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P理论01-背景及概念

MSTP出现背景:
1)、STP:收敛慢,只有一颗树,无法做VLAN间数据流量的负载均衡,带宽浪费。
2)、RSTP:收敛快,只有一颗树,无法做VLAN间数据流量的负载均衡,带宽浪费。
3)、MSTP:收敛快,可以有多颗树,能做不通VLAN的选路,能做流量的负载均衡,带宽利用率高。

MSTP 兼容 STP和 RSTP,既可以快速收敛,又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多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实现 VLAN 数据的负载均衡。通过 MSTP 把一个交换网络划分成多个域,每个域内形成多棵生成树,生成树之间彼此独立。每棵生成树叫做一个多生成树实例 MSTI(Multiple Spanning Tree Instance),每个域叫做一个 MST域(MST Region: Multiple Spanning Tree Region)。



MSTP 基本概念:
1、 MSTP 的网络层次
MSTP 网络中包含 1 个或多个 MST 域(MST Region),每个 MST Region 中包含一个或多个 MSTI。组成 MSTI 的是运行 STP/RSTP/MSTP 的交换设备, MSTI 是所有运行STP/RSTP/MSTP 的交换设备经 MSTP 协议计算后形成的树状网络。



2、 MST 域(MST Region)
MST 域是多生成树域(Multiple Spanning Tree Region),由交换网络中的多台交换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网段所构成。同一个 MST 域的设备具有下列特点:
1)、都启动了 MSTP;
2)、具有相同的域名;
3)、具有相同的 VLAN 到生成树实例映射配置;
4)、具有相同的 MSTP 修订级别配置。
一个局域网可以存在多个 MST 域,各 MST 域之间在物理上直接或间接相连。用户可以通过 MSTP配置命令把多台交换设备划分在同一个 MST 域内。



3、 域根;
1)、域根(Regional Root)分为 IST(Internal Spanning Tree)域根和 MSTI 域根。
2)、IST 生成树中距离总根(CIST Root)最近的交换设备是 IST 域根。
3)、一个 MST 域内可以生成多棵生成树,每棵生成树都称为一个 MSTI。 MSTI 域根是每个多生成树实例的树根;域中不同的 MSTI 有各自的域根。
4)、MSTI 之间彼此独立, MSTI 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 VLAN 对应。 但一个 VLAN 只能与一个 MSTI 对应。



4、主桥
主桥(Master Bridge)也就是 IST Master,它是域内距离总根最近的交换设备,如果总根在 MST 域中,则总根为该域的主桥。



5、总根
总根是 CIST(Common and Internal Spanning Tree)的根桥。
1)、CST:公共生成树 CST(Common Spanning Tree)是连接交换网络内所有 MST 域的一棵生成树。如果把每个 MST 域看作是一个节点, CST 就是这些节点通过 STP 或 RSTP 协议计算生成的一棵生成树。
2)、IST:内部生成树 IST(Internal Spanning Tree)是各 MST 域内的一棵生成树。
IST 是一个特殊的 MSTI, MSTI 的 ID 为 0,通常称为 MSTI0。IST 是 CIST 在 MST 域中的一个片段。
3)、CIST:公共和内部生成树 CIST 是通过 STP 或 RSTP 协议计算生成的,连接一个交换网络内所有交换设备的单生成树,所有 MST 域的 IST 加上 CST 就构成一棵完整的生成树,即 CIST。
4)、SST:构成单生成树 SST(Single Spanning Tree)有两种情况:a、运行 STP 或 RSTP 的交换设备只能属于一个生成树;b、MST 域中只有一个交换设备,这个交换设备构成单生成树。



6、端口角色
1)、根端口:在非根桥上,离根桥最近的端口是本交换设备的根端口,根交换设备没有根端口,根端口负责向树根方向转发数据。
2)、指定端口:对一台交换设备而言,它的指定端口是向下游交换设备转发 BPDU 报文的端口。
3)、Alternate 端口:a、从配置 BPDU 报文发送角度来看, Alternate 端口就是由于学习到其它网桥发送的配置 BPDU 报文而阻塞的端口。 b、从用户流量角度来看,Alternate 端口提供了从指定桥到根的另一条可切换路径,作为根端口的备份端口。
4)、Backup 端口:a、从配置 BPDU 报文发送角度来看, Backup 端口就是由于学习到自己发送的配置BPDU 报文而阻塞的端口。 b、从用户流量角度来看, Backup 端口作为指定端口的备份,提供了另外一条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备份通道。
5)、Master端口:Master 端口是 MST 域和总根相连的所有路径中最短路径上的端口,它是交换设备上连接 MST 域到总根的端口。Master 端口是域中的报文去往总根的必经之路。Master 端口是特殊域边缘端口, Master 端口在 CIST 上的角色是 Root Port,在其它各实例上的角色都是 Master 端口。
6)、域边缘端口:域边缘端口是指位于 MST 域的边缘并连接其它 MST 域或 SST 的端口。 进行 MSTP 计算时,域边缘端口在 MSTI 上的角色和 CIST 实例的角色保持一致。即如果边缘端口在 CIST 实例上的角色是 Master 端口(域和总根相连的所有路径中最短路径上的端口),则它在域内所有 MSTI 上的角色也是 Master 端口。
7)、边缘端口:如果指定端口位于整个域的边缘,不再与任何交换设备连接,这种端口叫做边缘端口。边缘端口一般与用户终端设备直接连接。



7、MSTP 的端口状态
MSTP 定义的端口状态与 RSTP 协议中定义相同。
1)、discarding:不转发流量,不学习MAC地址;
2)、learning:不转发流量,学习MAC地址;(过度状态)
3)、forwarding:转发流量,学习MAC地址。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9480916/2338413

时间: 2024-11-08 18:17:29

MSTP理论01-背景及概念的相关文章

Oracle知识梳理(一)理论篇:基本概念和术语整理

理论篇:基本概念和术语整理 一.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系统,它采用关系数据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关系数据模型由关系的数据结构,关系的操作集合和关系的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二.关系数据库中的一些基本术语和定义 1.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严格规范化的二维表,简单说关系数据模型就是用二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①二维表: 简单说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主要存储形式

MSTP理论02-MSTP拓扑计算

MSTP理论02-MSTP报文及拓扑计算 MSTP 使用多生成树桥协议数据单元 MST BPDU(Multiple Spanning Tree 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作为生成树计算的依据. MST BPDU 报文用来计算生成树的拓扑.维护网络拓扑以及传达拓扑变化记录. 1.MSTP 报文格式可配置目前 MSTP 的 BPDU 报文存在两种格式:1).dot1s: IEEE802.1s 规定的报文格式:2).legacy:私有协议报文格式.如果端口收发报文格式为默认支

1. 股票发展背景和概念

1. 散户炒股亏钱的原因: 很盲目的操作,更不就不懂股票 股票常言:是个炒股,七个亏,两个保本,一个赚钱 孙子兵法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2. 发展历史: 1990-11-26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12-01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3. 发展背景 发型股票目的是为了企业融资 企业发型股票到市场募集资金,大家拿钱买公司股票,企业承诺吧公司利润按股票份额分红

01.面向对象的概念

(1)类是抽象的概念,仅仅是模板,比如说:"人"类. (2)对象是一个你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具体实体. (3).类不占内存,对象才会占内存. (4).类是模子,确定对象将会拥有的特征(属性)和行为(方法). 类的定义: 类的定义语法: [访问修饰符]class 类名 { 成员; ... } (1)类中可以包含变量的定义,方法. 类的实例化; 语法: 类 实例名=new 类(); 类的成员访问: 实例名.属性; 实例名.方法名(); 写好了一个类之后,我们需要创建这个类的对象(在同一个命

Java多线程系列--“基础篇”01之 基本概念

多线程是Java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主体.从本章开始,我们将展开对多线程的学 习.接下来的内容,是对“JDK中新增JUC包”之前的Java多线程内容的讲解,涉及到的内容包括,Object类中的wait(), notify()等接口:Thread类中的接口:synchronized关键字. 注:JUC包是指,Java.util.concurrent包,它是由Java大师Doug Lea完成并在JDK1.5版本添加到Java中的. 在进入后面章节的学习之前,先对了解一些多线程的相关概念.线程状态图

01.数据库基本概念

a. 数据库基本概念 i. 数据库:是表和数据库访问对象的集合,其中表分别存储了不同的实体信息,每一行数据对应一个实体的描述信息 i. 实体与记录: 1. 实体是所有客观存在的,可以被描述的事物 2. 记录: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表格,每一"行"实际上对应一个实体,这样的一行,在数据库中,通常叫做一条"记录" ii. 数据库管理系统(DNMS):是一种系统软件,由一个互相关联的数据集合和一组访问数据的程序构成,主要功能是维护数据库,并有效地访问数据库中各个部分的数据 i

数据库设计理论与实践·<二>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

2一.概念设计 1.1 概念设计关键知识 1.2 辨析 实体与属性的区别: ①实体能进一步用多个属性来描述,属性却不能,属性是不可再细分/分割的原子项. ②实体内部或者多个实体之间存在联系,而属性无. 实体与联系的区别: ①联系不能单独存在,必须由它联系的双方或者多方共同决定,而实体不需要. ②联系的码由它关联的实体的主码决定,而实体的码和其它实体或联系无关. 一般很多人容易将三元联系和三个二元联系混淆. 1.3 附属图 图1.1 三元联系(三个实体的关系) 图1.2 一元联系 图1.3 各类属

真正“搞”懂http协议01—背景故事

去年读了<图解HTTP>.<图解TCP/IP>以及<图解网络硬件>但是读了之后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只是有了一层模糊的脉络,刚好最近又接触了一些有关http的相关内容.所以,就打算把它写成一个系列,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对http的理解更为深入.也可以为不懂不会http的同学在学习的路上先把荆棘剔除,以便学习的路更加的快速顺畅. http是前后端沟通的桥梁,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都是极为重要的基础知识.大多数前端开发只关注页面布局好不好,css简不简洁,js的可读性可复用性是不

UML建模快速入门01 背景

2015/03/21 - 15:12 [声明]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文章原始出处:http://blog.csdn.net/yelangjueqi/article/details/44710217 1.为什么要建模,一个基本理由是: 建模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正在开发的系统 2.通过建模,要达到四个目的: (1),建模有助于按照实际情况或按照所需要的样式对系统进行可视化 (2),建模有能够规约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3),建模给出了指导构造系统的模板 (4),建模对做出的决策进行文档化 系统越大,越复杂,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