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集合源码学习笔记(二)ArrayList分析

Java集合源码学习笔记(二)ArrayList分析

>>关于ArrayList

ArrayList直接继承AbstractList,实现了List、 RandomAccess、Cloneable、Serializable接口,
为什么叫"ArrayList",因为ArrayList内部是用一个数组存储元素值,相当于一个可变大小的数组,也就是动态数组。

(1)继承和实现
继承了AbstractList,实现了List:ArrayList是一个数组队列,提供了相关的添加、删除、修改、遍历等功能。
实现RandmoAccess接口:即提供了随机访问功能。RandmoAccess是java中用来被List实现,为List提供快速访问功能的在ArrayList中,我们即可以通过元素的序号快速获取元素对象;这就是快速随机访问。
实现了Cloneable接口:即覆盖了函数clone(),能被克隆。
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这意味着ArrayList支持序列化,能通过序列化去传输。

(2)线程安全
ArrayList中的操作不是线程安全的。建议在单线程中才使用ArrayList,而在多线程中可以选择Vector或者CopyOnWriteArrayList。

>>常用的方法

(1)方法说明
boolean add(E e)
将指定的元素添加到此列表的尾部。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将指定的元素插入此列表中的指定位置。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按照指定 collection 的迭代器所返回的元素顺序,将该 collection 中的所有元素添加到此列表的尾部。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从指定的位置开始,将指定 collection 中的所有元素插入到此列表中。
void clear()
移除此列表中的所有元素。
Object clone()
返回此 ArrayList 实例的浅表副本。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如果此列表中包含指定的元素,则返回 true。
void ensureCapacity(int minCapacity)
如有必要,增加此 ArrayList 实例的容量,以确保它至少能够容纳最小容量参数所指定的元素数。
E get(int index)
返回此列表中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int indexOf(Object o)
返回此列表中首次出现的指定元素的索引,或如果此列表不包含元素,则返回 -1。
boolean isEmpty()
如果此列表中没有元素,则返回 true
int lastIndexOf(Object o)
返回此列表中最后一次出现的指定元素的索引,或如果此列表不包含索引,则返回 -1。
E remove(int index)
移除此列表中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boolean remove(Object o)
移除此列表中首次出现的指定元素(如果存在)。
protected void removeRange(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
移除列表中索引在 fromIndex(包括)和 toIndex(不包括)之间的所有元素。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用指定的元素替代此列表中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int size()
返回此列表中的元素数。
Object[] toArray()
按适当顺序(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元素)返回包含此列表中所有元素的数组。
void trimToSize()
将此 ArrayList 实例的容量调整为列表的当前大小。应用程序可以使用此操作来最小化 ArrayList 实例的存储量。

(2)遍历方式
ArrayList支持3种遍历方式

1.通过迭代器遍历。即通过Iterator去遍历
2.随机访问,通过索引值去遍历,
ArrayList实现了RandomAccess接口,它支持通过索引值去随机访问元素
3.for循环遍历

下面比较这3种方式的效率,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rrayList<Object> list=new ArrayList<>();
		for(int i=0;i<10000;i++){
			list.add(i);
		}
		useIterator(list);
		useRandomAccess(list);
		useForeach(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useIterator(List<Object> list){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terator ite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iter.next();
		}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startTime);
	}

    public static void useRandomAccess(List<Object> list){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0; i<list.size(); i++) {
    		list.get(i);
    		}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startTime);
	}

    public static void useForeach(List<Object> list){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Object obj:list) {
    		     ;
    	}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startTime);
	}

输出结果没放,不过结论是遍历ArrayList时,使用随机访问(即通过索引序号访问)效率最高,而使用迭代器的效率相对较低。

>>源码分析

在几个常用的集合实现类中,ArrayList的实现代码是最短的,比较简单。
(1)构造方法
ArrayList提供了三个构造方法:

//初始默认大小为10

public ArrayList() {
this(10);
}

//可以直接设置ArrayLi的初始大小

public ArrayList(int i){
if (i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new StringBuilder())
.append("Illegal Capacity: ").append(i).toString());
} else {
elementData = new Object[i];
return;
}
}

//使用Collettion作为参数初始化

public ArrayList(Collection collection)
{
elementData = collection.toArray();
size = elementData.length;
if(((Object) (elementData)).getClass() != [Ljava/lang/Object;)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size, [Ljava/lang/Object;);
};

一个是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另外一个是拥有单个参数(类型为Collettion)的构造方法。

ArrayList还提供了第三个构造方法,其接受一个int值,用于设置ArrayLi的初始大小(默认大小为10)。

(2)数据结构

private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private int size;

ArrayList内部维护了一个Object数组,可以通过构造函数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来执行它的初始容量为initialCapacity;如果通过不含参数的构造函数ArrayList()来创建ArrayList,则elementData的容量默认是10。elementData数组的大小会根据ArrayList容量的增长而动态的增长,size 则是动态数组的实际大小。

(3)elementData[]为什么使用 transient 修饰?
被transient()定义的变量不可序列化,但是注意ArrayList同时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接口,这是为什么?
主要是为了提高序列化时的效率。
序列化有2种方式:
1.只是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
序列化时,调用java.io.ObjectOutputStream的defaultWriteObject方法,将对象序列化。
注意:此时transient修饰的字段,不会被序列化。
2.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同时提供了writeObject方法。
序列化时,会调用该类的writeObject方法。而不是java.io.ObjectOutputStream的defaultWriteObject方法。
注意:此时transient修饰的字段,是否会被序列化,取决于writeObject。
假如现在实际有了5个元素,而elementData的大小可能是10,那么在序列化时只需要储存5个元素,数组中的最后五个元素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不需要储存。
所以ArrayList的设计者将elementData设计为transient,然后在writeObject方法中手动将其序列化,并且只序列化了实际存储的那些元素,而不是整个数组。

(4)源码注释

/**
	 * 使用一个Collection进行构造
	 * Arraylist中大量使用了Arrays的相关方法
	 */
	public ArrayList(Collection collection)
    {
        elementData = collection.toArray();
        size = elementData.length;
        if((Object) (elementData).getClass() != Object.class){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size, (elementData).getClass());
        }
    }

	/**
	 * 如果当前数组的容量大于数组实际存储的数据元素数量,重新调整数组大小
	 * 用于把ArrayList的容量缩减到当前实际大小,减少存储容量。
	 * 其中的变量modCount由AbstracList继承而来,记录List发生结构化修改(structurally modified)的次数。
	 * @Title: trimToSize
	 */
	public void trimToSize() {
		modCount++;
		int i = elementData.length;
		if (size < i)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size);
	}

/**
	 * 确保ArrayList的大小
	 * @Title: ensureCapacity
	 * @param i
	 */
	public void ensureCapacity(int i) {
		modCount++;
		int j = elementData.length;
		if (i > j) {
			Object aobj[] = elementData;
			int k = (j * 3) / 2 + 1;
			if (k < i)
				k = i;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k);
		}
	}

/**
	 * 返回指定元素的下标,要区分参数是否为null
	 * 注意ArrayList可以是可以存储null的
	 */
	public int indexOf(Object obj) {
		if (obj == null)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if (elementData[i] == null)
					return i;

		} else {
			for (int j = 0; j < size; j++)
				if (obj.equals(elementData[j]))
					return j;

		}
		return -1;
	}
/**
	 * 使用了系统的System.arraycopy方法
	 * 这是一个native的方法
	 */
	public Object[] toArray(Object aobj[]) {
		if (aobj.length < size)
			return (Object[])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size,(aobj).getClass());
		System.arraycopy(((Object) (elementData)), 0, ((Object) (aobj)), 0,
				size);
		if (aobj.length > size)
			aobj[size] = null;
		return aobj;
	}

/**
	 * 和序列化以及transient的处理有关系
	 */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ObjectOut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throws IOException {
		int i = modCount;
		objectoutputstream.defaultWriteObject();
		objectoutputstream.writeInt(elementData.length);
		for (int j = 0; j < size; j++)
			objectoutputstream.writeObject(elementData[j]);

		if (modCount != i)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else
			return;
	}

  

>>总结

在Java中应用静态数组很容易发生一些错误,相比较来说,

ArrayList可以动态的增加和减少元素,灵活的设置数组的大小,提供了多种遍历方式,在设计时就尽可能的考虑了性能,大多数工程开发中数组都会使用ArrayList。

时间: 2024-12-25 09:58:27

Java集合源码学习笔记(二)ArrayList分析的相关文章

Java集合源码学习笔记(三)LinkedList分析

前面学习了ArrayList的源码,数组是顺序存储结构,存储区间是连续的,占用内存严重,故空间复杂的很大.但数组的二分查找时间复杂度小,为O(1),数组的特点是寻址容易,插入和删除困难.今天学习另外的一种常用数据结构LinkedList的实现,LinkedList使用链表作为存储结构,链表是线性存储结构,在内存上不是连续的一段空间,占用内存比较宽松,故空间复杂度很小,但时间复杂度很大,达O(N),链表的特点是寻址困难,插入和删除容易.所有的代码都基于JDK 1.6. >>关于LinkedLis

Java集合源码学习笔记(四)HashMap分析

ArrayList.LinkedList和HashMap的源码是一起看的,横向对比吧,感觉对这三种数据结构的理解加深了很多. >>数组.链表和哈希表结构 数据结构中有数组和链表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这两者有不同的应用场景,数组的特点是:寻址容易,插入和删除困难:链表的特点是:寻址困难,插入和删除容易:哈希表的实现结合了这两点,哈希表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在HashMap中使用的是链地址法,也就是拉链法.看下面这张流传很广的图, 拉链法实际上是一种链表数组的结构,由数组加链表组成,在这个长度为16的数

Java项目源码学习笔记(二):Path

import java.lang.ref.WeakReference;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public class Path{ private static Path sRoot = new Path(null, "ROOT"); private final Path mParent; private final String mSegment; private WeakReference<Object> mObject; privat

Java项目源码学习笔记(一):IdentityCache

import java.lang.ref.ReferenceQueue; import java.lang.ref.WeakReference;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IdentityCache<K, V>{ private final HashMap<K, Entry<K,V>> mWeakMap = new Ha

Java项目源码学习笔记(三):PathMatcher

先来看看内部类Node节点: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 private HashMap<String, Node> mMap; private int mKind = NOT_FOUND; Node addChild(String segment){ if(null == mMap){ mMap = new HashMap<String, Node>(); }else{ Node node = mMap.get(segment); if(node !=

yii2源码学习笔记(二)

yii\base\Component代码详解 <?php /** * @link http://www.yiiframework.com/ * @copyright Copyright (c) 2008 Yii Software LLC * @license http://www.yiiframework.com/license/ */ namespace yii\base; use Yii; /** * Object is the base class that implements the

yii2源码学习笔记(二十)

Widget类是所有部件的基类.yii2\base\Widget.php 1 <?php 2 /** 3 * @link http://www.yiiframework.com/ 4 * @copyright Copyright (c) 2008 Yii Software LLC 5 * @license http://www.yiiframework.com/license/ 6 */ 7 8 namespace yii\base; 9 10 use Yii; 11 use Reflectio

Java多线程之JUC包:ReentrantLock源码学习笔记

若有不正之处请多多谅解,并欢迎批评指正. 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go2sea/p/5627539.html ReentrantLock是JUC包提供的一种可重入独占锁,它实现了Lock接口.与Semaphore类似,ReentrantLock也提供了两种工作模式:公平模式&非公平模式,也是通过自定义两种同步器FairSync&NonfairSync来实现的. 源代码: /* * ORACLE PROPRIETARY/CONF

Java集合源码分析(二)ArrayList

ArrayList简介 ArrayList是基于数组实现的,是一个动态数组,其容量能自动增长,类似于C语言中的动态申请内存,动态增长内存. ArrayList不是线程安全的,只能用在单线程环境下,多线程环境下可以考虑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List l)函数返回一个线程安全的ArrayList类,也可以使用concurrent并发包下的CopyOnWriteArrayList类. ArrayList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因此它支持序列化,能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