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Java语言描述

责任链模式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受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对象,那么它会把相同的请求传给下一个接收者,以此类推

介绍

意图

避免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解决问题

责任链上的处理者负责处理请求,客户只需要将请求发送到责任链上即可,无须关心请求的处理细节和请求的传递,所以责任链将请求的发送者和请求的处理者解耦了

优点

  1. 降低耦合度
  2. 简化了对象。对象不需要知道链的结构
  3. 增强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通过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者调动它们的次序,允许动态的新增或者删除责任
  4. 增加新的请求处理类非常方便

缺点

  1. 不能保证请求一定被接受
  2. 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可能会造成循环调用
  3. 可能不容易观察运行时特征,有碍于除错

实现

我们创建抽象类 AbstractLogger,带有详细的日志记录级别。然后我们创建三种类型的记录器,都扩展了 AbstractLogger。每个记录器消息的级别是否属于自己的级别,如果是则相应地打印出来,否则将不打印并把消息传给下一个记录器。

创建抽象的记录器类

AbstractLogger.java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Logger {
   public static int INFO = 1;
   public static int DEBUG = 2;
   public static int ERROR = 3;

   protected int level;

   //责任链中的下一个元素
   protected AbstractLogger nextLogger;

   public void setNextLogger(AbstractLogger nextLogger){
      this.nextLogger = nextLogger;
   }

   public void logMessage(int level, String message){
      if(this.level <= level){
         write(message);
      }
      if(nextLogger !=null){
         nextLogger.logMessage(level, message);
      }
   }

   abstract 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创建扩展了该记录器类的实体类。

public class ConsoleLogger extends AbstractLogger {

   public ConsoleLogger(int level){
      this.level = level;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Standard Console::Logger: " + message);
   }
}
public class ErrorLogger extends AbstractLogger {

   public ErrorLogger(int level){
      this.level = level;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Error Console::Logger: " + message);
   }
}
public class FileLogger extends AbstractLogger {

   public FileLogger(int level){
      this.level = level;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wri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File::Logger: " + message);
   }
}

demo使用

创建不同类型的记录器。赋予它们不同的错误级别,并在每个记录器中设置下一个记录器。每个记录器中的下一个记录器代表的是链的一部分。

ChainPatternDemo.java
public class ChainPatternDemo {

   private static AbstractLogger getChainOfLoggers(){

      AbstractLogger errorLogger = new ErrorLogger(AbstractLogger.ERROR);
      AbstractLogger fileLogger = new FileLogger(AbstractLogger.DEBUG);
      AbstractLogger consoleLogger = new ConsoleLogger(AbstractLogger.INFO);

      errorLogger.setNextLogger(fileLogger);
      fileLogger.setNextLogger(consoleLogger);

      return errorLogg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Logger loggerChain = getChainOfLoggers();

      loggerChain.logMessage(AbstractLogger.INFO,
         "This is an information.");

      loggerChain.logMessage(AbstractLogger.DEBUG,
         "This is an debug level information.");

      loggerChain.logMessage(AbstractLogger.ERROR,
         "This is an error information.");
   }
}

执行程序,输出结果:

Standard Console::Logger: This is an information.
File::Logger: This is an debug level information.
Standard Console::Logger: This is an debug level information.
Error Console::Logger: This is an error information.
File::Logger: This is an error information.
Standard Console::Logger: This is an error information.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mosH/p/10263426.html

时间: 2024-10-11 01:26:20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Java语言描述的相关文章

设计模式之适配者模式——Java语言描述 | Amos H&#39;s blog

适配器模式是作为两个不兼容的接口之间的桥梁.这种类型的设计模糊属于结构性模式,它结合了两个独立接口的功能 概念阐述 使用适配器模式可以解决在软件系统中,将一些旧的类放入新环境中,但是新环境要求的接口旧的类不能满足的情况. 使用情形: 系统需要使用旧的类,但是此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 需要建立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系的一些类 通过接口转换,将一个类插入到另一个类中 优点: 可以让任何两个没有关联的类一起运行 提高了类的复用 增加了类的透明度 灵活性好 缺点: 过多的使用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20170717

行为型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一.含义 责任链模式的核心在"链"上,"链"是由多个处理者(对象)组成的,由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在链中决定谁来处理这个请求),并返回相应的结果 二.代码说明 1.主要有两个角色 1)处理者 它能够对请求做出处理(请求得到处理则直接返回,否则传到下一个处理者),设置下一个处理者(这两个操作可以抽象出来), 同时每个处理者都有一个相应的处理级别,以及具体的处理操作(父类实现请求传递,子类实现请求处理) 2)被处理者(请求者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职责链模式

本文继续介绍23种设计模式系列之职责链模式. 什么是链 1.链是一系列节点的集合. 2..链的各节点可灵活拆分再重组. 职责链模式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将这个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他为止. 角色 抽象处理者角色(Handler):定义出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如果需要,接口可以定义 出一个方法以设定和返回对下家的引用.这个角色通常由一个Java抽象类或者Java接口实现. 具体处理者角色(ConcreteHan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责任链(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的: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一个对象决定处理此请求.发出这个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的哪一个对象最终处理这个请求,这使得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动态地重新组织和分配责任. 从击鼓传花谈起 击鼓传花是一种热闹而又紧张的饮酒游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

Java常见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原文地址:  http://www.cnblogs.com/java-my-life/archive/2012/05/28/2516865.html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责任链(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的: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一个对象决定处理此请求.发出这个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的哪一个对象最终处理这个请求,这使得系统

Java进阶篇设计模式之八 ----- 责任链模式和命令模式

前言 在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结构型模式的享元模式和代理模式.本篇则来学习下行为型模式的两个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和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责任链模式 简介 责任链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请求,那么它会把相同的请求传给下一个接

Java设计模式应用——责任链模式

生产一个产品,需要依次执行多个步骤,才能完成,那么是使用责任链模式则是极好的. 在性能告警模块开发过程中,创建一条告警规则需要执行阈值解析,中间表生成,流任务生成,规则入库,告警事件入库等诸多操作.如果把这些步骤糅合在一个类中,代码可读性及复杂度往往是灾难的,特别对于这么多步骤的事务性操作,更是力不从心.使用责任链模式,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以告警规则创建为例子,简化流程如下 阈值解析 ---> 流任务生成 ---> 规则入库 回滚流程如下 1. 阈值解析失败:回滚阈值解析. 2. 流任务生产失

Java设计模式之八 ----- 责任链模式和命令模式

前言 在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结构型模式的享元模式和代理模式.本篇则来学习下行为型模式的两个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和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责任链模式 简介 责任链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请求,那么它会把相同的请求传给下一个接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以及在java中作用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一个对象决定处理此请求.发出这个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的哪一个对象最终处理这个请求,这使得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动态地重新组织和分配责任. 纯的与不纯的责任链模式 一个纯的责任链模式要求一个具体的处理者对象只能在两个行为中选择一个:一是承担责任,而是把责任推给下家.不允许出现某一个具体处理者对象在承担了一部分责任后又 把责任向下传的情况. 在一个纯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