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指南(2) - 什么是好公司

跳槽指南]共4个章节,访问目录:http://blog.csdn.net/cuibo1123/article/details/38802317

公司是一个含混的词,很多人对公司的选择都还停留在“好公司或者坏公司”的层面上,但其实在好和坏背后往往都有着一打的因素来支撑一个公司是好还是坏。不了解这些背后的因素,单纯根据一个笼统的好或坏实际上是很难判定一个公司是不是适合自己的。

一个人要想选对公司,一要有选择权,二则要了解待选项。可以从非常多的视角对公司进行评价, 这里主要列举和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几种。

l     分工所处位置的视角

即使我们不用心去做非常详细的调查,也可以看到iPhone生产背后的三层结构:苹果+富士康+元器件供应商。这种链条的一个根本特征是上游的企业人少但分享的利润更高,当然其承担的创新风险也更大。企业所处位置是影响个人工作和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维度。

商业社会中公司所处的位置可以做简单理解:筹码多的,控制权、发言权大的在上端。具体来说,付钱的在上端,靠别人给钱的在下端。比如说:公司A把业务分包了给公司B,那么公司A在食物链的上端,公司B则在下端。垄断的或接近于垄断的在上端,被垄断的在下端。比如说:公司G直接面向客户,占有了市场份额60%,其他公司分享其他的40%,那么G在上端,其他公司在下端。从分工的角度看,一个公司所处的位置越靠后,其利润空间可能也就越微薄。

与这类分工相关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母公司与子公司、发包的和接包的、做操作系统的和必配指定操作系统的硬件厂商、做电商平台的和各个产品制造商等等。

从选择公司的角度,应该尽可能考虑上游的公司,因为这种分工上的位置对成长空间和收入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l     行业的视角

在这个视角下,公司往往被分为电信、金融、互联网、ERP、游戏、嵌入式等等。很难讲那个行业相对另一个行业具有绝对优势,但有两点需要额外注意:

一是软件是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对发展空间往往会形成一定限制。制造业的工厂里也做软件,但不太可能选几个做软件的去做厂长,金融公司里程序员也很难发展成为总裁。

另一点是有的子行业处在成熟期,发展相对平缓,而有的子行业则处在高速发展期,发展很迅速。后者机会更多,年轻人尤其是容易在全新的领域出头。这是因为在全新的领域中没有既定的利益格局,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当然机会多也同样意味着具有较大的风险。

从选择公司的角度看,无疑的要尽可能选选主营是软件并在高速发展子行业的公司。而之所以选择行业非常重要,根本原因是一旦选择了那个行业,那很可能一辈子就会干这个了。做金融的很难去做互联网,做互联网的也很难去做嵌入式。

l     时间轴的视角

从生命周期来看,公司可以分为发展期的公司,成熟期的公司和衰落期的公司。

从选择公司的角度看,极力要避免的是衰落期的公司。识别衰落期的公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分析财务数据和市场地位。已经赤字的或市场地位已经排位靠后的都是相对比较危险的公司。

而选择发展期的公司还是选择成熟期的公司上,要依赖于个人选择。通常来讲选择成熟度较高,市场地位较高的大公司会比较好,便于做技术积累。

l     核心竞争力的视角

有的公司是核心竞争力偏向于销售渠道,有的则是技术,有的则是两者并重。

比如对于信息管理系统销售渠道就比较重要。从这个视角看,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总是比没有的更好。而在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里,技术导向的公司无疑更适合程序员。非技术导向的公司里,技术路径通常会短。比如说:只做信息管理系统的公司技术路径通常不会长。

l     地域的视角

从这个视角可以把公司分为一线城市的公司,二线城市的公司。

地域主要影响可流动范围,在二线城市,不转换行业的情况下换公司,可选范围是非常少的。如果所在公司衰落甚至倒闭,换行业或者换方向则一部分经验积累要归零,继续保持原方向又没有公司可共选择。

另外,当一个人选择了某个公司的城市,也选择了其背后隐含的一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与城市的关联度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高(这体现在学校、房子、人文背景等方面),所以适当对此进行考察也是有必要的。

总的来看越是期望快速发展,越是希望开创一番事业,对自己越是有信心,越适合到一线城市发展;而相应的越是希望安稳,越是侧重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二线城市就更适合一点。

l     公司文化的视角

如果去翻阅管理相关的书籍比如《基业长青》,《赢》等,你就会发现公司的文化被放在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上。极度优秀并可存续的组织无疑是需要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来镇压气运的,但这和现实其实有点远。现实中的很多公司更可能是规则和个人双重驱动,而没有什么明显的文化特征。

很难讲那种企业文化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从负面来解读文化的话,有一种文化却几乎一定会使公司挂掉。这种公司的典型特征是:一盘散沙,所有人都一起糊弄工作,工作上的事情能推就推。这类公司几乎一定会比较快的走向毁灭,除非是有某些垄断性的因素可以确保其生存。

原创内容,转载请著明出处:http://blog.xoneday.com--------------------------------------------------------

希望大家支持 “豆瓣读书
iphone版本。

下载:http://itunes.apple.com/cn/app/id695492935二维码:

时间: 2025-01-01 20:05:51

跳槽指南(2) - 什么是好公司的相关文章

跳槽指南(4) - 如何选择公司

[跳槽指南]其他章节,请访问目录:http://blog.csdn.net/cuibo1123/article/details/38802317 在弄清楚公司的分类方法,以及某些类别公司的长处和短处后,就可以开始考虑如何去选择公司. 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是去大公司好呢,还是去小公司好呢?是去金融类公司好呢,还是去互联网公司好呢?这些问题的当事人大多是希望别人给出具体答案的,但实际上非当事人很难给出具体答案的,而只能提供原则.因为最终的判断同时依赖于公司和个人的偏好.在弄清楚特定公司的利

跳槽指南(5) - 各类公司的利弊[完结]

[跳槽指南]其他章节,请访问目录:http://blog.csdn.net/cuibo1123/article/details/38802317 从兴趣 > 发展 > 收入和安稳的角度来考量,就可以分析出一些公司的利弊,虽然不能完全通用,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l 知名软件公司在大多时候是优选. 显然的国外的Apple.Google,国内的阿里等即可以提供与兴趣相吻合的工作,又可以提供适合的发展机会以及安稳的未来和不错的收入.并且这类大公司在人脉发展上也优于一般小公司,这点对创业

跳槽指南(3) - 什么是好行业

[跳槽指南]共4个章节,访问目录:http://blog.csdn.net/cuibo1123/article/details/38802317 除了公司类型,一个公司所属行业对个人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不能绝对的说哪个行业更加优越,但是不同行业对发展方向的限制还是有一些规律可以参考的. l 外包行业 很难笼统的讲外包行业好或不好,有前途没有前途,因为外包也有很多层次. 假设一家公司把一款手机从设计到制造的所有环节都外包给一家公司,只是最后自己进行贴牌,那么对于承接这种外包业务的公司而言,单

【转】JavaScript 风格指南/编码规范(Airbnb公司版)

原文转自:http://blog.jobbole.com/79484/ Airbnb 是一家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公司,本文是其内部的 JavaScript 风格指南/编码规范,在 Github 上有 11,000+ Star,2100+ fork,前端开发者可参考. 基本类型:当你访问基本类型时,你是直接对它的值进行操作. string number boolean null undefined 1 2 3 4 5 6 var foo = 1, bar = foo; bar = 9; console

从大公司做.NET 开发跳槽后来到小公司的做.NET移动端微信开发的个人感慨

从14年11月的实习到正式的工作的工作我在上一家公司工作一年多了.然而到16年5月20跳槽后自己已经好久都没有在写博客了,在加上回学校毕业答辩3天以及拿档案中途耽搁了几天的时间,跳槽后虽然每天都在不停的搞开发做项目天天忙的就如狗一样,确实是没有时间整理以及总结和发表自己的感慨.难得中秋银行的事情搞完了自己清闲3天,是时候总结一下从大公司做.NET PC 端网站的开发到现在做移动互联网的银行及政府微信公众号的开发的感触.当时自己的选择现在公司做移动互联网的部门,移动互联网就是比较忙和累.你知道的.

一篇很透彻的关于跳槽的文章(跳槽的关键点:保证行业的延续。正规公司都不会轻易放弃一名老员工)

关于跳槽,本来就是人职业生涯中一件非常正常和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发觉自己越跳越差.那么什么时候该跳,该如何跳呢?那么我想对于跳槽的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1.跳槽的关键点:保证行业的延续. 相信求职中的各位都知道,用人单位所谓的经验要求指的不是累计工作经验,而是相关工作经验.在我们感叹应届生缺乏经验工作难找的同时,我们理所当然应当珍惜自己已经获得的经验.现实中有些人跳槽没有方向性,今天做销售觉得太苦想当行政,找到了行政工作让从端茶倒水做起又觉得没前途,然后又想去学个财务,等等.或者今

7年加工作经验的程序员,从大厂跳槽出来,遭遇了什么?

引言 很久没写文章了,只是隔一两个月更新篇小说,回想起来,LZ至今工作也8年了,回想起来,一时间难免感慨,时间真的过的太快了. 当初在北京的4年多,是LZ工作中最精彩的一段经历,这也是为何LZ的小说以LZ在北京打拼时的真实经历为背景,因为那是一段难忘而又精彩的时光. 16年偶得一个大厂的offer,因此LZ就毅然决然的来到了杭州,来到杭州以后,LZ的工作平淡了许多,或许和年龄有一定关系,也或许和杭州这个宜居的城市氛围有关. 大厂有各种小公司没有的福利和待遇优势,因此在这家公司的3年,LZ住进了自

反思:毕业入职的第一家公司

得到这第一份工作,说来还真有几分传奇.大四下学期一开学,就买好去深圳的火车票,和同学几个踏上了南漂的路.由于是穷学生,所以买了硬卧票,很巧的是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潜江的老乡,反正火车要开一天一夜也怪无聊的,于是在火车过道找了个桌子几个年轻小伙就开始畅谈人生和憧憬未来.这位刚认识的老乡年龄和我们差不多,但社会经验比我们丰富很多,于是就说起他在中专技校里面是如何半夜溜出去上网,毕业如何被分配到工厂做车厂机加工人,说和自己同班出来做机加工人的一个女同学的女同事由于金属镁粉过敏全身都红肿,那个女同学见到这

关于《Swift开发指南》背后的那些事

时间轴(倒叙)2014年8月底在图灵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全球第一本全面.系统.科学的,包含本人多年经验的呕心沥血之作<Swift开发指南>(配有同步视频课程和同步练习)全线重磅推出2014年7月5日苹果宣布Swift语言二十天后,<Swift开发指南>第一稿交予图灵出版社2014年6月9日苹果宣布Swift语言三天后,启动<Swift开发指南>撰写2014年6月2日凌晨1点(北京时间:)在苹果开发者大会WWDC 2014上,苹果宣布了全新的iOS及OS X平台开发语言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