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与IP分片

一、引言

?

UDP是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它负责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发送出去,不保证能导到目的地。

二、UDP首部

?

端口号表示发送进程和接受进程。由于IP层已经把IP数据报分配给了TCP和UDP,因此TCP和UDP端口号是相互独立的。
UDP长度字段指的是UDP首部和UDP数据的自己长度。

三、IP分片

由于物理网络层一般要限制每次发送数据帧的最大长度,因此当IP数据报的长度大于MTU时,就会发送IP分片。

  1. 分片可以发生在原始发送端主机上,也可以发生在中间路由器上。
  2. 已经分片过的数据报可能会再次进行分片(可能不止一次)
  3. IP数据报被分片以后,只有到达目的地才进行由目的端的IP层进行组装。

?

IP首部的16位标识、3位标志及13位片偏移用户分片过程。

  • 16位标识可以唯一确定一份IP数据报
  • 标志字段用一个比特来表示“更多的片”,除了最后一片外,其他每片都把该位置为1
  • 标志字段有一个比特称为“不分片”位。若为1,IP不对数据报进行分片,而是将数据报丢弃并发送一个ICMP差错报文给起始端
  • 片偏移字段指的是该片偏移原始数据报开始处的位置
  • 分片以后,每片的总长度值要修改为该片的长度值
  • 分片以后,任何传输层的首部都只出现在第一片数据中

?

四、ICMP不可达差错(需要分片)

当路由器收到一份需要分片的数据报,而在IP首部又设置了不分片标志比特,路由器会发送ICMP不可达差错给源端。
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判断到达目的端的路途中的最小MTU。
?

时间: 2024-08-10 19:15:39

UDP与IP分片的相关文章

TCP/IP具体解释--UDP数据报中的IP分片

1.UDP首部 2.UDP分片 在第二章,讲链路层是,提到过以太网.刨除数据帧帧头.最多传输的长度为1500.也就是说,假设一个ip数据报,长度大于1500,则须要分片. 分片方法: 在ip头中3位标志,13位片偏移,这俩东西就是用来分片的. 3位标志中:一个很多其他的片标识.除了最后一个分片,其他分片都要有这个标识,另一个不分片标识,假设置上.则即便IP数据报再长.也不分片.可是会将该IP数据报丢弃,并发送一个ICMP差错报文给发送端. 13位片偏移:用于表示相对于起始的偏移量,就是个offs

[转]【网络协议】TCP分段与UDP/IP分片 (MTU最大传输单元,MSS最大分段大小)

我们在学习TCP/IP协议时都知道,TCP报文段如果很长的话,会在发送时发生分段,在接受时进行重组,同样IP数据报在长度超过一定值时也会发生分片,在接收端再将分片重组. 我们先来看两个与TCP报文段分段和IP数据报分片密切相关的概念. MTU(最大传输单元) MTU前面已经说过了,是链路层中的网络对数据帧的一个限制,依然以以太网为例,MTU为1500个字节.一个IP数据报在以太网中 传输,如果它的长度大于该MTU值,就要进行分片传输,使得每片数据报的长度小于MTU.分片传输的IP数据报不一定按序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IP分片

1.UDP首部 2.UDP分片 在第二章,讲链路层是,提到过以太网,刨除数据帧帧头,最多传输的长度为1500,也就是说,如果一个ip数据报,长度大于1500,则需要分片. 分片方法: 在ip头中3位标志,13位片偏移,这俩东西就是用来分片的. 3位标志中:一个更多的片标识,除了最后一个分片,其它分片都要有这个标识,还有一个不分片标识,如果置上,则即便IP数据报再长,也不分片,但是会将该IP数据报丢弃,并发送一个ICMP差错报文给发送端. 13位片偏移:用于表示相对于起始的偏移量,就是个offse

IP分片

当数据超过底层允许最大字节时(一个以太帧1514字节,14字节以太首部,20字节IP首部,UDP8/TCP20,因此IP包每次最大为1500==MTU.去掉协议头UDP有效数据1472字节,TCP为1460字节.)会进行IP分片.LwIP允许的最大IP由如下决定:IP_REASS_MAX_PBUFS 决定IP分片允许最大pbuf数量,IP_REASS_MAXAGE分片的生存时间,超过则错误并将之前接收的IP分片丢弃. 如果数据大于IP_REASS_MAX_PBUFS则有两种选择,一:直接删除数据

IP分片丢失重传 - Sacrifice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尽管IP分片看起来是是透明的,但有一点让人不想使用它:即使只丢失一片数据也要重传整个数据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因为IP层本身没有超时重传的机制--由更高层来负责超时和重传(TCP有超时和重传机制,但UDP没有.一些UDP应用程序本身也执行超时和重传).当来自TCP报文段的某一片丢失后,TCP在超时后重发整个TCP报文段,该报文段对应于一份IP 数据报.没有办法只重传数据报中的一个数据片.事实上,如果对数据分片的是中间路由器,而不是起始端系统,那么超始端系统就不无知道数据报是如何被分片的.

《网络协议》IP 分片与 TCP 分段

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是指一种通信协议的某一层上面所能通过的最大数据包大小(以字节为单位).数据链路层中的网络对数据帧的长度都有一个限制,不同网络的 MTU 值不同,常用的以太网为 1500 个字节. 若在 IP 层要传输的数据报大小比链路层的 MTU 还大,那么 IP 层就会对这个数据报进行分片.一个数据报会被分为若干片,每个分片的大小都小于或者等于链路层的 MTU 值. IP 数据报分片以后,只有到达目的地才进行重新组装(这里的重新组装是达

IP分片丢失重传

尽管IP分片看起来是是透明的,但有一点让人不想使用它:即使只丢失一片数据也要重传整个数据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因为IP层本身没有超时重传的机制——由更高层来负责超时和重传(TCP有超时和重传机制,但UDP没有.一些UDP应用程序本身也执行超时和重传).当来自TCP报文段的某一片丢失后,TCP在超时后重发整个TCP报文段,该报文段对应于一份IP 数据报.没有办法只重传数据报中的一个数据片.事实上,如果对数据分片的是中间路由器,而不是起始端系统,那么超始端系统就不无知道数据报是如何被分片的.

IP分片重组的分析和常见碎片攻击 v0.2

IP分片重组的分析和常见碎片攻击 v0.2http://www.nsfocus.net/index.php?act=magazine&do=view&mid=584 作者:yawl (mailto:[email protected])主页:http://www.nsfocus.com日期:2000-09-12 一 前言 本文对linux的IP组装算法进行了分析,因为IP碎片经常用于DOS等攻击,在文章后面我结合 了一些攻击方法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说明.内核主要参考版本是2.2.16,另外简要的

IP分片和TCP分片 MTU和MSS

前期对分片分段概念有点不清晰,看到一篇好文,mark 本文转自:http://blog.csdn.net/keyouan2008/archive/2010/08/27/5843388.aspx 1,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最大传输单元 (1)以太网和802.3对数据帧的长度都有一个限制,其最大值分别是1500和1492个字节.链路层的这个特性称作MTU.不同类型的网络大多数都有一个上限.如果IP层有一个数据要传,且数据的长度比链路层的MTU还大,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