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是怎样的呢?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分析一个给定的逻辑电路,就是要通过分析找出电路的逻辑功能来。

1、从电路的输入、中间输入输出、输出逐级写出逻辑函数式,最后得到表示输出与输入关系的逻辑函数式。

2、(Optional)用公式化简法或卡诺图化简法将得到的函数式化简或变换,以使逻辑关系简单明了。

3、将(最简化之后的)逻辑函数式转换为真值表的形式,从而一目了然地得出电路的逻辑功能。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根据给出的实际逻辑问题,求出实现这一逻辑功能的最简单逻辑电路,这就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要完成的工作。这里说的“最简”,是指电路所用的器件数最少,器件的种类最少,而且器件之间的连线最少,这在芯片设计中也称之为优化(Optimization)。

1、进行逻辑的抽象

  首先是分析事件的因果关系,确定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然后定义逻辑状态的含义(逻辑状态赋值),以二值逻辑的 0 和 1 两种状态分别代表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两种不同状态。

2、列出逻辑真值表

  根据给定的输入输出关系(逻辑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列出逻辑真值表。

3、写出逻辑函数式

  真值表 → 逻辑函数式。

4、选定器件的类型(Optional)

分析和设计方法互为逆过程,从“逻辑电路 → 逻辑函数 → 真值表 → 逻辑功能”这个过程前进或倒退。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G13/p/11583707.html

时间: 2024-10-25 15:37:14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是怎样的呢?的相关文章

数字电路与系统-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

1.前言 之前所探讨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都是理想情况下的,信号的传输没有延迟,我们称之为稳态.实际生活中,输入的信号经过导线,门电路等都需要时间. 多个信号输入时,相应的输出的信号有快有慢.本节讨论的理想和实际之间的差异就是竞争和冒险现象. 2.基本概念 竞争:多个输入在到达门电路时,又先后顺序,存在时差.这是多个量之间进行的对比 险象:输入信号变化时,输出产生了错误.这是自己和自己进行了对比.这种错误是瞬时的,一闪而过,如果后续电路很敏感,那么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竞争和冒险间的关系:竞争

因果图用例设计方法概念详解

为什么么需要因果图 在黑盒测试中,等价类划分或边界值分析法只考虑了不同的输入和不同的输出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是各个输入条件之间有很复杂的组合,这二种设计方法都很难用一个系统的方法进行描述,设计测试用例只能依靠测试人员主观的猜测或者分析,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某个软件需求文档中有这样的说明: 第一列字符必须是A或B,第二列字符必须是一个数字,在此情况下进行文件的修改.但如果第一列字符不正确,则给出信息L:如果第二列字符不是数字,则给出信息M. 先用等价类来分析,第一

采用[ICONIX] 方法实践分析和设计之一 [问题域建模](转)

前言:自从加入 Discuz!NT开发小组开始.我就放弃了以前的软件设计思想,转而去使用项目组所规范使用的架构设计思想和开发模式来进行开发.这样的时间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虽然我向往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且向来对不够OO的设计存有偏见.但人必定要生存,特别是已经做了父亲的程序员来说,这种压力是不容回避的. 但今天开始的这一系列的文章将会说是一次对OO的一种回归.也可以说是对已有的设计思想的一种思考.在我从这中书柜上拿出这本已有两年多没再看的"用例驱动的UML对象建模应用--实例分析"(App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学习目标掌握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掌握边界值分析法取值范围的确定掌握离点的划分方法 1.为什么要学习边界值分析法案例:两位数加法计算器要求:输入两个1-100之间整数的和请猜测程序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输入的参数值必须大于0同时小于100的整数,边界条件设置错误:把>写成了>=,把<写成了<=[注意]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的分界点,往往作为程序员编写程序的判断点,是程序员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也是测试人员重点测试的内容.2.什么是边界边界是指对于输入等价类和输出等价类而言,

采用[ICONIX] 方法实践分析和设计之三 [需求复核](转)

需求复核旨在确保用例和域模型同时满足客户的功能性需求.同时确保客户知道开发小组将根据这些需求做何种设计.同时它也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一个里程碑(milestone).      这一阶段在ICONIX方法中的位置如下图:      三巨头的首次聚首:客户代表,开发小组代表,经理就已有的工具(用例,原型和域模型)帮助客户理解其需求,并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在这一过程中,ICONIX方法认为可跟踪性(traceability)是非常关键的,它强调清楚每种需求是如何转换为一个或多个用例,以及域模型中的一个或

采用[ICONIX] 方法实践分析和设计之六 [时序图](转)

采用[ICONIX] 方法实践BLOG设计之六 [时序图]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分别进行了域模型和用例建模,并使用 Robustness工具进一步分析验证了相应用例的处理流程,并在相应模型(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Robustness方法引入相关的边界对象,控制对象(控制器),并更新了相应域模型中类的属性(字段).下面就可以进入到交互建模阶段了.如下图:    作为交互建模本身,就是要通过寻找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而进行方法(操作或行为)分配.    正所谓"只有在所有的用例为所有事件进程建立了交

采用[ICONIX] 方法实践分析和设计之四 [健壮性分析]

在前三章中通过(问题域)建模和用例分析之后,在许多的UML书中可能接下来就要进行时序图和协同图的绘制了.但是问题好像还没那么简单,因为这里有一条鸿沟还没有跨过去,正如下图所示:                    在我刚学开始学习 UML时,在拿到用例文本时要去画时序图总感觉有些别扭,不知如何才能将文本中的意思完全用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总是感觉分析出来的文本中缺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而这些被丢掉的对象最终可能会导致无法绘制时序图,但又找不出用例文本中到底还有什么东西被遗漏,最终导致设计瘫痪.后来

采用[ICONIX] 方法实践分析和设计之二 [用例建模](转)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并进行了域建模,换言之我们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起码开发人员对自己要开发的软件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且也得到了进行交流时可以使用的术语表. 本章将会在前一篇的基本上进一步阐述使用ICONIX方法实践用例建模,同样在文章的最后还会有在这个阶段最容易犯的10个错误,以给大家提醒或在分析过程中进行参照.     本文在ICONIX方法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红圈标记的地方)     在开始进行用例建模之前,我们需要对这一过程有一些粗线条的认识,如果您以前做过或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可以把下面的

采用[ICONIX] 方法实践分析和设计之五 [初步设计复核](转)

这一篇文章的内容有些对不住大家了.因为公司正在准备发布新产品(Discuz!NT2.0),大家的心思 全在产品上,因此构思内容和写作的时间几乎没有了,本人就偷了个懒,把书中认为很有必要让大家了解的 内容简单的抄上来.同时因为这一章主要的内容都是进行相应的用例文本和健壮性图的检查,以及更新域模 型(使之逐步向详细类图逼进),所以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几个人一起研究一下,相信大家一定会 有所收获的.最后我也希望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后能够回过头来有时间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相应的内容.再次向大家致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