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参数设置及条调优原理

http://unixboy.iteye.com/blog/174173/

  1. 堆大小设置
    JVM 中最大堆大小有三方面限制:相关操作系统的数据模型(32-bt还是64-bit)限制;系统的可用虚拟内存限制;系统的可用物理内存限制。32位系统下,一般限制在1.5G~2G;64为操作系统对内存无限制。我在Windows Server 2003 系统,3.5G物理内存,JDK5.0下测试,最大可设置为1478m。
    典型设置: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mx3550m:设置JVM最大可用内存为3550M。
      -Xms3550m:设置JVM促使内存为3550m。此值可以设置与-Xmx相同,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后JVM重新分配内存。
      -Xmn2g:设置年轻代大小为2G。整个JVM内存大小=年轻代大小 + 年老代大小 + 持久代大小。持久代一般固定大小为64m,所以增大年轻代后,将会减小年老代大小。此值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Sun官方推荐配置为整个堆的3/8。
      -Xss128k:设置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JDK5.0以后每个线程堆栈大小为1M,以前每个线程堆栈大小为256K。更具应用的线程所需内存大小进行调整。在相同物理内存下,减小这个值能生成更多的线程。但是操作系统对一个进程内的线程数还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生成,经验值在3000~5000左右。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ss128k -XX:NewRatio=4 -XX:SurvivorRatio=4 -XX:MaxPermSize=16m -XX:MaxTenuringThreshold=0
      -XX:NewRatio=4:设置年轻代(包括Eden和两个Survivor区)与年老代的比值(除去持久代)。设置为4,则年轻代与年老代所占比值为1:4,年轻代占整个堆栈的1/5
      -XX:SurvivorRatio=4:设置年轻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的大小比值。设置为4,则两个Survivor区与一个Eden区的比值为2:4,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6
      -XX:MaxPermSize=16m:设置持久代大小为16m。
      -XX:MaxTenuringThreshold=0:设置垃圾最大年龄。如果设置为0的话,则年轻代对象不经过Survivor区,直接进入年老代。对于年老代比较多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如果将此值设置为一个较大值,则年轻代对象会在Survivor区进行多次复制,这样可以增加对象再年轻代的存活时间,增加在年轻代即被回收的概论。
  2. 回收器选择
    JVM给了三种选择:串行收集器、并行收集器、并发收集器,但是串行收集器只适用于小数据量的情况,所以这里的选择主要针对并行收集器和并发收集器。默认情况下,JDK5.0以前都是使用串行收集器,如果想使用其他收集器需要在启动时加入相应参数。JDK5.0以后,JVM会根据当前系统配置进行判断。
    1. 吞吐量优先的并行收集器

      如上文所述,并行收集器主要以到达一定的吞吐量为目标,适用于科学技术和后台处理等。
      典型配置

      • java -Xmx3800m -Xms3800m -Xmn2g -Xss128k -XX:+UseParallelGC -XX:ParallelGCThreads=20
        -XX:+UseParallelGC:选择垃圾收集器为并行收集器。此配置仅对年轻代有效。即上述配置下,年轻代使用并发收集,而年老代仍旧使用串行收集。
        -XX:ParallelGCThreads=20:配置并行收集器的线程数,即:同时多少个线程一起进行垃圾回收。此值最好配置与处理器数目相等。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UseParallelGC -XX:ParallelGCThreads=20 -XX:+UseParallelOldGC
        -XX:+UseParallelOldGC:配置年老代垃圾收集方式为并行收集。JDK6.0支持对年老代并行收集。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UseParallelGC  -XX:MaxGCPauseMillis=100
        -XX:MaxGCPauseMillis=100:设置每次年轻代垃圾回收的最长时间,如果无法满足此时间,JVM会自动调整年轻代大小,以满足此值。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UseParallelGC  -XX:MaxGCPauseMillis=100 -XX:+UseAdaptiveSizePolicy

        -XX:+UseAdaptiveSizePolicy:设置此选项后,并行收集器会自动选择年轻代区大小和相应的Survivor区比例,以达到目标系统规定的最低相应时间或者收集频率等,此值建议使用并行收集器时,一直打开。

    2. 响应时间优先的并发收集器

      如上文所述,并发收集器主要是保证系统的响应时间,减少垃圾收集时的停顿时间。适用于应用服务器、电信领域等。
      典型配置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ParallelGCThreads=20 -XX:+UseConcMarkSweepGC -XX:+UseParNewGC
        -XX:+UseConcMarkSweepGC:设置年老代为并发收集。测试中配置这个以后,-XX:NewRatio=4的配置失效了,原因不明。所以,此时年轻代大小最好用-Xmn设置。
        -XX:+UseParNewGC:设置年轻代为并行收集。可与CMS收集同时使用。JDK5.0以上,JVM会根据系统配置自行设置,所以无需再设置此值。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UseConcMarkSweepGC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5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由于并发收集器不对内存空间进行压缩、整理,所以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会产生“碎片”,使得运行效率降低。此值设置运行多少次GC以后对内存空间进行压缩、整理。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打开对年老代的压缩。可能会影响性能,但是可以消除碎片
  3. 辅助信息
    JVM提供了大量命令行参数,打印信息,供调试使用。主要有以下一些:
    • -XX:+PrintGC
      输出形式:[GC 118250K->113543K(130112K), 0.0094143 secs]

                      [Full GC 121376K->10414K(130112K), 0.0650971 secs]

    • -XX:+PrintGCDetails
      输出形式:[GC [DefNew: 8614K->781K(9088K), 0.0123035 secs] 118250K->113543K(130112K), 0.0124633 secs]

                      [GC [DefNew: 8614K->8614K(9088K), 0.0000665 secs][Tenured: 112761K->10414K(121024K), 0.0433488 secs] 121376K->10414K(130112K), 0.0436268 secs]
    • -XX:+PrintGCTimeStamps -XX:+PrintGC:PrintGCTimeStamps可与上面两个混合使用

      输出形式:11.851: [GC 98328K->93620K(130112K), 0.0082960 secs]

    • -XX:+PrintGCApplicationConcurrentTime:打印每次垃圾回收前,程序未中断的执行时间。可与上面混合使用

      输出形式:Application time: 0.5291524 seconds

    • -XX:+PrintGCApplicationStoppedTime:打印垃圾回收期间程序暂停的时间。可与上面混合使用

      输出形式:Total time for which application threads were stopped: 0.0468229 seconds

    • -XX:PrintHeapAtGC:打印GC前后的详细堆栈信息

      输出形式:

      34.702: [GC {Heap before gc invocations=7:

      def new generation   total 55296K, used 52568K [0x1ebd0000, 0x227d0000, 0x227d0000)
      eden space 49152K,  99% used [0x1ebd0000, 0x21bce430, 0x21bd0000)
      from space 6144K,  55% used [0x221d0000, 0x22527e10, 0x227d0000)

      to   space 6144K,   0% used [0x21bd0000, 0x21bd0000, 0x221d0000)

      tenured generation   total 69632K, used 2696K [0x227d0000, 0x26bd0000, 0x26bd0000)
      the space 69632K,   3% used [0x227d0000, 0x22a720f8, 0x22a72200, 0x26bd0000)

      compacting perm gen  total 8192K, used 2898K [0x26bd0000, 0x273d0000, 0x2abd0000)

      the space 8192K,  35% used [0x26bd0000, 0x26ea4ba8, 0x26ea4c00, 0x273d0000)

      ro space 8192K,  66% used [0x2abd0000, 0x2b12bcc0, 0x2b12be00, 0x2b3d0000)

      rw space 12288K,  46% used [0x2b3d0000, 0x2b972060, 0x2b972200, 0x2bfd0000)

      34.735: [DefNew: 52568K->3433K(55296K), 0.0072126 secs] 55264K->6615K(124928K)Heap after gc invocations=8:
       def new generation   total 55296K, used 3433K [0x1ebd0000, 0x227d0000, 0x227d0000)
      eden space 49152K,   0% used [0x1ebd0000, 0x1ebd0000, 0x21bd0000)

      from space 6144K,  55% used [0x21bd0000, 0x21f2a5e8, 0x221d0000)

      to   space 6144K,   0% used [0x221d0000, 0x221d0000, 0x227d0000)

      tenured generation   total 69632K, used 3182K [0x227d0000, 0x26bd0000, 0x26bd0000)
      the space 69632K,   4% used [0x227d0000, 0x22aeb958, 0x22aeba00, 0x26bd0000)

      compacting perm gen  total 8192K, used 2898K [0x26bd0000, 0x273d0000, 0x2abd0000)

      the space 8192K,  35% used [0x26bd0000, 0x26ea4ba8, 0x26ea4c00, 0x273d0000)

      ro space 8192K,  66% used [0x2abd0000, 0x2b12bcc0, 0x2b12be00, 0x2b3d0000)

      rw space 12288K,  46% used [0x2b3d0000, 0x2b972060, 0x2b972200, 0x2bfd0000)

      }

      , 0.0757599 secs]

    • -Xloggc:filename:与上面几个配合使用,把相关日志信息记录到文件以便分析。
  4. 常见配置汇总
    1. 堆设置

      • -Xms:初始堆大小
      • -Xmx:最大堆大小
      • -XX:NewSize=n:设置年轻代大小
      • -XX:NewRatio=n:设置年轻代和年老代的比值。如:为3,表示年轻代与年老代比值为1:3,年轻代占整个年轻代年老代和的1/4
      • -XX:SurvivorRatio=n:年轻代中Eden区与两个Survivor区的比值。注意Survivor区有两个。如:3,表示Eden:Survivor=3:2,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5
      • -XX:MaxPermSize=n:设置持久代大小
    2. 收集器设置
      • -XX:+UseSerialGC:设置串行收集器
      • -XX:+UseParallelGC:设置并行收集器
      • -XX:+UseParalledlOldGC:设置并行年老代收集器
      • -XX:+UseConcMarkSweepGC:设置并发收集器
    3. 垃圾回收统计信息
      • -XX:+PrintGC
      • -XX:+PrintGCDetails
      • -XX:+PrintGCTimeStamps
      • -Xloggc:filename
    4. 并行收集器设置
      • -XX:ParallelGCThreads=n:设置并行收集器收集时使用的CPU数。并行收集线程数。
      • -XX:MaxGCPauseMillis=n:设置并行收集最大暂停时间
      • -XX:GCTimeRatio=n:设置垃圾回收时间占程序运行时间的百分比。公式为1/(1+n)
    5. 并发收集器设置
      • -XX:+CMSIncrementalMode:设置为增量模式。适用于单CPU情况。
      • -XX:ParallelGCThreads=n:设置并发收集器年轻代收集方式为并行收集时,使用的CPU数。并行收集线程数。

四、调优总结

    1. 年轻代大小选择

      • 响应时间优先的应用尽可能设大,直到接近系统的最低响应时间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此种情况下,年轻代收集发生的频率也是最小的。同时,减少到达年老代的对象。
      • 吞吐量优先的应用:尽可能的设置大,可能到达Gbit的程度。因为对响应时间没有要求,垃圾收集可以并行进行,一般适合8CPU以上的应用。
    2. 年老代大小选择
      • 响应时间优先的应用:年老代使用并发收集器,所以其大小需要小心设置,一般要考虑并发会话率会话持续时间等一些参数。如果堆设置小了,可以会造成内存碎片、高回收频率以及应用暂停而使用传统的标记清除方式;如果堆大了,则需要较长的收集时间。最优化的方案,一般需要参考以下数据获得:
        • 并发垃圾收集信息
        • 持久代并发收集次数
        • 传统GC信息
        • 花在年轻代和年老代回收上的时间比例
      • 减少年轻代和年老代花费的时间,一般会提高应用的效率
      • 吞吐量优先的应用:一般吞吐量优先的应用都有一个很大的年轻代和一个较小的年老代。原因是,这样可以尽可能回收掉大部分短期对象,减少中期的对象,而年老代尽存放长期存活对象。
    3. 较小堆引起的碎片问题
      因为年老代的并发收集器使用标记、清除算法,所以不会对堆进行压缩。当收集器回收时,他会把相邻的空间进行合并,这样可以分配给较大的对象。但是,当堆空间较小时,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碎片”,如果并发收集器找不到足够的空间,那么并发收集器将会停止,然后使用传统的标记、清除方式进行回收。如果出现“碎片”,可能需要进行如下配置:
      •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使用并发收集器时,开启对年老代的压缩。
      •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0:上面配置开启的情况下,这里设置多少次Full GC后,对年老代进行压缩
时间: 2024-11-06 03:46:44

JVM参数设置及条调优原理的相关文章

jvm参数解析(含调优过程)

前阵       对底层账单系统进行了压测调优,调优的最后一步--jvm启动参数中,减小了线程的堆栈空间:-XX:ThreadStackSize=256K,缩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效果明显,不过并没有调试其他内存空间及gc相关参数.这次有机会在实际压测中,调优这一部分内容,笔者以cms收集器为例,将有.无调优配置情况下的压测结果进行对比,来分析各项调用参数的意义及效果. 准备工作: 1.调用查询接口的测试jar包,作为dubbo-consumer,依赖了查询服务的api,测试module基于mav

mysql内存参数整理和条调优以及内存统计

date:20140530auth:Jin 参考: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5/en/server-status-variables.html#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5/en/memory-use.htmlhttp://blog.csdn.net/wyzxg/article/details/7268122http://blog.csdn.net/wyzxg/article/details/7268175 *.

jvm相关参数及java内存调优常用命令方法

1.通过 jstat -gc pid interval 查看每次 GC 之后,具体每一个分区的内存使用率变化情况 2.通过jcmd pid VM.flags 就可以查看到jvm相关的设置参数 3.通过“jmap -heap 进程id”查询出 当前进程的JVM 的配置信息,其中就包括垃圾收集器的设置类型 4.查看 & 分析 GC 日志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 JVM 参数预先设置 GC 日志,通常有以下几种 JVM 参数设置: -XX:+PrintGC 输出 GC 日志-XX:+PrintGCDeta

【转】jvm 内存模型及内存调优

一,JVM内存模型概括 还有一个寄存器,线程运行于其上面 1.程序计数器 记录线程的执行位置,线程私有内存,唯一一个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没有规定任何OutOfMemoryError情况的区域 2.线程栈(VM stack) 栈的默认大小是1M -Xss2m 这样设置成2M 异常 :Fatal: Stack size too small 异常的引起一般是线程数目太多 3.本地方法栈(native stack) 即为一些Native方法分配的stack 异常:java.lang.OutOfMemo

[转]JVM系列三:JVM参数设置、分析

[转]JVM系列三:JVM参数设置.分析 不管是YGC还是Full GC,GC过程中都会对导致程序运行中中断,正确的选择不同的GC策略,调整JVM.GC的参数,可以极大的减少由于GC工作,而导致的程序运行中断方面的问题,进而适当的提高Java程序的工作效率.但是调整GC是以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由于各个程序具备不同的特点,如:web和GUI程序就有很大区别(Web可以适当的停顿,但GUI停顿是客户无法接受的),而且由于跑在各个机器上的配置不同(主要cup个数,内存不同),所以使用的GC种类也会不同(

tomcat完结篇,JVM状态监控与内存调优。

本篇合适对tomcat和JVM有一定了解的朋友. 常用的内置变量介绍: CATALINA_BASE  //用于设定可以具有写权限或者自定义部分的文件存放位置,适用场景,需要在一节点上启动多个tomcat实例,就可以定义多个CATALINA_BASE. CATALINA_OPTS //定义JVM的运行属性 JAVA_OPTS  //定义多个JVM相同运行属性. JAVA_HOME  //用于设定java或JDK运行时候的本地位置. JRE_HOME   //这是一个JAVA_HOME的别名. 了解

React 性能调优原理

一.React影响性能的两个地方 二.调优原理

[转]JVM参数设置及分析

JVM参数的含义 参数名称 含义 默认值   -Xms 初始堆大小 物理内存的1/64(<1GB) 默认(MinHeapFreeRatio参数可以调整)空余堆内存小于40%时,JVM就会增大堆直到-Xmx的最大限制. -Xmx 最大堆大小 物理内存的1/4(<1GB) 默认(MaxHeapFreeRatio参数可以调整)空余堆内存大于70%时,JVM会减少堆直到 -Xms的最小限制 -Xmn 年轻代大小(1.4or lator)   注意:此处的大小是(eden+ 2 survivor spa

eclipse中,JVM参数设置

eclipse中,JVM参数设置: window - preference - java - install jres - edit - Default VM arguments 填写参数参考: -Xms1024m -Xmx1024m -XX:PermSize=128m -XX:MaxPermSize=5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