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学习(6)——敏捷流程

《构建之法》学习(6)——敏捷流程

1.敏捷的流程

 

     “敏捷流程”是一系列价值观和方法的集合。

 

1.1敏捷开发原则

 

尽早并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以满足顾客需求

敏捷流程欢迎需求的变化,并利用这种变化来提高用户的竞争优势

经常发布可用的软件,发布间隔可以从几周到几个月,能短则短

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该每天共同工作

以有进取心的人为项目核心,充分支持信任他们

无论团队内外,面对面的交流始终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可用的软件是衡量项目进展的主要指标

敏捷流程应能保持可持续的发展。领导、团队和用户应该能按照目前的步调持续合作下去

只有不断关注技术和设计,才能越来越敏捷

保持简明——尽可能简化工作量的技艺——极为重要

只有能自我管理的团队才能创造优秀的架构、需求和设计

时时总结如何提高团队效率,并付诸行动

 

1.2敏捷流程概述

 

     找出完成产品需要做的事情——Product Backlog

     决定当前的冲刺需要解决的事情——Sprint Backlog:团队成员能主导任务的估计和分配,他们的能动性得到较大的发挥

     冲刺:这一措施较好地平衡了“交流”和“集中注意力”的矛盾

     得到软件的一个增量版本,发布给用户。然后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计划增量的新功能和改进

 

2.敏捷流程的解法

 

         燃尽图

以时间为度量的燃尽图更有效果

实际剩余时间:每个团队成员所有任务的剩余时间的总和

预估剩余时间:根据每个人每天的理论进度推算的剩余时间

实际花费时间:实际花费的时间

3.敏捷的团队

 

  自主管理

  自我组织

  多功能型

4.敏捷总结

 

  敏捷宣言表明的是一些优先级,不必当作圣旨或者教条来争论。

  Scrum Master不是一个官,而是一个没有行政权力的沟通者,就像微软的PM那样。他同时还要在团队中做具体的工作。直接把原来的“经理”变成Scrum Master,大多行不通。

  一些项目需要很多暗箱操作和政治角力才能搞定,Scrum会把这些矛盾都摆到明处。这有好处,也有风险。

  在复杂的项目里,要让一线团队成员做决定。

  创业公司的团队其实经常是运行在Scrum的模式中。

  在Scrum计划阶段的估计不是一个“合同”,领导们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合同。估计总是不准的。坚持短期的Sprint,这样即使不准的估计也不会有大的损害。

  不要和管理层谈“流程”,他们只关心“结果”。

  在大型团队、跨地区的团队,或者复杂项目中,Scrum并没有非常完美的答案,Scrum的创始人也承认这一点。

  敏捷不是万能的。敏捷的方法能帮助你更早地知道你是否如期完成任务,仅此而已。敏捷的方法能帮你尽快让用户看到项目的部分价值。

时间: 2024-10-29 13:55:47

《构建之法》学习(6)——敏捷流程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学习总结(1)

构建之法学习总结(1) 从刚开始的自主学习过程再到暑期的开发实践,粗略一算也有一个学期多了,这段时间内收益匪浅.<现代软件工程>这门软件开发的基础课程,说实话这类概念型教材是很枯燥的,但邹老师编写的这本<构建之法>一书给读者带来了更多趣味性,简单易懂,是一本很好的软件工程书. 这本教材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适合的,易懂且涉及全面,软件开发所涉及的方面和方法都有包括在内. 第一章 概论,讲述了软件工程的相关基础概念,为大家解答了软件以及软件工程到底是什么: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关系:源

构建之法学习(第六章 敏捷流程)

第6章  敏捷流程 本章主要介绍了敏捷流程及其原则,Backlog.Burn-down.Sprint.Scrum方法论.以及什么时候选择敏捷的开发方法,什么时候选择其他方法. 1.敏捷的流程 定义:"敏捷流程"是一系列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合. 现有的做法 敏捷的做法 流程和工具 个人和交流 完备的文档 可用的软件 为合同谈判 与客户合作 执行原定计划 响应变化 2.敏捷开发原则 尽早并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以满足顾客需求 敏捷流程欢迎需求的变化,并利用这种变化来提高用户的竞争优势 经常发

构建之法学习回顾(二)

学习完构建之法五到八章之后,发现这本书更加贴近于当代,一般的软工教材为了追求更广更久的接受度,在内容上会趋于保守,而这本书不同,许多生硬的知识都得到了新的活力. 在第五章的学习中,主要讲了典型的软件团队模式和开发流程.以及我们也将讨论团队模式和开发效率之间的一些关系. 团队有一致的集体目标,团队要一起完成这个目标.一个团队的成员不一定要同时工作.团队成员有各自的分工,互相依赖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只有我们当做一个团队一样进行工作和学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六章的学习中讲了敏捷流程及其原则,Bac

构建之法学习(第一章 概论)

初读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却发现并没有像其它大多数软件工程教材一样偏重理论知识,而是大量引用实例,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一改原本的空洞.乏味,反而更多的是趣味性. 通过对于第一章的自我学习,总结了一些知识点: 1.软件=程序+软件工程 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程序,就是指的源程序,是可执行代码.软件构建,构建成机器能懂的可执行代码,要有合理的软件架构,软件设计与实现,还要有各种文件和数据来描述各个程序文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编译参数,链接参数等等. 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

构建之法学习(5)

本周学习的是构建之法第五章 团队和流程 团队有共同的特点:1. 团队有一致的集体目标,团队要一起完成这目标.一个团队的成员不一定要同时工作,例如接力赛跑.(王屋村搬砖的"非团队"成员则不然,每个人想搬多少就搬多少,不想干了就结算工钱走人.)2. 团队成员有各自的分工,互相依赖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王屋村搬砖的"非团队"成员则是各自行动,独立把任务完成,有人不辞而别,对其他的搬砖人无实质影响.)

构建之法 学习笔记01

起初我只是在专业要求的硬性规定下去接触了这本<构建之法>,然后仔细的看下来之后确实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切实的了解了这个行业.这本书对我来书最实用的地方在于,在高大上的理论之后会有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在介绍方法论的同时,会介绍方法论不适用的场景,介绍方法论在现实中是怎样跑偏--什么叫宏观视角?什么叫最佳实践?什么叫算无遗策?就像画一棵决策树,向哪个分支走,结果会怎么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人信服.能让学生了解到工作中接触的种种角色及其想法.诉求,避免"以程序为中心"思考问

构建之法学习(6)

本周学习的是第六章--敏捷流程 在软件工程的语境里,"敏捷流程"是一系列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合.从2001年开始,一些软件界的专家开始倡导"敏捷"的价值观和流程,他们肯定了流行做法的价值,但是强调敏捷的做法更能带来价值. 现有的做法vs.敏捷的做法 现有的做法     敏捷的做法    流程和工具     个人和交流    完备的文档     可用的软件    为合同谈判     与客户合作    执行原定计划     响应变化 1. 尽早并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以满

构建之法学习总结

在学习完构建之法这本书后我收获颇丰,构建之法与其他市面上编程教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本书没有大段枯燥无味的代码,作者别出心裁地用一个个小故事来启发读者,语言也不失风趣幽默.读完这本书后,我有许多感想,心得与疑问.今后的软件开发维护等大多都是团队合作,有良好的编程风格十分重要,良好的编程风格不仅能为团队中其他成员阅读代码时带来便利,也能极大程度地提升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今后的软件开发不再是自己写代码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创新对于一名程序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他人的

构建之法 学习笔记06

关于敏捷流程. 在软件工程的语境中,"敏捷流程"是一系列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合.从2001年开始,一些软件界的专家开始倡导"敏捷"的价值观和流程,他们肯定了流行做法的价值,但是强调了敏捷做法更能带来价值 ."敏捷"(Agile)是一种思潮,或者说是一种价值观,它涵盖了好几种软件开发的方法论(Methodology):这些方法论又是建立在许多行之有效的最佳实践方法(Best Practices)之上的.而关于敏捷的方法论比较有名的是一下三种:1.爱抚

构建之法学习(第五章 团队和流程)

第五章团队和流程 本章主要讲了一些典型的软件团队模式和开发流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1.团队的共同特点: -应该有一致的集体目标,团队要一起完成这目标   -团队成员有各自的分工,互相依赖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软件团队的模式 主治医师模式(有首席工程师,其他成员支持其工作):明星模式:社区模式:   业余剧团模式:秘密团队(软件项目在秘密状态下进行):   特工团队(由特殊技能的专业人士组成):交响乐团模式(各司其职,重在执行):   爵士乐模式:功能团队模式(平等协作,共同完成):官僚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