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rhon学习_day20___常用模块

一、collections模块

  在内置数据类型的基础上(list tuple set dict str),collections模块提供了如下几种额外的数据类型:namedtuple deque Counter OrderDict defaultdict

  1、namedtuple:生成可以使用名字访问元素的元组,正常的元组可以通过索引进行取值,但是很难看出元组元素所表示的意义,这就是namedtuple数据类型存在的意义。其用法如下实例: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circle = namedtuple(‘P‘,[‘x‘,‘y‘,‘r‘])      #P可以取任意变量名,无实际用处,但不可或缺
c1 =circle(2,3,5)
print(c1.x)
print(c1.y)
print(c1.r)

  2、deque:list可以高效的进行元素查找,但是对于追加和删除元素比较困难,尤其对于列表较大时,主要是因为列表为单向序列,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只能在列表末尾进行元素的追加(append())和删除(pop())。而deque就是为了高效解决列表的增加和删除元素的,除了具有append()和pop()外,还具有appendleft()和popleft()方法,可以在列表的头部进行元素的增加和删除。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q = deque([‘a‘,‘b‘,‘c‘])
q.append(‘x‘)
q.appendleft(‘y‘)
print(q)                                #输出结果为:deque([‘y‘, ‘a‘, ‘b‘, ‘c‘, ‘x‘])
q.pop()
print(q)                                #输出结果为:deque([‘y‘, ‘a‘, ‘b‘, ‘c‘])
q.popleft()
print(q)                                #输出结果为:deque([‘a‘, ‘b‘, ‘c‘])

  3、Counter:主要用来跟踪值出现的次数,返回无序的数据类型,用字典键值对进行记录结果,其中元素为key,次数为value。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c = Counter(‘abcdeabcdabcaba‘)
print(c)                               #输出结果为:Counter({‘a‘: 5, ‘b‘: 4, ‘c‘: 3, ‘d‘: 2, ‘e‘: 1})

  4、OrderDict:使用dict时,key是无序的,无法对其进行迭代,而OrderDict可以使得其变成有序,key的顺序为插入时的顺序,非key本身的顺序。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d = OrderedDict([(‘a‘, 1), (‘b‘, 2), (‘c‘, 3)])     #可以为这样的形式: d = OrderedDict({‘a‘: 1, ‘b‘: 2, ‘c‘: 3})
for key in d:
    print(key)                                      #输出结果为:a b c
d[‘key‘] = ‘value‘                                  #按照顺序添加在后面
print(d)                                            #输出结果为:OrderedDict([(‘a‘, 1), (‘b‘, 2), (‘c‘, 3), (‘key‘, ‘value‘)])

  5、Defaultdict:使用dict时,当key不存在,则会返回keyerror,若希望出现此情况时返回默认值则可用defaultdict。

实例:

  有如下值集合 [11,22,33,44,55,66,77,88,99,90],将所有大于 66 的值保存至字典的第一个key中,将小于 66 的值保存至第二个key的值中。即: {‘k1‘: 大于66 ‘k2‘: 小于66}

#常规dict做法
lst= [11,22,33,44,55,66,77,88,99,90]
result={}
for value in lst:
    if value>66:
        if ‘k1‘ in result:
            result[‘k1‘].append(value)
        else:
            result[‘k1‘]=[value]
    if value<66:
        if ‘k2‘ in result:
            result[‘k2‘].append(value)
        else:
            result[‘k2‘]=[value]
print(result)
#default方法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lst= [11,22,33,44,55,66,77,88,99,90]
result=defaultdict(list)
for value in lst:
    if value>66:
        result[‘k1‘].append(value)
    if value<66:
        result[‘k2‘].append(value)
print(result)                          #输出结果为:defaultdict(<class ‘list‘>, {‘k2‘: [11, 22, 33, 44, 55], ‘k1‘: [77, 88, 99, 90]})

二、random模块

1、random.random():返回大于0小于1的随机小数

import random
print(random.random())

2、random.uniform(n,m):返回大于n小于m的随机小数

import random
print(random.uniform(2,3))

3、random.randint(n,m):返回大于等于n小于等于m的随机整数

import random
print(random.randint(1,5))

4、random.randrange(n,m,2):返回大于等于n,小于m的随机奇数

import random
print(random.randrange(1,10,2))

5、random.choice(列表等可迭代对象):随机返回一个元素

import random
print(random.choice([1,10,2]))
print(random.choice((1,10,2)))
print(random.choice(range(10)))

6、random.sample(列表等可迭代对象,n):随机返回n个元素

import random
print(random.sample([1,10,2],2))  #返回一个列表

7、random.shuffle(list):打乱列表的顺序

import random
val=[1,3,5,7,9]
random.shuffle(val)
print(val)

生成包括数字及大小写字母随机验证码:

import random
def func(n):
    ret=‘‘
    for i in range(n):
        num=random.randint(0,9)
        alpha=chr(random.randint(97,122))
        Alpha = chr(random.randint(65, 90))
        val=random.choice([str(num),alpha,Alpha])
        ret+=val
    return ret
print(func(6))

三、时间time模块

  在python中常见三种表示时间的方法为:时间戳、时间元组(结构化时间)、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

1、时间戳(timestamp):通常来说,时间戳表示从1970年1月1日0时0分0秒开始时间的偏移量,单位为秒。

获取时间戳的方法:

#(1)time.time()方式获取当前时间戳
import time
print(time.time())

#(2)利用time.mktime(结构化时间)转化
import time
time_tuple = time.localtime(1500000000)#结构化时间
print(time.mktime(time_tuple))

2、格式化的时间的字符串(format string):

格式化字符 意义说明 格式化字符 意义说明
%Y
四位数的年份表示(000-9999)
%B
本地完整的月份名称
%y
两位位数的年份表示(00-99)
%c
本地相应的日期表示和时间表示
%m
月份(01-12)
%j
年内的一天(001-366)
%d
月内中的一天(0-31)
%P
本地A.M.或P.M.的等价符
%H
24小时制小时数(0-23)
%U
一年中的星期数(00-53)星期天为星期的开始
%I
12小时制小时数(01-12)
%w
星期(0-6),星期天为星期的开始
%M
分钟数(00=59)
%W
一年中的星期数(00-53)星期一为星期的开始
%S
秒(00-59)
%x
本地相应的日期表示
%a
本地简化星期名称
%X
本地相应的时间表示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称
%Z
当前时区的名称
%b
本地简化的月份名称
%%
%号本身

获取格式化时间字符串:

#time.strftime("格式定义","结构化时间")  结构化时间参数若不传,则显示当前时间
import time
print(time.strftime("%Y-%m-%d %X"))                                    #输出结果:2017-09-12 23:21:34
print(time.strftime("%Y-%m-%d",time.localtime(1500000000)))            #输出结果:2017-07-14

  3、时间元组(time_structrue):struct_time元组共有9个元素,分别为:年,月,日,时,分,秒,一年中第几周,一年中第几天等。

索引(Index) 属性(Attribute) 值(Values)
0 tm_year(年) 比如2011
1 tm_mon(月) 1 - 12
2 tm_mday(日) 1 - 31
3 tm_hour(时) 0 - 23
4 tm_min(分) 0 - 59
5 tm_sec(秒) 0 - 61
6 tm_wday(weekday) 0 - 6(0表示周日)
7 tm_yday(一年中的第几天) 1 - 366
8 tm_isdst(是否是夏令时) 默认为-1

获取结构化时间:

  (1)利用time.localtime()或者time.gmtimei()从时间戳转换

#time.gmtime(时间戳) UTC时间,与英国伦敦当地时间一致
import time
print(time.gmtime(1500000000))#输出结果: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7, tm_mday=14, tm_hour=2, tm_min=40, tm_sec=0, tm_wday=4, tm_yday=195, tm_isdst=0)
#time.localtime(时间戳) 当地时间,例如我们现在在北京执行这个方法:与UTC时间相差8小时,UTC时间+8小时 = 北京时间
import time
print(time.localtime(1500000000))
#输出结果为: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7, tm_mday=14, tm_hour=10, tm_min=40, tm_sec=0, tm_wday=4, tm_yday=195, tm_isdst=0)

(2)利用time.strptime()从格式化时间的字符串转换

#time.strptime(时间字符串,字符串对应格式)
import time
print(time.strptime("2017-03-16","%Y-%m-%d"))
#输出结果为: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3, tm_mday=16, tm_hour=0, tm_min=0, tm_sec=0, tm_wday=3, tm_yday=75, tm_isdst=-1)
print(time.strptime("07/24/2017","%m/%d/%Y"))
#输出结果为: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7, tm_mday=24, tm_hour=0, tm_min=0, tm_sec=0, tm_wday=0, tm_yday=205, tm_isdst=-1)
时间: 2024-11-03 03:46:19

pyrhon学习_day20___常用模块的相关文章

Python学习 :常用模块(二)

常用模块(二) 四.os模块 os模块是与操作系统交互的一个接口,用于对操作系统进行调用 os.getcwd() # 提供当前工作目录 os.chdir() #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 os.curdir() # 返回当前目录('.') os.pardir() # 获取当前目录的父目录字符串名('..') os.makedirs() # 生成多层递归目录('April\\Week1\\Day3') os.removedirs() # 从最里层往外删除空的文件夹,若文件夹为空,将会删除:若文件夹不为空,

Python学习笔记-常用模块

1.python模块 如果你退出 Python 解释器并重新进入,你做的任何定义(变量和方法)都会丢失.因此,如果你想要编写一些更大的程序,为准备解释器输入使用一个文本编辑器会更好,并以那个文件替代作为输入执行.这就是传说中的 脚本.随着你的程序变得越来越长,你可能想要将它分割成几个更易于维护的文件.你也可能想在不同的程序中使用顺手的函数,而不是把代码在它们之间中拷来拷去. 为了满足这些需要,Python 提供了一个方法可以从文件中获取定义,在脚本或者解释器的一个交互式实例中使用.这样的文件被称

Python学习 :常用模块(一)

常用模块(一) 一.时间(time)模块 时间戳 (Timestamp):时间戳表示的是从1970年1月1日00:00:00为计时起点,到当前的时间长度 import time print(help(time)) 查看time模块的官方说明 time.time() # 返回当前时间的时间戳 print(time.time()) >>> 1540191340.5649574 time.clock() # 计算CPU执行的时间 print(time.clock()) >>>

Python学习 :常用模块(三)

常用模块(三) 七.logging模块 日志中包含的信息应有正常的程序访问日志,还可能有错误.警告等信息输出 python的 logging 模块提供了标准的日志接口,你可以通过它存储各种格式的日志,logging 的日志可以分为 debug() , info() , warning() , error() , critical() 5个级别 Eg.简单的日志记录 import logging logging.debug('debug message') logging.info('info m

python 学习_day28_常用模块补充

一.摘要算法--hashlib模块 1.算法介绍 Python的hashlib提供了常见的摘要算法,如MD5,SHA1等等. 什么是摘要算法呢?摘要算法又称哈希算法.散列算法.它通过一个函数,把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为一个长度固定的数据串(通常用16进制的字符串表示).摘要算法就是通过摘要函数f()对任意长度的数据data计算出固定长度的摘要digest,目的是为了发现原始数据是否被人篡改过.摘要算法之所以能指出数据是否被篡改过,就是因为摘要函数是一个单向函数,计算f(data)很容易,但通过dig

python学习之-常用模块

json 和pickle 模块 json和pickle模块下都有4个功能 dumps  <---> loads  (序列化 <--->反序列化) dump <---> load (简单写法序列化<---> 简单写法反序列化) 用途:序列化模块 什么是序列化 序列化就是把内存中数据类型转换成一种可以存储到硬盘/基于网络传输的中间格式 反序列化就是将中间格式转成相对应的数据类型 PS:不同平台的数据类型是无法识别的,如果数据要夸平台交互,被其他平台识别,那就要把

Python学习day20 常用模块部分

模块:pip install 模块名称安装模块导入模块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collections模块:提供了几个额外的数据类型: Counter.deque.defaultdict.namedtuple\OrderedDict1.namedtuple:生成可以使用名字来访问元素内容的tuple2.deque:双端队列,可以快速的从另外一侧追加和推出对象3.Counter:计数器4.OrderedDict字典有序化5,defaultdict字典解

Python 学习5 常用模块

可以参考这个博客的地址http://www.cnblogs.com/alex3714/articles/5161349.html 本文为转载 地址http://www.cnblogs.com/alex3714/articles/5161349.html 本节大纲: 模块介绍 time &datetime模块 random os sys shutil json & picle shelve xml处理 yaml处理 configparser hashlib subprocess loggin

python学习:常用模块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litz2000/p/946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