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的目的是重现 Zaremba et al., 2014 的成果,他们在 PTB 数据集上得到了很棒的结果。
教程文件
本教程使用的下面文件的目录是 models/rnn/ptb
:
文件 | 作用 |
---|---|
ptb_word_lm.py |
在 PTB 数据集上训练一个语言模型. |
reader.py |
读取数据集. |
下载及准备数据
本教程需要的数据在 data/ 路径下,来源于 Tomas Mikolov 网站上的 PTB 数据集http://www.fit.vutbr.cz/~imikolov/rnnlm/simple-examples.tgz
。
该数据集已经预先处理过并且包含了全部的 10000 个不同的词语,其中包括语句结束标记符,以及标记稀有词语的特殊符号 (<unk>)
。我们在 reader.py
中转换所有的词语,让他们各自有唯一的整型标识符,便于神经网络处理。
模型
LSTM
模型的核心由一个 LSTM 单元组成,其可以在某时刻处理一个词语,以及计算语句可能的延续性的概率。网络的存储状态由一个零矢量初始化并在读取每一个词语后更新。而且,由于计算上的原因,我们将以 batch_size
为最小批量来处理数据。
基础的伪代码就像下面这样:
lstm = rnn_cell.BasicLSTMCell(lstm_size)
# 初始化 LSTM 存储状态.
state = tf.zeros([batch_size, lstm.state_size])
loss = 0.0
for current_batch_of_words in words_in_dataset:
# 每次处理一批词语后更新状态值.
output, state = lstm(current_batch_of_words, state)
# LSTM 输出可用于产生下一个词语的预测
logits = tf.matmul(output, softmax_w) + softmax_b
probabilities = tf.nn.softmax(logits)
loss += loss_function(probabilities, target_words)
截断反向传播
为使学习过程易于处理,通常的做法是将反向传播的梯度在(按时间)展开的步骤上照一个固定长度(num_steps
)截断。 通过在一次迭代中的每个时刻上提供长度为 num_steps
的输入和每次迭代完成之后反向传导,这会很容易实现。
一个简化版的用于计算图创建的截断反向传播代码:
# 一次给定的迭代中的输入占位符.
words = tf.placeholder(tf.int32, [batch_size, num_steps])
lstm = rnn_cell.BasicLSTMCell(lstm_size)
# 初始化 LSTM 存储状态.
initial_state = state = tf.zeros([batch_size, lstm.state_size])
for i in range(len(num_steps)):
# 每处理一批词语后更新状态值.
output, state = lstm(words[:, i], state)
# 其余的代码.
# ...
final_state = state
下面展现如何实现迭代整个数据集:
# 一个 numpy 数组,保存每一批词语之后的 LSTM 状态.
numpy_state = initial_state.eval()
total_loss = 0.0
for current_batch_of_words in words_in_dataset:
numpy_state, current_loss = session.run([final_state, loss],
# 通过上一次迭代结果初始化 LSTM 状态.
feed_dict={initial_state: numpy_state, words: current_batch_of_words})
total_loss += current_loss
输入
在输入 LSTM 前,词语 ID 被嵌入到了一个密集的表示中(查看 矢量表示教程)。这种方式允许模型高效地表示词语,也便于写代码:
# embedding_matrix 张量的形状是: [vocabulary_size, embedding_size]
word_embeddings = tf.nn.embedding_lookup(embedding_matrix, word_ids)
嵌入的矩阵会被随机地初始化,模型会学会通过数据分辨不同词语的意思。
损失函数
我们想使目标词语的平均负对数概率最小
实现起来并非很难,而且函数 sequence_loss_by_example
已经有了,可以直接使用。
论文中的典型衡量标准是每个词语的平均困惑度(perplexity),计算式为
同时我们会观察训练过程中的困惑度值(perplexity)。
多个 LSTM 层堆叠
要想给模型更强的表达能力,可以添加多层 LSTM 来处理数据。第一层的输出作为第二层的输入,以此类推。
类 MultiRNNCell
可以无缝的将其实现:
lstm = rnn_cell.BasicLSTMCell(lstm_size)
stacked_lstm = rnn_cell.MultiRNNCell([lstm] * number_of_layers)
initial_state = state = stacked_lstm.zero_state(batch_size, tf.float32)
for i in range(len(num_steps)):
# 每次处理一批词语后更新状态值.
output, state = stacked_lstm(words[:, i], state)
# 其余的代码.
# ...
final_state = state
编译并运行代码
首先需要构建库,在 CPU 上编译:
bazel build -c opt tensorflow/models/rnn/ptb:ptb_word_lm
如果你有一个强大的 GPU,可以运行:
bazel build -c opt --config=cuda tensorflow/models/rnn/ptb:ptb_word_lm
运行模型:
bazel-bin/tensorflow/models/rnn/ptb/ptb_word_lm --data_path=/tmp/simple-examples/data/ --alsologtostderr --model small
教程代码中有 3 个支持的模型配置参数:"small", "medium" 和 "large"。它们指的是 LSTM 的大小,以及用于训练的超参数集。
模型越大,得到的结果应该更好。在测试集中 small
模型应该可以达到低于 120 的困惑度(perplexity),large
模型则是低于 80,但它可能花费数小时来训练。
除此之外?
还有几个优化模型的技巧没有提到,包括:
- 随时间降低学习率,
- LSTM 层间 dropout.
继续学习和更改代码以进一步改善模型吧。
原文: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翻译:Warln 校对:Hongyang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