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311《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72311《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第十五章 图

  • 堆(heap)就是具有两个附加属性的一颗二叉树

    1.它是一颗完全树
    2.对每一个节点,它小于等于或者大于等于其左孩子和右孩子

  • HeapADT的UML描述
  • addElement方法将给定的Comparable元素添加到堆中的恰当位置处,且维持该堆的完全性属性和有序属性
  • 因为一个堆就是一颗完全树,所以对于插入的新节点而言,只存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且它要么是h层左边的下一个空位置,要么是h+1层左边的第一个位置(如果h层是满的话)
  • 堆的插入和重排序过程(以小顶堆为例)
  • 通常,在堆实现中,我们会对树中的最末一个节点,或更为准确的是,最末一片叶子节点进行跟踪记录
  • 堆的删除和重排序过程(以小顶堆为例)
  • 优先级队列就是遵循两个排序规则的集合。首先,具有更高优先级的项目在先。第二,具有相同优先级的项目使用先进先出方法来确定其排序
  • 可以使用一个小顶堆来实现一个优先级队列,按照优先级对堆排序完成了第一次排序(高优先级的在先),同时对具有相同优先级项目的先进先出排序进行操纵
  • 虽然最小堆根本就不是一个队列,但它却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优先级队列实现
  • 用链表实现堆时,因为我们要求在插入元素后能够向上遍历该树,所以堆中结点必须存储指向其双亲的指针
  • 堆排序由两部分构成:添加列表的每一个元素,然后一次删除一个元素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堆、栈、堆栈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 问题解决方案:

1.堆:什么是堆?又该怎么理解呢?

①堆通常是一个可以被看做一棵树的数组对象。堆总是满足下列性质:

·堆中某个节点的值总是不大于或不小于其父节点的值;

·堆总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②堆是在程序运行时,而不是在程序编译时,申请某个大小的内存空间。即动态分配内存,对其访问和对一般内存的访问没有区别。

③堆是应用程序在运行的时候请求操作系统分配给自己内存,一般是申请/给予的过程。

④堆是指程序运行时申请的动态内存,而栈只是指一种使用堆的方法(即先进后出)。

2.栈:什么是栈?又该怎么理解呢?

①栈(stack)又名堆栈,它是一种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其限制是仅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这一端被称为栈顶,相对地,把另一端称为栈底。

②栈就是一个桶,后放进去的先拿出来,它下面本来有的东西要等它出来之后才能出来(先进后出)

③栈(Stack)是操作系统在建立某个进程时或者线程(在支持多线程的操作系统中是线程)为这个线程建立的存储区域,该区域具有FIFO的特性,在编译的时候可以指定需要的Stack的大小。

3.堆栈:什么是堆栈?又该怎么理解呢?

注意:其实堆栈本身就是栈,只是换了个抽象的名字。

堆栈的特性: 最后一个放入堆栈中的物体总是被最先拿出来, 这个特性通常称为后进先出(LIFO)队列。 堆栈中定义了一些操作。 两个最重要的是PUSH和POP。 PUSH操作在堆栈的顶部加入一 个元素。POP操作相反, 在堆栈顶部移去一个元素, 并将堆栈的大小减一。

4.堆、栈区别总结:

1.堆栈空间分配

①栈(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②堆(操作系统):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2.堆栈缓存方式

①栈使用的是一级缓存, 他们通常都是被调用时处于存储空间中,调用完毕立即释放。

②堆则是存放在二级缓存中,生命周期由虚拟机的垃圾回收算法来决定(并不是一旦成为孤儿对象就能被回收)。所以调用这些对象的速度要相对来得低一些。

3.堆栈数据结构区别

①堆(数据结构):堆可以被看成是一棵树,如:堆排序。

②栈(数据结构):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pp11.9在测试时出现空指针异常,如下:

报错的removeMin方法如下:

  • 问题1解决方案:通过单步调试发现是removeMin方法有问题,改正的代码及运行结果如下:
  • 问题2:pp12.1addElement方法一直有问题,如下:
  • 问题2解决方案:通过仔细查看报错信息认识到是因为这个方法名和方法体与继承的SmallArrayHeap类中的addElement方法完全一样,如下:

    对方法名进行略微改动即可,如下:

代码托管

上周考试错题总结

  • 错题1:
  • 错题1理解:大脑短路导致做错,compareTo方法返回的是int型

结对及互评

  • 本周结对学习情况
    本周主要对优先队列和堆进行了学习,以之前对树的学习为基础,本章内容难度并不大,遇到的问题不多,继续努力吧!

感想

消除惰性!继续努力!努力!再努力!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0/0 1/1 4/4
第二周 464/464 1/2 10/14 理解掌握了用数组和链表实现栈的方法
第三周 494/958 1/3 10/24 理解掌握了用数组和链表实现队列的方法
第四周 1629/2587 2/5 20/44 对用链表和数组实现列表进行了学习
第五周 856/3443 2/7 15/59 较为深入的学习了查找和排序方法的实现
第六周 668/4111 1/8 20/79 学习了链式二叉树的实现
第七周 900/5011 1/9 15/99 对二叉查找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
第八周 1378/6389 2/10 16/115 较为深入的学习理解了堆
  • 计划学习时间:20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16小时
  • 改进情况:提高学习效率!冲冲冲!

参考资料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xiaohai/p/9980216.html

时间: 2024-08-02 14:55:45

20172311《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的相关文章

马凯军201771010116《面向对象与程序设计Java》第九周学习总结

一.理论知识部分 异常.日志.断言和调试 1.异常: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事件,它中断指令的正常执行. 2.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可以控制程序从错误产生的位置转移到能够进行错误处理的位置. 3.程序中出现的常见的错误和问题有:用户输入错误.设备错误.物理限制.代码错误. 4.Java把程序运行时可能遇到的错误分为两类: (1)非致命异常:通过某种修正后程序还能继续执行.这类错误叫作异常.如:文件不存在.无效的数组下标.空引用.网络断开.打印机脱机.磁盘满等. Java中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处

《JAVA程序设计》_第九周学习总结

一.学习内容 1.数据库的建立.配置 在官网先下载好MySQL.navicat for MySQL.XAMPP.MySQL-connecter 在XAMPP中点击start开启MySQL 在navicat for MySQL中点击连接,输入信息后确定 在连接名处右击,创建新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字符集和校对均选择gb2312... 在表处右击,输入表的信息 点开创建的mess表输入信息,按tab键可快速换行 将MySQL-connecter添加到IDEA的module中 输入以下代码,检测数据库

20172311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72311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本周对异常和递归进行了学习 异常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抛出,并从异常处终止程序:另一种是捕获并处理异常,从而使程序继续运行. 捕获和处理异常主要运用try-catch语句. 通过继承Exception类可以自定义一个新的异常 处理IO异常的常用方法是抛出异常. 对于某些问题,递归是最精炼和适当的解法,但对于其他问题,递归则不如迭代方法直接.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问题:什么是IO操作

学号2017232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学号2017232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异常和递归) 第11章:异常 1.[异常处理]: 一个异常:是一个定义非正式情况或错误的对象,由程序或者运行时环境抛出,可以根据需要捕获和处理. 错误:错误类似于异常,但是错误代表不可恢复的问题并且必须捕获处理. 2.[处理异常的三种方法]:①根本不处理异常②当异常发生时处理异常③在程序的某个位置集中处理异常. 3.[未捕获的异常]:如果程序中不处理异常,则程序将非正常的终止运行,并产生关于描述在何处发生什么异常的信息

20172326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学号 20172326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异常(exception):定义非正常情况下或错误的情况的对象,由程序或运行时环境抛出,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捕获处理. 异常与错误的区别:错误代表不可恢复的问题并且必须捕获处理.而异常可以忽视,或者使用try语句处理,或调用更高级的方法. 可检测异常与不可检测异常:可检测异常必须由方法捕获,或者必须在可能抛出或传递异常方法的throws子句中列出来.在方法定义的声明头中追加一条throws子句.不可检测异常不需要使

20172322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72322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异常 学会了使用try-catch来实现未捕获的异常的处理.可以使得异常被捕获进而不导致程序出现错误退出.使用try写入可能产生异常的语句,使用catch来编写在捕获异常后继续执行的代码(可以为空). "未捕获的异常"指在编译过程中不会被编译软件显示异常但是在运行时会出现异常导致程序直接退出,例如:"ArithmeticException"."In

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72327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第十五章 图 无向图 1.图的概念(非线性结构):允许树中每个结点与多个结点相连,不分父子结点. 2.图由顶点和边组成. 顶点由名字或标号来表示,如:A.B.C.D: 边由连接的定点对来表示,如:(A,B),(C,D),表示两顶点之间有一条边. 3.无向图:顶点之间无序连接. 如:边(A,B)意味着A与B之间的连接是双向的,与(B,A)的含义一样. 4.邻接(邻居):两个顶点之间有边连接. 5.自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学号 20172326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图:图(Graph)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结构,在图结构中,每个元素都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前驱,也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后继,也就是说,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与树的区别在于树中的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驱,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父结点.但图中的顶点(结点)是没有这种限制关系的. 无向图:边为无需结点对的图.也就是说,现有两个顶点A.B.(A,B)与(B,A)效果相同.当两个顶点之间有边连接,也就是说这两个顶点是邻接的,也称作邻居.一个顶点

20172333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72333 2018-2019-1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Java软件结构与数据结构>第十五章-图 一.无向图 ①无向图的定义 图是由结点与结点相连接构成的,与树类似.这些结点被常常称作顶点(vertice),这些顶点的连接叫做边(edge). 无向图(undirected graph)是一种边为无序结点对的图. 两个顶点之间有一条连通边的顶点,我们称作它们为领接的(adjacent).这两个顶点也叫作邻居(neighbor),自己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