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s compensator 串联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series compensator

最好看过

Introduction to lead/leg compensator

再看这个串联校正的笔记blog

通过波特图校正系统:

校正系统就会有对系统的期望要求。图中对系统的期望是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ess < 0.02 相角裕度是48度

第一步是系统的定型(确定好系统的阶次),阶次太低是无法满足稳态误差的要求的,通过过多的增加积分环节,提高系统阶次也不好,阶次太高,系统复杂化,不便于处理.要知道,高阶系统都是会想尽办法降阶到二阶来进行系统分析的。

第二步是满足系统的稳态误差,确定比例放大系数K,图中算出是K>49即可,douglas(vedio maker)取了50

第三步是根据原传递函数画出bode plot,为满足系统的相角裕度,构造compensator

左图是典型的超前校正环节的bode plot,右图是通过加上这个校正环节后,传递函数的bode plot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

可以看出超前校正在gain crossover点对应的频率处,增加了相角的同时也增加了频率响应增益。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让增益受影响小一点。

上面给出了lead compensator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此我还小郁闷了一会儿。。。不知道那个theta max是怎么算出来的.这里谢谢峰哥,嘿嘿,和胡寿松打的交道太少,你比我多。

第五版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 page 249~250 有讲,部分截屏,其余的细节自己翻书吧,其实感觉意义不大,因为我现在都已经记得这个公式了。。。下面证明的很细了

注意!最大相角记得加上15度的附加值,这是因为gain crossover point 由于增加的compensator右移了,于是对应的相角比实际的theta max要小。

其实,都不用想太多,峰哥给出的经验就是统统60°哈哈

自控实验的时候,实验书上用了所谓的“相消法”

上次做实验的blog

这个link的blog里面有电路仿真和“相消法”的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我用bode plot的方法来校正

校正对象:

惨不忍睹的单位阶跃响应,超调超过了60%,稳定时间长达4s

可以看出相角裕度只有16°。。。不够啊,45°是起码的要求

(1)超调量不超过 25%

(2)调节时间(过渡过程时间)1 s

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是25%,这里我把要求再严格一下,不能超过10%,于是阻尼 epsilon 取 0.71,要求的稳定时间有了,于是角频率可以求出,是Wn = 4/(epsilon*1) =4/(0.71*1) = 
5.6338

根据之前求系数的公式:

去theta max = 60°可以求得

系数a2 等于13.9

于是tao = 1/(Wn*sqrt(a2)) = 0.0474

于是compensator就构造好了

compensated_closed_sys =

3.266 s + 5

-------------------------------------

0.0047 s^3 + 0.1094 s^2 + 3.466 s + 5

最后的校正后的闭环系统传递函数如上!

最后系统的阶跃响应的比较图

%% ****************************************************************
% Series compensator demonstration
% Code writer : EOF
% Code date : 2014.05.27
% e-mail : [email protected]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about this code, you could touch me by e-mail.
% I glad to answer your question and study adaptive control together. Thank
% you.
% ****************************************************************************

clear all
clc

original_open_sys = tf([5],[0.1 0.2 0]);

original_closed_sys = feedback(original_open_sys,1);

compensator = tf([13.9*0.047 1],[0.047 1]);

compensated_open_sys = compensator * original_open_sys;

compensated_closed_sys = feedback(compensated_open_sys,1);

figure(1);
hold on;
step(original_closed_sys);
step(compensated_closed_sys);
grid on;
title('The different response between the original closed sytem and the complendted closed system');
legend('original closed system','compensated closed system');

《The tower of babel》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series compensator 串联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时间: 2024-08-29 22:34:00

series compensator 串联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的相关文章

Introduction to lead/lag compensator 超前/滞后矫正环节 自动控制原理

Introduction  to lead/lag compensator 首先,compensator和controller有啥区别? 其实没有明确的界限,两者差不多.不必为这这个概念纠结 我找了一下关于这个问题一些人的看法,其中有很"流行"的解说 Lutz von Wangenheim · Hochschule Bremen Here is an excerpt from "G. Ellis, Control System Design Guide": &quo

线性系统串联校正 自控原理 matlab multisim仿真分析

线性系统串联校正 对该模型进行matlab仿真 串联校正的目标 要求加串联校正装置后系统满足以下性能指标: (1)超调量 Mp <= 25% (2)调节时间(过渡过程时间)ts = 1s (3)校正后系统开环增益(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25 1/s 矫正效果很好的说.... 下面分析一下设计串联矫正的过程 于是这样就得到了矫正环节的函数! multisim仿真目前没时间做了,有时间再update. update: 2014.05.20 下午 5点 话说今天自控实验还有点意思,因为木有忽悠

误差输入点和原始信号输入点之间的通路增益对系统的影响 自动控制原理

误差输入点和原始信号输入点之间的通路增益对系统的影响 当R作用时,N=0; 系统是常见的二阶单位反馈系统 在阶跃信号作用下 闭环传递函数当s->0时 ess = s->0          s*E(s) = s*(R(s)-C(s)) 于是稳态误差ess = 0 当N作用时,R =0; 系统是常见的二阶单位反馈系统,反馈增益H(s) = K1 为常数 在误差为阶跃信号作用下 enss = s->    s*(误差传递函数(s)) = s*(K2/(T*s^2+s+K1*K2))*(R(s

root locus 徒手大致绘出根轨迹!一支笔,一张纸,足矣 自动控制原理

徒手绘制根轨迹 可以看出假设的系统传递函数如图中黄色公式部分 特征方程是(s^3+4*s^2+K*s+1) = 0: 绘制根轨迹的方法是 铺垫: 1) 先把所有和K有关的项合并成一大项K(s), (相当于提公因式K) 2)  接着把得到的式子除以不含K的项(如图中蓝色字体部分) 于是可以得到,这是变形后的特征方程 这个方程就变形为1+K * G(s) = 0 的形式了,很重要的铺垫 接着有几条规则需要注意 rule 1 和rule 2 Rule 1 看分子和分母谁的阶次高,把阶次高者的阶次标记为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总结 明天就考自控了,现在也还没怎么做题,待会帮empty castle  . L 把数据都备份好了认真看看题吧...还好是明天下午考试,不然估计会很坑爹.搞定自控! 自控的学习...基本上都是自学,老师上课基本上是白搭,一开始两周还坐前面听课.其实看不见,高度近视.都是"听"的...跟同学开玩笑说..上自控就跟听力课似得..中文听力课. 后面觉得不应该浪费美好的光阴在操蛋的上课上面,于是每每上自控课都会坐在教室最后面去看<Modern operating sys

root locus 根轨迹 自动控制原理

root locus 定义: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特征方程常数项从0增大到无穷大过程中,根的变化 例如: 开环传递函数G(s) = K/(s*(s+2)) 特征方程就是闭环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等于0的方程! 特征方程为s^2+2*s+K = 0; K 从0 增大到无穷大的过程中,特征方程根的变化轨迹就是根轨迹 "定义" 嗯?定义了有什么用?为什么是这样的?根轨迹用来干嘛的? 感觉中国教育很多时候就是一笔带过,能敷衍的就敷衍,很多时候没有切实深刻的追究问题的来源,是这样就这样了..

Linux网络服务之DHCP服务原理与自动获取实验

DHCP服务原理与自动获取实验 一.DHCP的概念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专门用于为TCP/IP网络中的计算机自动废品TCP/IP参数的协议,属于应用层. 在现实场景中,就是由服务器控制一段IP地址范围,客户机登录服务器时就可以自动获得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使用DHCP服务可以为大量客户机自动分配地址,提供集中管理,从而减轻管理和维护成本.提高网络配置效率. 可分配的地址信息主要包括:网卡的ip地址.

自动控制原理基础 matlab 1

例2-22 稍改写了下,可能这样看着比较清晰 G1=tf([1],[1 10]); G2=tf([1],[1 1]); G3=tf([1 0 1],[1 4 4]); G4=tf([1,1],[1 6]); H1=tf([1 1],[1 2]); % 书上之所以用zpk而没有用tf是因为希望结果为zpk格式的 因为系统里如果有zpk和tf同时存在时结果是zpk格式的 H2=tf([2 12],[1 1]); %将H2后移 H3=1; sys1=series(G3,G4); sys2=feedba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笔记(1)------一些认识

一.系统的分类 按输入信号类型分类 恒值控制系统(输入信号为恒指) 程序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输入信号) 随动控制系统(输入信号按未知的函数变化) 2.按系统特性分 定常系统(系统的元件特性不随时间变化) 时变系统(系统的特性随时间变化) 很多时候我们按定常系统来近似时变系统 3.按叠加原理分 线性系统 非线性系统 小偏差线性化:将非线性系统在平衡点附近展开成泰勒级数,然后去掉高次项以得到线性函数 (还有连续.离散:单变量.多变量的分类) 二.一些我经常弄混的定义 传递函数的增益Kg:传递函数用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