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辉格解释 Whig history

Whig history (or Whig historiography) is the approach to historiography which presents the past as an inevitable progression towards ever greater liberty and enlightenment, culminating in modern forms of liberal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 wikipedia



 辉格历史不是关于英国或者美国的辉格党的历史,而是一种解释历史的方法。它有以下几个关键的假设前提:

  1. 英式的议会制和君主立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顶点。
  2. 君主立宪的观点自古就有。
  3. 历史人物和现代人有同样的理念。
  4. 英国历史是一个必然向君主立宪制发展的不可逆过程。
  5. 所有历史人物都根据其对此发展过程的态度来评价。

进一步的,此方法只采信那些符合以上假设前提的历史材料。实际上,这种方法就是在提出结论之后只搜集有利证据的过程。

历史不同于自然科学,它不能重复实验来用结果验证理论,而历史本身又是一个有尽于无限参数的系统,所以怎样去解释这样一个系统一直有各种不同的理论。类似辉格史这样的理论还有不少。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以自己的观点为出发点,只采用对假设观点有利的证据或者扭曲不利证据,甚至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具体就不点名了。

目前历史界辉格史已经成为一个反面典型,但是我们在平时很多时候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就把这篇当做开篇来自勉吧。

Whig history - wikipedia

辉格史 - 百度百科

时间: 2024-12-18 16:57:42

历史的辉格解释 Whig history的相关文章

IDEA学习系列之IDEA里如何正确设置和显示本地代码的历史(Local Histoty -> Show History)(图文详解)

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前言 在IntelliJ IDEA中一不小心将你本地代码给覆盖了,这个时候,你  ctrl  +  z   无效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别激动, 这个编辑器牛x的地方就是在这. 你还是有办法找回你的原来的代码的.而且想找回什么时候的版本都是可以的哦. 解决办法: 1.找到某个程序代码,如***.java 或 ***.scala 使用Local History本地历史→从编辑器的右键菜单中显示历史记录,显示当前文件的本地修改历史. 欢迎大家,加入我的微信公众号:大数据躺过

terminal下历史命令自动完成功能history auto complete

CentOS下,有一个很智能的功能,就是只输入一条历史命令的前几个字母,再按PageUp和PageDown键,就可以在以此字母为前缀的历史命令中上下切换.这个功能非常实用,而且比CTRL+R使用起来更友善.更方便.遗憾的是,ubuntu上并没有这个功能.Google上搜索才直到,这个只是linux在终端对键盘的映射而已,和linux的某个发行版无关.只是CentOS下默认打开了这个功能,而ubuntu默认禁止了而已.     废话不多说,打开/etc/inputrc文件,搜索关键字history

Linux 命令 - history: 显示或操作历史列表

命令格式 history [-c] [-d offset] [n] history -anrw [filename] history -ps arg [arg...] 命令参数 -c 清除历史列表. -d offset 删除编号为 offset 的历史条目. n 显示最近的 n 条记录. 历史记录扩展 序列 行为  !!  重复最后一个执行过的命令.按向上箭头键再按 Enter 键也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而且更符合操作习惯.  !number   重复历史记录中第 number 行的命令.  !s

History(历史)命令用法15例

导读 如果你经常使用 Linux 命令行,那么使用 history(历史)命令可以有效地提升你的效率,本文将通过实例的方式向你介绍 history 命令的 15 个用法. 使用 HISTTIMEFORMAT 显示时间戳 当你从命令行执行 history 命令后,通常只会显示已执行命令的序号和命令本身,如果你想要查看命令历史的时间戳,那么可以执行: #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 history | more 1 2008-08-05 19:02:39 ser

history历史命令

1.history命令 history命令可以查看历史命令 2.history的用法 语法: history [选项] 选项: -c:清除内存中history的历史命令.不如写入history文件 -a:把内存中的history历史命令更新到history文件中去 -r:把文件中的history历史命令加载到内存中,用于-c之后想重新加载. 3.history的历史命令保存文件 history默认保存1000条历史命令.历史命令保存在家目录下的 .bash_history . 1000条历史命令

Linux命令:history命令历史的管理及用

bash可以保存的过去曾经执行过的命令.当某个用户登录到shell中,会读取该用户家目录中的~/.bash_history文件,并将历史命令列表保存到内存中.当用户退出当前shell时,会将内存中的历史命令列表覆盖至~/.bash_history文件. 我们可以通过# histroy 来查看历史命令.history是bash的内部命令.通过# help history获取帮助. 一.history的常见选项 # history ... # 省略前面 994 man poweroff 995 po

Jenkins: 配置信息变更历史

像 Jenkins 这样的系统,使用的过程就是配置文件变更的过程.如果能够对配置文件的变更进行跟踪管理,将极大的提高系统的可用性.Job Configuration History 插件就是这么一款实用而精巧的组件.很显然,相对于它的功能而言,它的名字实在是太低调了.因为它不仅能处理 Job Configuration 的变更历史,还能够处理系统级别的配置变更历史. 安装 Job Configuration History 插件 在 Jenkins->Plugin Manager 界面中选择 &qu

Linux基础知识之history的详细说明

背景:history是Linux中常会用到内容,在工作中一些用户会突然发现其安装不了某个软件,于是寻求运维人员的帮助,而不给你说明他到底做了哪些坑爹的操作.此时你第一件要做的就是要查看其history命令历史.查看后兴许你就会发现他到底干了什么坑爹的操作.history可以让你在一定情况下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本文的history介绍及其实践都是来自CentOS7.2环境[[email protected]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

互联网历史

[中国互联网历史](http://www.internet.cn/history/history3.html) 美国互联网大事记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刺激美国成立高级研究计划署APPA: 1969年:阿帕网APPANET(哈佛.MIT和BNN公司之间建立的网络)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1971年:电子邮件被Ray Tomlinson开发出来,他也是决定用"@"将用户名和域名区分开来的人: 1974年:TCP/IP协议诞生. 1975年:John vittal第一个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