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代替工人

智能时代:中国八成工人将会被自动化取代

中国的大多数劳动者都相信,在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生产工具将会取代他们的位置,至少那些反复作业应该与自己无缘了。人力资源巨头ADP旗下ADP研究院在十三个国家当中开展了调查,发现中国劳动者中相信自己会被取代者比例最高。

  和中国不同的是,德国的劳动者中只有少部分相信机器会垄断反复作业。智利、新加坡、英国和法国也都是类似的看法。不过,美国和印度的劳动者则更倾向于中国的立场,近三分之二认为机器将占领重复作业。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对未来的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这一点已经是大家的共识。这些新技术在未来将影响到每一个人,不单单是车间里的工人,医生和律师这样的职业也无法置身时代潮流之外。

  千禧世代和那些没有爬上经理人级别的员工是对自动化日益深入最担心的人群。年纪较长的劳动者对于高科技的未来心态更加乐观,或许,这是因为他们反正也距离退休不远了,而且往往也已经坐到了有更大权力和控制力的位子上。

  无论如何,受调查的工人当中的大多数,通计55%的人还是表示,他们觉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负责更多重复作业是好事。ADP英国人力资源经理琼斯(Annabel Jones)表示:“劳动者或许正在寻求与智能机器合作的机会,依靠技术来帮助管理和维护个体和团队。在这种未来的工作环境当中,人们可以解放出更大精力,专注于工作,而不必再去分神管理他人或者被管理。”

搬运机器人租赁能取代工人吗?

在工业的领域中,智能化、微型化搬运机器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人人租机网上的HBR/凯宝-HR6-3、HRB-HSB等搬运机器人租赁,不管是在军用搬运物资上,还是民用搬运材料上的应用前景都是非常广阔。

在1960年时,美国出现了最早的搬运机器人,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引进了68台搬运机器人,用于搬用汽车的配件等。如今,国内的搬运机器人租赁被广泛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集装箱等自动搬运。在部分额发达国家已制定出人工搬运的最大限度,超过限度的必须由搬运机器人来完成。

 如今,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加速融合的潮流下,广东、江苏等工业发达地区均提出自己的“机器人发展战略”。如广东就提出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积极实施“设备换人”和“生产线与生产系统”改造工程,并在全省培育十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搬运机器人产业。

广东先后授予佛山市顺德区、东莞市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验区。东莞大朗镇被誉为世界毛织之都,这里3年前有50万工人。随着数控织机等大批智能生产装备的普及,机器设备换人在这里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50万工人,仅剩下5万人,近9成工人被机器替代了。

“机器换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愿提高自己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100年以后海洋世界里会不会全是机器人?这些海龟和鱿鱼都是机器人

谁动了我的饭碗?被90%的人忽略的新兴劳动群体

机器人不仅取代工人 还在降低工资待遇

【网易智能讯 5月2日消息】Autodesk的应用研究和创新主管莫里斯·孔蒂(Maurice Conti)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把工作岗位带回美国?有时听到这样的论调让人感到非常沮丧。实际上,这些工作岗位仍然在美国,只是它们是由机器人而非人类完成的,这可能会让许多人担心他们未来的财政稳定状态。”

Autodesk是职场自动化前沿领域开发自动化软件的公司,所以孔蒂对这个问题确实非常熟悉。但新的数据分析显示,失业可能不是增加自动化负面看法的唯一因素。

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戴龙·阿西墨格鲁(Daron Acemoglu)和波士顿大学的帕斯卡尔·雷斯特雷珀(Pascual Restrepo) 在分析研究了17年(1990-2007)的数据得出结论认为,工资下降与失业的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工资差距。

他们估计,自动化可能会使90%的顶层和10%的底层之间的差距扩大到整整一个百分点。根据他们的数据,受影响的工人的工资被削减了0.25%到0.5%,这个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糟。人们需要钱来养活自己和他们的家人,但是随着工作岗位的减少,我们正在迅速接近一个临界点,因为工作的数量与工人的数量是不相符的。

许多领域的专家已经公开表示要为这个问题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比尔·盖茨(Bill Gates)建议我们对承担这些工作的机器人征税,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制造和操作这些机器人的公征税。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税金可以用来资助社会项目。

这笔钱还可以支持其他应对自动化的领先方案,比如普遍基本收入(UBI)。超级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是UBI的坚定支持者。在UBI系统中,民众可以无条件地获得资金来补贴他们的工资或缺乏工资。目前,世界各地都在进行多个UBI试验,因此我们很快就会有更多关于该项目有效性的具体数据,以及在面临普遍失业的未来时,这是否可能是我们正在寻找的答案。

机器人取代技术工人的产业变革正在加速

北京时间8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未来的劳动力密集型工厂将会逐渐使用机器人取代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机器人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工作精密度的提高,这种大规模的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

机器人车间

位于中国沿海的飞利浦电子公司工厂内,数百名作业员使用双手和特殊工具组装电动剃须刀。但在荷兰的姊妹工厂,使用的却是128具机械手臂从事同样作业,而且这些机械手臂比熟练的技术工人却更灵活,而且效率也高。

据报导,在荷兰的新式工厂内,摄影镜头引导机械手臂从事的高超技艺,连最灵巧的工人也是望尘莫及。

其中1具机械手臂不停地在两条连结线形成3个完美弯曲,然后插入人眼几乎看不到的小孔内。由于这些机械手臂的动作如此快速,所以必须安装在玻璃箱内,以防负责监督它们的人员受伤。 这些机械手臂无需休息,每天3班不停工作,1年365天全年无休,真的工人没办法比的。

这座工厂内每个轮班有数十名工作人员,约为中国珠海工厂值班人数的1/10。

而且可以坚信,这种场景将是未来的工厂里最常见的车间工作状况。这新一波的机器人,比现今汽车制造厂和其他重工业广泛使用的机器人更为熟练。而且它们正在全球各地的工厂从事制造和配销层面的工作,并逐渐地取代技术工人。

诸如荷兰飞利浦此工厂的自动化工厂,与苹果(Apple)和其他消费电子大厂所使用的工厂,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雇用成千上万低技术劳动工人工。

负责管理德拉赫滕(Drachten)飞利浦生产线的电机工程师维瑟(Binne Visser)表示:拥有这些机器,我们能制造出全世界任何消费装置。

许多产业主管和科技专家表示,飞利浦的手法正在逐渐地超越苹果。甚至苹果iPhone的代工厂商富士康公司,在为生产智能手机持续兴建新工厂和增聘数千名新员工的同时,也计划在未来数年内,设置超过100万具机器人,补充在中国内地工厂所需要的劳动力。

富士康公司并未披露什么时或到底有多少员工将会被机器人取代,但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公开支持未来几年内在车间逐渐增加使用机器人。郭台铭今年1月在鸿海大谈人事管理,当时他笑称,鸿海全球有百万大军,,每天要管理100多万员工,并说自己头痛得要死。

机器人的成本正在逐渐地降低但是工作的技能却是越来越精密。所以在经济学家和科技人员间,引发了有关工作将会在多长时间被机器人代替的新辩论。

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家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和麦卡菲(Andrew McAfee)今年在新书《与机器赛跑》(Race Against The Machine)中指出,这种机器人入侵人类技术的步调和规模,是相对较近期才发生的,而且这种入侵或者代替将会产生深远经济影响。

他们认为,低成本自动化机器人的出现,重演了上个世纪农业技术革命的大规模改变,当时美国农业雇用人力从当初占总人力的40%降到如今的2%。

在制造业方面的这类进展,也开始在全球各地改变雇用数以百万计员工的其他产业,其中之一是配销业。

机器人可能很快就会取代例如C&S食品批发公司(C&S Wholesale Grocers)的员工,这家全美规模最大杂货配销商已经开始采用机器人技术了。

美国机器人制造厂商表示,在许多应用方面,机器人的成本效益要比人类高很多。

-----摘自《网易智能讯》

马小园

时间: 2024-10-14 20:56:45

人工智能代替工人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人工智能的目标?

你好读者,在本文中,我将讨论人工智能的目标. 什么是人工智能? 在开发中使用它有什么好处? 人工智能使我们的工作变得轻松 在今天,大多数大公司已经转移,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上. 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有许多优点和缺点.它通常是一种制作计算机机器人的方式,软件智能地思考,就像一种智能人类思考的方式.现在很多公司(谷歌,脸书等)都在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可靠性. 建立一个智能系统,你需要规划,自然语言处理(沟通),学习,感知,运动和操纵,长期目标,一般情报,创造力,社会情报等.随着机器开始使用现代人工

人工智能抢80万工人的饭碗,真的会失业吗?但是有新的转机

比尔盖茨力挺人工智能:AI的好处远大于危险 近几年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的热度在不断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加入AI领域,将来技术成熟的话,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会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而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对待这些“新同事”呢? 有人欢喜有人愁,机器人的实现,表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但是也会替代一部分人工作.新科技的产生难免会淘汰一些岗位,但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就像当初的通信员被淘汰之后,快递员的数量在剧增. 那事实真的是人工智能的衍生导致人类生存不下去吗? 我们分别从“国家战略方向”.“就业

伯克利教授Stuart Russell:人工智能基础概念与34个误区

伯克利教授Stuart Russell:人工智能基础概念与34个误区 机器之心 9 个月前 机器之心 Russell 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系统中心创始人兼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同时还是人工智能领域里「标准教科书」<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作者(谷歌研究主管 Peter Norvig 也是该书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他以 Q&A 的方式讲解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以及常见的误解. 1. 什么是人工智能? 是对让计算机展现出智慧的方法的研究.计算机在获得正确方向后可以高效工作,在这里,正确的方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三年内用人工智能赚100亿美元

“在微软,我们一直在尝试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智能是什么.”沈向洋博士说. 这听上去不像是统治办公软件市场半壁江山的微软需要考虑的议题——并非如此.事实上,早在 1991 年比尔·盖茨就成立了微软研究院,以“支持长期的计算机科学硏究而不受产品周期所限”为目标,通过计算机视觉.语音和自然语言等技术的研究,尝试推动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 (Human Intelligence) 协同进步. 而沈向洋则是微软人工智能宏图大业的领航者.他 1996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完成了机器人专业的博士进修,同年加入了微软

未来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否会让你丢掉饭碗呢?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已作出预测称,自动化的发展将在十年时间里导致三分之一的工作岗位就此消失.那么,人工智能是否会让你丢掉饭碗呢?这要视情况而定. 在任何一个职业领域中,你都必须具备前瞻的眼光,精确地找到那些能让你在未来变得更有价值的技能.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人工智能将在工作场所中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在社会中也是如此,但事实是未来仍将有很多的工作.任务和职能是其处理不了的. 就 存储和操作数据而言,计算机占据着优势,但它们还不能洞察非文字的社会线索,也无法理解集体

专访吴恩达:我不关心人工智能是否变邪恶

专访吴恩达:我不关心人工智能是否变邪恶 可以说,这几所大学有着最赞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以及斯坦福.这些地方,分别是吴恩达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执教12年的地方. 吴恩达是人工智能界的标杆,实至名归,他甚至还没到40岁.2011年,他成立了谷歌大脑,一个因谷歌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量的数据而大放异彩的深度学习项目.当计算机分析了许多的YouTube截屏并能够识别出一只猫时,谷歌大脑普大喜奔地迎来了它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纽约时报>以「需要多少台电脑才

人工智能过于发达可能后患无穷

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也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势头,从广义上讲,人工智能包罗万象,诸如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均属于人工智能范畴.有分析认为,在人工智能日益普及的背景下,未来包括销售员.清洁人员.驾驶员.运动员,甚至是记者都会面临失业,由此可见其威力之强大,不过,笔者认为,人工智能过于发达可能后患无穷,这怎么说呢?接下来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下. 人类文明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退 实际上,人工智能只是科技产业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的一小部分.回想几百年前几千年前,那时

造人论坛上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些科幻想法

理论太枯燥了,下面是十几年前在造人论坛上登的一些科幻构思, 全是与人工生命有关的.因本人文笔太差,仅仅能给出个草草的框架 (注:前三个构思曾发表在96年第二期的科幻世界上). ☆绑架 当生命可能以信息方式传递,队长带人在地底打算拦截敌方将领的中微子波.以实现绑架其之目的,但接收器坏了,最后队长决定用自已的大脑来接收这个信息,于是,当信号被拦截后.队长就变成了敌人的将领...... (自评:这算是生命复制的一个插曲吧."我"为什么不是"你"?,差别仅仅是脑细胞的排列方

3D打印技术冲突传统制造业,将导致更多工人下岗?

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等先进元素走进生活令人惊慌失措.科技的发展,从技术领域带动传统企业发展,但从根本上却冲击了传统企业的根基.3D打印技术的兴起,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制造业的地位,使原本看似很神奇稳定的传统制造业也蒙上一层深深阴影. 文/辛东方,80后作家.专注作者.专注互联网科技领域 无疑,3D打印技术的成功,是科技发展的标志.人类共工业革命过渡到先进的科技工业阶段,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情. 近日,迪拜推出全球首座3D打印办公室.据悉,此举是该旅游和经济中枢开发新技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计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