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为什么(斯坦福等)顶尖大学中国学生常常无所作为

转自饶老师的微信朋友圈。

华人父母误子弟而不知:美国顶尖大学的悖论 
      一般华人父母,无论海内外,简单认为上顶尖大学、研究生院只会对子女有好处。 
      这是一种可能,有时也发生。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而且是发生更多、更频繁。 
       这就是对于大多数华人孩子,上顶尖学校却负面影响其一生。 
        没人这么说,因为绝大多数华人不知道事实(绝大多数华人或没进过顶尖、或进过但不愿对外说事实),也因为华人父母简单迷信臆测。 
        首先定义顶尖。顶尖在数字上一定少于十,特别前五之内。顶尖的研究生院是只在其专业顶尖的系科,不是以学校为标准。顶尖的大学本科综合性的就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顶尖的理科课就加州理工麻省理工。 
         美国顶尖研究所院系长期以来很少中国学生,MIT的生物系非常强,估计三十多年来平均每年接受不到一个中国学生。我自己念研究生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其神经生物计划三十多年来恐怕总共不到十个中国学生,其生物化学系说不定三十年不到五个中国学生。他们了解情况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说,导致外界不知情。 
        我估计,MIT、洛克菲勒、哈佛、斯坦福、伯克利、UCSF、加州理工等校生物的中国研究生不仅人数少,实际后来成才率很低,生物研究最佳出路是做教授,实际这些学校中国留学生(以及美籍华人)后来成为美国教授的并不多。 
       而科学做的好的,包括后来在这些院系做教授的中国人,多数不是这些学校毕业的,而是美国专业很好但不顶尖的学校。 
       原因是:美国顶尖系科的研究生,有非常好的美国学生申请,不仅不积极招收中国学生,而且招收以后不是其学术主力,老师关照的是突出的美国学生,对中国学生常常当成打工仔,不与他们讨论科学,只问劳动产出。而且这些美国学生各方面都非常突出,令中国学生自惭形秽,失去信心,改变人生道路。 
       在优秀但非顶尖的美国研究生院系,美国学生不如中国学生,所以不仅录取中国学生多一些,而且老师普遍重视中国学生。这些中国学生自鸣得意的信息也是中国误认为自己学生优于美国学生的原因。 
      不仅学校是这样,学科也是。中国(北大)在美国做院士最多的是植物生物学,原因不是北大植物教育优于美国,而是美国农产品长期过剩,美国学生绝大多数不学植物,如果学生物都是偏好医学(次为生物医学)。我们在植物突出是田忌赛马的结果。 
     我在UCSF神经生物学研究生同班公四人。其中一位父亲是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本人是哈佛本科,还去法国做了一年研究,入学前三篇研究论文。入学后开课积极发言,每次考试分数第一,老师不重视他难道重视江西医学院毕业、带有口音、穿中国山寨服装的我?我博士后的实验室,一位博士后是冯罗伊曼的外孙,而且他研究生发现一个新的重要的酶(PI3 kinase),令其导师名扬天下;另外一位的父亲是哈佛化学系系主任、哥哥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老师看到他们和看到我怎么可能一样?其中一位是普林斯顿物理本科、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第三名、伯克利生物博士,交叉学科应该和谁谈?我还从他那里捡到了《纽约客》这个鸦片,一开始是他看完了给我,后来自己订了十几年。 
       顶尖大学本科应该也有这些问题:那里聚集了顶尖的美国学生,有些功课极端好,有些家庭背景很强。一般中国人都因此受挫,所以大部分这些院系的中国学生后来都不行,原因是自信心没了。 
       他们不会告诉父母,更不会写文章告诉大家。 
       在劣势中坚持信心,绝大多数华人(特别是X二代,包括移民二代)不具备这种心理素质。 
        上顶尖大学本科或研究生院,对于大多数华人来说,可能不如上次尖大学或研究生院。

时间: 2024-12-17 21:10:27

饶毅:为什么(斯坦福等)顶尖大学中国学生常常无所作为的相关文章

耶鲁教授: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愿意招中国学生

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陈志武,耶鲁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人有天赋,又勤奋,可是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开始不爱招中国学生了?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有两件事再次引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 一个是,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他说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下)

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立定志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曾深入论述了快乐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领域中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为它而废寝忘食.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学习,而是为了“享受”而学习了.在“第三封信”中,我也曾谈到我自己是如何在大学期间放弃了我不感兴趣的法律专业而进入我所热爱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的. 有些同学问我,如何像我一样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呢?我觉得,首先要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选择的权利(上)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看完了我<写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后,感触很深,他写了一封信给我说:“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做什么,我没有想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要出国,出国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现在留学拿到了学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呢?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谢谢你

哪些英语用法是普通中国学生最生疏的?

请附上例句和解释,谢谢!如果能分别说一下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本地用法更好. 传送门:你知道哪些中国人普遍生疏但意境很美的英语词汇? - 英语翻译哪些英语母语者常用的词组对于普通中国大学生来说是生疏的? - 英语翻译 谢老珂 ,骨子里是文科生 5360 人赞同 4.14.2016 更新 36-40.(谢谢知友们的赞,留言和私信.这个搬运工的活儿我做得很开心.会继续更新.) 11.21.2015更新 31-35.8.25.2015更新 26-30.8.11.2015更新 23-25.8.4.201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上)

2004年5月 此前,我和中国学生的多次交流都是围绕如何达到优秀和卓越.如何成为领导人才而展开的.最近,在新浪网的聊天室和我收到的许多电子邮件中,我发现更多的中国学生需要知道的不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而是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4名同学.但从马家爵被捕后与心理学家的对话内容看来,他应该不是一个邪恶的人,而是一个迷失方向.缺乏自信.性格封闭的孩子.他和很多大学生一样,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从优秀到卓越

2003年12月 三年前离开中国时,我在<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中,与广大青年学生一道,讨论了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就青年学生如何对待机遇.学业.工作.他人.自己等问题,阐述了我的个人意见.我提出诚信和正直.主动意识.交流和沟通.努力一生学习这几个个人素质方面值得中国学生高度重视, 在这三年,许多中国学生,经过电子邮件.讲座后的问答.座谈.和其他渠道(例如在电视节目“对话”中),常对我提到“如何成才”的问题.对于这个大家关注的问题,我整理了许多材料,集成这封“第二封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从诚信谈起

2000年4月 今年5月23日,比尔·盖茨先生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支持和敦促美国政府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国待遇.文中,他特别谈到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大学生那次对话的愉快经历以及因此而留下的深刻印象. 这篇文章令我不禁想到,在中国的这两年来,我工作中最大的享受也是到国内各高校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些访问和交流使得我有机会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事业.前途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中国学生的聪明.好学和上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与这些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5)

融会中西,均衡发展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里,只有融会中西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国际化人才.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每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年轻人都应当在中西方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文化范畴中寻找最适合自己,最能体现完整与均衡的文化精髓,并将中西方文化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时发挥中国人讲求纪律与服从.重视谦虚和毅力以及西方人强调创意与个性,鼓励积极与勇气的特长,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更容易地把握各种要素之间的完整与均衡关系. 中国和西方的年轻人在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

【雅思基础课程】语音语调-Lesson 3 中国学生的语音难点

LESSON 3 中国学生的语音难点 The difficulties of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pronunciation ● Part One th 字母组合 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和"th"字母组合相应的一组清浊辅音是[θ]与/e/,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把舌尖含在上下齿之间.而汉语中几乎没有这样的发音方式,因此在发音习惯上给中国学生带来了难度. 通过熟练练习绕口令来改变发音习惯,培养对字母组合th的发音敏感.不要小看这一句话,真正把它练熟,读起来快速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