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 年,Robert S.Boyer和J Strother Moore提出了另一种在O(n)时间复杂度内,完成字符串匹配的算法,其在绝大多数场合的性能表现,比KMP算法还要出色,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 一出色的单模式匹配算法,在此之前推荐读者读一下我的另一篇文章《KMP算法详解》,对于透彻理解BM算法大有裨益。
在讲解Boyer-Moore算法之前,我们还是要提一提KMP算法的老例子,当模式串与目标串匹配至如下位置时: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b | a | b | c | b | a | b | c | a | b | c | a |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c | a | b |
我 们发现target[13]!=pattern[7],此时根据KMP算法的next值,我们将target[13]与pattern[5]对齐,再依次 执行匹配。这里target[13]=‘a‘。如果target[13]=‘d‘,因为‘d‘不是模式串pattern中的字符,所以无论将 target[13]与pattern中任何一个字符对齐都会匹配失败,所以当我们在匹配过程中发现target[i]是不属于模式串的字符,则我们可以 直接将target[i+1],与pattern[1]对齐,再向后执行匹配。这样就获得了更大的跳转幅度,同时也能保证匹配的正确性。这便是BM算法相 较于KMP算法的一个重要改进。
BM 算法之所以能够在单模式匹配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主要是其使用了两个跳转表,一个是坏字符表(论文中称为delta1),一个是好后缀表(论文中称为 delta2),下面我们以BM算法对目标串的一次匹配操作,来讲解这两个表的具体跳转策略,这里模式串为"AT-THAT",目标串为"WHICH- FINALLY-HALTS.--AT-THAT-POINT"。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W | H | I | C | H | - | F | I | N | A | L | L | Y | - | H | A | L | T | S | . | - | - | A | T | - | T | H | A | T | - | P | O | I | N | T | |
1 | A | T | - | T | H | A | T | ||||||||||||||||||||||||||||
2 | A | T | - | T | H | A | T | ||||||||||||||||||||||||||||
3 | A | T | - | T | H | A | T | ||||||||||||||||||||||||||||
4 | A | T | - | T | H | A | T | ||||||||||||||||||||||||||||
5 | A | T | - | T | H | A | T |
BM 算法与KMP算法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目标串与模式串在某个位置对齐之后,KMP算法是从对齐位置向后依次执行匹配(不一定是模式串的第一个元素)。 而BM算法是从模式串的末尾位置(一定是模式串的最后一个元素)向前与目标串依次执行匹配。上面的例子,在4次模式串移动之后,就发现了匹配模式。
第 一次,pattern[1]与target[1]对齐,从pattern[7]向前依次与target执行比较,但是第1次比较就发 现,target[7]=‘F‘,而‘F‘不是pattern串中的字符,所以target中包含target[7]的任何子串都不可能与pattern 匹配,此时我们可以直接将pattern串滑动到target[7]之后,让pattern[1]与target[8]对齐,然后再由 target[14]依次向前执行比较。
第 二次,target[14]=‘-‘,虽然‘-‘是模式串中的字符,但是如果要target串中包含target[14]的字串与pattern串匹配, 则至少target[14]需与pattern中最后一个‘-‘对齐。而pattern中只有一个‘-‘pattern[3],所以将 target[14],与pattern[3]对齐,然后再由target[18]向前依次执行比较。
第 三次,虽然target[18]=pattern[7]=‘T‘,但是target[17]=‘L‘,‘L‘不是pattern中的字符,所以包含 target[17]的任何字串都不可能与pattern匹配,所以pattern[1]直接与target[18]对齐再执行匹配。
第 四次,target[23...24]=pattern[6...7],target[22]!=pattern[5],我们注意 到,pattern[6...7]=pattern[1...2]所以pattern[1...2]也是模式串的一个自包含后缀(下文详述),所以我们可 以令pattern[1]与target[23]对齐再向后执行匹配,此时我们就发现了满足条件的匹配串target[23...29]。
该示例使用到了BM算法中的所有跳转优化,大幅加速了模式串的向后滑动过程,实现了模式的快速匹配,其中第1,2,3次滑动使用的是算法中的坏字符移动规则,第4次滑动使用的是好后缀移动规则,那么什么是所谓的坏字符和好后缀规则呢。
所 谓的坏字符移动规则,就是一个表,其以输入字符集的所有字符作为索引,每个输入字符c对应着一个值,表示如果目标串的当前位置字符c与模式串匹配失败,那 么目标串当前位置应该可以向前滑动的步数。假设字符集为"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那么他对应模式串"AT- THAT"的坏字符表为。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 | |
delta1 | 1 | 7 | 7 | 7 | 7 | 7 | 7 | 2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0 | 7 | 7 | 7 | 7 | 7 | 7 | 4 |
坏 字符表的定义为,对于输入字符集合中的字符c,如果c不在模式串中,则delta1[c]= patlen(模式串的长度),如果c在模式串中,则delta1[c]=j-i,其中,j是模式串最末元素的索引值,i是字符c在模式串中最右出现的位 置(这里与Boyer-Morre两人的论文略有差别,主要是因为BM的论文中,字符串的索引从1开始,其最末元素的索引值,就等于模式串的长度,而在实 际计算模式串中含有字符的坏字符滑动值时,使用到的是模式串最末元素的索引值,这个值与模式串的长度不一定相等)。下面就是用于生成坏字符表的代码,为了 简单起见,这里没有使用字典结构,而是假设输入的字符只能是A-Z,然后将这26个字符映射到一个数组中。
[cpp] view plaincopy
- inlinevoidconstcharsize_tintsize_tintforfor] = pattern_length - 1 - i;
- 所 谓的好后缀移动规则,是BM算法的核心部分,下面详细说明。在KMP算法中,我们知道了所谓的前缀自包含问题,也就是模式串的前缀也可能是模式串的非前缀 子串。在BM算法中,有一个与其非常相似的概念,叫后缀自包含。对于pattern[1...j],存在长度为k的子串,满足 pattern[m+1...m+k]=pattern[j-k+1...j],其中k<j,0<m<j-k。以字符 串"BCDBCDABCDABCD"为例,pattern[7...10]就是一个包含后缀,因为 pattern[7...10]=pattern[11...14]。
我
们定义数组pre[],与pattern中的元素一一对应,对于pattern中的元素,pattern[i],pre[i]是使得
pattern[k+1...j-i]=pattern[i+1...j],且pattern[k]!=pattern[i]的k的最大值,如果不存在这
样的k,pre[i]=patlen。对于对于模式串的后缀k
pattern[j-k+1...j],满足条件的包含后缀可能不止一个,这里我们需要关注所有满足条件的pattern[m+1...m+k]中,满足
pattern[m] != pattern[j-k]的m的最大值。对于上例的模式串,其后缀3
pattern[12...14],其包含后缀有pattern[8...10],pattern[4...6],pattern[1...3],在这3
个包含后缀中,pattern[7]=pattern[11],所以pattern[8...10]不是我们想要的包含后缀。pattern[0] !=pattern[11](这里面我们假设pattern[0]不等于任何可输入字符),pattern[3]!=pattern[11],在这两个备选子
串中,pattern[4...6]的m值(3)大于pattern[1...3]的m值(0),所以pattern[4...6]就是我们需要的pre
值。对于为什么要满足pattern[m]!=pattern[j-k],请参考我的《KMP算法详解》一文中对于next[j]与f(j)不同之处的解
释,以及本文后面算法正确性方面的说明。现
在我们发现了pattern[12...14]在模式串中的包含后缀pattern[4...6],此时如果我们发现目标串target[n]与模式串
pattern[11]比较失败,我们就直接可以将pattern[3]与target[n]对齐,然后再从target[n+11]处向前依次与模式串
进行匹配。目标串当前位置的跳转距离goods[i]=j-pre[i]。这
里我们需要解释一下如此大幅跳转的正确性。还是以上述模式串为例,当target[n]与pattern[11]匹配失败时,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当的位
置,令target[n+1...n+3]与pattern[k+1...k+3]相同,才有可能找到匹配结果,这里
target[n+1...n+3]=pattern[12...14]。根据pre[i]的定义,只有当k=3时,才能保证
pattern[12...14] = pattern[4...6],对于任何k>3都有pattern[12...14] !=
pattern[k+1...k+3],因为如果存在k>3使得pattern[12...14] =
pattern[k+1...k+3],那么pre[11]必然大于3。所以这一对齐方式不会漏过中间可能的匹配。这
里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你说的实际是错的,对于k=7,有target[n+1...n+3]=pattern[8...10],为什么不让
target[n]与pattern[7]对齐,然后从target[n+7]位置开始依次向前比较呢?这个问题和KMP算法中next[j]和f(j)
的不同之处一样。虽然有pattern[8...10]=pattern[12...14],但是pattern[7]=pattern[11]。因为
target[n] !=
target[11],所以target[n]!=pattern[7]所以将target[n]与pattern[7]对齐所执行匹配尝试必然失败,所
以target[n]可以直接跳过pattern[7]直接与pattern[3]对齐。另
一方面,如果target[n]与pattern[k]对齐,但是pattern[k+1...j]在模式串中不存在包含后缀,我们该如何决定模式串向后
的滑动距离呢。此时target[n+1...n+j-k] =
pattern[k+1...j],因为pattern[k+1...j]不存在包含后缀,所以对于任何m(0<=m<
k),pattern[m+1...m+j-k]!=pattern[k+1...j](m<k+1),所以将target[n]与
pattern[m]对齐,相当于执行pattern[k+1...j]与pattern[m+1...m+j-k]的匹配,结果必然失败。此
时可以考虑pattern[1]与target[n+1]对齐。pattern[1]与target[n+1]对齐后,pattern[1...j-k]
是模式的前缀j-k,target[n+1...n+j-k]相当于pattern[k+1...j],因为pattern[k+1...j]不存在包含
子串,所以此次匹配也会失败。继续移动pattern[1],pattern[1]与target[n+2]对齐,此时
target[n+2...n+j-k]相当于pattern[1...j-k-1],与pattern[k+2...j]比较,此时两者是否相等依赖于
我们之前计算pre表的结果,能够使这个匹配成立的是使pattern[1...m]=pattern[j-m+1...j]的m的最大值,将
pattern[1]与target[n+j-k-m+1]对齐,如果这样的m不存在,则pattern[1]可以直接与target[n+j-k+1]
对齐,再执行匹配。如下例,当在target[4]处发生匹配失败,根据之前的介绍,pattern[1]与2,3,4,5,6对齐也都会失败,这里
j=9,k=4,m=3,n=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target A B C D X X A B C . . . . . . A B C X X X A B C A B C D X X A B C A B C D X X A B C 根
据上面的介绍,我们就可以得出根据pre[i]计算goods[i]的方法,在计算pre值之前,我们先将所有pre[i]初始化为patlen,对于
pattern[i],如果不存在m,使得pattern[m+1...m+j-i]=pattern[i+1...j](m<i),且
pattern[m]!=pattern[i],则我们不去修改pre[i]的值。计算完所有元素的pre值之后,对于pre[i]!=patlen的情
况,goods[i] = j - pre[i],否则,对于pattern[i](j-i<c)的情况goods[i] =
patlen+j-i,对于pattern[i](j-i>=c),goods[i]=patlen+j-i-c,其中c是满足
pattern[1...c]=pattern[j-c+1...j](c>0)的c的最大值,如果不存在这样的c,c=0。模式中最末元素的
goods值固定为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C D B C D A B C D A B C D pre[i]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3 14 14 goods[i]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1 13 12 1 很遗憾,在Boyer-Moore两人的论文中,并没有给出像KMP算法中计算next表那么犀利的算法,所以这里用穷举法给出了一个时间复杂度为O(n^2)的笨法。如果读者有更漂亮的求好后缀表的算法,请指教。
[cpp] view plaincopy
- inlinevoidconstcharsize_tintintfor
- forforifsizeofcharifelseif
-
- forifelseif现在BM算法的两个基本工具坏字符,好后缀都已具备,我们如何在目标串target[1...n]中飞快的找到我们想要的模式pattern[1..j]呢。
首
先,我们将pattern[1]与target[1]对齐,然后从target[j]向前依次执行匹配操作。如果在pattern[i]位置发现匹配失
败,则在好前缀表里用i查找滑动距离goods[i],在坏字符表中用target[i]做索引,查找滑动距离badc[target[i]],假设前者
返回的值为p,后者返回的值为q,这时我们取其中的较大者(假设为p),然后将pattern[j]与target[i+p]对齐,然后依次向前匹配,直
到发现匹配,或者遍历整个target串没有找到目标模式为止。下面是BM算法的实现代码,该算法与之前KMP算法一样,都进行了扩展,可以找到目标串中
的所有匹配模式,相比之下,BM扩展为找到目标序列中的所有匹配模式串要比KMP简单,不需要引入任何新的东西,只需要在发现匹配模式之后,仍然按照
goods[0]移动目标串游标即可。[cpp] view plaincopy
- unsigned intconstcharsize_tconstcharsize_tintintintint
- while
- while
- ifelse
- ] ? goods[i] : badc[text[j]-];
- return后记:
- 对于进阶的单模式匹配算法而言,子串(前缀/后缀)的自包含,是至关重要的概念,是加速模式匹配效率的金钥匙,而将其发扬光大的无疑是KMP算法,BM算法使用后缀自包含,从后向前匹配模式串的灵感,也源于此,只有透彻理解KMP算法,才可能透彻理解BM算法。
- 坏
字符表,可以用于加速任何的单模式匹配算法,而不仅限于BM算法,对于KMP算法,坏字符表同样可以起到大幅增加匹配速度的效果。对于大字符集的文字,我
们需要改变坏字符表的使用思路,用字典来保存模式串中的字符的跳转步数,对于在字典中没有查到的字符,说明其不在模式串中,目标串当前字符直接滑动
patlen个字符。
- forifelseif现在BM算法的两个基本工具坏字符,好后缀都已具备,我们如何在目标串target[1...n]中飞快的找到我们想要的模式pattern[1..j]呢。
BM算法详解(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