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材《构建之法》第1.2.3章有感

第一章概论,总结性的叙述了一个软件的产生,软件=程序+软件工程,让我认识到通过写代码使用数据结构和相关算法实现实际上软件的基础--程序阶段,一个软件开发除了基础的程序外,更多时候需要一只团队,并且需进行分析明白客户需求,确定要什么功能,并完成软件的概要设计,再进行讨论并与客户沟通。然后进行软件设计,代码编写,软件测试,后续维护等等。这是一个系统化,有序的,可量化的开发过程。

  第二章:讲了利用单元测试在最基本的功能和参数上验证程序的正确性,测试每一个参数,包括非法输入及错误处理,保持单元测试的独立性。我明白到个人编写代码的能力和对测试代码的能力是同等重要的,这是对代码的进一步优化,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软件工程师要如何成长,当中还讲了个人能力的衡量与发展以及职业发展,让我明白想成为最好得一步步积累软件开发相关的知识,积累代码量,积累实战经验,并且多去涉猎该领域其他开发平台,开阔眼界。也了解到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有考级之路,创办和加入公司之路等,总之一定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

  对于前三章我还有这样的问题:

  1.写软件能否不采取工程化的思想?

  2.软件推出后,如果没用户反映bug,单元测试还需继续吗?

  3.如果要区分软件工程师高低有什么硬指标吗?

时间: 2024-10-24 21:31:15

阅读教材《构建之法》第1.2.3章有感的相关文章

0502,读《构建之法》第6~7章有感

<构建之法>第6和7章讲的是敏捷流程和MSF.大概了解了一些关于敏捷流程和MSF的一些基本概念.敏捷流程是一系列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合.敏捷流程同MSF同有着自己的基本原则. 先来说一说“敏捷流程”吧. 敏捷开发原则有12点,针对客户需求,市场竞争,软件自身的更新完善,还有就是开发团队自身以及开发团队和业务人员的关系.原则本身强调的是效率,人性,以及灵活.我个人感觉这套原则挺不错的. 敏捷流程分出了四步,Product Backlog,Sprint Backlog,Sprint,改进更新.就像名

阅读《构建之法》8到10章

第8章 四象限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如何在现实中运用好四象限法来分析软件的功能?杀手功能是否在四象限法占了很大的作用? 第9章.项目经理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要做好哪些方面,具备哪些能力? 第10章.典型用户和场景 一个软件应该满足各种用户还是专注于某种类型的用户呢?开发者又应该从什么方面去考虑软件服务的用户和类型?

软件工程--- 阅读《构建之法》第6~7章

1.读书感悟: 阅读第七章后,初步了解到微软解决方案框架(MSF),它分别有九条原则: (1)推动信息共享与沟通 (2)为共同的远景而工作 (3)充分授权和信任 (4)各司其职,对项目共同负责 (5)交付增量的价值 (6)保持敏捷,预期和适应变化 (7)投资质量 (8)学习所有的经验 (9)与顾客合作 其中,还了解到MSF团队模型,MSF过程模型等关于MSF的知识. 阅读第八章后,了解到了软件需求的类型.利益相关者,获取用户需求常用的方法和步骤.竞争性需求分析的框架NABCD,四象限方法,项目计

阅读《构建之法》第13~17章及读《一个程序员的生命周期》感想

第十三章: 对于这章的测试,我们只是简单提了一下单元测试,其他测试都没有,这章相对来说,几乎为零,看了也不知道怎么做. 问题就更别说了,等周末有时间在回头看看,再更新补上问题. 第十四章: <一个程序员的生命周期>感想 一口气从第一篇的:从大山里走出的程序猿看到最后一篇:7年工作感悟,  很感谢他给我们分享他的经历,在一些方面看法也和作者有共鸣. 然而每个时代都并不容易,80后悲催,90后,00后都悲催,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困难,不只是单单只有一代人困难,有的人会自暴自弃,有 的人会迎刃而上,有

阅读《构建之法》8 9 10章疑问

8章,计划与估计里,说到某著名公司的工程师,做软件预期的时间总是要延长很长的时间,这预期有什么用呢?是为了蒙混老板?还是为了激发工程师们潜力,使他们认真工作? 9章:什么样的人才能当PM,PM如果有很多人可以胜任,PM只有一个名额,没被选上的可能会不服,PM可能管理不了团队的某一些人.PM又该如何选择? 10章:我们程序开发员,要做各种程序,在典型用户里面,为什么是我们自己构思出来的,而不是用户调查出来的?毕竟程序员不是那行业的人,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际用户的需求.这样做出来的程序是不是浪费时间呢?

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第1~5章有感

第一章的问题:在我了解第一章的时候,我比较着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难题,对于这5大难点的解决,我还是有点迷茫,我在想随着软件工具的开发是否会减轻这些难点,但是工具更多不是要求更高,对于一个团队密切不是需要更严密? 第二章:在关于单元测试和回归测试中,单元测试我们改如何具体描写,还有如果由单个人操作,那在temp的合作中该怎么分工. 第三章:在这章中,我想到一个局外问题,职业与证件,是否因为职业而采取证件措施,还是一个人能力依据证件表现? 第四章:在2人合作中,调试工作应该如何划分,最后调试为最主要,

《构建之法》8,9,10,章有感

久违了的随笔,我又来啦.~ 第八章.需求分析 当用户提出需求时,我们应该如何满足用户才能尽可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避免由于客户的 描述不正确,而导致工作的翻工,降低工作效率.另外当用户,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时,我们 额外增加一些后续功能,会不会多此一举? 第九章.项目经理 要做好哪些方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具备哪些能力? 第十章.典型用户和场景 如何能更进一步深层次的挖掘用户的需求?

读构建之法第四、十七章有感(作业四)

第四章: 问题: 看到这里的时候,才注意到代码中的"下划线"这个东西,在之前的敲代码过程中并没有怎么遇到下划线,在经过百度后得到了一些答案: 这只是Python中下划线的一部分应用,在不同的语言中,下划线的用处也不太相同,而在原文中作者对下划线的解释很简单,对于"下划线用来分隔变量名字中的作用域标注和变量的语义"这句话也不太理解,我认为作者可以适当地放一些代码片段来说明下划线的用法,如果作者提及下划线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命名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放在下划线的上一小节&qu

阅读《构建之法》与链接有感.

4.学术诚信与职业道德 阅读<构建之法>P384~391. 参考阅读以下链接: 偷了『半条命2』源代码的那小子http://blog.jobbole.com/79450/ 2014年,锤子手机在天猫电器城上预约数造假http://tech.ifeng.com/a/20141020/40841049_0.shtml 从天猫处罚作假看手机市场三大趋势http://www.chinahightech.com/html/727/2014/1020/15575128.html 独立游戏制作人作品被盗后…

阅读《构建之法》P384~391

通过阅读<构建之法>P384~391以及参考阅读杜老师给出的链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软件工程的动态性和需求的前后关系,要求一个规范能对出现的新情形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适用性.但是即使在这种一般性原则下,本规范也只对那些以文档记录职业道德态度并采取积极行动的软件工程师提供支持:即提供相应开发组中的个人以及整个开发组都可以求助的道德基础.本规范也帮助定义哪些是对软件工程师提出的道德上不适当的要求. 原则1  公众 软件工程师的行为应与公众的利益一致. 原则2  客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