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w起步的软件公司创业历程

调查说,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命期平均是2.8年,如今我的企业已走过近四年,而这一年却是我的迷茫期,不知道何去何从,现在写下
  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写得较为凌乱,大家将就着看一下吧:)
   先交待一下自己,我来自于浙江的一个农村,82年出生,因家境贫穷,上了中专,学了计算机,后来不断自学,不断提高,随后来到上海,在多家it公司任项目经理,于06年开始创业,当时25岁。
  
  初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想到创业了,可能是源自内心的那种对自由的向往(现在想来,当初创业的源动力是多么的不靠谱),以为创
  业当上老板了,会没有人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尤如许巍歌词里说的“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因为这个发自内心深处的源动力,我就拿着自己的全部积蓄4.2万元人民币在06年就下“海”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三无一有:无资本、无资源、无模式、有技术,现如今回想起来都后怕,当时怎么就迈出了这一步,若从头再来,我应该没有勇气再迈出这一步了。
   既然想创业了,就开始物色相应的合作伙伴,找到了前同事j和h,三个人一起,当时j和h都没有相应的资金,只是以欠款的方式
  入股(失败之一)最开始把公司定位于提供企业管理软件,因为三个人都具有这方面的经验,而自己和j都具有相应的技术背景,而z则是搞销售出生,所以和所有技术人员一样,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开发了一款自认为较好的管理软件,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根本没有任何市场,现在想来一方面因为当时同类产品太多,而我们的产品面向的行业也开始萎缩,另一方面,h的销售能力其实也没有预期的那么好,至少开拓市场方面有所欠缺,我现在依然记得h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说是:如果我们有品牌,我的市场肯定做得非常好,经历了六个月的时间,h终于为公司带来了一笔2w的单子,也是在那个月我们三个人第一次拿到了新公司的工资,每人1.5k。
   在这期间我也开始转向销售领域,虽然曾做过私单,但是与真正的销售比起来还是有所欠缺,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联系到了本地的一家较为知名的企业,想做一个系统,当时他们已经联系了多个软件公司,之所以没有签单,一方面由于他们的预算较少,另一方面这家公司政策又要求较严,对于供应商的认证较为苛刻,所以我们就上门找到了相应的负责人,而在那时我们也没有这个系统方面的经验,只好把我们认为较为满意的公司产品拿去给他们进行演示,正是因为这个demo产品的界面效果让客户非常满意,所以有了合作的意向,客户提出要参观一下我们公司(认证的一部分),听到这个消息,自己当时完全没底,因为整个公司就三个人,显然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而且办公场地也较小,所以又临时租借办公场地,找来朋友临时充当员工,总算过了这一关,也这样,在06年底我们又有了一笔新的客户订单,3.8w人民币,这就是我06年创业第一年的全部收入。

散伙
   06年底的这个客户,让我们对这个行业开始进行关注,所以在06年底的总结会议上,我们决定把公司目标定位在这个行业的细分市场上,在07年我们在这个行业进行重点突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是在07年年底的时候,h提出了要离开,关于h到现在我最大的感觉是
  在公司两年的时间里只有一笔2.5w的成交额,当然不可否认他也为之付出了努力,所以在07年底,我提议给每个股东一个考核指标,便于
  提高积极性,正是因为这项指标促成了h的离开,即使h的离开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但当h提出要公司一次性支付10w块钱给他,我和j很是意外,这里说一下,07年全年三个股东都开始正常的领工资,即每月2k,加之开始h和j都没有拿钱进入公司,虽然07年我们开始赢利,但是金额也不大,截止到他提出离开,当时的利润额才不到40w,但是考虑到也是朋友,另外投入了两年的时间,我和j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要求,支付给他钱,结束合作。
   08年年底,j也跟我提出想走,j想走的原因跟h类似,h想走是因为当时有公司承诺给h年薪10w,而j想走是因为另一家公司拿到了一笔风投,加入后会有期权,相比之下我们公司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所以当时j提出要走的时候,我也没有挽留,因为我知道在当时我没有办法许诺公司会在两至三年内发展到他所期望的这么大,再者他毕竟也是股东,如果股东自已都对公司的发展没有好的展望,我说什么也是没用,同样也予以支付一笔费用结束合作。
   总结一下,其实当时三个人的合作基本上是草率进行的,没有任何目的和规划性的,加之大家也没有出钱,约束性更小,另外公司也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得大家对目标的理解差异较大,我自己当时的想法是,既然你是股东应该明白公司的价值,理论上应该同我一样,可是我完全忽视了一点,不是所有人创业的目标和价值都是一样的。

运营
   公司经营四年来,一直主打这个行业,行业内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与行业的几家龙头企业也都建立了较为长期的合作关系,可是似乎是“赔钱赚吆喝”,四年来总的营业额不到500w,而且项目的额度相对来说也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一方面想扩大规模,但是又担心成本;如果不扩大规模,较为大型的项目客户又不会让自己公司来处理,造成进退两难之境地,现在公司只有自己一个股东,因为之前的合作伙伴的问题,使得对于新的合作伙伴的进入非常谨慎,有点“骑虎难下”之感。
   公司现在的情况是15个员工,每年直接成本将近60w,不含杂税之类的,所以对于销售的压力较为明显!
  
  融资
   08年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一批擅长资本运作的朋友,当时公司一方面需要资金进行拓展,另一方面也想到了一个较好的项目,但是依靠公司自己的能力是很难启动起来,所以开始尝试进行融资,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与不下十家的投资商、天使投资、政府官员进行沟通,最终的结果是投入了时间和金钱,却没有任何结果,加之j的离开,使得整个08年异常惨淡。
  
  

  黑暗
   创业四年来,每天开车到公司的路上和晚上回家,是最为难熬的时间段,因为经常性迷茫,特别是10年这种感觉越来越大,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进行,每天进入公司看着自己的员工,每个月的报表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一样东西,当初创业时设想的目标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有时候会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还是错,别人经常说,创业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忍常人所不能忍,但是如果这一切都没有意义那么现在所做的真的值得么?但是在06年底设想的目标不论多坚难,似乎自己总不想丢弃他,从自己开始创业到现在经历四年多的时间,越来越把这个企业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忍抛弃,虽然自由和空闲离自己越来越远,虽然经常去怀疑这一切是否有价值,可是真的决定要丢弃他,我远不能做到。

时间: 2024-12-12 09:21:44

4.2w起步的软件公司创业历程的相关文章

大话软件公司创业——给创业者的一封信

希望有更多BOSS能够看到此文,有所收获话让公司爬出深坑,从而提高软件公司整体素质,最终改善程序员的生存环境. 怎样才算创业成功? 很多人对怎么样才算创业成功误会很深.以为一家创业型公司有了稳定的业务后,存活下来了,就算创业成功了. 其实不然,有许多公司长年处于创业阶段,永远都不会有做大的一天,只因为创业者以一个销售或工程师的身份深陷其中,永远都没有时间思考如何做强做大. 怎样才算创业成功?就是骆驼穿过针眼! 说白一点,创业者通常可能是一个销售或者工程师起步,如果哪一天抽出身不再是销售或工程师了

在创业型软件公司的收获

在创业型软件公司的收获 我在两家创业公司工作过.A公司,由3人发展到20人:B公司,由20人发展到60人.这两家公司都不算成功,因此,要讲收获,更多的是经验与教训.就如同教材一样,反面教材更加有教育意义.我针对创业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谈谈我的想法. 灵活性 相对于大公司,小公司的灵活性是核心竞争优势.小公司的灵活性,是指小公司船小好调头,能够快速地响应用户.我在B公司时,公司刚好处于创业扩张期(20→60人).公司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失去它的核心竞争优势的. 初到B公司,公司的情况是:已经做出了产品

2016年09月回顾我的创业历程

创业历程 2012年10月,边打工边创业,白天工作,晚上在猪八戒等外包网站接私单,开始了半创业状态. 2013年09月,辞了稳定的工作,开始了创业之路,独自一人开了中山赢友网络工作室,主要从事网站开发,网页设计,那时候我才刚好20岁. 2015年06月,将中山赢友网络工作室正式注册为企业工商户——中山市赢友网络有限公司,并租了一个80平方的办公室开始了真正的创业之路,业务范围也扩大为移动App开发,微信开发,游戏开发等. 2016年07月,由于公司发展方向,中山赢友网络有限公司正式变更名称为——

管理软件公司与互联网公司的区别

笔者是一个老程序员,自2002年进入.NET开发领域,一直未曾放弃.期间经历过管理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有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深感其中的差异,撰写文分析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供读者朋友参考. 技术 1 管理软件公司用的技术一般是老的,稳定的,成熟的技术.比如.NET Remoting,Windows Forms,Web Forms,而互联网公司一般会追求新的技术,比如Redis,微服务,Hadoop等.管理软件公司会使用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s作OLAP分析工具,而新

三星电子能从硬件公司转型成软件公司吗?

船小好调头是公认的真理之一,尤其是对企业来说,体型越小,越容易调整业务的转换和中心和未来发展方向.但对于那些巨头企 业来说,错综复杂的关系链.人际关系.蛛网交缠的业务等,导致转型时就会显得步履维艰.别说是尽快转型后重回霸主轨道,甚至会因为脚步的蹒跚,导致被对手超越.不转型=与时代脱节,导致最后产生疲态:转型=难度翻N倍,一弄不好,就会对自身造成重创. 当下,三星电子就面对着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地.传统的硬件业务虽然还表现地较为强势,但从长远来看,已经有极大风险,尤其是移动业务.而如果向软件型公司转型

软件公司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原文:http://www.cnblogs.com/batman425/archive/2013/08/21/3272631.html 一.软件公司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主要职责: 1. 计划: a)项目范围.项目质量.项目时间.项目成本的确认. b)项目过程/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 c)根据项目范围.质量.时间与成本的综合因素的考虑,进行项目的总体规划与阶段计划. d)各项计划得到上级领导.客户方及项目组成员认可. 2. 组织: a)组织项目所需的各项资源. b)设置项目组中的各种角色,并分配好各

软件公司项目经理岗位职责(转)

一.软件公司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主要职责: 1. 计划: a)项目范围.项目质量.项目时间.项目成本的确认. b)项目过程/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 c)根据项目范围.质量.时间与成本的综合因素的考虑,进行项目的总体规划与阶段计划. d)各项计划得到上级领导.客户方及项目组成员认可. 2. 组织: a)组织项目所需的各项资源. b)设置项目组中的各种角色,并分配好各角色的责任与权限. c)定制项目组内外的沟通计划.(必要时可按配置管理要求写项目策划目录中的<项目沟通计划>) d)安排组内需求分析师

《开源框架那点事儿13》:基于开源框架做应用是未来中小型软件公司的发展趋势

在我的周边朋友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故事1:A君在北京从事Java开发好多年了,萌发了创业的念头,想组建了一个开发团队想大干一场.但是慢慢发现,构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真不容易.后来技术团队的组建初步有了起色,但是技术路线却非常难成一致意见.折腾来折腾去,把有点上道的技术人员都折腾得跳槽了.费了巨高的成本搞了一个架构师,就是利用SSH框架搭建了一个开发环境,数据量小,业务初期还是不错的,但是当业务快速增长的时候,运行速度就无法满足需要了.是重新来过还是在SSH的基础上继续折腾,非常难以抉择!

《开源框架那点事儿13》:开源与中小型软件公司的未来趋势

在我的周边朋友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故事1:A君在北京从事Java开发好多年了,萌发了创业的念头,想组建了一个开发团队想大干一场.但是慢慢发现,构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真不容易.后来技术团队的组建初步有了起色,但是技术路线却非常难成一致意见.折腾来折腾去,把有点上道的技术人员都折腾得跳槽了.费了巨高的成本搞了一个架构师,就是利用SSH框架搭建了一个开发环境,数据量小,业务初期还是不错的,但是当业务快速增长的时候,运行速度就无法满足需要了.是重新来过还是在SSH的基础上继续折腾,非常难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