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ll经典使用方法

epoll - I/O event notification facility

在linux的网络编程中,很长的时间都在使用select来做事件触发。在linux新的内核中,有了一种替换它的机制,就是epoll。
相比于select,epoll最大的好处在于它不会随着监听fd数目的增长而降低效率。因为在内核中的select实现中,它是采用轮询来处理的,轮询的fd数目越多,自然耗时越多。并且,在linux/posix_types.h头文件有这样的声明:
#define __FD_SETSIZE    1024
表示select最多同时监听1024个fd,当然,可以通过修改头文件再重编译内核来扩大这个数目,但这似乎并不治本。

epoll的接口非常简单,一共就三个函数:
1.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
创建一个epoll的句柄,size用来告诉内核这个监听的数目一共有多大。这个参数不同于select()中的第一个参数,给出最大监听的fd+1的值。需要注意的是,当创建好epoll句柄后,它就是会占用一个fd值,在linux下如果查看/proc/进程id/fd/,是能够看到这个fd的,所以在使用完epoll后,必须调用close()关闭,否则可能导致fd被耗尽。

2.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epoll的事件注册函数,它不同与select()是在监听事件时告诉内核要监听什么类型的事件,而是在这里先注册要监听的事件类型。第一个参数是epoll_create()的返回值,第二个参数表示动作,用三个宏来表示:
EPOLL_CTL_ADD:注册新的fd到epfd中;
EPOLL_CTL_MOD:修改已经注册的fd的监听事件;
EPOLL_CTL_DEL:从epfd中删除一个fd;
第三个参数是需要监听的fd,第四个参数是告诉内核需要监听什么事,struct epoll_event结构如下:

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
    void *ptr;
    int fd;
    __uint32_t u32;
    __uint64_t u64;
} epoll_data_t;

struct epoll_event {
    __uint32_t events; /* Epoll events */
    epoll_data_t data; /* User data variable */
};

events可以是以下几个宏的集合:
EPOLLIN :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可以读(包括对端SOCKET正常关闭);
EPOLLOUT: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可以写;
EPOLLPRI: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有紧急的数据可读(这里应该表示有带外数据到来);
EPOLLERR: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发生错误;
EPOLLHUP: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挂断;
EPOLLET: 将EPOLL设为边缘触发(Edge Triggered)模式,这是相对于水平触发(Level Triggered)来说的。
EPOLLONESHOT:只监听一次事件,当监听完这次事件之后,如果还需要继续监听这个socket的话,需要再次把这个socket加入到EPOLL队列里

3. int epoll_wait(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
等待事件的产生,类似于select()调用。参数events用来从内核得到事件的集合,maxevents告之内核这个events有多大,这个 maxevents的值不能大于创建epoll_create()时的size,参数timeout是超时时间(毫秒,0会立即返回,-1将不确定,也有说法说是永久阻塞)。该函数返回需要处理的事件数目,如返回0表示已超时。

4、关于ET、LT两种工作模式: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ET模式仅当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才获得通知,这里所谓的状态的变化并不包括缓冲区中还有未处理的数据,也就是说,如果要采用ET模式,需要一直read/write直到出错为止,很多人反映为什么采用ET模式只接收了一部分数据就再也得不到通知了,大多因为这样;而LT模式是只要有数据没有处理就会一直通知下去的.

那么究竟如何来使用epoll呢?其实非常简单。
通过在包含一个头文件#include <sys/epoll.h> 以及几个简单的API将可以大大的提高你的网络服务器的支持人数。

首先通过create_epoll(int maxfds)来创建一个epoll的句柄,其中maxfds为你epoll所支持的最大句柄数。这个函数会返回一个新的epoll句柄,之后的所有操作将通过这个句柄来进行操作。在用完之后,记得用close()来关闭这个创建出来的epoll句柄。

之后在你的网络主循环里面,每一帧的调用epoll_wait(int epfd, epoll_event events, int max events, int timeout)来查询所有的网络接口,看哪一个可以读,哪一个可以写了。基本的语法为:
nfds = epoll_wait(kdpfd, events, maxevents, -1);
其中kdpfd为用epoll_create创建之后的句柄,events是一个epoll_event*的指针,当epoll_wait这个函数操作成功之后,epoll_events里面将储存所有的读写事件。max_events是当前需要监听的所有socket句柄数。最后一个timeout是 epoll_wait的超时,为0的时候表示马上返回,为-1的时候表示一直等下去,直到有事件范围,为任意正整数的时候表示等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一直没有事件,则范围。一般如果网络主循环是单独的线程的话,可以用-1来等,这样可以保证一些效率,如果是和主逻辑在同一个线程的话,则可以用0来保证主循环的效率。

epoll_wait范围之后应该是一个循环,遍利所有的事件。

几乎所有的epoll程序都使用下面的框架:

for( ; ; )
    {
        nfds = epoll_wait(epfd,events,20,500);
        for(i=0;i<nfds;++i)
        {
            if(events[i].data.fd==listenfd) //有新的连接
            {
                connfd = accept(listenfd,(sockaddr *)&clientaddr, &clilen); //accept这个连接
                ev.data.fd=connfd;
                ev.events=EPOLLIN|EPOLLET;
                epoll_ctl(epfd,EPOLL_CTL_ADD,connfd,&ev); //将新的fd添加到epoll的监听队列中
            }
            else if( events[i].events&EPOLLIN ) //接收到数据,读socket
            {
                n = read(sockfd, line, MAXLINE)) < 0    //读
                ev.data.ptr = md;     //md为自定义类型,添加数据
                ev.events=EPOLLOUT|EPOLLET;
                epoll_ctl(epfd,EPOLL_CTL_MOD,sockfd,&ev);//修改标识符,等待下一个循环时发送数据,异步处理的精髓
            }
            else if(events[i].events&EPOLLOUT) //有数据待发送,写socket
            {
                struct myepoll_data* md = (myepoll_data*)events[i].data.ptr;    //取数据
                sockfd = md->fd;
                send( sockfd, md->ptr, strlen((char*)md->ptr), 0 );        //发送数据
                ev.data.fd=sockfd;
                ev.events=EPOLLIN|EPOLLET;
                epoll_ctl(epfd,EPOLL_CTL_MOD,sockfd,&ev); //修改标识符,等待下一个循环时接收数据
            }
            else
            {
                //其他的处理
            }
        }
    }

下面给出一个完整的服务器端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epoll.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LINE 5
#define OPEN_MAX 100
#define LISTENQ 20
#define SERV_PORT 5000
#define INFTIM 1000

void setnonblocking(int sock)
{
    int opts;
    opts=fcntl(sock,F_GETFL);
    if(opts<0)
    {
        perror("fcntl(sock,GETFL)");
        exit(1);
    }
    opts = opts|O_NONBLOCK;
    if(fcntl(sock,F_SETFL,opts)<0)
    {
        perror("fcntl(sock,SETFL,opts)");
        exit(1);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 maxi, listenfd, connfd, sockfd,epfd,nfds, portnumber;
    ssize_t n;
    char line[MAXLINE];
    socklen_t clilen;

if ( 2 == argc )
    {
        if( (portnumber = atoi(argv[1])) < 0 )
        {
            fprintf(stderr,"Usage:%s portnumber/a/n",argv[0]);
            return 1;
        }
    }
    else
    {
        fprintf(stderr,"Usage:%s portnumber/a/n",argv[0]);
        return 1;
    }

//声明epoll_event结构体的变量,ev用于注册事件,数组用于回传要处理的事件

struct epoll_event ev,events[20];
    //生成用于处理accept的epoll专用的文件描述符

epfd=epoll_create(256);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addr;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把socket设置为非阻塞方式

//setnonblocking(listenfd);

//设置与要处理的事件相关的文件描述符

ev.data.fd=listenfd;
    //设置要处理的事件类型

ev.events=EPOLLIN|EPOLLET;
    //ev.events=EPOLLIN;

//注册epoll事件

epoll_ctl(epfd,EPOLL_CTL_ADD,listenfd,&ev);
    bzero(&serveraddr, sizeof(serveraddr));
    serveraddr.sin_family = AF_INET;
    char *local_addr="127.0.0.1";
    inet_aton(local_addr,&(serveraddr.sin_addr));//htons(portnumber);

serveraddr.sin_port=htons(portnumber);
    bind(listenfd,(sockaddr *)&serveraddr, sizeof(serveraddr));
    listen(listenfd, LISTENQ);
    maxi = 0;
    for ( ; ; ) {
        //等待epoll事件的发生

nfds=epoll_wait(epfd,events,20,500);
        //处理所发生的所有事件

for(i=0;i<nfds;++i)
        {
            if(events[i].data.fd==listenfd)//如果新监测到一个SOCKET用户连接到了绑定的SOCKET端口,建立新的连接。

{
                connfd = accept(listenfd,(sockaddr *)&clientaddr, &clilen);
                if(connfd<0){
                    perror("connfd<0");
                    exit(1);
                }
                //setnonblocking(connfd);

char *str = inet_ntoa(clientaddr.sin_addr);
                cout << "accapt a connection from " << str << endl;
                //设置用于读操作的文件描述符

ev.data.fd=connfd;
                //设置用于注测的读操作事件

ev.events=EPOLLIN|EPOLLET;
                //ev.events=EPOLLIN;

//注册ev

epoll_ctl(epfd,EPOLL_CTL_ADD,connfd,&ev);
            }
            else if(events[i].events&EPOLLIN)//如果是已经连接的用户,并且收到数据,那么进行读入。

{
                cout << "EPOLLIN" << endl;
                if ( (sockfd = events[i].data.fd) < 0)
                    continue;
                if ( (n = read(sockfd, line, MAXLINE)) < 0) {
                    if (errno == ECONNRESET) {
                        close(sockfd);
                        events[i].data.fd = -1;
                    } else
                        std::cout<<"readline error"<<std::endl;
                } else if (n == 0) {
                    close(sockfd);
                    events[i].data.fd = -1;
                }
                line[n] = ‘/0‘;
                cout << "read " << line << endl;
                //设置用于写操作的文件描述符

ev.data.fd=sockfd;
                //设置用于注测的写操作事件

ev.events=EPOLLOUT|EPOLLET;
                //修改sockfd上要处理的事件为EPOLLOUT

//epoll_ctl(epfd,EPOLL_CTL_MOD,sockfd,&ev);

}
            else if(events[i].events&EPOLLOUT) // 如果有数据发送

{
                sockfd = events[i].data.fd;
                write(sockfd, line, n);
                //设置用于读操作的文件描述符

ev.data.fd=sockfd;
                //设置用于注测的读操作事件

ev.events=EPOLLIN|EPOLLET;
                //修改sockfd上要处理的事件为EPOLIN

epoll_ctl(epfd,EPOLL_CTL_MOD,sockfd,&ev);
            }
        }
    }
    return 0;
}

客户端直接连接到这个服务器就好了。。

转自:http://blog.csdn.net/ljx0305/article/details/4065058

时间: 2024-10-11 21:50:59

epoll经典使用方法的相关文章

实例365(13)---------经典数组排序方法------选择排序法

一:使用选择排序法对一维数组进行排序,截图 /*选择排序的个人理解:第一遍筛选,选出其中最大的值,得到值和下标 将最大的值的位置和数组的第一个位置交换 从数组的第二个位置开始第二遍筛选 将其中最大的值的位置和数组的第二个位置交换 直到筛选完数组 */ 二: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

控制系统的三种经典分析方法

控制系统的三种经典分析方法 声明: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g1259156776/ 系列博客说明:此系列博客属于作者在大三大四阶段所储备的关于电子电路设计等硬件方面的知识和项目笔记,由于当时崇尚手写,没有进行电子录入,后来发现查阅起来比较零散且麻烦,而且不便随身携带.现将笔记中写字比较公正清晰且内容重要的部分通过扫描录入共享在我的博文中,以便有需要时随时上网查阅,同时希望能对有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内容不涉及实验室等利益,均是常规知识储备. 时域分析法 根轨迹法

实例365(14)---------经典数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法

一:截图 二:快速排序详解 快速排序法(QuickSort)是一种非常快的对比排序方法.它也Divide-And-Conquer思想的实现之一.自从其产生以来,快速排序理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然而在实际中却十分难以编程出正确健壮的代码.本文将对快速排序算法的基本理论和编程实践方面做作一个全面的讲解.在本文讲解中,将忽略很多细枝末节,试图给读者形成一个非常具体的快速排序形象. 快速排序---基本理论 因为该算法是Divide-And-Conquer思想的一个实现,所以本文将以Divide-And-C

安卓企业开发(三) activity的四种经典传值方法

开发中遇到多个activity的传值问题 相邻两个之间的传值 或者多个三个以上之间的传值问题 但是很多同学这方面经验还是不足,说下常用的开发场景 1 一般的注册或者添加某项信息界面就会遇activity传值问题 2  比如我在一个界面提交新息  需要打开一个新的界面选择里面的信息回到当前activty的时候 现在说下比较经典的四种比较经典的传值方法 一 如果是两个相邻activity之间的传值: 可以用Intent传值 对象和单个属性都可以都可以 Intent intent =new Inten

经典排序方法及细节小结(1)

在数据结构的学习中,排序是我们要重点学习的一部分:在掌握几种经典排序算法的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实际中遇到的情况,结合它们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稳定性这几个方面选择最合适的算法.现针对常用的几种经典排序算法和容易出错的细节总结一下: 1.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是一种最简单的排序方法,其基本思路是: ①将一条记录插入到已排好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大小加1的新有序表. ②每一步将一个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按其排序码的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一组元素的合适位置上去 ③循环①②

【组合数学】 05 - 经典计数方法

1. 基本计数的母函数 现在来用母函数来求解基本计数问题,母函数既可以完成自动计数,还能表示计数本身,像Stirling数这种就只能用母函数表示.自动计数适用于可以分步的计数问题,并且目标值是每步值之和,这与多项式的运算性质有关. 1.1 组合数和分划数 直观上最符合这一特点的就是模型2,从\(n\)个可区别对象中选出\(m个\).限制第\(k\)个对象被取的次数在集合\(M_k\)中,它被选情况的母函数是\(\sum\limits_{i\in M_k}x^i\),所有元素被选择的情况可以借助母

mybatis常用经典分页方法

来自棱镜学院-在线IT教育www.prismcollege.com 分页方法一: 可以查看如下代码,新建一个数据库分页基础类 package com.ssm.utils.pagination.pagebounds;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org.apache.ibatis.session.SqlSession; import org.apache.ibatis.session.SqlSessionFactory; import org.mybatis.spr

10种经典统计方法总结

方法 适用问题 模型特点  模型类型  学习策略  学习的损失函数  学习算法 注意事项 感知机 二类分类 分离超平面 判别模型  极小化误分点到超平面距离 误分点到超平面的距离  随机梯度下降 对偶解法(Gram矩阵)  k近邻法 多类分类, 回归 特征空间, 样本点 判别模型       三要素: 1.距离度量:曼哈顿和欧氏距离 2.k值选取:(估计误差和近似误差),交叉验证求最优 3.分类决策:多数表决 kd树(构造和搜索,适用于训练实例远大于空间维数)  朴素贝叶斯法  多类分类 特征与

实例365(13)---------经典数组排序方法------选择排序法,冒泡排序法

position:static(静态定位) 当position属性定义为static时,可以将元素定义为静态位置,所谓静态位置就是各个元素在HTML文档流中应有的位置 podisition定位问题.所以当没有定义position属性时,并不说明该元素没有自己的位置,它会遵循默认显示为静态位置,在静态定位状态下无法通过坐标值(top,left,right,bottom)来改变它的位置. position:absolute(绝对定位) 当position属性定义为absolute时,元素会脱离文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