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LRUCache原理(Android)

一. LruCache基本原理

LRU全称为Least Recently Used,即最近最少使用。

由于缓存容量是有限的,当有新的数据需要加入缓存,但缓存的空闲空间不足的时候,如何移除原有的部分数据从而释放空间用来放新的数据?

LRU算法就是当缓存空间满了的时候,将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从缓存空间中删除以增加可用的缓存空间来缓存新数据。

这个算分的内部有一个缓存列表,每当一个缓存数据被访问的时候,这个数据就会被提到列表尾部,每次都这样的话,列表的头部数据就是最近最不常使用的了,当缓存空间不足时,就会删除列表头部的缓存数据。

二. LruCache的使用

//获取系统分配给每个应用程序的最大内存
int maxMemory=(int)(Runtime.getRuntime().maxMemory()/1024);
int cacheSize=maxMemory/8;
private LruCache<String, Bitmap> mMemoryCache;
//给LruCache分配1/8
mMemoryCache = new LruCache<String, Bitmap>(mCacheSize){
    //重写该方法,来测量Bitmap的大小
    @Override
    protected int sizeOf(String key, Bitmap value) {
        return value.getRowBytes() * value.getHeight()/1024;
    }
};

三. LruCache部分源码解析

LruCache 利用 LinkedHashMap 的一个特性(accessOrder=true 基于访问顺序)再加上对 LinkedHashMap 的数据操作上锁实现的缓存策略。

LruCache 的数据缓存是内存中的。

  • 首先设置了内部 LinkedHashMap 构造参数 accessOrder=true, 实现了数据排序按照访问顺序。
  • LruCache类在调用get(K key) 方法时,都会调用LinkedHashMap.get(Object key) 。
  • 如上述设置了 accessOrder=true 后,调用LinkedHashMap.get(Object key) 都会通过LinkedHashMap的afterNodeAccess()方法将数据移到队尾。
  • 由于最新访问的数据在尾部,在 put 和 trimToSize 的方法执行下,如果发生数据移除,会优先移除掉头部数据

1.构造方法


    /**
     * @param maxSize for caches that do not override {@link #sizeOf}, this is
     *     the maximum number of entries in the cache. For all other caches,
     *     this is the maximum sum of the sizes of the entries in this cache.
     */
    public LruCache(int maxSize) {
        if (maxSize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maxSize <= 0");
        }
        this.maxSize = maxSize;
        this.map = new LinkedHashMap<K, V>(0, 0.75f, true);
    }

LinkedHashMap参数介绍:

  • initialCapacity 用于初始化该 LinkedHashMap 的大小。
  • loadFactor(负载因子)这个LinkedHashMap的父类 HashMap 里的构造参数,涉及到扩容问题,比如 HashMap 的最大容量是100,那么这里设置0.75f的话,到75的时候就会扩容。
  • accessOrder,这个参数是排序模式,true表示在访问的时候进行排序( LruCache 核心工作原理就在此),false表示在插入的时才排序。

2.添加数据 LruCache.put(K key, V value)

/**
     * Caches {@code value} for {@code key}. The value is moved to the head of
     * the queue.
     *
     * @return the previous value mapped by {@code key}.
     */
    public final V put(K key, V value) {
        if (key == null || value == null)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key == null || value == null");
        }

        V previous;
        synchronized (this) {
            putCount++;
             //safeSizeOf(key, value)。
             //这个方法返回的是1,也就是将缓存的个数加1.
            // 当缓存的是图片的时候,这个size应该表示图片占用的内存的大小,所以应该重写里面调用的sizeOf(key, value)方法
            size += safeSizeOf(key, value);
            //向map中加入缓存对象,若缓存中已存在,返回已有的值,否则执行插入新的数据,并返回null
            previous = map.put(key, value);
            //如果已有缓存对象,则缓存大小恢复到之前
            if (previous != null) {
                size -= safeSizeOf(key, previous);
            }
        }
          //entryRemoved()是个空方法,可以自行实现
        if (previous != null) {
            entryRemoved(false, key, previous, value);
        }

        trimToSize(maxSize);
        return previous;
    }
  • 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把值放入LinkedHashMap,不管超不超过你设定的缓存容量。
  • 根据 safeSizeOf方法计算 此次添加数据的容量是多少,并且加到size 里 。
  • 方法执行到最后时,通过trimToSize()方法 来判断size 是否大于maxSize。

可以看到put()方法并没有太多的逻辑,重要的就是在添加过缓存对象后,调用 trimToSize()方法,来判断缓存是否已满,如果满了就要删除近期最少使用的数据。

2.trimToSize(int maxSize)

/**
     * Remove the eldest entries until the total of remaining entries is at or
     * below the requested size.
     *
     * @param maxSize the maximum size of the cache before returning. May be -1
     *            to evict even 0-sized elements.
     */
    public void trimToSize(int maxSize) {
        while (true) {
            K key;
            V value;
            synchronized (this) {
              //如果map为空并且缓存size不等于0或者缓存size小于0,抛出异常
                if (size < 0 || (map.isEmpty() && size != 0))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getClass().getName()
                            + ".sizeOf() is reporting inconsistent results!");
                }
     //如果缓存大小size小于最大缓存,不需要再删除缓存对象,跳出循环
                if (size <= maxSize) {
                    break;
                }
     //在缓存队列中查找最近最少使用的元素,若不存在,直接退出循环,若存在则直接在map中删除。
                Map.Entry<K, V> toEvict = map.eldest();
                if (toEvict == null) {
                    break;
                }

                key = toEvict.getKey();
                value = toEvict.getValue();
                map.remove(key);
                size -= safeSizeOf(key, value);
                //回收次数+1
                evictionCount++;
            }

            entryRemoved(true, key, value, null);
        }
    }
/**
 * Returns the eldest entry in the map, or {@code null} if the map is empty.
 *
 * Android-added.
 *
 * @hide
 */
public Map.Entry<K, V> eldest() {
    Entry<K, V> eldest = header.after;
    return eldest != header ? eldest : null;
}

trimToSize()方法不断地删除LinkedHashMap中队首的元素,即近期最少访问的,直到缓存大小小于最大值。

3.LruCache.get(K key)

    /**
     * Returns the value for {@code key} if it exists in the cache or can be
     * created by {@code #create}. If a value was returned, it is moved to the
     * head of the queue. This returns null if a value is not cached and cannot
     * be created.
     * 通过key获取缓存的数据,如果通过这个方法得到的需要的元素,那么这个元素会被放在缓存队列的尾部,
     *
     */
    public final V get(K key) {
        if (key == null)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key == null");
        }

        V mapValue;
        synchronized (this) {
              //从LinkedHashMap中获取数据。
            mapValue = map.get(key);
            if (mapValue != null) {
                hitCount++;
                return mapValue;
            }
            missCount++;
        }
    /*
     * 正常情况走不到下面
     * 因为默认的 create(K key) 逻辑为null
     * 走到这里的话说明实现了自定义的create(K key) 逻辑,比如返回了一个不为空的默认值
     */
        /*
         * Attempt to create a value. This may take a long time, and the map
         * may be different when create() returns. If a conflicting value was
         * added to the map while create() was working, we leave that value in
         * the map and release the created value.
         * 译:如果通过key从缓存集合中获取不到缓存数据,就尝试使用creat(key)方法创造一个新数据。
         * create(key)默认返回的也是null,需要的时候可以重写这个方法。
         */

        V createdValue = create(key);
        if (createdValue == null) {
            return null;
        }
        //如果重写了create(key)方法,创建了新的数据,就讲新数据放入缓存中。
        synchronized (this) {
            createCount++;
            mapValue = map.put(key, createdValue);

            if (mapValue != null) {
                // There was a conflict so undo that last put
                map.put(key, mapValue);
            } else {
                size += safeSizeOf(key, createdValue);
            }
        }

        if (mapValue != null) {
            entryRemoved(false, key, createdValue, mapValue);
            return mapValue;
        } else {
            trimToSize(maxSize);
            return createdValue;
        }
    }

当调用LruCache的get()方法获取集合中的缓存对象时,就代表访问了一次该元素,将会更新队列,保持整个队列是按照访问顺序排序,这个更新过程就是在LinkedHashMap中的get()方法中完成的。

总结

  • LruCache中维护了一个集合LinkedHashMap,该LinkedHashMap是以访问顺序排序的。
  • 当调用put()方法时,就会在结合中添加元素,并调用trimToSize()判断缓存是否已满,如果满了就用LinkedHashMap的迭代器删除队首元素,即近期最少访问的元素。
  • 当调用get()方法访问缓存对象时,就会调用LinkedHashMap的get()方法获得对应集合元素,同时会更新该元素到队尾。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009815/2359056

时间: 2024-10-18 02:46:18

浅析LRUCache原理(Android)的相关文章

浅析LruCache原理

Android用LruCache来取代原来强引用和软引用实现内存缓存,因为据说自2.3以后Android将更频繁的调用GC,导致软引用缓存的数据极易被释放. LruCache使用一个LinkedHashMap简单的实现内存的缓存,没有软引用,都是强引用.如果添加的数据大于设置的最大值,就删除最先缓存的数据来调整内存.他的主要原理在trimToSize方法中.需要了解两个主要的变量size和maxSize maxSize是通过构造方法初始化的值,他表示这个缓存能缓存的最大值是多少. size在添加

Android 中LruCache 原理与编程

Android用LruCache来取代原来强引用和软引用实现内存缓存,因为据说自2.3以后Android将更频繁的调用GC,导致软引用缓存的数据极易被释放. LruCache使用一个LinkedHashMap简单的实现内存的缓存,没有软引用,都是强引用.根据LinkedHashMap的结构原理,最新的应该在尾端,旧的应该在头部.如果添加的数据大于设置的最大值,就删除最先缓存(头部)的数据来调整内存.他的主要原理在trimToSize方法中.需要了解两个主要的变量size和maxSize maxS

Android面试收集录10 LruCache原理解析

一.Android中的缓存策略 一般来说,缓存策略主要包含缓存的添加.获取和删除这三类操作.如何添加和获取缓存这个比较好理解,那么为什么还要删除缓存呢?这是因为不管是内存缓存还是硬盘缓存,它们的缓存大小都是有限的.当缓存满了之后,再想其添加缓存,这个时候就需要删除一些旧的缓存并添加新的缓存. 因此LRU(Least Recently Used)缓存算法便应运而生,LRU是近期最少使用的算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当缓存满时,会优先淘汰那些近期最少使用的缓存对象.采用LRU算法的缓存有两种:LrhCach

浅析WPhone、Android的Back与Home键

浅析WPhone.Android的Back与Home键 背景 本人一直在用诺基亚手机(目前是Nokia 925,Windows Phonre 8.1),在界面设计.应用多样性等方面没少受身边Android机主的鄙视. 的确,不过分地说,一款Android平台上发布的应用,WPhone平台上接下来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会,当然也不排除相反的情况(用过的朋友就会知道这种情况比较少一点点^-^). 就拿支付宝来吧,WPhone安装的支付宝钱包去年才可以查余额宝信息,到现在也不能够抢红包,微信不支持钱包功

Android api level-22中android.support.v4.util.LruCache和android.util.LruCache的行为不一样问题

今天发现一个问题,ApiLevel-22的Android源码,两个版本的LruCache:android.support.v4.util.LruCache和android.util.LruCache在移除旧的缓存对象时的行为完全不一样. android.support.v4.util.LruCache在移除缓存的时候是移除最近最少访问的,符合LruCache的设计初衷. android.util.LruCache在缓存满了的情况下,会把当前加入的直接移除掉,不符合LruCache的设计初衷. 关

LruCache原理分析

使用LruCache作为图片的内存缓存,其内部使用LinkedHashMap作为实现基础,并且全部使用强引用.弱引用.软应用在android API9之后会被更容易回收,使得有潜在浪费资源的情况. ? 参考: http://blog.csdn.net/yudajun/article/details/41620647 难点: LinkedHashMap插入顺序理解. 对于访问顺序,为 true:对于插入顺序,则为 false 插入顺序排序,如果需要输出的顺序和输入时的相同,那么就选用LinkedH

Socket 通信原理(Android客户端和服务器以TCP&amp;&amp;UDP方式互通)

ZERO.前言 有关通信原理内容是在网上或百科整理得到,代码部分为本人所写,如果不当,还望指教. 一.Socket通信简介 Android与服务器的通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Http通信,一是Socket通信.两者的最大差异在于,http连接使用的是“请求—响应方式”,即在请求时建立连接通道,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后,服务器端才能向客户端返回数据.而Socket通信则是在双方建立起连接后就可以直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在连接时可实现信息的主动推送,而不需要每次由客户端想服务器发送请求. 那么,什么是s

LruCache原理解析

LruCache是一个泛型类,它内部采用LinkedHashMap,并以强引用的方式存储外界的缓存对象,提供get和put方法来完成缓存的获取和添加操作.当缓存满时,LruCache会移除较早的缓存对象,然后再添加新的缓存对象.对Java中四种引用类型还不是特别清楚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这里不再给出介绍. 介绍源码前 先介绍LinkedHashMap一些特性 LinkedHashMap实现与HashMap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维护着一个运行于所有条目的双重链接列表.此链接列表定义了迭代顺序,

浅析正则表达式 — 原理篇

其实这篇文章很久之前就应该发出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出来,如果这篇文章中有错误,还请大家指出,小弟并改正之,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只有不想学的东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的至理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我们只要坚持将其看完,相信大家的正则表达式会有一个提升空间!本文属于.NET正则表达式里面的内容,由于不同语言正则表达式有所不同. 首先先讲解下正则表达式的基础知识: 1.字符串的组成 对于字符串”123“而言,包括三个字符四个位置.如下图所示: 2.占有字符和零宽度 正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