年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自媒体的热潮,依然有着深刻印象.毕竟只要占据了先发优势并迅速抢占制高点,那就等于直接躺在了"金山"里,后续的丰厚利益简直唾手可得.因此,现在很多投资者和创业者都在进行"恐慌式"布局,拼命去抓住小程序这一风口 ![](http:

《互联网医疗大棋局》中美移动医疗领域的现状、机会、限制。五星推荐

全书分析中美移动医疗领域的现状.机会.限制.个人感觉水平比较高. 书中几个重要的观点: 1:流量换收入的互联网思维在医疗领域没用. 2:美国与中国在医疗行业有诸多不同:最重要的是奥巴马的医改法案,让医疗界更关注医疗质量而不是门诊手术数量,因而让医疗界有动力去通过技术手段与病人在诊前诊后互动,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也让移动医疗有更多的机会:中国则好医院忙于应付现有病人,没有动力去做移动医疗: 3:美国的许多移动医疗产品,都成功地找到了支付方,有许多是保险公司付费的(依旧归功于奥巴马医改),还有雇主和

我遇到了改变的机会

目前的状态: 1.对于工作.技术 工作三年多了,换过很多公司,见过很多人.用过一些常用的技术/框架/技能,html.css.js/jquery.bootstrap.easyui,winform.webform..net mvc.mybatis,sql server.oracle,微信公众号开发等,都是仅仅用过而已,这些东西我并没有深入了解.学习,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工作和自己的原因,并没有用过其它什么高大上的技术. 2.对于人脉圈子 虽然三年多了,遇上很多人.但并没有沉淀下来什么人脉,不是因

《哈佛商业评论》2017年第3期。过多资本追逐过少投资机会的情况将持续多年。4星

老牌管理学杂志,每期都值得精度.本期我的评价是4星. 本期主要有这么几个重要观点:并购会导致产品涨价:污浊的空气影响股价与员工工作业绩:资本过剩将持续到至少2030年,因此管理者应该更重视业绩增长而不是融资:社交媒体的营销效果并没有市场人员说的那么好. 以下是书中一些信息与观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书中的页码): 1:研究显示,领导者手握权力会容易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最后CEO身边剩下一群只会“好好好,是是是”的小人,一群遇到烂决策也不抵制,从不敢提反对意见的人.#172 2:我们发现

微博试水婚庆市场 用意何在?机会几何?

在整个互联网发展的历程中,始于2010年前后的社会化媒体是一个堪称转折点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涌现的各种社会化平台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产业创新,而且还对传统的社交方式进行了全新的颠覆.除此之外,这波新型的社会化媒体平台还在新闻媒体.O2O.线上电商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变革.在中国,微博是这种时代变革的典型平台,基于这种平台产生的各种商业模式和现象,截至今天仍然在各行各业里源源不断地上演. 根据此前微博官方公布的资料来看,企业化用户.微电商.自媒体.城市微博平台等等策略,均是微博在这个过程中所尝试过的不同尝试

《互联网医疗大变局》:中美两国在2015年上半年在移动医疗领域的现状与机会。四星推荐

去年10月出的书,写中美两国截至到2015年上半年,在移动医疗领域的现状与机会.同类书大部分是资料的堆砌,两位作者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相对来说是比较少见的. 估计距离作者完稿已经有一年了,不过我感觉书中内容目前还基本没过时. 全书前半部分说美国,后半部分说中国.主要内容是对这个行业的现状的概括.分析,和一些商业机会的预测. 以下是书中一些主要观点的摘抄: 1:纵观整个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投资会发现,互联网公司在这个领域的活跃度远超过传统医疗行业内公司,和国外行业内公司作为主要接盘者的情况很不相同

【51CTO学院三周年】一次机会

我们身边大多数都是平凡人,但大多数平凡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也许前方永远不能如朝霞般绚烂,也许成功永远不能如灯火般辉煌,也许攀援却达不到顶峰,也许奔流却掀不起波浪,也许勤奋地工作一生而一事无成,但是,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如果不去勤奋地工作,肯定不会有成功.不要轻言放弃,给自己一次机会. 当初选择"51CTO学院",是我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也是学院给我的一次机会.跟大家一样我也在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不断的改变自己,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小生活...也许你也会发现,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是知识的

python 利用爬虫监控百度免费试用网页是否有使用机会

每三分钟爬一次,试了半月,一个邮件都没有,百度的产品,你懂得.代码测试是没有问题的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import logging import re import datetime import time import smtplib 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 import random #URL='http://120.25.146.222:8002/' URL ='http://bc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