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来 你才有进化的机会,唯一不变的就是持续变化(有理想的人是花40年把中国做到世界第二,然后再做到第一。商业是所有结合体,就这还有运气不好只说呢)

说这么多
挣钱么
不来钱 都特么先放一放吧
等钱够了 再来研究这些想研究的

小凡说的对,但是也得稍微讲点逼格,反而有更多的挣钱机会
因为容易的挣钱机会,大家都有机会,就不一定轮得到你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不说什么容易不容易
首先 你得有点钱
产品能变现 才能存活
活下来 你才有进化的机会
没错,相辅相成的
哪怕艺术家也是这样

对对对 WIN95丑成什么样 而且不稳定
现在的WIN10多美
我还没有用WIN10的时候,网上的截图就把我看傻了 太漂亮了
管理学上有个词语:持续改进
腾讯的QQ以前也很丑,现在简直美翻了

乔治卢卡斯要拍星球大战组建了工业光魔,横扫世界和奥斯卡特效奖。
数字化CG,CGI技术都是他们创造的
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都是慢慢迭代。
他们最大的优点在于不停迭代技术,而不是和印度人一样,学了某个东西就搞一辈子,然后通过阻止别人进步来保持自己的规模化优势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美术看一下这部纪录片
艺术和科学是如何同时进步的
唯一不变的就是持续变化

那些美粉觉得,美国世界第一那么我们加入美国国籍不就世界第一了么
有理想的人是花40年把中国做到世界第二,然后再做到第一
美国人在太平洋战争里的勇敢和惨烈,让我这个几十年后的中国人都动容
海空大战呀,出事了就是掉到海里,几乎是必死
美国人以前干活也拼命,就像二战里打仗一样,不怕死不怕累
但是现在他们有60%的人干活已经不行了

是呀,美国的第一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当年英国世界第一,再之前还有中国呢
你要知道,这帮人都是冷战和二战后出生的
这帮人当时是美国民族自豪感最强的时候诞生的,所以一出生那种目中无人,世界第一的态度根深蒂固
参加过二战的都死光了

见过太多不识相的外国人了
但是只要他们把工作做好了,就对得起这个国家
别人也无话可说
所以我们就是要在工作上超过他们

他们就是懒呀,美国二战后通过欧洲国债和美元石油政策,躺着赚钱。就和央企一样,只要允许民企进入的领域,哪个国企央企竞争的过民企的
巨大中华最好的例子吧
技术最好不见得就能活下来

要敬畏技术,而不是迷恋技术
夏普完了
三星却好好的
三星技术上也持续精进,但营销也做得很好
而且控制产品成本
夏普除了技术,什么都没有
夫善于器 必死于器
古人早就说过的

这算什么
sun,朗讯不是更亏么
说微软垄断
sun,从芯片,主机,操作系统,浏览器,编译器,虚拟机哪个他不做?
美国军方的计算机,银行,电信清一色sun小型机,居然被一个做数据库软件的收够了
朗讯呢?连激光器,晶体管,光纤通讯都是他们的,c,c++,视频直播
贝尔实验室就是朗讯旗下的,诺奖得主都七八个
技术不是唯一的,商业是所有结合体
就这还有运气不好只说呢
sun兴起是因为美国经济发展
互联网泡沫,随着泡沫崩坏,sun也死了
运气最不好的,牛郎星和乔布斯第一次苹果创业

听说delphi卖2.4e?
哪天脑子一热 去买了它
是不是又可以说了
堂堂一个ide被一个做游戏的渣渣买了…
特么的
只要有更好的发展
你管他谁买呢

我覆盖的行业,日韩公司多,这些年除了汽车领域,其他行业日系厂商都是份额萎缩的态势。
虽然很多行业日系厂商技术领先,但特别喜欢在现有的技术/设计上持续优化,行业技术/产品形态的巨大变革却往往不重视,于是快速失去市场份额。

昨天见到一篇文章说,日企在战术上勤奋,战略上懒惰,我觉得说的太对了
战略上的东西,一下子不能看到结果,但实际上更重要,所以不能吝惜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专门花时间总结了一下我们几个刚才的聊天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ndumars/p/9188933.html

时间: 2024-11-09 00:03:16

活下来 你才有进化的机会,唯一不变的就是持续变化(有理想的人是花40年把中国做到世界第二,然后再做到第一。商业是所有结合体,就这还有运气不好只说呢)的相关文章

第一篇--读刘同的《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摘录: 学会自我思考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别人说的都是对的吗? 有些付费专栏,被人讽刺得一文不值.当我真正去听了之后,觉得受益匪浅.有些书,被人贬得一塌糊涂,但我自己去读了,觉得相见恨晚.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很懊恼——为什么我之前会听信别人的看法呢?其实,多听别人的意见没错,但“别人”是谁很重要.我想了想,那些意见都来自网络,来自某些我并不觉得很有鉴赏力的人,反而我身边那些工作出色.人生“正向”的人只会积极推荐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很少去讽刺什么不好.可能这就是人的构成.比如说,那些市面上的励志书到底有

我只想做好一件白衬衫 -- 小米推送服务监控手记

最近读陈年先生的文章"凑热闹的公司都会烟消云散",读了十几遍,意犹未尽,感慨颇深. 我来小米三年了,三年前我会滔滔不绝的跟别人讲,如何带领几十个人,建立一套多么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如何用制度让所有人都遵守软件开发的流程和秩序,等等云云:还要告诉大家,某某大公司都是这样干的,某某外企比这个干的还大,借以佐证我的思想是何等的正确和伟大. 现在想想,那时的我,SB! 2014年,我很平静的度过了,做了一年多的推送服务,写年终总结的时候,恰逢读到陈年先生的那篇文章,于是我想我一年做了这么多事情

厉害了,蚂蚁金服!创造了中国自己的数据库OceanBase

2008年,王坚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位置上离职后,于当年9月加入了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首席架构师一职,负责集团技术架构以及基础技术平台建设.加入阿里没多久后,王坚就提出了"去IOE"的想法,即摆脱过去IT系统中对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以及EMC存储的过度依赖. 2009年开始,阿里举全公司之力投入到云计算的研发和使用中,这可视为取代IOE之举.2010年,阳振坤加入了阿里,这位在1999年就成为北京大学首批长江学者.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担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

BaseFX 实习小记(四)

已是夜深了,今天的拖延症格外严重,所有的邮件和OPT申请的事情都拖到了晚上才开始做,轮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过了凌晨了,但是这篇文章一定要今天写完,过了这个点估计也抓不到这个心情了. 说实话心情是不好的,主要是OPT的申请还没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各种问题,关键就出在自己人在中国,而那份申请最安全的方法还是必须自己亲自在美国申请.在这想插一句,再往前推更不爽的事情就是因为是中国人,活生生去sidefx加拿大实习的机会也因为签证给搅黄了,他么台湾人香港人来去无阻.而后这段时间也没从base本身得到有太大收

摇摇开门:从营销角度去论述怀才不遇

我一直觉得怀才不遇是一种很严重的病,病态的心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人明明自己有能力,有才华,但是没有获得和自己的才华对等的利益,或者说没人赏识,所以呢,一群失意者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叫做:怀才不遇.这种说法,像极了堆在仓库卖不掉的货品,然后经营者一直怪用户不好不懂欣赏好东西是一模一样的. 我们说,这商品卖不出去或者没人买单,怪得着用户吗?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有一个做山货的朋友搞了一次促销活动,价格很低,而且还有抽奖什么的,奖品有爱疯6爱怕的...但是,死活没卖出去多少.... 说到这里

为什么建立了索引可以提高效率

谈到sql优化,大家会异口同声的说建立索引,那么为什么建立了索引可以够提高效率?体现在哪?所有的查询都可以吗?什么样的查询才会提高效率?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下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为什么建立了索引可以够提高效率?体现在哪? 先让我们看下 (一)SQLS如何访问没有建立索引的数据表 Heap译成汉语叫做“堆”,其本义暗含杂乱无章.无序的意思,前面提到数据值被写进数据页时,由于每一行记录之间并没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所以行与行的顺序就是随机无序的,当然表中的数据页也就是无序的了,而

疯魔余承东:四年间打造令苹果、三星敬畏的华为手机

摘要:这几年移动互联网在中国不断地发展,而且发展是势不可挡.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相成发展,三星和苹果平分天下的局面终将会被打破.随着国内科技公司的不断成熟,国产移动设备也不断迈向一个巅峰时代.相继华为.中兴.魅族.小米.酷派以及不甘寂寞的老罗,他们势必会带给国产移动设备一个自信和创新.终有一天,中国创造也是会领跑世界. -----------------------------------------------------------------------------------------

航空概论(历年资料,引之百度文库,PS:未调格式,有点乱)

航空航天尔雅 选择题1. 已经实现了<天方夜谭>中的飞毯设想.-- A--美国2. 地球到月球大约-- C 38 万公里3. 建立了航空史上第一条定期空中路线-- B--德国4. 对于孔明灯来说,最重要的是-- C--自重5. 世界公认的人类第一次重于空气的,有动力驱动的飞行器进行的载人飞行的空速是每小时-- B--46 公里6. 一战期间飞机使用的是双翼飞机-- B--双翼7. 航空业才逐渐兴起-- B--(一次世界大战后)8. 德国制造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D--德国9. 美国实现了人类

【经济】【汇市】【楼市】【外储】关于经济的一些思考(From大文豪曼因斯坦)

以下几篇文章源于大文豪曼因斯坦 (微信公众号)的杰作,写于2016年,预言非常准. 原文已被删除,原作者也没联系上. 本文为网友整理后的消息: 链接参考文章最后. 文中提到的 海曼明斯基  的理论,建议还得看看. 第一篇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首先要说的是我并不是一个阴谋论者,什么共济会掌握世界之类我是从来不信的.对于官员,我一贯的观点是如果有三个选择,他们最后一定会选择最坏的那个,阴谋论这种东西实在太考验执行者的智商,而机构的智商历来都是不太够用.但是这事背后的蛛丝马迹又实在太过于匪夷所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