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和APP谁是互联网未来

  据中国多家权威报告显示,作为多年专业化互联网公司炎帝网络科技综合评估预测,预计2016年全球互联网设备将达到100亿部。如果届时全球人口达到73亿,意味着平均每人将有1.4部设备。智能交通将增长50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下载应用效率也会随之增长。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但是目前的手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那就是WEB和APP,面对与传统的WEB方式,APP可谓是增长迅猛,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未来是属于谁的呢。

  1、WEB和APP之间共同点是什么呢?

  APP和WEB都可以在各类手持式设备,如智能手机(如IPhone,Android)使用。

  2、WEB和APP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就WEB来说,使用浏览器可以浏览任何互联网上的内容,但是网络的连接则必须是实时的,WEB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显示文本内容,数据,图像和视频。他们也可以访问移动特定的功能,如呼叫(拨打一个电话号码)或基于位置的服务。

  APP需要下载并安装在移动设备上,用户需要访问特定设备的门户网站,找到并下载APP,如苹果的App Store苹果商店,Android Market安卓市场中。APP可以推送互联网的内容和数据,可以下载内容,以便它可以在没有连接到互联网时使用。

  哪个更好 - 一个APP或WEB?

  当谈到决定选择APP或WEB,最合适的选择实际上取决于你使用目的。如果是一个互动性非常强的内容或者对于安全有着较高要求的应用,很可能APP会是你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尽可能丰富多样的内容,WEB则可能是要一个好的选择。在某些情况下,要使用WEB还是APP,还是要看你的选择。

  WEB的天生缺憾就是对于网络的依赖,而APP的缺陷则是内容的单一性。

  WEB优势:如果考虑的是广泛的可访问性,兼容性和成本效益,例如:市场营销或通信方面,WEB上有一些固有的优势,包括更广泛的可访问性,兼容性和成本效益。

  便捷的访问:WEB是通过用户通过移动设备(iPhone,Android等)的浏览器即时访问。另一方面的APP需要用户先下载和安装的APP从一个APP市场可以查看之前的内容或APP - 一个重大障碍之间的初步接触直到熟悉。

  跨设备的兼容性 - 兼容:许多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访问都可以同一个网站,而APP则需要区分不同种类型的设备。此外,WEB的网址很容易集成在其他移动技术,如SMS,条码,二维码和近场通信(NFC)等等。

  可升级性 - 可以即时更新:WEB的升级与设备无关性。如果你想改变的WEB的设计或内容,您只需编辑发布一次,是立即可见的变化不会受制于终端,APP则需要更新客户端之后推送给用户。

  可共享性 - WEB轻松共享:WEB的网址很容易记录和发送,通过一个简单的链接(例如在电子邮件、SMS或者微博)。可以很容易地将用户定向到一个WEB的应用,甚至打印你所需的内容。一个APP根本无法以这种方式的共享。

  全面 - WEB有更大的覆盖范围:由于WEB是跨平台的访问,并可以很容易地共享的用户,以及搜索引擎,它具有更广泛的覆盖面比原来的APP的能力。

  生命周期 - WEB不能被删除:根据研究,一个APP的生命周期是很短,不到30天。因此,除非这个APP真的有一些独到之处是别人所无法替代的,但是他可以在一台移动设备上生存多久也是个问题,WEB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时间和成本 - WEB更容易,更便宜:WEB有着比APP更低的成本,我们之前提到,APP需要为不同的平台分别发布版本。

  传统的APP是否有意义吗?

  尽管有许多固有的优势的移动网络,APP还是有他存在的意义:互动/游戏 - 互动游戏使用APP似乎只是唯一的选择,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经常使用/个性化 -APP的个性化呈现,例如:ervernote的。复杂的计算或报告:如果你需要复杂的计算和操作,并生成图表或报告,这种情况下APP将提供你最大的帮助。本机功能或处理的要求 -当使用某些特定功能,如通话,短信和GPS等,WEB现在似乎做的也不差。但是,如果你需要访问用户的摄像头或充分挖掘你的设备的处理能力时,APP仍然会是做得更好。没有网络连接:如果您需要使用离线访问的内容或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APP就变得无可替代了。

  WEB可以是一个APP!

  随着HTML5的成熟,WEB已经可以克服掉他自己的一些缺陷,变成了一个APP。HTML5从根本上改变了开发商开发Web App的方式,从桌面浏览器到移动应用,这种语言和标准都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着各种操作平台。在移动领域,大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就是开发Web App还是原生App?而随着HTML5标准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差异已经逐渐变得模糊。正如我们看到,Facebook斥巨资研发基于HTML5的APP 已经上线了。HTML5是一种新的网络标准,能够在所有移动平台上对Facebook体验进行统一。Facebook可能将重新编写其所有智能手机 App,将这些App变成采用更统一的HTML5编写、能在所有智能设备中使用的程序。Web构架师希望构建跨平台,可用浏览器访问的Web App,而不是特定浏览器或是本地App。这意味着封闭式App将走向开放,但一般人对于开放式Web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解,类似Facebook的社交网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结论

  Web和App就应了三国志开头的那句话:分久必和,合久必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WEB和APP的融合趋势已经凸显,今后的互联网将是Web APP的天下。

  对于APP的开发来说,以往受限于各大操作系统,APP只能运行在特定的操作系统下。每次的版本升级都要要为不同设备的发布新的版本。而基于 HTML5的Web App则不被每次的版本发布搞到焦头烂额,因为HTML被所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兼容,所以只要发布一个版本APP就可以满足了不同设备的需要,版本更新变得更快更方便,从而大量节约成本。

  第二,对于我们来来说,移动设备上的Web App已经不再需要每次下载更新,只需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在使用最新版本的APP了。

  WEB和APP已经融为了一体。但是web app还仅是个未来,是技术实现努力的方向,是市场业务运营的需求!!

时间: 2024-12-30 22:52:54

WEB和APP谁是互联网未来的相关文章

自建APP ,互联网创业的必备技能!

手机APP是企业进入营销时代的敲门砖,他为我们实现了诸多便捷的功能,又将碎片化的时间效用最大化,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中小企业,都在为自己的企业自建APP,让自己可以在移动的世界里面有一席地位.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现实往往不是想的那么容易的.虽然目前大环境下,支持创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是市场竞争的残酷却没有因为支持而减弱.对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进军移动互联网.开辟手机APP战场最主要的拦路虎有两只,一是资金问题,二是技术支持. 很多企业或创业者想要自建一个专属APP,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

MVC.Net:读取Web.config/App.config配置

需要读取Web.config/App.config的配置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将配置写入到<appSettings>中,例如: <appSettings> <add key="thumbSize_weight" value="300"/> <add key="thumbSize_height" value="300"/> </appSettings> 读取配置语句(需要

《凯文凯利:互联网未来十年关键词》及己见

<连线>杂志创始人.著作<失控>作者凯文·凯利在2013腾讯智慧峰会广州站上分享互联网未来十年的大趋势,他将四大趋势概括为四个关键词:屏幕(Screens).分享(Sharing).注意力(Attention).流(Flow).他认为,大数据时代分享成为关键词,人们需要扩大分享,从而去提升价值. 看完视频,还是要说点啥去理解与思考:硬件世界似乎总是按着摩尔定律去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目标是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而其根本是去认识世界!只有认识世界,人类才会知道物质世界以怎样的形式整

互联网未来30年发展的大趋势,专家:竞争会更激烈!

未来互联网发展肯定是越来越快,越来越与各行业紧密融合,因此我们必须跟上趋势,顺着风向前行,互联网大佬马云曾说过,"在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了,太冷了".专家分析互联网未来30年发展的10大趋势: 1.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2."互联网+"服务商逐渐崛起. 3.第一个热门职业是"互联网+"以及网络安全技术. 4."网络安全"职业培训开始兴起. 5.中大小平台型电商

移动端之Web及app设计尺寸

转 移动端web及app设计尺寸 2017年07月27日 22:48:16 阅读数:15873 移动端高清.多屏适配方案 背景 开发移动端H5页面 面对不同分辨率的手机 面对不同屏幕尺寸的手机 视觉稿 在前端开发之前,视觉MM会给我们一个psd文件,称之为视觉稿. 对于移动端开发而言,为了做到页面高清的效果,视觉稿的规范往往会遵循以下两点: 首先,选取一款手机的屏幕宽高作为基准(以前是iphone4的320×480,现在更多的是iphone6的375×667). 对于retina屏幕(如: dp

Web和移动开发的未来

Web和移动开发的未来 当我们与来自整个IT行业的专家交谈时,他们告诉我们技术,PWA和优化的持续整合是关键. 为了收集有关网络和移动开发当前和未来状况的见解,我们与19位IT主管进行了交流,我们问道:"网络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的未来是什么 - 最大的机会在哪里?" 这是他们告诉我们的. 合并 将继续推动DevOps工具的整合. 查看软件的组成方面,20%的SDLC围绕测试,品牌和合并,性能监控和微服务.人工智能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有很大的可能性.基于最佳实践和AI分析生成更多代码.AI识别

软件业的发展方向:云、Web以及App

随着行业互联网的发展,未来的软件发展方向是云技术.Web软件以及基于移动设备的Apps. 桌面软件主要负责大型的计算.渲染和消耗很大CPU和内存的图形软件,以及基于这些软件的二次开发软件如Revit插件.其他的存储.信息交流.协调会全部走向云端和移动应用. 云端: 阿里云.华为.百度等云基础服务框架已经成熟,早已走到前面.现在租用一个云端服务器只需要2-3千元一年,给固定IP,提供随意扩容. 比自己购买服务器还要节省成本. Web程序: Web程序的免安装.易于维护和升级(用户使用的都是最新版的

【转】中间件的历史来看移动App开发的未来

今天是十一长假,自己整理了寝室,差点累死,现在才开电脑,随便逛逛博客,看到不错博文,转载一下.. 在移动开发领域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普通菜鸟新手经过3个月的培训就可以拿到 8K 甚至上万的工作:在北京稍微有点工作经验的 iOS 开发,就要求 2 万一个月的工资.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移动应用开发已经在市场上火热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很多公司还仍然会面临移动开发人才稀缺的问题呢?对于移动开发人才的增长速度总是赶不上市场需求发展的原因,我认为不应该简单归为市场供求关系的问题,其源动力还是来自移动应

从中间件的历史来看移动App开发的未来

在移动开发领域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普通菜鸟新手经过3个月的培训就可以拿到 8K 甚至上万的工作:在北京稍微有点工作经验的 iOS 开发,就要求 2 万一个月的工资.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移动应用开发已经在市场上火热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很多公司还仍然会面临移动开发人才稀缺的问题呢?对于移动开发人才的增长速度总是赶不上市场需求发展的原因,我认为不应该简单归为市场供求关系的问题,其源动力还是来自移动应用整体的开发模式和开发效率低下的内因.正是这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低下的原生开发效率结合在一起才导致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