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开发后的思考

  一个月前我们启动了一个看起来像是“闪电计划”的项目,用两周的时间完成系统的改版,内容包括原型设计、界面设计、开发、测试、上线。时间紧任务重,看起来有点像不可完成的任务。最终通过整个团队的密切配合,和包括周末在内的加班加点按时完成了任务。但仅仅是完成,并未出彩。这是我第一次和整个团队一起参与较为完整的一次项目开发,从上线前到上线后,整个过程中似乎总是不那么平坦,有许多细节值得思考。但是时间紧急来不及追究,现在有必要静下来回顾思考,有哪些好的地方是可以继续沿用的,有哪些差的地方是需要改进的。

  我们现在的团队和小的创业团队没什么差别:

  1. 成员之间没有一起开发过完整的项目,缺少磨合
  2. 我们的工作流程、沟通方式、开发流程没有严格规范,大部分是通过即时沟通来达成意见一致,说好听了是敏捷,说难听了就是原始。
  3. 需求的修改、代码的联调没有明确的流程,没有形成规范的文档,以后想要翻看之前的记录将比较困难
  4. 为了追求快速完成项目,牺牲了代码设计架构的时间。没有良好的架构,以后需求改动或扩展会比较费力

  这些特征决定了我们必然会以现在的流程来进行开发,但由此产生的问题我们有没有方法来改善呢?答案肯定是有的,现在需要回顾一下整个流程,慢慢来寻找答案。

  在确定需求的时候,我们全部的人员开了一次会,5个小时左右,把所有要做的东西过了一遍,有疑惑的地方当场拍板应该怎么做。应该说是解决了所有的疑惑,因为我们明白这样的会议不会再来一次的,接下来就要进行开发了。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是,我们在讨论过后总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一块该怎么做,那一块改怎么做。可以说我们的会是“有结果的”,这相当重要。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层面,那这个会也就和没开一样了。这是值得沿用的一点。

  但是我们的会就没有缺陷吗?显然不是。我们这次改版涉及到的功能点太多,因为是改版而不是重新做一个东西,所以有很多是我们没看到的。所谓没看到的就是一些隐藏的业务逻辑,需要在特定的场景下才会发生。我们的旧系统逻辑比较复杂,我们的人员从产品到开发都是新的,对老系统缺乏整体全面的了解。我们整理出了新的需求,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我们没有全面的考虑新的需求与旧的逻辑有哪些冲突,我们没有考虑旧逻辑之所以那样做的原因,功能点之间存在的关联或是前置条件,这些都没有清楚的了解。

  这个致命的缺陷直接导致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有遗漏的地方,以至于不得不先完善遗漏的东西,最终的开发量粗略估计有需求文档上面的1.5倍。

  其实过来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甚至觉得这是喜闻乐见的,项目开发大都如此嘛,没有不会变的需求。但这样的情况并非是什么好事,那我们该如何改善呢?我们开了5个小时的需求讨论会,难道还不够吗?当然不够,因为我们只开了一次。因为我们是在改版,是在重构,在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第一次讨论没考虑到的东西,在积累了一定的问题后,我们是不是需要重新拿起需求文档,重新审视一遍,再来一次简短的讨论会,该添哪些东西,或者是时间不够了该砍哪些东西。

  我们的开发流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因为明白时间有限,所以采取了简单处理、重复迭代、快速成形的方案,有一些新的设计想法都没有采用,而是沿用了原来的较为稳妥的做法。比如我们计划想减少请求数,把一些页面内容做成异步获取的,但最终考虑到改动的东西会比较多,就放弃了,还是复制粘贴了不少代码,每个页面还像原来那样单独请求。页面加载速度没有提升,但保证了稳妥不出问题。再谈优雅什么的,那更是没有了。

  我们每天早晨开一个15分钟左右碰头会,通报一下昨天的进度,核对一下今天的任务。让每个人都心里有数,这一点还是做的不错的。

  现在需要反问一句了,开发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有。因为我们还是发生过返工的。除去需求变化的原因,由于考虑欠缺,没有明确方案就急于写代码,导致写了一大半的时候发现方案有误,最终更改方案重新开发,这一点还是很伤的。现在需要告诉自己一句了:就算时间再紧急,也要想清楚了再动手。事实上,有明确且正确的方案后,编码是占用不了多少时间的,这一点一直会给人造成误区,认为做项目主要就是写代码。

  开发完后就是紧张的测试了。我们没有专门的测试组,创业团队的风格嘛。于是从别的组拉来两个实习生,外加产品经理、开发人员、客服妹子,组成了一支测试队伍。利用周六周日的两天时间,完成了产品的测试。测试的方式是最原始的功能测试,说白了就是以用户的身份,在页面上点来点去,把各个功能块都跑一遍,看看哪里走不通了。我们也没有bug库之类的辅助工具,测试人员测完一轮就群发邮件通知一下,或者直接通过IM来交流,然后开发根据邮件和讨论组中的bug来修改。

  这样的测试流程很明显是有问题的。对比一下,如果我们建立bug库,我们规范了的流程大概是这个样子:测试人员提交bug到库=>开发经理/组长分配bug给组员=>开发修改bug=>开发提交给测试返测=>测试人员标记bug通过/bug仍存在再次提交到库。

  上面的流程看似冗杂,但少了其中任一环都不能保证一个bug能被最终解决,并且让大家知道这个bug已经处理了。这个是很重要的,大家能对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清晰的掌控,否则当用户来我们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回答只能含糊不清,因为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这个问题到底是解决了还是没有。就从我们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也确实遇到了以下问题:

  1. 对照邮件来处理bug很容易会有遗漏,因为没法标记这个bug是已处理还是未处理,或者是测试有误不处理。全凭人脑记忆。在讨论组里提bug则更容易遗漏,因为可能开发人员压根就没看到这条信息。
  2. bug的认领问题。有些bug需要前端来改,有些需要后端来改,没有一个人来统一分配,分工不明确。组员自己认领自己的bug,或者相互沟通协调,时间成本都太大
  3. 开发修改完bug后,没有给测试回复邮件来说明bug的处理情况。bug最终的处理结果只有开发清楚,没有一份可以保持的文档来记录,测试并没有百分百的返测他所提的bug,只是提完就算结束了。这样缺乏互动沟通,大家最终对结果的了解都是含糊的。

  这样看来我们的测试流程确实是有很多问题的,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们的产品上线后,不断接到用户反馈,其中大多数都是bug。那我们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字:快。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个创业团队,根本无法建立起来这么完善的测试流程,这也是客观事实。看来这问题是无解了,真的吗?或许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回归到问题的根本上,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花一定的时间建立一个完善的工作流程,最终下来是会浪费时间,还是节省时间?我们想答案并不是那么绝对的。

  通过原始的沟通方式,使用原始的工作流程,我们终于把产品折腾上线了。产品上线后的稳定期持续了两周之久,不断有用户反馈发现了bug,客服那边都忙坏了。开发这头也是手忙脚乱,我们建立了一个讨论组,大家都在里面反馈发现的问题,bug像炸弹一样向开发狂轰滥炸,场面可想而知。

  在这个阶段,我们陷入了像测试阶段一样的困境。太乱了。这个时候发现的问题都是零零散散的,甚至都没有邮件来汇总,所以都在讨论组里面提。开发人员一变修改代码,一边留意讨论组里又提了什么问题。有时候一个bug修改的时间长,讨论组了已经攒了n个bug,有时候大家发言太多就把一些问题遗漏了。而且这个时候都是靠人脑在记忆,很容易就忘记了到底有多少bug存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有人在讨论组反映了一个问题,却没人回应的状况。与此同时,由于遗漏了反馈来的问题,客服、运营又会感觉这边响应不及时,无法向用户交代。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乱。

  问题在哪里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缺少一个人来统筹工作,应该是项目经理的角色。但是像这样的创业团队,无论是产品还是开发,每个人都会奋斗在第一线,没有一个人能抽出身来统筹一下项目,或者说把所有反馈的问题整理一下,做成一个列表来挨个对过。如果我们没办法专门有一个人来统筹进度,那么就必须抽一个人出来做这件事了,我想最合适的还是产品经理,同时担当QA的角色。这个时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必须快速的与开发进行有效沟通,所谓有效沟通就是一定要得出一个结论来,这个问题该如何改,现在就动手。由产品经理来驱动整个过程。

  有时候会感慨,项目节奏太快,都没有时间思考了。其实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像这样“闪电计划”似的项目开发,是非常宝贵的经历,如果不能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真的是太可惜了。现在有时间静下来进行思考了,我们的不足暴漏的很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有提升的可能,否则永远只是重复劳动的机器。

  好久没有码字了,感觉整个行文都有点生硬了,最近看了阮一峰老师写的为什么要坚持写博客,非常赞同里面的观点,因为写作能促使你不断的思考,而思考对于人的提升至关重要。

快速开发后的思考

时间: 2024-08-25 00:47:43

快速开发后的思考的相关文章

度量快速开发平台部署IIS服务端后提示不具备查看该目录和页的权限 ALC

今天在云虚拟机上部署度量快速开发平台服务端后,访问效果如下所示:  提示 不具备查看该目录或页面的权限,因为访问控制列表(ALC)对wrb服务器上的该资源进行了配置. 这个错误,主要是IIS上部署的服务端文件夹访问权限不够引起,只需要把服务端目录安全性设置为 network service用户完全控制即可.如果设置这个用户后仍然不行,则需要把everyone用户设置为完全控制才行.原文地址:http://bbs.delit.cn/thread-336-1-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撰写人:

CSDN日报20170220——《从安卓调整到服务端后的思考》

[程序人生] 从安卓调整到服务端后的思考 作者:张世欣 在我看来,客户端开发最重要的是: 业务流程的理解与建议 交互方式的理解与建议 数据的展示(快速.高效) 数据的获取(用户主动输入.UBT 采集) 保证应用的性能(内存.弱网.耗电) 实际工作中,产品经理拿到业务需求后会分析背后的真实需求,提出解决方案,然后与研发沟通是否能实现: 如果是偏交互方式的,一般是找客户端开发沟通: 如果是偏业务流程的,一般是找后端开发沟通. 点此阅读全文 [Android 开发]Android逆向之旅-带你爆破一款

工作第八个月:从安卓调整到服务端后的思考

前言 客户端开发的侧重点 后端开发的侧重点 浮躁的心 架构师之梦 跳出局限 总结 其他 Thanks 前言 距离写上篇博客已经有一个月了,年后由于岗位调整转去写后台,开发框架.开发模式的不同让我适应了好一阵子,更难的是后端开发与客户端开发的思维习惯的转变. 客户端开发的侧重点 在我看来,客户端开发最重要的是: 业务流程的理解与建议 交互方式的理解与建议 数据的展示(快速.高效) 数据的获取(用户主动输入.UBT 采集) 保证应用的性能(内存.弱网.耗电) 实际工作中,产品经理拿到业务需求后会分析

使用 CodeIgniter 框架快速开发 PHP 应用(三)

原文:使用 CodeIgniter 框架快速开发 PHP 应用(三) 分析网站结构 既然我们已经安装 CI ,我们开始了解它如何工作. 读者已经知道 CI 实现了MVC式样. 通过对目录和文件的内容进行分类, 而不是让代码大块大块地纠集在一起. 这一章,我们将会对 MVC 理论做个简短的介绍, 然后再介绍 CI 的MVC实现方式.特别地,要了解那些目录和文件如何互相交换信息?网站结构是怎样的?以及CI是如何自如地动作于其中的? 这一章将会介绍: .MVC 如何架构一个动态网站 .CI如何接收和分

敏捷开发的一些思考--故事拆分

敏捷开发目前已成为互联网公司的首选方案,为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我们公司也在大力推广敏捷,最近在读<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一书,我想边读边做一些分享,传播知识的同时加强记忆. 1.       基于用户建模是一个比较好的起点. 产品团队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等形式,挖掘出产品实际存在或者潜在的用户或客户,给他们一些角色. 多种角色出现重叠时,再将重叠部分成立一个独立角色. 比如"运维角色"和"部署角色"都需要做一件事情:做数据修改,那么我们就考虑一个"数

这一平台横空出世,国产快速开发时代全面开启

(一)蛰伏十余年,快速开发平台终火爆全球 快速开发平台,简单地说就是指那些不用编码或通过少量代码,就可以快速开发应用程序的平台.既可以降低开发人力成本,又可以缩短开发时间,从而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价值. 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有了快速开发平台的雏形.但在2000到2015这十几年间,快速开发平台一直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发展异常迟缓,纵观全球市场,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做快速开发平台的企业. 但2015年以后,风云变化,仅2015到2018这三年时间,快速开发平台的市值就飙升数倍. 各大厂商纷纷投入了快速

Sublime插件库新成员基于APICloud快速开发跨平台App

互联网时代强调用户体验,那什么是HTML5跨平台App开发者的编程体验?"不剥夺.不替换开发者喜欢的开发工具,就是人性化的用户体验",APICloud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重磅发布"多开发工具支持策略" "如果,你以为此次分享会APICloud只是讲解Eclipse开源插件代码经验,那就大错特错了!"APICloud CEO刘鑫以调侃的话进行了开场. 经过一年的上线摸索,APICloud团队充分的认识到"剥夺开发者已经习惯的开发工具,替换

四、利用EnterpriseFrameWork快速开发基于WCF为中间件的三层结构系统

回<[开源]EnterpriseFrameWork框架系列文章索引> 本章内容与上一张<利用EnterpriseFrameWork快速开发Winform系统(C/S)>关系紧密,WCF模式只是在Winform模式中的界面层和逻辑层之间加入了WCF中间件用来实现双方的通讯,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把Winform模式中的winController控制器给拆分为wcfController与wcfclientControlle两个控制器并用WCF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的通讯,双方数据传递与Web模

开发指南专题十:JEECG微云快速开发平台--表单校验组件ValidForm

10.4Validform对象[方法支持链式调用] 如示例 var demo=$(".formsub").Validform(),那么demo对象会有以下属性和方法可以调用: tipmsg[object] 如:demo.tipmsg.s="error! no messageinputed."; 通过该对象可以修改除 tit 以外的其他提示文字,这样可以实现同一个页面的不同表单使用不同的提示文字. 具体可修改的提示文字 $.Tipmsg={//默认提示文字; tit: