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人员的角度分析如何给淘宝宝贝加上新品标签,怎么加才最牢固

自从转换电商,很少回来这里写文章了。不过淘宝越来是越难做了,作为原先的技术人员,面对各种变态的买家,真的是很难顶。。。

最近开始弄既跟技术相关,又跟淘宝相关领域的研究,接触到技术自然又回来这边看看写写了。

作为技术人员,其实很多淘宝规则都很容易看懂的。比如今天来讲的“新品”标签。

据淘宝说,新品标签产品会送5倍流量,这个倒不知道是真假,不过肯定是排名提前和加权重的。

好吧,从技术上我们来开始分析:

首先,新品要求您的东西必须是新的,所以新品的东西都需要新发布的,修改老款产品是没机会的。

其次,新品必须是全淘宝的新品,即全淘宝在14天之前没发布过您发的产品,这个14天是淘宝新品标签时间,如果检测到你发布产品14天前已经有人发布过了,你就跟新品无缘了。所以您这一步可以有几种方法:

第一,你能第一人拿到新产品,并第一时间发布出来,那你打新品标签就非常容易了。

第二,自己拍照,模特不同正常也会被认为是新品。

第三,通过技术,做宝贝同款排除,排除掉宝贝的同款,就是让淘宝认不出您发布的产品在淘宝上面存在过,这个手动弄的话,就是吧主图呀,详情页呀,弄到淘宝都认不出来原来的样子,不过淘宝的识别技术越来越高,手动弄的很多成功率不高了,所以这一步更好的是选择一些淘宝排除同款工具软件来操作,成功率会好很多。

第四,宝贝的名称呀,属性呀,都改下,别跟别人的同款弄到一摸一样,淘宝不抓您也难为情。

第五,发布新品都手动发布下,不要用使用哪种供应商的数据包,不然一发布就是同款,那很难有新品,除非供应商的数据包也是刚做好的。

完成上面几点后,宝贝新品标签基本上就安全有着落了,一般3天左右能打标,然后标签可以显示14天。

最后,产品发布不要带太显眼或太多那种牛皮癣,不然淘宝也不让上新品标签的。其实从技术上来讲,弄个新品标签也就这么简单而已!

时间: 2024-08-30 16:57:54

从技术人员的角度分析如何给淘宝宝贝加上新品标签,怎么加才最牢固的相关文章

技术人员应真正学会的第二课程

原文地址: http://club.alibabatech.org/article_detail.htm?articleId=20 作者:舒琴(阿里云开发工程师) 如果说掌握一门赖以生计的技术是技术人员要学会的第一课的话, 那么, 我觉得, 技术人员要真正学会的第二课,不是技术,而是业务.交流与协作,学会关心其他工作伙伴的工作情况和进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技术人员太容易陷入"孤岛"状态,更注重自己的工作任务的完成,忽视其他工作伙伴的工作,甚至一无所知. 我就一直犯这样的错误.我敢

技术人员教你淘宝屏蔽找同款方案 如何去除消除避免找同款原理

淘宝找同款功能越来越完善,但随之而来的价格战却越来越凶猛了.排除找同款找相似是是避开价格战最好的方法. 另外在同款面前,中小卖家完全没有价格优势,信用优势,所以找同款对于中小卖家来说基本是在给大卖家及厂家送消费者了,帮他们引流.所以,对大多数卖家来说,排除同款势在必行!? 如何排除同款?屏蔽找同款呢?有什么方案方法呢??原理是什么呢? 有的,一直都有,以前是修改下主图,加点水印之类的就OK了,但现在已经不行了,有经验的人应该知道,即便您抠图换背景,还是经常不行的.那么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不,办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CRM

尽管我们仍然对大数据以及所谓的"数字化决策"怀有戒心,但是我们对CRM的热情依然不减.在"营销即价值交换"的共识下,客户关系管理是数字营销的起点和终点,也是粉丝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经济"的战略支点和实现平台.    上世纪80年代初,由Oracle.Siebel 带领的软件公司开创了CRM行业,把电讯科技带入了传统销售.90年代末,Salesforce.com在1999年第一次将CRM带入了云,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使用.当年贝恩咨询的三位大牛 Da

技术人员应对「考核」的一些思考

来这个公司实习已经半年多了,在年前经历了一次年终考核,最终对我的工作的评级是 C(及格-符合当前职位的工作),让我不禁思考自己在项目中的一些工作的问题,为什么我是C?是我做的不够好吗?或者说在哪里做的不够好? 从考核流程来看,基本上是 CTO 与 Team Leader 对团队成员的「年终总结与次年工作计划」进行Rank,个人狭义的认为「考核」的主要支持材料就是这个总结了. 他山之石 其他公司是怎么考核的呢?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刚入行,只能通过搜索了解,在网上了解到有以下几种:发精品博客.发论文

从技术经理的角度算一算,如何可以多快好省的做个app

[导读]前端时间,一篇“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算一算,做个app需要多少钱”的文章在网上疯传,可见大家对互联网创业的热情!这次,从一名技术经理的角度再给大家分析一下,如何使用跨平台开发技术为你节省上百万的开发成本.所谓“跨平台”开发技术,就是使用一种语言和一种开发工具同时支持几种不同的手机/平板设备,这样做不仅仅省钱而且开发效率高,可以让你更快的推出新版本和新功能! 作为一名软件工程顾问,我曾参与过很多的项目,主要为软件团队进行开发工具和方法论方面的咨询/培训/指导,我接触过不下100个各种类型/大小

技术人员如何转行(转载)

作者:janua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总是对未来的前景感到一阵阵悲哀.有感于对这个投票贴的名字,发表一点自身的感慨. 做为技术人员,大家都觉得工资高,工作稳定,还能学到很多的东西.是大部份走出校门或性格内向,或希望过平静生活的人的必然选择.其实,你们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条路到底走对了吗?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事销售和从事技术两种不同的工作,可能工资的差距会达到数倍之远.对于初出校门的人来说,不无一种极端的诱惑力.刚毕业的年青人,当然会果断的选择技术之路. 两年后,我们再看看,由于经验的积累,

让技术人员看得懂的面向对象设计流程

1.概述 谈到流程,大家都会想到熟悉的瀑布模型.螺旋模型.迭代开发.敏捷.RUP等一堆软件工程相关的软件开发流程,但是请不要误会,本文的流程和这些管理流程完全不同,为了以示区分,我把瀑布模型.敏捷.RUP等流程成为项目流程,也就是说这是给项目管理用的:而本文的流程是技术流程,是给技术人员(主要是设计人员)看的流程. 在开始讲解之前,看看如下问题你是否能够回答? 1.客户的需求是描述性的,例如"我们需要一个POS机",而代码是一个一个具体的类和函数,那么如何从描述性的语言最后转化到具体的

15个IT技术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行内的人自嘲是程序猿.屌丝和码农,行外的人也经常拿 IT 人调侃,那么究竟是 IT 人没有价值,还是没有仔细思考过自身的价值? 1. 搞 IT 的是屌丝.码农.程序猿? 人们提到 IT 人的时候,总会想到他们呆板.不解风情,专注于 IT 技术,就算性感的美女躺在旁边也无动于衷.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虽说不能完全否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这是 IT 人普遍的特点吗?而其它行业也有很多这样的人,那为什么人们总是拿程序员说事?下图为 2013 年网上曾经流传的一张屌丝分布图(图片来自3dmgame.com)

基于无埋点技术的用户行为分析

用户行为分析从狭义来看是用户的行为数据分析,但是广义来说这一个词包含用户分析,用户行为的结果分析,用户的行为分析.用户行为的结果和用户的行为分析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结果,一个是过程.现在国内市场上关于用户行为分析的产品分为基于前台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和基于后台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基于前台技术的用户行为分析侧重于用户的行为分析,而基于后台技术的用户行为分析侧重于用户行为的结果分析.这两类产品可以说是有一定的片面性,完成的只是用户行为分析的一部分.基于这个现状来谈谈全面的用户行为分析应该怎么做.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