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网络编程入门(一)



网络编程中接受连接请求(服务器端)的套接字创建过程:

  1. 调用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
  2. 调用bind函数分配IP地址和端口号
  3. 调用listen函数转为可接收请求状态
  4. 调用accept函数受理连接请求

基于 Linux 中的文件操作

打开文件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t open(const char * path, int flag) //成功时返回文件描述符,失败返回 -1

~ path: 文件名的字符串地址
~ flag: 文件打开模式信息

关闭文件

#include <unistd.h>

int close(int fd); //成功返回0, 失败返回 -1

将数据写入文件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 buf, size_t nbytes);

~ fd: 要写入的文件描述符
~ buf: 保存要传输数据的缓冲地址值
~ nbytes: 要传输数据的字节数

读取文件中的数据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 buf, size_t nbytes); //成功时返回接收的字节数(遇到文件结束符返回0),失败返回 -1

套接字类型和协议设置

创建套接字

#include <sys/socket.h>
int socket(int dom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 成功返回文件描述符,失败返回 -1

~ domin: 套接字使用的协议族信息,PF_INET(IPv4)  PF_INET6(IPv6)
~ type: 数据传输类型, 面向连接(SOCK_STREAM)  面向消息(SOCK_DGRAM)
~ protocol: 计算机间通信中使用的协议信息

地址族与数据序列

表示IPv4地址的结构体

struct sockaddr_in
{
    sa_family_t       sin_family; // 地址族
    uint16_t          sin_port;   // 16位端口号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32位IP地址
    char              sin_zero[8];// 不使用
}

struct in_addr
{
    In_addr_t         s_addr;     // 32 位IPv4 地址
}

sin_zero只为了是结构体sockaddr_in的大小和sockaddr一致而插入的成员。

struct sockaddr
{
    sa_family_t     sin_family;
    char            sa_data[14]; //地址信息
}

网络字节序和地址转换

  1. 小端法(Little-Endian)就是低位字节(0x78)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即该值的起始地址,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
  2. 大端法(Big-Endian)就是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即该值的起始地址,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

检测计算机是大字节序还是小字节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netinet/in.h>
int main()
{
int i_num = 0x12345678;
printf("[0]:0x%x\n", *((char *)&i_num + 0));
printf("[1]:0x%x\n", *((char *)&i_num + 1));
printf("[2]:0x%x\n", *((char *)&i_num + 2));
printf("[3]:0x%x\n", *((char *)&i_num + 3));
i_num = htonl(i_num);
printf("[0]:0x%x\n", *((char *)&i_num + 0));
printf("[1]:0x%x\n", *((char *)&i_num + 1));
printf("[2]:0x%x\n", *((char *)&i_num + 2));
printf("[3]:0x%x\n", *((char *)&i_num + 3));

return 0;
}

每种CPU的保存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过网络转换也必须保证信息字节序的正确性。

在网络传输的时候统一为大端序

以下是字节序转换的函数:

unsigned short htons(unsigned short);
unsigned short ntohs(unsigned short);
unsigned long htosl(unsigned long);
unsigned long ntohl(unsigned long);

h 代表主机(host)字节序;n 代表网络字节序;s 指 short(两字节,端口);l 指 long(四字节,IP);

htons: 把 short 型数据从主机字节序转换为网络字节序

地址格式的转换

sockaddr_in中保存地址信息的成员为32位整数,因此需要将IP地址保存为32位整数型数据。

#include <arpa/inet.h>

in_addr_t inet_addr(const char * string); //将点分十进制转换成32位整数,失败时返回 INADDR_NONE
#include <arpa/inet.h>

int inet_aton(const char * string, struct in_addr * addr); //跟上面的函数作用相同,只不过是填充到结构体中.成功返回1 ,失败返回0
#include <arpa/inet.h>

char * inet_ntoa(struct in_addr adr); //相反的转化,32位整数转换成点分十进制

网络地址初始化

初始化结构体sockaddr_in(上面提到过),在后面的代码中在解释。

每次创建服务器端的套接字都输入IP很麻烦,可以使用常数INADDR_ANY分配服务器端的IP。对于多IP的服务器,只要端口号一致,就可以从不同的IP地址接收数据。

向套接字分配网络地址

把初始化的地址信息分配给套接字。

#include <sys/socket.h>

int bind(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 myaddr, socklen_t addrlen); //成功时返回0, 失败时返回-1

~ sockfd: 要分配地址信息的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 myaddr: 存有地址信息的结构体变量地址值
~ addrlen: 结构体变量的长度
#include <sys/socket.h>

int listen(int sock, int backlog); 

~ sock: 希望进入等待连接请求状态的套接字文件描述符
~ backlog: 请求队列的长度

受理客户端连接请求

#include <sys/socket.h>

int accept(int sock, struct sockaddr * addr, socklen_t * addrlen);// 成功时返回创建的文件描述符, 失败返回 -1

~ sock: 服务器套接字文件描述符
~ addr: 保存发起连接请求的客户端地址信息的变量地址值,向这个地址的结构体写入客户端地址信息
~ addrlen: 上述结构体的长度,函数向这个变量写入值,因此使用指针

每次调用这个函数都会生成一个新的客户端套接字。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请求连接的客户端

#include <sys/socket.h>

int connect(int sock, struct sockaddr * servaddr, socklen_t addrlen); // 成功返回0, 失败返回-1

~ sock: 客户端套接字文件描述符
~ servaddr: 保存目标服务器端地址信息的变量地址值
~ addrlen: 上述结构体的字节长度

只有在服务器端接收连接请求或者网络异常导致的中断才会使上述函数返回

服务器端完整代码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define BUF_SIZE 1024
void er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服务器端套接字,用于“守门”
    int clnt_sock; //客户端套接字,循环使用
    char message[BUF_SIZE]; //消息缓存
    int str_len, i;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保存服务器端的地址信息
    struct sockaddr_in clnt_addr; //保存客户端的地址信息
    socklen_t clnt_addr_size;     //地址结构体的长度

    if(argc != 2)
    {
        printf("Usage : %s <port> \n", argv[0]);
        exit(1);
    }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分配套接字

    if(serv_sock == -1)
        err_handling("socket() error");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将服务器端地址结构体全置为0,将sin_zero置为0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地址族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本地IP转换为网络字节序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绑定端口号

    if(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 -1) // 取serv_addr(sockaddr_in)的前部分代码初始化 sockaddr 的部分,是一种有效且危险的转换
        err_handling("shenmecuoel bind() error");

    if(listen(serv_sock, 5) == -1)
        err_handling("listen() error");

    clnt_addr_size = sizeof(clnt_addr);
    for(i=0; i<5; i++) //只接受这么多的连接请求
    {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dr, &clnt_addr_size); //将接受到的请求的客户端地址信息写入 clnt_addr
        if(clnt_sock == -1)
            err_handling("accept() error");
        else
            printf("Connected client. %d \n", i+1);

        while((str_len = read(clnt_sock, message, BUF_SIZE)) != 0)
            write(clnt_sock, message, str_len); //回显

        close(clnt_sock); //关闭客户端套接字,文件结束时候read返回0
    }

    close(serv_sock);
    return 0;
}

void err_handling(char *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客户端代码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define BUF_SIZE 1024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
    char message[BUF_SIZE];
    int str_len, recv_len, recv_cnt;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if(argc != 3)
    {
        printf("Usage : %s <IP> <port> \n", argv[0]);
        exit(1);
    }

    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et() error");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从这里网上与服务器端相同,不再赘述

    if(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 -1) //向服务器端发起请求,函数返回也就是连接成功,向sock 写入信息也就是向服务器发送信息
        error_handling("connec() error");
    else
        puts("Connected ... ... ");
 while(1)
    {
        fputs("Inputs message(Q to quit): ", stdout);
        fgets(message, BUF_SIZE, stdin);

        if(!strcmp(message, "Q\n"))
            break;

        str_len = write(sock, message, strlen(message));

        recv_len = 0;
        while(recv_len < str_len) //知道发送了多少数据,接收的数据要相等
        {
            recv_cnt = read(sock, &message[recv_len], BUF_SIZE - 1);
            if(recv_cnt == -1) // 面向连接的流,不存在数据边界
                error_handling("read() erroe");
            recv_len += recv_cnt;
        }

        message[recv_len] = 0;
        printf("message from server : %s \n", message);
    }
    close(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上述客户端解决收到字符串数据时立即读取并输出。

TCP套接字中的 I/O 缓冲

write函数调用后并非立即传输数据,read函数调用后并非马上接受数据。

  • 每个套接字都存在输入缓冲和输出缓冲
  • 缓冲区在创建套接字时自动生成
  • 即使关闭套接字也会继续传输输出缓冲区中的数据
  • 关闭套接字将丢失输入缓冲区中的数据
时间: 2024-10-31 18:34:28

TCP/IP 网络编程入门(一)的相关文章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1) -- TCP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1) – TCP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1) – TCP Table of Contents server client 更好的 client 端实现 来源: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 通信的双方都各自 拥有 输入缓存和输出缓存 socket 的 write 函数并不是立即传输数据, 而是写到输出缓存区, 到达另一端的输入缓存区 socket 的 read 函数调用的瞬间, 就从输入缓存区中读取数据 TCP 协议中的滑动窗口会保证 数

《TCP/IP网络编程》

<TCP/IP网络编程> 基本信息 作者: (韩)尹圣雨 译者: 金国哲 丛书名: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58851 上架时间:2014-6-19 出版日期:2014 年6月 开本:16开 页码:1 版次:1-1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 > 网络协议 > TCP/IP 更多关于>>><TCP/IP网络编程> 编辑推荐 为初学者准备的网络编程 本书涵盖操作系统.系统编程.TCP/IP协议等多种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2) -- UDP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2) – UDP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2) – UDP Table of Contents server client connect 来源: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 TCP 协议若要向 10 个客户端提供服务, 除了需要 listen 套接字外, 还需要 10 个服务器端套接字 (accept), 但是在 UDP 中, 不管是服务器端还是客户端都只需要 1 个套接字 udp 的 client 不需要 bind, 调用 sendt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4) -- 管道: 进程间通信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4) – 管道: 进程间通信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4) – 管道: 进程间通信 int fds[2]; pipe(fds); write(fds[1], buf, strlen(buf)); read(fds[0], buf, BUF_SIZE); 如果两个进程的通信只是 单纯的一方写, 然后另一方读 的情况, 那么 我们的管道操作没有问题, 但是: char str1[] = "str1"; char str2[] = "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3) -- 僵尸进程和多任务并发服务器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3) – 僵尸进程和多任务并发服务器 TCP/IP 网络编程 (抄书笔记 3) – 僵尸进程和多任务并发服务器 Table of Contents 僵尸进程的产生 避免僵尸进程 信号 多任务的并发服务器 僵尸进程的产生 子进程先退出, 父进程没有退出 ==> 僵尸进程 父进程先退出, 子进程没有退出 ==> 子进程被 0 号进程回收, 不会产生僵尸进程 pid_t pid = fork(); if (pid == 0) { // child printf(&

TCP/IP网络编程系列之三

TCP/IP网络编程系列之三-地址族与数据序列 分配给套接字的IP地址和端口 IP是Internet Protocol (网络协议)的简写,是为首发网络数据而分配给计算机的值.端口号并非赋予计算机值,而是为了区分程序中创建的套接字而分配给套接字的序号. 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分为IPV4和IPV6,分别你别为4个字节地址簇和6个字节地址簇.IPV4标准的4个字节的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且分为A.B.C.D.E 等类型.一般很少用到E类型.如下图所示:net-id指网络ID,host-id指主机

TCP/IP网络编程系列之二

套接字类型与协议设置 我们先了解一下创建套接字的那个函数 int socket(int domain,int type,int protocol);成功时返回文件描述符,失败时返回-1.其中,domain是套接字使用中的协议族(Protocol Family)信息.type套接字类型里面的数据传输类型信息.protocol计算机通信中使用的协议信息. 协议族(Protocol Family) 协议族类型有: PE_INET IPV4 PE_INET6 IPV6 PF_LOCAL 本地通信的UNI

TCP/IP网络编程系列之一

概述 网络编程实际上就是编写程序使两台联网的计算机相互的交换数据.操作系统会提供名为“ 套接字 ”的部件.套接字是网络数据传输的软件设备,即使对网络数据传输原理不太熟悉也无关紧要.我们也能通过套接字完成数据传输,因此网络编程又叫套接字编程. 过程  我们可以把套接字理解为我们平时的电话机,我们先看一下套接字的创建过程: 首先你如果要和别人沟通肯定要安装好电话机才可以,所以对应套接字的是调用socket函数时进行对话. #include<sys/socket.h> int socket(int

浅谈TCP/IP网络编程中socket的行为

我认为,想要熟练掌握Linux下的TCP/IP网络编程,至少有三个层面的知识需要熟悉: . TCP/IP协议(如连接的建立和终止.重传和确认.滑动窗口和拥塞控制等等) . Socket I/O系统调用(重点如read/write),这是TCP/IP协议在应用层表现出来的行为. . 编写Performant, Scalable的服务器程序.包括多线程.IO Multiplexing.非阻塞.异步等各种技术. 关于TCP/IP协议,建议参考Richard Stevens的<TCP/IP Ill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