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感知器数据分类算法步骤(慕课网-实现简单的神经网络)

权重向量W,训练样本X

1.把权重向量初始化为0,或把每个分量初始化为[0,1]之间的任意小数

2.把训练样本输入感知器,得到分类结果(-1或者1)

3.根据分类结果更新权重向量

感知器算法适用于图一的可线性分隔开的数据样本

时间: 2024-11-05 03:44:58

机器学习--感知器数据分类算法步骤(慕课网-实现简单的神经网络)的相关文章

python机器学习——感知器

最近在看机器学习相关的书籍,顺便把每天阅读的部分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共同学习探讨一起进步!作为机器学习的第一篇博客,我准备从感知器开始,之后会慢慢更新其他内容. 在实现感知器算法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神经元(neuron)的工作原理,神经元有很多树突和一个轴突,树突(Dendrites)可以从其他神经元接收信息并将其带到细胞体(Cell nucleus),轴突(Axon)可以从细胞体发送信息到其他神经元.树突传递过来的信息在细胞体中进行计算处理后,如果结果超过某个阈值,轴突会传递信号到其他的神经元

机器学习——感知器算法实现

本次也是用processing3.0+写的,其官方网站https://processing.org/,建议直接看reference的例子进行学习. 感知器算法用的是我们老师给的ppt,实现的是二维的感知器,为了方便看,实际上多维的也是一样的: 运行效果是: 为了试验方便,我这是用了点击取点,键盘按一下t,大小写均可,下一个点的就是正例,按一下f,大小写均可,下一个点就是负例. 按s是开始进行学习度为1的迭代.结束会直接出直线,按2会出学习率为2的直线,迭代次数会打在程序底下,值是2. 代码仅供参

感知器PLA算法

看了台湾大学林轩田的机器学习第二章感知器算法,做一些笔记备忘.理论部分以后再补,直接上代码: %感知器算法实例 % creat the value of w x0 = ones(20, 1); %creat datasets,(x_1,x_2) x1 = rand(20, 2)*10; x = [x0, x1]; test = rand(20, 1); y = ones(20, 1); for i=1:20 if x1(i, 1)>6 y(i) = -1; end end j=1; for i=

MachineLearning:二、感知器perception算法

简介 50年代末 F.Rosenblatt提出感知器算法.线性分类器的设计就是利用训练样本来计算线性函数的权向量 问题 设有两类问题的判别函数 g(X)=w1x1+w2x2+w3=0 训练样本XA,XB∈ω1, XC,XD∈ω2则 g(XA)>0,g(XB)>0 g(XC)<0,g(XD)<0 即: WX>0 其中: 权向量 各样本特征向量的增1矩阵 该线性联立不等式只对线性可分问题有解,且是多解,因而只有按不同条件取最优解 赏-罚训练算法是一个迭代过程: 1)取权向量W(1

Coursera机器学习基石 第2讲:感知器

第一讲中我们学习了一个机器学习系统的完整框架,包含以下3部分:训练集.假设集.学习算法 一个机器学习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学习算法根据训练集,从假设集合H中选择一个最好的假设g,使得g与目标函数f尽可能低接近.H称为假设空间,是由一个学习模型的参数决定的假设构成的一个空间.而我们这周就要学习一个特定的H——感知器模型. 感知器模型在神经网络发展历史中占有特殊地位,并且是第一个具有完整算法描述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称为感知器学习算法:PLA).这个算法是由一位心理学家Rosenblatt在1958年提出

Python_sklearn机器学习库学习笔记(七)the perceptron(感知器)

一.感知器 感知器是Frank Rosenblatt在1957年就职于Cornell航空实验室时发明的,其灵感来自于对人脑的仿真,大脑是处理信息的神经元(neurons)细胞和链接神经元细胞进行信息传递的突触(synapses)构成. 一个神经元可以看做将一个或者多个输入处理成一个输出的计算单元.一个感知器函数类似于一个神经元:它接受一个或多个输入,处理 他们然后返回一个输出.神经元可以实时,错误驱动的学习,神经元可以通过一个训练样本不断的更新参数,而非一次使用整套的数据.实时学习可能有效的处理

Deep Learning之感知器(1)

What is deep learning?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个方法叫机器学习.在机器学习这个方法里,有一类算法叫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每个圆圈都是一个神经元,每条线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神经元被分成了多层,层与层之间的神经元有连接,而层内之间的神经元没有连接.最左边的层叫做输入层,这层负责接收输入数据:最右边的层叫输出层,我们可以从这层获取神经网络输出数据.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的层叫做隐藏层. 隐藏层比较多(大于2)的神经网络叫做深度神经网络.而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入门回顾(感知器、多层感知器)

神经网络属于“连接主义”,和统计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础区别还是很不一样. 以我自己的理解,统计机器学习的理论基于统计学,理论厚度足够强,让人有足够的安全感:而神经网络的理论更侧重于代数,表征能力特别强,不过可解释性欠佳. 这两个属于机器学习的两个不同的流派,偶尔也有相互等价的算法. 本文回顾神经网络最简单的构件:感知器.多层感知器. 感知器 感知器是二类分类的线性分类模型,将实例划分为正负两类的分离超平面(separating hyperplane),属于判别模型. 感知器基于线性阈值单元(Line

统计学习方法(感知器)

感知机 假设:输入空间是 x?Rn 输出空间是 y={+1,-1} 由如下2.1函数进行分类称之为感知器 其中,w为权值向量,b为偏置 sign(.)是符号函数,记为如下所示: 感知机是一种线性分类模型,属于判别模型. 感知机模型的假设空间是定义在特征空间中的 所有线性分类模型(linear classification model)或 线性分类器(linear classifier) 即函数集合{f|f(x) = wx +b} 求感知机模型2.1,即求得模型参数w,b. 感知机预测,通过学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