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springboot2 webflux 响应式编程学习路径

原文链接

spring官方文档

springboot2 已经发布,其中最亮眼的非webflux响应式编程莫属了!响应式的weblfux可以支持高吞吐量,意味着使用相同的资源可以处理更加多的请求,毫无疑问将会成为未来技术的趋势,是必学的技术!很多人都看过相关的入门教程,但看完之后总觉得很迷糊,知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包括我本人也有相同的疑惑。后面在研究和学习中发现,是我的学习路径不对,很多基本概念不熟悉,之前公司主打的jdk版本还是1.6/1.7,直接跳到运行在jdk8上的webflux,跨度太大,迷惑是在所难免的!

在这里我个人推荐的学习途径如下:先学习jdk8的lambda表达式和stream流编程,了解函数式编程的知识点和思想,接着学习jdk9的响应式流flux,理解响应式流概念,理解背压和实现机制。这2者学好之后,很容易理解webflux的基石reactor,再学习webflux就水到渠成了!

这里我记录了自己的学习之路,列出了每一块的学习重点,除了API的知识点学习之外,更加重要的了解底层运行机制和实现原理。对于我个人来说,学习技术如果不了解原理,知识点需要死记硬背,而了解了底层机制之后,不但不需要死记硬背,还可以把自己的技术点连成面融会贯通,很容易举一反三,知识点也不会忘记,也能和别人扯扯技术的底层实现了。

下面只讲解重点/高级知识和底层原理,入门教程请自行搜索学习

lambda表达式

lambda表达式中的this

lambda表达式最终会返回一个实现了指定接口的实例,看上去和内部匿名类很像,但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代码里面的this,内部匿名类this指向的就是匿名类,而lambda表达式里面的this指向的当前类。

package jdk8.lambda;

/**
 * lambda表达式的this
 *
 * @author 晓风轻
 *
 */
public class ThisDemo {

  private String name = "ThisDemo";

  public void test() {
    // 匿名类实现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这里的this指向匿名类:" + this.name);
      }
    }).start();

    // lambda实现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这里的this指向当前的ThisDemo类:" + this.name);
    }).sta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isDemo demo = new ThisDemo();
    demo.test();
  }
}

输出

这里的this指向匿名类:Runnable

这里的this指向当前的ThisDemo类:ThisDemo

实现原理

lambda表达式里面,会把lambda表达式在本类中生成一个以lambda$+数字的方法。关键点:该方法不一定是static的方法,是static还是非static,取决于lambda表达式里面是否引用了this。这就是为什么lambda表达式里面的this指向的是本地,因为他在本类里面创建了一个方法,然后把lambda表达式里面的代码放进去。

    // lambda实现
    // 下面会自动生成lambda$0方法,由于使用了this,所以是非static方法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这里的this指向当前的ThisDemo类:" + this.name);
    }).start();

    // lambda实现
    // 下面会自动生成lambda$1方法,由于使用了this,所以是static方法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这里没有引用this,生成的lambda1方法是static的");
    }).start();

上面代码会自动生成2个lambda$方法

使用javap -s -p 类名, 可以看出一个是static,一个是非staic的

this

这就是为什么lambda表达式里面的this指向当前类的底层机制!因为代码就是在本类的一个方法里面执行的。

额外说一句,自动生成的方法是否带参数取决于lambda是否有参数,例子中表达式没有参数(箭头左边是空的),所以自动生成的也没有。

实例方法的方法引用

方法引用有多种,静态方法的方法引用很好理解,但实例对象的方法引用一开始确实让我有点费解,这和静态方法引用由啥区别?看上去很像啊。

class DemoClass {

    /**
     * 这里是一个静态方法
     */
    public static int staticMethod(int i) {
        return i * 2;
    }

    /**
     * 这里是一个实例方法
     */
    public int normalMethod(int i) {
        System.out.println("实例方法可以访问this:" + this);
        return i * 3;
    }

}

public class MethodRefrenc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静态方法的方法引用
        IntUnaryOperator methodRefrence1 = DemoClass::staticMethod;
        System.out.println(methodRefrence1.applyAsInt(111));

        DemoClass demo = new DemoClass();

        // 实例方法的方法引用
        IntUnaryOperator methodRefrence2 = demo::normalMethod;
        System.out.println(methodRefrence2.applyAsInt(111));
    }

}

这里牵涉到不同的语言里面对this的实现方法。我们知道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的区别是实例方法有this,静态方法没有。java里面是怎么样实现this的呢?

java里面在默认把this作为参数,放到实例方法的第一个参数。

就是说:

    /**
     * 这里是一个实例方法
     */
    public int normalMethod(int i) {
        System.out.println("实例方法可以访问this:" + this);
        return i * 2;
    }

编译之后和下面这样的代码编译之后是一样的!

    /**
     * 这里是一个实例方法
     */
    public int normalMethod(DemoClass this,int i) {
        System.out.println("实例方法可以访问this:" + this);
        return i * 2;
    }

如何证明?

第1个证据,看反编译里面的本地变量表。

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

而实例方法

实例方法

第2个证据,下面这样的代码能正确执行。

class DemoCl2{

    /**
     * 这里是一个实例方法, 代码上2个参数
     * 而我们调用的时候只有一个参数
     */
    public int normalMethod(DemoClass2 this,int i) {
        return i * 2;
    }
}

public class MethodRefrenc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moClass2 demo2 = new DemoClass2();

        // 代码定义上有2个参数, 第一个参数为this
        // 但实际上调用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参数
        demo2.normalMethod(1);
       }
}

所以,我的理解,java里面的所有方法都是静态方法,只是有些方法有this变量,有些没有。

所以,成员方法我们也可以写成静态方法的方法引用。如下:

public class MethodRefrenc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静态方法的方法引用
        IntUnaryOperator methodRefrence1 = DemoClass::staticMethod;
        System.out.println(methodRefrence1.applyAsInt(111));

        DemoClass demo = new DemoClass();

        // 实例方法normalMethod的方法引用
        IntUnaryOperator methodRefrence2 = demo::normalMethod;
        System.out.println(methodRefrence2.applyAsInt(111));

        // 对同一个实例方法normalMethod也可以使用静态引用
        // 代码上normalMethod虽然只有一个参数,但实际上有一个隐含的this函数
        // 所以使用的是2个参数bifunction函数接口
        BiFunction<DemoClass, Integer, Integer> methodRefrence3 = DemoClass::normalMethod;
        System.out.println(methodRefrence3.apply(demo, 111));
    }
}

上面代码里面。对同一个实例方法normalMethod,我们既可以使用实例方法引用(实例::方法名),也可以使用静态方法引用(类名::方法名)。

lambda实现惰性求值

惰性求值在lambda里面非常重要,也非常有用。

举例,编程规范里面有一条规范,是打印日志前需要判断日志级别(性能要求高的时候)。如下

    // 打印日志前需要先判断日志级别
    if (logger.isLoggable(Level.FINE)) {
      logger.fine("打印一些日志:" + this);
    }

为什么要加判断呢?不加判断会有问题呢? 看如下代码:

package jdk8.lambda;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 java.util.logging.Level;
import java.util.logging.Logger;

/**
 * lambda的惰性求值
 *
 * @author 晓风轻
 */
public class LogDemo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
      .getLogger(LogDemo.class.getName());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System.out.println("这个方法执行了, 耗时1秒钟");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return "LogDemo";
  }

  public void test() {
    // 如果不加判断直接打印, 会有额外多余的开销, 就算最终日志并没有打印
    logger.fine("打印一些日志:" + th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Demo demo = new LogDemo();
    demo.test();
  }
}

执行代码,发现虽然日志没有打印,但toString方法还是执行了,属于多余浪费的开销。

每一个日志打印都加判断,看着很别扭,现在有了lambda表达式之后,可以使用lambda的惰性求值,就可以去掉if判断,如下

    // 使用lambda表达式的惰性求值,不需要判断日志级别
    logger.fine(() -> "打印一些日志:" + this);

底层机制

这个现象很好理解,简单讲解一下。就是没有使用表达式的时候,相当于

String msg = "打印一些日志:" + this
logger.fine(msg);

虽然最后没有打印,但字符串拼接的工作还是执行了。而使用了lambda表达式之后,字符串的拼接放到一个函数里面,fine日志需要打印的时候才去调用这个方法才真正执行!从而实现了惰性求值。

后面我们学习的jdk8的stream流编程里面,没有调用最终操作的时候,中间操作的方法都不会执行,这也是惰性求值。

stream流编程

stream编程主要是学习API的使用,但前提是学好lambda,基础好了,看这些方法定义非常简单,要是没有打好基础,你会有很多东西需要记忆。

内部迭代和外部迭代

一般来说,我们之前的编码方法,叫外部迭代,stream的写法叫内部迭代。内部迭代代码更加可读更加优雅,关注点是做什么(外部迭代关注是怎么样做),也很容易让我们养成编程小函数的好习惯!这点在编程习惯里面非常重要!看例子:

import java.util.stream.IntStream;

public class Stream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s = { 1, 2, 3 };
    // 外部迭代
    int sum = 0;
    for (int i : nums) {
      sum += i;
    }
    System.out.println("结果为:" + sum);

    // 使用stream的内部迭代
    // map就是中间操作(返回stream的操作)
    // sum就是终止操作
    int sum2 = IntStream.of(nums).map(StreamDemo1::doubleNum).sum();
    System.out.println("结果为:" + sum2);

    System.out.println("惰性求值就是终止没有调用的情况下,中间操作不会执行");
    IntStream.of(nums).map(StreamDemo1::doubleNum);
  }

  public static int doubleNum(int i)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乘以2");
    return i * 2;
  }
}

操作类型

操作类型概念要理清楚。有几个维度。

首先分为 中间操作 和 最终操作,在最终操作没有调用的情况下,所有的中级操作都不会执行。那么那些是中间操作那些是最终操作呢? 简单来说,返回stream流的就是中间操作,可以继续链式调用下去,不是返回stream的就是最终操作。这点很好理解。

最终操作里面分为短路操作和非短路操作,短路操作就是limit/findxxx/xxxMatch这种,就是找了符合条件的就终止,其他的就是非短路操作。在无限流里面需要调用短路操作,否则像炫迈口香糖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中间操作又分为 有状态操作 和 无状态操作,怎么样区分呢? 一开始很多同学需要死记硬背,其实你主要掌握了状态这个关键字就不需要死记硬背。状态就是和其他数据有关系。我们可以看方法的参数,如果是一个参数的,就是无状态操作,因为只和自己有关,其他的就是有状态操作。如map/filter方法,只有一个参数就是自己,就是无状态操作;而distinct/sorted就是有状态操作,因为去重和排序都需要和其他数据比较,理解了这点,就不需要死记硬背了!

为什么要知道有状态和无状态操作呢?在多个操作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无状态操作写在一起,有状态操作放到最后,这样效率会更加高。

运行机制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代码来理解stream的运行机制

package stream;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 java.util.stream.Stream;

/**
 * 验证stream运行机制
 *
 * 1. 所有操作是链式调用, 一个元素只迭代一次
 * 2. 每一个中间操作返回一个新的流. 流里面有一个属性sourceStage
 *     指向同一个 地方,就是Head
 * 3. Head->nextStage->nextStage->... -> null
 * 4. 有状态操作会把无状态操作阶段,单独处理
 * 5. 并行环境下, 有状态的中间操作不一定能并行操作.
 *
 * 6. parallel/ sequetial 这2个操作也是中间操作(也是返回stream)
 *     但是他们不创建流, 他们只修改 Head的并行标志
 *
 * @author 晓风轻
 *
 */
public class RunStrea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 随机产生数据
    Stream<Integer> stream = Stream.generate(() -> random.nextInt())
        // 产生500个 ( 无限流需要短路操作. )
        .limit(500)
        // 第1个无状态操作
        .peek(s -> print("peek: " + s))
        // 第2个无状态操作
        .filter(s -> {
          print("filter: " + s);
          return s > 1000000;
        })
        // 有状态操作
        .sorted((i1, i2) -> {
          print("排序: " + i1 + ", " + i2);
          return i1.compareTo(i2);
        })
        // 又一个无状态操作
        .peek(s -> {
          print("peek2: " + s);
        }).parallel();

    // 终止操作
    stream.count();
  }

  /**
   * 打印日志并sleep 5 毫秒
   *
   * @param s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String s) {
    // System.out.println(s);
    // 带线程名(测试并行情况)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 s);
    try {
      TimeUnit.MILLISECONDS.sleep(5);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

大家自己测试一下代码,能发现stream的调用方法,就像现实中的流水线一样,一个元素只会迭代一次,但如果中间有无状态操作,前后的操作会单独处理(元素就会被多次迭代)。

jdk9的响应式流

就是reactive stream,也就是flow。其实和jdk8的stream没有一点关系。说白了就一个发布-订阅模式,一共只有4个接口,3个对象,非常简单清晰。写一个入门例子就可以掌握。

package jdk9;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low.Process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low.Subscribe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low.Subscri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SubmissionPublisher;

/**
 * 带 process 的 flow demo
 */

/**
 * Processor, 需要继承SubmissionPublisher并实现Processor接口
 *
 * 输入源数据 integer, 过滤掉小于0的, 然后转换成字符串发布出去
 */
class MyProcessor extends SubmissionPublisher<String>
    implements Processor<Integer, String> {

  private 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
    // 保存订阅关系, 需要用它来给发布者响应
    this.subscription = subscription;

    // 请求一个数据
    this.subscription.request(1);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item) {
    // 接受到一个数据, 处理
    System.out.println("处理器接受到数据: " + item);

    // 过滤掉小于0的, 然后发布出去
    if (item > 0) {
      this.submit("转换后的数据:" + item);
    }

    // 处理完调用request再请求一个数据
    this.subscription.request(1);

    // 或者 已经达到了目标, 调用cancel告诉发布者不再接受数据了
    // this.subscription.canc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throwable) {
    // 出现了异常(例如处理数据的时候产生了异常)
    throwable.printStackTrace();

    // 我们可以告诉发布者, 后面不接受数据了
    this.subscription.canc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 全部数据处理完了(发布者关闭了)
    System.out.println("处理器处理完了!");
    // 关闭发布者
    this.close();
  }
}

public class Flow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1. 定义发布者, 发布的数据类型是 Integer
    // 直接使用jdk自带的SubmissionPublisher
    SubmissionPublisher<Integer> publiser = new SubmissionPublisher<Integer>();

    // 2. 定义处理器, 对数据进行过滤, 并转换为String类型
    MyProcessor processor = new MyProcessor();

    // 3. 发布者 和 处理器 建立订阅关系
    publiser.subscribe(processor);

    // 4. 定义最终订阅者, 消费 String 类型数据
    Subscriber<String> subscriber = new Subscriber<String>() {

      private 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
        // 保存订阅关系, 需要用它来给发布者响应
        this.subscription = subscription;

        // 请求一个数据
        this.subscription.request(1);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item) {
        // 接受到一个数据, 处理
        System.out.println("接受到数据: " + item);

        // 处理完调用request再请求一个数据
        this.subscription.request(1);

        // 或者 已经达到了目标, 调用cancel告诉发布者不再接受数据了
        // this.subscription.canc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throwable) {
        // 出现了异常(例如处理数据的时候产生了异常)
        throwable.printStackTrace();

        // 我们可以告诉发布者, 后面不接受数据了
        this.subscription.canc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 全部数据处理完了(发布者关闭了)
        System.out.println("处理完了!");
      }

    };

    // 5. 处理器 和 最终订阅者 建立订阅关系
    processor.subscribe(subscriber);

    // 6. 生产数据, 并发布
    // 这里忽略数据生产过程
    publiser.submit(-111);
    publiser.submit(111);

    // 7. 结束后 关闭发布者
    // 正式环境 应该放 finally 或者使用 try-resouce 确保关闭
    publiser.close();

    // 主线程延迟停止, 否则数据没有消费就退出
    Thread.currentThread().join(1000);
  }

}

背压

背压依我的理解来说,是指订阅者能和发布者交互(通过代码里面的调用request和cancel方法交互),可以调节发布者发布数据的速率,解决把订阅者压垮的问题。关键在于上面例子里面的订阅关系Subscription这个接口,他有request和cancel 2个方法,用于通知发布者需要数据和通知发布者不再接受数据。

我们重点理解背压在jdk9里面是如何实现的。关键在于发布者Publisher的实现类SubmissionPublisher的submit方法是block方法。订阅者会有一个缓冲池,默认为Flow.defaultBufferSize() = 256。当订阅者的缓冲池满了之后,发布者调用submit方法发布数据就会被阻塞,发布者就会停(慢)下来;订阅者消费了数据之后(调用Subscription.request方法),缓冲池有位置了,submit方法就会继续执行下去,就是通过这样的机制,实现了调节发布者发布数据的速率,消费得快,生成就快,消费得慢,发布者就会被阻塞,当然就会慢下来了。

怎么样实现发布者和多个订阅者之间的阻塞和同步呢?使用的jdk7的Fork/Join的ManagedBlocker,有兴趣的请自己查找相关资料。

reactor

spring webflux是基于reactor来实现响应式的。那么reactor是什么呢?我是这样理解的

reactor = jdk8的stream + jdk9的flow响应式流。理解了这句话,reactor就很容易掌握。

reactor里面Flux和Mono就是stream,他的最终操作就是 subscribe/block 2种。reactor里面说的不订阅将什么也不会方法就是我们最开始学习的惰性求值。

我们来看一段代码,理解一下:

package com.imooc;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 org.reactivestreams.Subscriber;
import org.reactivestreams.Subscription;

import reactor.core.publisher.Flux;

public class Reacto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reactor = jdk8 stream + jdk9 reactive stream
    // Mono 0-1个元素
    // Flux 0-N个元素
    String[] strs = { "1", "2", "3" };

    // 2. 定义订阅者
    Subscriber<Integer> subscriber = new Subscriber<Integer>() {

      private 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
        // 保存订阅关系, 需要用它来给发布者响应
        this.subscription = subscription;

        // 请求一个数据
        this.subscription.request(1);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item) {
        // 接受到一个数据, 处理
        System.out.println("接受到数据: " + item);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3);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处理完调用request再请求一个数据
        this.subscription.request(1);

        // 或者 已经达到了目标, 调用cancel告诉发布者不再接受数据了
        // this.subscription.canc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throwable) {
        // 出现了异常(例如处理数据的时候产生了异常)
        throwable.printStackTrace();

        // 我们可以告诉发布者, 后面不接受数据了
        this.subscription.canc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 全部数据处理完了(发布者关闭了)
        System.out.println("处理完了!");
      }

    };

    // 这里就是jdk8的stream
    Flux.fromArray(strs).map(s -> Integer.parseInt(s))
    // 最终操作
    // 这里就是jdk9的reactive stream
    .subscribe(subscriber);
  }
}

上面的例子里面,我们可以把jdk9里面flowdemo的订阅者代码原封不动的copy过来,直接就可以用在reactor的subscribe方法上。订阅就是相当于调用了stream的最终操作。有了 reactor = jdk8 stream + jdk9 reactive stream 概念后,在掌握了jdk8的stream和jkd9的flow之后,reactor也不难掌握。

spring5的webflux

上面的基础和原理掌握之后,学习webflux就水到渠成了!webflux的关键是自己编写的代码里面返回流(Flux/Mono),spring框架来负责处理订阅。 spring框架提供2种开发模式来编写响应式代码,使用mvc之前的注解模式和使用router function模式,都需要我们的代码返回流,spring的响应式数据库spring data jpa,如使用mongodb,也是返回流,订阅都需要交给框架,自己不能订阅。而编写响应式代码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2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异步servlet和SSE。

异步servlet

学习异步servlet我们最重要的了解同步servlet阻塞了什么?为什么需要异步servlet?异步servlet能支持高吞吐量的原理是什么?

servlet容器(如tomcat)里面,每处理一个请求会占用一个线程,同步servlet里面,业务代码处理多久,servlet容器的线程就会等(阻塞)多久,而servlet容器的线程是由上限的,当请求多了的时候servlet容器线程就会全部用完,就无法再处理请求(这个时候请求可能排队也可能丢弃,得看如何配置),就会限制了应用的吞吐量!

而异步serlvet里面,servlet容器的线程不会傻等业务代码处理完毕,而是直接返回(继续处理其他请求),给业务代码一个回调函数(asyncContext.complete()),业务代码处理完了再通知我!这样就可以使用少量的线程处理更加高的请求,从而实现高吞吐量!

我们看示例代码: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mpletableFutur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 javax.servlet.AsyncContext;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Response;
import javax.servlet.annotation.Web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
 * Servlet implementation class AsyncServlet
 */
@WebServlet(asyncSupported = true, urlPatterns = { "/AsyncServlet" })
public class Async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
   * @see HttpServlet#HttpServlet()
   */
  public AsyncServlet() {
    super();
  }

  /**
   * @see HttpServlet#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      response)
   */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long t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开启异步
    AsyncContext asyncContext = request.startAsync();

    // 执行业务代码
    CompletableFuture.runAsync(() -> doSomeThing(asyncContext,
        asyncContext.getRequest(), asyncContext.getResponse()));

    System.out.println("async us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t1));
  }

  private void doSomeThing(AsyncContext asyncContext,
      ServletRequest servletRequest, ServletResponse servletResponse) {

    // 模拟耗时操作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5);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try {
      servletResponse.getWriter().append("don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业务代码处理完毕, 通知结束
    asyncContext.complete();
  }

  /**
   * @see HttpServlet#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      response)
   */
  protected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doGet(request, response);
  }
}

大家可以运行上面代码,业务代码花了5秒,但servlet容器的线程几乎没有任何耗时。而如果是同步servlet的,线程就会傻等5秒,这5秒内这个线程只处理了这一个请求。

SSE(server-sent event)

响应式流里面,可以多次返回数据(其实和响应式没有关系),使用的技术就是H5的SSE。我们学习技术,API的使用只是最初级也是最简单的,更加重要的是需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否则你只能死记硬背不用就忘!我们不满足在spring里面能实现sse效果,更加需要知道spring是如何做到的。其实SSE很简单,我们花一点点时间就可以掌握,我们在纯servlet环境里面实现。我们看代码,这里一个最简单的示例。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annotation.Web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
 * Servlet implementation class SSE
 */
@WebServlet("/SSE")
public class SSE extends HttpServlet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
   * @see HttpServlet#HttpServlet()
   */
  public SSE() {
    super();
  }

  /**
   * @see HttpServlet#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      response)
   */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event-stream");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for (int i = 0; i < 5; i++) {
      // 指定事件标识
      response.getWriter().write("event:me\n");
      // 格式: data: + 数据 + 2个回车
      response.getWriter().write("data:" + i + "\n\n");
      response.getWriter().flush();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

  /**
   * @see HttpServlet#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      response)
   */
  protected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doGet(request, response);
  }
}

关键是ContentType 是 "text/event-stream",然后返回的数据有固定的要求格式即可。

结束语

经过上面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我们的基础已经打牢,障碍已经扫清,现在可以进入轻松愉快的spring flux学习之旅了!Enjoy!

作者:晓风轻

链接:https://www.imooc.com/article/27181

来源:慕课网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w0219/p/10230983.html

时间: 2024-08-26 02:30:23

[转]springboot2 webflux 响应式编程学习路径的相关文章

SpringBoot使用WebFlux响应式编程操作数据库

这一篇文章介绍SpringBoot使用WebFlux响应式编程操作MongoDb数据库. 前言 在之前一篇简单介绍了WebFlux响应式编程的操作,我们在来看一下下图,可以看到,在目前的Spring WebFlux还没有支持类似Mysql这样的关系型数据库,所以本文以MongoDb数据库为例. SpringBoot使用WebFlux响应式编程操作数据库 接下来介绍SpringBoot使用WebFlux响应式编程操作MongoDb数据库. 新建项目 pom文件 新建项目,在项目中加入webflux

SpringBoot 2.x (14):WebFlux响应式编程

响应式编程生活案例: 传统形式: 一群人去餐厅吃饭,顾客1找服务员点餐,服务员把订单交给后台厨师,然后服务员等待, 当后台厨师做好饭,交给服务员,经过服务员再交给顾客1,依此类推,该服务员再招待顾客2. 服务员可以理解为服务器,服务器越多,可处理的顾客请求越多 响应式编程: 服务员记住到顾客1的要求,交给后台厨师,再记住顾客2的要求,交给后台厨师,依此类推 当厨师做好顾客1的饭,告知服务员,然后服务员把饭送到顾客1: 当厨师做好顾客2的饭,告知服务员,然后服务员把饭送到顾客2,依此类推 一系列的

SpringBoot2.0不容错过的新特性 WebFlux响应式编程

第1章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及导学 第2章 函数式编程和lambda表达式 本章介绍函数式编程的概念,和lambda表达式的基础语法,并分析了惰性求值的应用和实现.最后同意反编译字节码,重点剖析了lambda表达式的底层实现原理 第3章 Stream流编程 本章介绍jdk8里面stream流编程的重要知识点,并剖析流的运行机制和实现原理 第4章 reactive stream 响应式流 本章介绍jdk9的响应式流的开发过程,重点讲解响应式流的4个接口,以及背压的概念和jdk实现背压的关键. 第5章

Java响应式编程Springboot WebFlux基础与实战

在这里我个人推荐的学习途径如下:先学习jdk8的lambda表达式和stream流编程,了解函数式编程的知识点和思想,接着学习jdk9的响应式流flux,理解响应式流概念,理解背压和实现机制.这2者学好之后,很容易理解webflux的基石reactor,再学习webflux就水到渠成了! 这里我记录了自己的学习之路,列出了每一块的学习重点,除了API的知识点学习之外,更加重要的了解底层运行机制和实现原理.对于我个人来说,学习技术如果不了解原理,知识点需要死记硬背,而了解了底层机制之后,不但不需要

响应式编程框架ReactiveCocoa学习——框架概览

这篇博客将会继续翻译RAC的官方文档Framework Overview. 主要是对RAC这和框架进行概览的介绍和学习.同时也可以参考我前面的两篇翻译<响应式编程框架ReactiveCocoa学习--基本操作符><响应式编程框架ReactiveCocoa介绍与入门>.其中ReactiveCocoa的Github官方地址为 https://github.com/ReactiveCocoa/ReactiveCocoa . 这篇文档包括了RAC中的对不同组件的高层描述,并解释如何进行结合

Spring Boot (十四): 响应式编程以及 Spring Boot Webflux 快速入门

1. 什么是响应式编程 在计算机中,响应式编程或反应式编程(英语:Reactive programming)是一种面向数据流和变化传播的编程范式.这意味着可以在编程语言中很方便地表达静态或动态的数据流,而相关的计算模型会自动将变化的值通过数据流进行传播. 例如,在命令式编程环境中,a=b+c 表示将表达式的结果赋给 a,而之后改变 b 或 c 的值不会影响 a .但在响应式编程中,a 的值会随着 b 或 c 的更新而更新. 响应式编程是基于异步和事件驱动的非阻塞程序,只需要在程序内启动少量线程扩

高大上函数响应式编程框架ReactiveCocoa学习笔记1 简介

原创文章,转载请声明出处哈. ReactiveCocoa函数响应式编程 一.简介 ReactiveCocoa(其简称为RAC)是函数响应式编程框架.RAC具有函数式编程和响应式编程的特性.它主要吸取了.Net的 Reactive Extensions的设计和实现. 函数式编程 (Functional Programming) 函数式编程也可以写N篇,它是完全不同于OO的编程模式,这里主要讲一下这个框架使用到的函数式思想. 1) 高阶函数:在函数式编程中,把函数当参数来回传递,而这个,说成术语,我

函数响应式编程及ReactiveObjC学习笔记 (-)

最近无意间看到一个视频讲的ReactiveObjC, 觉得挺好用的 但听完后只是了解个大概. 在网上找了些文章, 有的写的比较易懂但看完还是没觉得自己能比较好的使用RAC, 有的甚至让我看不下去 这两天刚好公司项目交付闲下来, 想自己去啃下官方文档 ReactiveCocoa是一个基于函数响应式编程的OC框架. 那么什么是函数式响应式编程呢?概念我就不讲了 因为我讲的也不一定准确, 大家可以去baidu看看大神们的解释 下面我大概演示下响应式编程的样子 Masonry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响应式框架,

rxjs学习(一)响应式编程理解

响应式编程理解 响应式编程是为了解决异步的问题,异步的问题是指因为回调导致的代码难以维护的问题,一般在非常多异步的项目中 这种问题会恶化 我们来思考一下异步的产生,异步是因为一个对象与另外一个对象交互,因为需要等待,所以增加回调函数处理等待结果,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假如一个系统中有10个对象,然后这些对象之间都会互相交互,而且还存在顺序的问题,当然最终代码肯定是可以写出来的,不过很难以维护,这不仅是回调的问题,加入a对象与b对象交互,那么我们把a对象和b对象用线连起来,表示他们之间的一段业务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