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IBM之一:价值观

在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工作的这些年,是我工作生涯的一个重要经历。我很荣幸能为这家百年企业服务。作为一名员工,我不敢说能对他有很深的了解,但很乐意总结一下对他的认识。我尝试从价值观、组织结构、人事制度、流程管理等多个方面来谈,并在每一部分加入一段粗浅的评论。

价值观

“公司能否繁荣昌盛取决于它能否满足人类需求。利润只是一个评价体系,改善全民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小托马斯沃森,前IBM 公司董事


从进入IBM的第一刻起,每一名员工都会不断的被IBM的价值观“洗脑”。从创始人老沃森开始,IBM一直坚持的核心理念是给予每个员工充分的考虑,花很多时间使顾客满意,坚持到底把事情做好和所作所为追求完善。在以后的时间里这个理念不断的进化,我进入IBM时正是彭明盛时期,这个时候宣传的是三个价值观: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到Ginni上任后又扩展成1-3-9,即“一个目标”——让IBM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司;“三个价值观”——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九个做法”——客户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积极倾听,预见客户的未来;持续精进,分享专业;不断再造自我;用于提出和实践构想;珍视奇思妙想,君子和而不同;深思熟虑,做足功课,反复演练;一起做、现在做、做出来;关切他人,建立长远关系。

IBM不但提出口号,而且贯彻执行。IBM的管理层包括CEO大多数都是从内部晋升上来的,他们信奉并遵守IBM的价值观,可以说如果你不这样做,也将很难得到晋升。

作为员工,你也会经常性的被灌输这些价值观,无论是来自高层的邮件或是会议,还是不定期的聚会和商业活动,甚至是每年的业务行为准则认证,这些口号和其内容总会被反复提及。高层试图把这种信念深深打入到你的思想里。

评:《基业长青》把IBM评为高瞻远瞩的公司,即比优秀的公司更优秀,其根本是一直贯彻其核心价值和目的。这种做法会使组织内部协同一致,使大家得到始终如一的信号,强化大家的行为,支持核心理念,达成所期望的进步。

CEO

作为百年企业,IBM经历过许多CEO和管理团队。但在对外对内的宣传上,最出名的还是创始人老沃森(ThomasJ. Watson),第二任CEO小沃森(ThomasJ. Watson, Jr.),郭士纳(LouisV. Gerstner, Jr.)和彭明盛(SamPalmisano)。

老沃森最常被提及的是打孔机,直到现在的大型机还留有了打孔机的特征。现在的沃森计算机(深蓝的下一代)更是以其命名,其所属的沃森事业部更是位于纽约的中心(注:外国人蛮喜欢以自己名字命名产品,如Dell电脑,国人倒没这习惯)。

小沃森的最常被提及的是在50年代推出了划时代的产品System/360,直到现在一说起大型机总得先从360开始。

郭士纳以其挽救了90年代IBM的衰退成名,他的著作《谁说大象不能跳舞》更是成为管理学名作,甚至后来人把“大象”当成了IBM的代名词(注:市面上有好几本含有大象名字的管理著作都描写的是彭这段历史)。他当时制定的很多政策和规则至今沿用。不过我在IBM内部倒是感到,谈这段艰难岁月多,评老郭少。

后续的几届CEO较少被提及,但参与登月计划和开发出个人电脑的成就倒常被提及。

彭明盛是我进入IBM时在任的CEO。他给我的感觉是亲和勤奋和睿智。他在任期间提出了“智慧的地球”概念,大力发展云计算并开发了沃森,以及把PC卖给了联想。

现任的CEO罗睿兰(GinniRometty)可比老彭引人注目的多。作为掌管这家百年企业的第一位女性掌门人,本身就是个传奇。她给我的感觉是精干和果断。在上任前Ginni是负责销售部门的高级副总,,擅长兼并收购,2012年上任后大力发展CAMSS路线,卖掉了包含x86在内的许多硬件部门,并开展了近年来最大的裁员和部门重组。

评:大多CEO都是从内部逐步晋升上来的,他们熟悉并尊奉IBM的理念,在权利交替时也不太让人吃惊,这种稳妥的做法是保证这家企业能延续创始人的思路持续前进。

IBMer

IBM全球员工有近50万,在中国的就有一万多。他们喜欢自称IBMer,一毕业就入职的同学称作“纯蓝”(pure blue),老人们称作“深蓝”。IBMer,尤其是纯蓝,无不烙印着公司的风格,让人很容易辨别。曾几何时,蓝西装、白衬衫、背双肩笔记本包、空中飞人、半中半洋是外界对IBMer的认识。而纯蓝们更是学生们争相羡慕的对象,不但因为在应届生的待遇不错,更因其考核的正规性和严格度。

随着外企在中国逐渐褪去光环,外界早不把IBMer看做精英了。背双肩包变成了屌丝的表现,除了销售,其他人早已随便穿戴了,虽然公司邮件还会定期提醒除了周五可穿休闲西装外平时需穿正装。外界看待IBM的待遇也没有太多竞争力,灵活的弹性工作时制让加班成了常事,只有较多的假期还能让人羡慕。很多中国员工也戏谑地称IBM为18mo,很有屌丝气。

我身边的IBMer多是技术人员,他们都是国内名牌大学或国外知名大学的硕士毕业生。纯蓝们的学校学历比较重要,而社招的更看重其经验和能力。他们都是富有上进心、责任心和创造力,乐于研究和分享技术,并在生活上有一定追求的人。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时刻感受到凝聚力和冲劲。

评:IBM乐于强调员工与其他公司的不同,以突显他们的归属感和精英意识,这也是企业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策略。

时间: 2024-10-14 07:21:33

我眼中的IBM之一:价值观的相关文章

我眼中的IBM之三:人事制度I

因篇幅原因,本章分为两部分介绍,这一部分介绍聘用和考核制度,第二部分介绍升迁和薪酬福利制度. 聘用 IBM聘用的员工有固定工(Regular).合同工(Contractor)和实习生之分.合同工类似于外包,据说并不IBM的工资标准,也不享受IBM的薪酬福利.实习生则以小时计酬. IBM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聘用员工.有些职位仅面向内部,其他大部分均同时对内和对外.任何人都可以从网站搜索心仪的职位并提交简历.同时也鼓励员工推荐优秀人才,有奖金的.IBM也允许内部员工通过招聘程序自由转岗,甚至跨地域跨

我眼中的IBM之二:组织架构

IBM有多种划分部门的方式,是一种矩阵式组织结构.这种矩阵式结构导致了复杂的汇报机制.你除了按职能部门向上汇报外,在项目级别上又可能需要向其他经理汇报. 按业务单元(BusinessGroup and Unit),可划分为 系统与科技部(STG):包括主机部SystemZ,PowerSystem含SystemP和SystemI(已卖给联想),中型服务器部门(已卖给联想)含Systemx和BladeCenter,专家集成系统Pure Flex System,存储部门(磁盘存储器.存储网络.磁带和光

我眼中的IBM之四:人事制度II

升迁 IBM采用双通道升迁机制 - 技术和管理.正如前文所述,员工通过升Band达到较高的职位和工资.每一级Band都有相应的要求,与年限.PBC和发明的专利(Patent)有关.比如从Band7到Band8,一般为3-5年,PBC须至少连续三年为2+或1,并发明过一项专利.当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也会有差别,如果某项过于好年限也可能会少一些.Band8起你可以选择技术转管理或管理转技术.当你申请管理岗位时,会被放到备选库里,等到有空缺岗位时可以通过面试来获得.因为管理岗位的稀缺,其升迁速度

IBM Watson启示录:AI不应该仅仅是炫技

https://mp.weixin.qq.com/s/oNp8QS7vQupbi8fr5RyLxA                         导语:当AI成为全球CEO口中的热词,关于"什么是好AI "的讨论显得更加至关重要,因为这也许关系企业的未来生死. 年中"AI价值观"的热点落下帷幕后,近日AI厂商技术"孰强孰弱"的讨论开始引发新一轮关注.其中IBM Watson作为瞩目焦点遭受了一些争议,主要源于媒体跟风.对Watson发展模式欠缺

对IBM,阿里巴巴,麻省理工,google的报道

IBM 1. IBM作为老牌企业,一直在引领者技术方面的变革.当IBM再一次从自我革新开始,期望能够更快的将认知计算和云推广给自己的合作伙伴和用户们,以帮助他们在新的转型期内,能够快人一步. 但是,我们所知的以往传统的合作伙伴模式已经不能更好的匹配现阶段的一些新情况.IBM自己也提出了对于合作伙伴计划的升级.在大会期间我采访到了IBM全球合作伙伴事业部.软件渠道副总裁Michael Gerentine,IBM全球合作伙伴事业部.硬件渠道副总裁Sergio Amoni以及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全球

文化、使命、愿景、价值观、目标与战略

https://www.jianshu.com/p/5877d4cd9bef 一个成功的企业.组织或是个人,在经营上经常与“文化”.“使命”.“愿景”.“价值观”.“目标”和“战略”等几个名词有紧密的关系. “使命”是最终目的地,是企业.组织或个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存在意义.如,阿里巴巴的使命是“To make it easy to do anywhere(让全天下的生意都好做起来)”:而Google的使命则是“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转]Web3.0时代,企业知识管理新趋势

[转自http://www.amt.com.cn/html/ManageFront/AMTPoint0/2014/0716/1370.html] Web3.0时代,企业知识管理新趋势 2014-07-16 18:54作者 肖启操 [本文导读]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的价值在哪里?不同的企业在应用知识管理时会重点关注哪些价值?关于Web3.0时代的知识管理发展新趋势,我们从知识管理价值变化开始说起. 近20年,科技浪潮发展的一个基本框架可以被描述为:基于网络互联的Web 1.0时代,基于社交的Web2.0

我眼中的互联网

"互联网"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大,以我目前的能力去想这么大的问题也只会是管中窥豹,权当是不自量力的絮絮叨叨吧.   我为什么要反思并整理出这个系列? 一句话,感慨于过去的十几年是互联网的黄金阶段,而我居然与其失之交臂. 一方面,在本世纪(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行业像互联网这样大的影响力,如此深刻并真实的改变着人们的各种生活方式:一个个相关的巨头企业飞速成长起来,像一部部超级吸金机器和印钞机,像"黑洞".我看到的是,互联网没有丝毫减弱的趋势,相反是越来越神勇.(电子政

揭秘IBM的世纪转型,访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

(上图为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 到2017年2月,陈黎明已经在IBM大中华区董事长的任上整整两年了.五年前,IBM历史上首位女CEO也是第9位CEO罗睿兰上任,三年前IBM在罗睿兰的带领下以数据与分析.云.社交.移动和安全为战略方向,展开了云与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性转型.2016年,IBM股价大涨了45%,初显本次战略转型成功,其中当然也有来自大中华区的贡献. 2017年2月28日,陈黎明接受了笔者的独家专访,披露了过去两年间他在IBM大中华区董事长任上所做的具体工作以及相应成效.这些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