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构建之法》5.5、6-7章

第五章:(开发流程)

  书中介绍了六种开发流程:写了再改模式、瀑布模型、瀑布模型的各种变形、RUP模式、老板驱动模式和渐进交付的流程。对于软件开发流程,在现在大学的软件开发学习上,我们大多数是采用一窝蜂团队模式,一般几个人或者一个人的状态下都是没什么文档类的计划,直接上手打代码,写了改改了写,有时候甚至头脑是混乱的,打了代码,显示效果正确就过,不正确就再改。

第六章:敏捷流程

  书中消息具体地介绍了敏捷流程,还有他的原则,以及他的步骤。并且还列出敏捷流程在每一个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他的解决方法。这些知识点都是在书本里面有的P100~P108页。可以肯定的是敏捷流程是值得我们去运用,它具有很好的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学会敏捷的原则,打造敏捷的团队,敏捷的工作。敏捷其实并不是很特别,只不过是积累以往经验并且加以提炼出来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能被大众所喜欢的开发流程,这是我认为的。每种流程都是大同小异,步骤不一样,效率功效不同。有理论也要有工具,敏捷是很好的理论,其他方法论也是有一定的用处的。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能使用理论和应用工具是必备的技能。

第七章:MSF

  书中对MSF的介绍也是很详细的,MSF的历史,原则,团队模型还有开发模式都有介绍到。其中我觉得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下他的原则,你会发现他的原则不是独立开来的,一条原则跟其他是有关联的。对于商业价值,确实很多大学生参加了某某比赛,做了挺酷的项目,之后无论拿没拿奖都是不了了之,从来没在实际中运行过。所以也尽是失去了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所有的错误,改动都不允许删除,这样方便我们总结经验。即使是伟人也犯过错,所以不必担心自己的错误被摆上大家面前,把错误摆出来,只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了下次做的更好,而不是为了惩罚犯错的人。

时间: 2024-10-24 06:52:55

读《构建之法》5.5、6-7章的相关文章

读构建之法第四、十七章有感(作业四)

第四章: 问题: 看到这里的时候,才注意到代码中的"下划线"这个东西,在之前的敲代码过程中并没有怎么遇到下划线,在经过百度后得到了一些答案: 这只是Python中下划线的一部分应用,在不同的语言中,下划线的用处也不太相同,而在原文中作者对下划线的解释很简单,对于"下划线用来分隔变量名字中的作用域标注和变量的语义"这句话也不太理解,我认为作者可以适当地放一些代码片段来说明下划线的用法,如果作者提及下划线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命名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放在下划线的上一小节&qu

读构建之法之感

读构建之法之感,为什么迟迟没有发构建之法这本书的观后感,是因为想要细细的看,为什么老师这么要求我们这么做,为什么要刻意的去发微博,原因都在构建之法的这本书中.构建之法这本书和其它的软件工程的书不同,构建之法这本书讲的清晰有趣,容易理解,不像其它的软件工程的书籍,写的那么的枯燥和乏味,构建之法的每章都有很大的联系,让人逐渐的去深刻的理解.通过构建之法理解并懂得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中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软件工程的课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小

第五次作业《读构建之法的心得》

<读构建之法的体会> <构建之法>这本书是软件大大神邹欣的作品之一,这本书体现邹欣老师的情怀,很简洁的讲述了软件设计的各个阶段,描述了一个微软软件大神对软件的理解.构建之法对我帮助挺大的,通过构建之法这本书使我对软件的构建很清晰的了解,让我对软件设计更加的清晰的认识,增加了我对软件的认识的兴趣,好了,现在来讲述讲述里面的内容,第一张讲概论:软件等于程序加文档,软件工程是什么,第二章讲 个人技术和流程 单元测试,效能分析工具,个人开发流程第三章讲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个人能力的衡量与发展

对读构建之法后提出的五个问题

读构建之法有以下几点疑惑: 1.如何使自己的开发思维更加敏捷? 2.如何分配好团队里面成员的任务,来达到最好的工作效率? 3.当面临用户的需求和优化后的软件起冲突时,用户的需求一定是最重要的吗?那么用户根本不了解优化的软件的好处,一定强制要求修改怎么办? 4.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5.什么样的软件开发团队要开发什么样的软件才适合敏捷流程?

《构建之法》第4.17章读书笔记

<构建之法>第4.17章读书笔记 第四章 原文语句: 异常不能跨过DLL或进程的边界来传递信息,所以异常不是万能的. 提出问题: 1.什么是DLL?DLL是来解决什么问题的? 网上说法: DLL是Dynamic Link Library的缩写,意为动态链接库.在Windows中,许多应用程序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可执行文件,它们被分割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动态链接库,即DLL文件,放置于系统中.当我们执行某一个程序时,相应的DLL文件就会被调用.一个应用程序可有多个DLL文件,一个DLL文件也可能被几个应

《构建之法》第四&amp;十七章读书笔记

 <构建之法>第四&十七章读书笔记 一.         前言 再次阅读<构建之法>,愈发被其中生动有趣的举例吸引.作为一本给予软件工程学生的书籍,其不以枯燥的理论知识为核心,而是基于对知识和方法的引导.本次研读的这两章内容主要涉及了代码规范,两人结对与多人合作的团队方面等相关知识,从其中逐渐明白与人相处作业等方面的技巧与艺术.以下是我对这两章节的思考与疑惑. 二.        第四章<两人合作>. 本章主要涉及代码规范,极限编程,结对编程,两人合作不同阶段,

第五次软件测试作业 读构建之法有感

之前没有什么认真的看完构建之法这本书,最近用了一星期的时间紧赶慢赶的认真的把书看完了,越看越起劲,后悔之前怎么没有早看着一本书,看了邹欣老师写的构建之法,感觉和读其它软件技术方面的书感觉截然不同,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种第一线的编程思想,比起平常所学的技术感觉起来更富有实用性,他用了程序员的第一视角来告诉我们软件编程者一思想,从第一章概论的软件工程是什么开始,就给予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给程序员一种深深的代入感,书中不仅有丰富的代码示例,还采用了一种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解答问题,我想邹

读构建之法,重入编程之门

在翻开这本<构建之法>之前,我以为从专业划分角度来讲我多少算是一个计算机人,最起码算得上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人.但是在当我谨慎的选择了一个自认为适合学习的好环境,怀着一种对编程无比向往的心情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才意识到,之前的我可能是迈入了计算机隔壁班的门. 不得不说,邹欣老师的书,确实不像其他同类书籍那样全篇皆是各种枯燥无味的理论体系和大量读完也不知所云的专业术语及定义,虽然以我的基础程度对于此书中提到的各种编程案例理解的也不是很透彻,但是本书的趣味性着实使枯燥的编程更容易被接受.它刷新了我对软件

读构建之法之笔记

<构建之法>这本书一到手,我就迫不及待的要把它打开来.我心中满是期待:这究竟是本怎样的书,为什么老师会向我们推荐这本书,而不是其它的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开始阅读这本书. 在大致的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确有其过人之处.相比于其它的相关书籍,这本书更加通俗易懂,更加生动有趣.书中常常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对话来阐明一些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知识.这让读者读起这本书来并不是那么难,使读者能更快速的理解那些知识. 简而言之,<构建之法>的确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好书,值得我们花时间去阅读.

初读构建之法

 以前对软件工程没有特别详细的看法,有些模棱两可.经老师介绍购买了构建之法,初步看了构建之法的   第一章.第五章以及十七章,对软件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想要说一说我的个人看法.         百度中有这样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   科.又或者说,比较认可的一种定义认为: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   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