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装饰模式(Decorator)详解及代码示例

一、装饰模式的定义

  装饰(Decorator)模式的定义:指在不改变现有对象结构的情况下,动态地给该对象增加一些职责(即增加其额外功能)的模式,它属于对象结构型模式。

二、装饰模式优缺点

  装饰(Decorator)模式的主要优点有:

  • 采用装饰模式扩展对象的功能比采用继承方式更加灵活。
  • 可以设计出多个不同的具体装饰类,创造出多个不同行为的组合。

  其主要缺点是:

  装饰模式增加了许多子类,如果过度使用会使程序变得很复杂。

三、装饰模式的实现

  通常情况下,扩展一个类的功能会使用继承方式来实现。但继承具有静态特征,耦合度高,并且随着扩展功能的增多,子类会很膨胀。如果使用组合关系来创建一个包装对象(即装饰对象)来包裹真实对象,并在保持真实对象的类结构不变的前提下,为其提供额外的功能,这就是装饰模式的目标。下面来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

  装饰模式主要包含以下角色。

  • 抽象构件(Component)角色:定义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准备接收附加责任的对象。
  • 具体构件(Concrete    Component)角色:实现抽象构件,通过装饰角色为其添加一些职责。
  • 抽象装饰(Decorator)角色:继承抽象构件,并包含具体构件的实例,可以通过其子类扩展具体构件的功能。
  • 具体装饰(ConcreteDecorator)角色:实现抽象装饰的相关方法,并给具体构件对象添加附加的责任。

  装饰模式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通过继承的方式新增特性这种实现方式,比如本例使用煎饼果子,代码如下:

/**
 * 煎饼
 */
public class Battercake {
    protected String getDesc(){
        return "煎饼";
    }
    protected int cost(){
        return 8;
    }
}

/**
 * 加蛋的煎饼
 */
public class BattercakeWithEgg extends Battercak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Desc() {
        return super.getDesc()+" 加一个鸡蛋";
    }

    @Override
    public int cost() {
        return super.cost()+1;
    }
}

/**
 * 加蛋加香肠的煎饼
 */
public class BattercakeWithEggSausage extends BattercakeWithEgg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Desc() {
        return super.getDesc()+ " 加一根香肠";
    }

    @Override
    public int cost() {
        return super.cost()+2;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attercake battercake = new Battercake();
        System.out.println(battercake.getDesc()+" 销售价格:"+battercake.cost());

        Battercake battercakeWithEgg = new BattercakeWithEgg();
        System.out.println(battercakeWithEgg.getDesc()+" 销售价格:"+battercakeWithEgg.cost());

        Battercake battercakeWithEggSausage = new BattercakeWithEggSausage();
        System.out.println(battercakeWithEggSausage.getDesc()+" 销售价格:"+battercakeWithEggSausage.cost());
    }
}

  最后测试结果为:

煎饼 销售价格:8
煎饼 加一个鸡蛋 销售价格:9
煎饼 加一个鸡蛋 加一根香肠 销售价格:11

  虽然我们也实现了扩展类的功能,但是继承的方式耦合度高,并且如果新增会无限增加类,如果修改原有类,对后面的类影响很大,因此如果使用装饰模式,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DecoratorPatter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onent p=new ConcreteComponent();
        p.operation();
        System.out.println("---------------------------------");
        Component d=new ConcreteDecorator(p);
        d.operation();
    }
}
//抽象构件角色
interface  Component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具体构件角色
class ConcreteComponent implements Component
{
    public ConcreteComponent()
    {
        System.out.println("创建具体构件角色");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调用具体构件角色的方法operation()");
    }
}
//抽象装饰角色
class Decorator implements Component
{
    private Component component;
    public Decorator(Component component)
    {
        this.component=component;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component.operation();
    }
}
//具体装饰角色
class ConcreteDecorator extends Decorator
{
    public ConcreteDecorator(Component component)
    {
        super(component);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uper.operation();
        addedFunction();
    }
    public void addedFunction()
    {
        System.out.println("为具体构件角色增加额外的功能addedFunction()");
    }
}

四、装饰模式的应用场景

  前面讲解了关于装饰模式的结构与特点,下面介绍其适用的应用场景,装饰模式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使用。

  • 当需要给一个现有类添加附加职责,而又不能采用生成子类的方法进行扩充时。例如,该类被隐藏或者该类是终极类或者采用继承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子类。
  • 当需要通过对现有的一组基本功能进行排列组合而产生非常多的功能时,采用继承关系很难实现,而采用装饰模式却很好实现。
  • 当对象的功能要求可以动态地添加,也可以再动态地撤销时。

  装饰模式在 Java 语言中的最著名的应用莫过于 Java I/O 标准库的设计了。例如,InputStream 的子类 FilterInputStream,OutputStream 的子类 FilterOutputStream,Reader 的子类 BufferedReader 以及 FilterReader,还有 Writer 的子类 BufferedWriter、FilterWriter 以及 PrintWriter 等,它们都是抽象装饰类。

  下面代码是为 FileReader 增加缓冲区而采用的装饰类 BufferedReader 的例子:

BufferedReader in=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filename.txtn));
String s=in.readLine();

五、装饰模式扩展

  装饰模式所包含的 4 个角色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存在的,在有些应用环境下模式是可以简化的,如以下两种情况。

  • 如果只有一个具体构件而没有抽象构件时,可以让抽象装饰继承具体构件,其结构图如图所示:

              

  • 如果只有一个具体装饰时,可以将抽象装饰和具体装饰合并,其结构图如图所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ng99/p/12602674.html

时间: 2025-01-15 14:38:56

设计模式之装饰模式(Decorator)详解及代码示例的相关文章

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详解及代码示例

一.模板方法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模式的定义如下: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而将算法的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该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它是一种类行为型模式. 二.模板方法模式优缺点 该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它封装了不变部分,扩展可变部分.它把认为是不变部分的算法封装到父类中实现,而把可变部分算法由子类继承实现,便于子类继续扩展. 它在父类中提取了公共的部分代码,便于代码复用. 部分方法是由子类实现的,因此子类可以通过扩展

java中的List详解以及代码示例

一:概念List是Java集合Collection中的一个接口,一般用ArrayList类和LinkedList类去实现这个接口.Collection集合还有其他接口:Map,Set(在我的另一篇博客)二:LIST的使用List的常用方法 boolean add(E e) //尾插 e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将 e 插入到 index 位置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尾插 c 中的元素 E

设计模式之原型模式(Prototype)详解及代码示例

一.原型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原型(Prototype)模式的定义如下:用一个已经创建的实例作为原型,通过复制该原型对象来创建一个和原型相同或相似的新对象.它属于创建型设计模式,用于创建重复的对象,同时又能保证性能(用这种方式创建对象非常高效). 这种模式是实现了一个原型接口,该接口用于创建当前对象的克隆.当直接创建对象的代价比较大时,则采用这种模式.例如,一个对象需要在一个高代价的数据库操作之后被创建.我们可以缓存该对象,在下一个请求时返回它的克隆,在需要的时候更新数据库,以此来减少数据库调用.

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Proxy)详解及代码示例

一.代理模式的定义 代理模式的定义:由于某些原因需要给某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这时,访问对象不适合或者不能直接引用目标对象,代理对象作为访问对象和目标对象之间的中介,代理模式也叫做委托模式. 二.为什么使用代理模式 中介隔离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客户类不想或者不能直接引用一个委托对象,而代理类对象可以在客户类和委托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其特征是代理类和委托类实现相同的接口. 开闭原则,增加功能:代理类除了是客户类和委托类的中介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给代理类增加额外的功能来扩展委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Strategy)详解及代码示例

一.策略模式的定义 策略(Strategy)模式的定义: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且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使用算法的客户.策略模式属于对象行为模式,它通过对算法进行封装,把使用算法的责任和算法的实现分割开来,并委派给不同的对象对这些算法进行管理. 二.策略模式优缺点 策略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多重条件语句不易维护,而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转移语句. 符合开闭原则,可以在不修改原代码的情况下,灵活增加新算法. 算法使用和实现隔离分离,提高算法的保密性和

PCA 降维算法详解 以及代码示例

转载地址:http://blog.csdn.net/watkinsong/article/details/38536463 1. 前言 PCA :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主成分分析) 最近发现我的一篇关于PCA算法总结以及个人理解的博客的访问量比较高, 刚好目前又重新学习了一下PCA (主成分分析) 降维算法, 所以打算把目前掌握的做个全面的整理总结, 能够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 自己再看自己写的那个关于PCA的博客, 发现还是比较混乱的, 希望这里能过做好

linux进程间通信之System V共享内存详解及代码示例

共享内存是最快最为高效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当共享内存映射到共享它的某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后,进程间的数据传递就不再牵扯到内核,进程可以直接读取内核,不需要通过内核系统调用进行数据拷贝.一般使用情况,从共享内存中写入或读取数据的进程间需要做同步,例如通过信号量,互斥锁去同步. 共享内存有System V 共享内存和Posix共享内存,本文介绍System V 共享内存.System V共享内存头文件及相关函数原型:#include <sys/shm.h> int shmget(key_t key, s

转载:唐磊的个人博客《python中decorator详解》【转注:深入浅出清晰明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唐磊的个人博客<python中decorator详解> 前面写python的AOP解决方案时提到了decorator,这篇文章就详细的来整理下python的装饰器--decorator. python中的函数即objects 一步一步来,先了解下python中的函数. def shout(word='hello,world'):     return word.capitalize() + '!'print shout()#输出:Hello,world!#跟其他对象一样,你同样

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详解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详解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article/details/26583157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如有转载, 请站内联系.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的依赖, 这样一来, 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 它的所有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使用方法: 1. 首先新建主题(subject)接口, 负责注册(register)\删除(re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