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正处在风口之上,不论是从“互联网+”中诞生的做上门洗车的服务也好,还是平时进店进行汽车维护服务也罢,上至资本大鳄下至个人汽配小店,惦记的都是汽车后市场这一万亿级别市场中的一杯羹。欲进汽车后市场,结局是一路凯歌,还是苦度春秋,甚至濒临倒闭?金沐森看来,深入彻底的了解行业“痛点”,才是创业面临问题的重中之重。
什么是汽车后市场的真正需求
据了解,目前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4亿辆,年增长1510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2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6亿人。如果这2.6亿消费者购买了一套房后,基本上对这套房子的付出,也就剩下每年向物业缴费了;如果买了车,面临的开支就比较多了:每年的保险、养护、加油......还不包括出个交通事故这类的意外情况。这么巨大的汽车后市场,就算在全世界范围也不多见。
深耕汽车后市场9年的王先生,在北京拥有4家属于自己的大型门店,业务范围涉及汽配、汽修、保养等多个领域。王先生向金沐森透露,对于绝大多数私家车车主,他们根本不像某些互联网广告中所描述的:有很多需求!对这些车主来说:简单、方便、可靠,是唯一追求。但不少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产品,超过90%都没有把握准车主真正的需求和“痛点”。换句话说,那些产品,不过是企业高层团队臆想出来、没有车主需求的产品。“想进入汽车后市场,不深入了解车主的真正需求,后果都是灾难性的。”王先生如是说道。
如果你问4s店里一线修理人员,车在维修保养时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一定会告诉你,是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保障+更快的速度。这三个“更”,才是汽车维修保养时车主们真正面临的“痛点”。如果能将这些“痛点”转化为创业期间产品能提供的亮点,你就真正抓住了行业的“痛点”。例如:首先建立一个数据库。用于收集车辆行驶里程公里和驾驶习惯的数据分析库,让车主自己就知道开了4万公里大概需要更换保养些什么、一个正品汽车配件的渠道、一个可立即响应车主更换需求的服务网络。这就是涉及汽车维修保养的互联网产品解决“痛点”的办法。
也许你会问:如果车主去4S店维修保养呢?这种情况必然存在,但这至少不是代表主流的趋势,尤其是私家车在出了质保期之后,因为车主根本无法降低在4S店中支出的庞大的固定成本,当性价比被直接KO的时候,这其实已经不在选择之列。还有朋友也许会说:那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去淘宝、京东这样的B2C网站买机油来换呢?对,但汽车又有一个特殊的现实,那就是如果没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你无法独自完成处理。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先生向金沐森提到一个观点:自己打造汽车维修保养连锁店的模式!这是可行的。因为汽车维修保养习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距离的半径化。换句话说,就算在4S店里花费的开支比附近汽修店中价格低50元,但距离有20公里的路程,那么大多数车主的选择还是:算了。自己打造连锁店模式的难点是:如何保持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的最佳平衡点。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在有限的机会迅速抢占资源、培养用户习惯!
深入了解行业和消费者的“痛点”,精细化运营,有效控制成本,输出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核心竞争力。找到“痛点”,寻找应对方法,回归服务价值本身才是破局之路。用互联网的话语描述,想进入汽车后市场的创业公司应该在专心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同时,通过社交手段强化低频消费者粘性,才有可能实现从高频低附加值向低频高附加值产品进行转换。
归根结底,金沐森认为:汽车后市场是一个服务为主导的市场,“痛点”的寻找决定着你能否提供精准的服务。因此,想进入汽车后市场,如果能在保养、维修等细分领域内扎下根,不遗余力地干好苦活加脏活,同时基于移动互联网和IT系统大规模运营的公司,将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