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建线程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restrict_ptid,
const pthread_attr_t *restrict_attr,
void *(*start_routine)(void*), void *restrict_arg);
ptid是一个pthread_t *类型的指针,pthread_t是类似pid_t的数据结构,表示线程ID;attr指明线程创建属性,如果为NULL就使用系统默认属性;start_routine是线程的主函数,它的参数是void *类型的指针,返回值也是void *类型的指针;arg是线程创建者传递给新建线程的参数,也就是start_routine的参数,如果需要向start_routine函数传递的参数不止一个,那么需要把这些参数放到一个结构中,然后把这个结构的地址作为restrict_arg的参数传入。(若线程创建成功,则返回0。若线程创建失败,则返回出错编号)
注意:线程创建者和新建线程之间没有fork()调用那样的父子关系,它们是对等关系。调用pthread_create()创建线程后,线程创建者和新建线程哪个先运行是不确定的,特别是在多处理机器上。
2.终止线程
void pthread_exit(void *value_ptr);
线程调用pthread_exit()结束自己,参数value_ptr作为线程的返回值被调用pthread_join的线程使用。由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是共享数据段的,因此通常在线程退出之后,退出线程所占用的资源并不会随着线程的终止而得到释放,但是可以用pthread_join()函数来同步并释放资源。
3.pthread_self():该函数返回调用线程的ID.这个数值与调用 pthread_create 创建本线程时使用的*thread 参数返回的值是一样的。
注意:Thread IDs 仅仅保证在一个进程内部的唯一性。当一个结束了的线程 joined(使用join等待一个线程结束)之后, 或者一个detached 状态的线程被结束 thread ID可能会被重新使用。 pthread_self()返回的线程ID与 调用 gettid()得到的内核线程ID是不一样的。
4.pthread_equal():比较线程ID,线程ID的大小没有意义。
引入原因:在线程中,线程ID的类型是pthread_t类型,由于在Linux下线程采用POSIX标准,所以,在不同的系统下,pthread_t的类型是不同的,比如在ubuntn下,是unsigned long类型,而在solaris系统中,是unsigned int类型。而在FreeBSD上才用的是结构题指针。 所以不能直接使用==判读,而应该使用pthread_equal来判断。
3.取消线程
int pthread_cancel(pthread_t thread);
注意:若是在整个程序退出时,要终止各个线程,应该在成功发送 CANCEL指令后,使用 pthread_join函数,等待指定的线程已经完全退出以后,再继续执行;否则,很容易产生 “段错误”。
4.连接线程(阻塞)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value_ptr);
等待线程thread结束,并设置*value_ptr为thread的返回值。pthread_join阻塞调用者,一直到线程thread结束为止。当函数返回时,被等待线程的资源被收回。如果进程已经结束,那么该函数会立即返回。并且thread指定的线程必须是joinable的。
线程终止有一下几种方法:
1.从主函数返回;
2.自己调用pthread_exit();
3.其他线程调用pthread_cancel();
4.线程所属的进程中任何线程调用exit()导致所有线程结束。
5.分离线程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
分离线程的语意是,线程thread结束后系统可以回收它的私有数据。
注释:pthread有两种状态joinable状态和unjoinable状态 一个线程默认的状态是joinable,如果线程是joinable状态,当线程函数自己返回退出时或pthread_exit时都不会释放线程所占用堆栈和线程描述符(总计8K多)。只有当你调用了pthread_join之后这些资源才会被释放。若是unjoinable状态的线程,这些资源在线程函数退出时或pthread_exit时自动会被释放。unjoinable属性可以在pthread_create时指定,或在线程创建后在线程中pthread_detach自己,如: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或者父线程调用pthread_detach(thread_id)结束相应子进程。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dongsheng/p/4184153.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odehao0808/p/8616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