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注释部分
数据从主机A上传送到服务器A上
主机A的IP地址:10.1.1.1/24 24的子网掩码
mac 适配器标志:MAC:11-22-33-AA
网关为:10.1.1.254
想进行数据传输,先要把数据进行封装
经过传输层,加上TCP头组成数据段,
经过网络层,加上IP头组成数据包,
经过数据链路层,加上MAC头,加完后再加上一个FCS校验组成数据帧,就封装完成了,然后在物理层通过Bit来传输。
然后主机A首先查找路由表routeA
routeA是与主机A在同一个网段内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是个地址解析协议。最直白的说法是:在IP以太网中,当一个上层协议要发包时,有了该节点的IP地址,ARP就能提供该节点的MAC地址
OSI 模式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只通过接口(layre interface). IP地址在第三层, MAC地址在第二层。
协议在发生数据包时,首先要封装第三层 (IP地址)和第二层 (MAC地址)的报头, 但协议只知道目的节点的IP地址,不知道其mac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得用ARP的服务#------>
routeA是与主机A在同一个网段内,并且知道了routerA的ip地址,通过arp服务解析出路由器A的mac地址
router只是起到到导线的作用,不会进行解封装
arp协议会自动转换 目的ip 和 目的mac
通过router进行传输
路由器修改 TTL 字段,将其值减 1
路由器保持相同的源 IP 和目的 IP
路由器将源物理地址更改为送出接口的物理地址。
服务器A 在接收到数据之后进行解封装
经过传输层,去掉TCP头组成数据段,
经过网络层,去掉IP头组成数据包,
经过数据链路层,去掉MAC头,加完后再去掉一个FCS校验组成数据帧,就解封装完成了,然后在物理层通过Bit来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