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定要非常低调的进入市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王统伟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50531/answer/15183706
来源:知乎

第九,创始人过于高调
有一些公司,特别是创始人非常喜欢在媒体上高调曝光,导致引来了新的竞争者和巨头进入,这种公司往往会很惨的失败。举一个案例,当年淘米创业的时候,只有王海滨在静悄悄地做。做了一年多,直到推向市场才陆续有其他的公司知道,竞争对手后来才在追赶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做就已经张扬,比如说“唱吧”,往往是不能成功的。大家可能一下子就涌进来,腾讯把QQ音乐一改就把你打倒了。创业一定要非常低调的进入市场,还没有获得市场成功时,千万不要太高调。做投资者可以很高调,因为要吸引创业者来找投钱,但是创业者不能太高调,必须扎扎实实做你的业务,直到被迫地曝光。
成功与失败案例都有借鉴意义,但是成功的法则就算我们去遵循了也不见得能取得成功,而失败的案例我们看过之后,如果能绕道而行,不再犯同类错误,我们就可以完全避免这类失败。

时间: 2024-10-07 05:06:32

创业一定要非常低调的进入市场的相关文章

创业的时候只能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什么叫“一件事”?只能开发一个游戏,只能做一个产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王统伟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50531/answer/15183706来源:知乎 这是我在商界招商网看到天使投资人曾李青(原腾讯公司五位创始人之一)对早期创业公司的看法 ,觉得对你蛮有帮助的,你可以参考下!曾李青:早期创业公司九种死法第一,跨行业创业 比如原来做游戏的人要做电商,原来做互联网社区的要做游戏.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这种跨行业创业失败概率都会比较高. 在演讲中,他

曾李青总结的创业的观点

题图:德迅投资董事长 曾李青先生 前几日,投投与一位朋友聊及曾李青先生,席间朋友对曾李青先生发出了一番敬佩的肺腑之言.正是受到朋友的影响,这几日投投连忙翻阅了许多曾李青先生的分享,于是便精选出了今天这篇曾李青先生盘点过去几年,自己做投资的一些失败案例的复盘.文中的曾李青先生面对曾经的投资败笔,平心且幽默,仔细总结了自己的心得感悟. 曾李青先生作为腾讯的联合创始人,如今国内知名天使投资人,但他平时却很少出席公开的场合,尽管如此他与他的德迅投资也早已声名在外.有人评价他的投资简单.「粗暴」, 因为要

腾讯创始人谈风投经验:这9种公司不能投

近日,腾讯公司五位创始人之一的曾李青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他5年投资实战中的失败经验.他认为,投资者与创业者的理想关系是在契约精神下的良师益友.其中,他总结了9种公司不能投,分别是:跨行创业.能力不强.创始人不睦.沟通困难.精力分散.股东结构不合.盲目乐观.速度太慢.过早曝光,并分析了个中原因.以下为曾李青演讲要点: 腾讯公司五位创始人之一的曾李青,分享了5年投资实战中的失败经验,可以总结为“9种公司不能投”:跨行创业.能力不强.创始人不睦.沟通困难.精力分散.股东结构不合.盲目乐观.速度太慢.过早

创业感悟:低调务实是创业者最可贵的精神

纵然,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许许多多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层出不穷,这个时代为社会创造了大量个性鲜明.敢说敢为.高调牛逼的创业神话人物,我想他们是真的厉害,善于应用与整合资源,快速地病毒式的互联网传播,这本身应该是互联网+时代创业者需要具有的创新能力.我今天提出的主题并非是要否定神话人物,只是从个人的角度不断地给自已和其他创业者提醒和反思,在外面无论如何地感觉牛逼和风光,回到企业回归自已还是要实干务实,练好内功,使自已和团队变得专业专注,更具有价值,因此分享几点建议,共勉

创新与创业管理

第1章 创业与创业思维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 创业: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组合不同的资源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2. 创业过程:考察创业者在新企业创建情境下开展的活动,关注创业者做了什么,包括:产生创业动机.识别创业机会.整合资源.创建新企业或是新事业.实现机会价值.收获回报等六个方面. 3. 创业活动:主要指创业者及其团队为孕育和创建新企业或新事业而采取的行动,包括新企业的生存和初期发展阶段的活动. 3. 机会型创业:指在发现或创造新的

初创公司必看 杭州靠谱2B创业梯队

过去几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互联网巨头对云服务的投入,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网易云,还有京东.迅雷也开始做云. 不同于这些巨头把云作为自己业务的补充,有一批企业把企业级云服务作为了自己打磨的新方向.当不少国内创业者还沉浸在O2O的热潮之中,企业级服务正悄然成为投资机构关注的新重点.过去的一年里,资本市场在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翻倍增长,频频曝出现象级的融资. 投资机构把ToB领域分为两类.一种是以交易平台为主,比如最早的阿里巴巴,以撮合企业间的交易为主,另一种则是企业级服务,主要是面向企业的工具应用

初笋科技:鸣仁资本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何炯的投资创业干货

向来商场如战场,鹿死谁手,世人无法预料.投资是一门学问,不是谁都可以百发百中,也不是谁都可以成为最好的“猎手”.也只能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然而,在投资界却流传着一种说法,比互联网思维更厉害的就是投行思维.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创业者有创业者的项目经,投资者有投资者的准入典,但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良性发展的创投市场.至于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关系,用翰·D·洛克菲勒的一句话来说,“建立在商业业务的友谊远比建立在友谊上的商业业务来得好”.也许也直白,但是却很现实.近日,初笋君有幸邀请“

无锡美新赵阳:创业18年,一辈子做好一家企业(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了赚钱而创业,那是扯淡”。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会议室的门开了,赵阳大步迈了进来,带着一身的仆仆风尘——助理说,他才和客户谈好业务便匆匆往回赶——这场景,仿佛和七年前重叠起来. 那年,无锡日报记者采访了创新创业人物.身为美新半导体董事长兼CEO的赵阳;如今,还是在高新区新辉环路2号,还是那个头衔,我们的话题却有了更多的延展性. 一晃,当年北大物理系高才生.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物理和电子工程并师从诺奖得主DanielTsui教授获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的赵阳,在无锡创业已有18年;他带领的美新,也由零起步成长为全球仅有的同时具备 MEMS传感器和

骑行类创业项目骑遇宣告死亡 创始人说硬件创业坑太多(估值3000万,投360万)

新浪科技讯 7月10日下午消息,骑行类创业项目“骑遇”App近日宣布“死亡”,其创始人之一的刘宏亮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讣告,并深入分析了这家主打智能骑行的创业公司的560天. 在刘宏亮的分析中,他从创业初衷.融资节奏和硬件的坑等几方面总结了骑遇的创业.比如创业一开始很顺,顺利拿到融资,并推出产品开始众筹,但其后低估了硬件创业的难度,并没有预料到资本市场的变化——融资开始变得困难,于是没有正向现金流的公司开始变得困难.刘宏亮还认为,体育产业内的创业速度本来就相对较慢,是骑遇走得太急了.另一方面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